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_第1页
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_第2页
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_第3页
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_第4页
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增强质量意识,积极探索学研合作办学、协同育人路径,推进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的有效融合。教学与科研有效融合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切实保障。纵观相关文献,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研究多集中在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如何平衡的表述上,对“院+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研究很少关注。文章创建了“abius”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科教协同育人实践中,在实践中探索、反思、修正,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以期达到突破新农林人才培养桎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达到

2、1+12的系统效益。关键词:农林科研院所,农林高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abius”模式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等院校跨专业类招生培养专业分流的研究与实践”(zd180210);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实施新农科协同育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一、农林科教融合:发挥学术协同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功能科学研究和教学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高深学问,科学研究与教学本为一体,互为依托与动力。现代高等教育本身就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在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高校建立科教融合体系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

3、建立的过程。科学研究是学术,教学也是学术,而且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术活动,科教融合的过程正是学术育人功能所在。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技术与产业变革,农业学科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农业学科与多个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站在第四轮工业革命技术前沿,目前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变革需求不相适应,需要重塑农科知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之适应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同时,破除农林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身份、经费、成果互通的体制机制障碍。2018年9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业局发布的文件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农科教协同育人工程,支持一省一

4、所农林高校与本省农(林)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农林科研院所与农林高校科教融合,有利于破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变革需求不相适应问题,是打破双方科教体制局限,整合双方创新要素,促进科研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形成共同投入,协同培养一流农林人才、建设一流农林学科专业、培育一流科技成果的农林教育新格局,也是进而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的有效途径。二、“院+校”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一)“abius”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构建“abius”“即:academy(科研院所)-base(基地)/institute(机构、学院)-university(高校)-student(学生)”。“abius”

5、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见图1),主要包括以下两类:图1“abius”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abus”模式,即“科研院所+研学基地+高校+学生”模式。科研院所或高校提供研学实践(实习)基地,由双方共同建设。高校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后,由科研院所派遣业务精湛的研究人员进行实践指导。此种协同育人模式为科教融合初级阶段,是松散式合作,是委托式人才培养,学生只简单进行实践(实习)活动。“aius”模式,即“科研院所+研学协作双创学院+高校+学生”模式。科研院所和高校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建新型学院,形成多学科、跨学科协作联盟,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上合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此种协同育人模式为科教融

6、合高级阶段,是紧密式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师筛选标准、学生准入条件、教学硬件投入、教学与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奖惩制度等。学生需要经过严格审核,方可以进入此学院进行深入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二)“院+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与效果1.“院+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2019年3月,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由校长、院长任组长的新农科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签订新农科协同育人协议,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1)共建育人特区,协同承接新农科卓越人才培养的功能需求汇聚高校、农科院优势资源,共同组建新农科研

7、学协同双创学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科研一体化的共享型协同育人新型学院。例如,吉林农业大学拟成立吉农长白山创新学院,设立吉农长白山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立“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设立卓越农林实验班,推行2+x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完成2年理论学习,在农业科学院完成13年实践锻炼;设立卓越农林创新班,推行3+1+x本硕博和2+x硕博连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完成理论学习,在农业科学院完成专业素养锻炼。从2017年开始,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科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7年联合招收18名硕士研究生、2018年联合招收20名硕士研究生。

8、双方互聘高水平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和特聘研究员,建立实验室、科研平台、实践基地等资源共享机制,联合开展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和实习活动;发挥双方优势,通过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共同培育新的学科领域;建立双导师制,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共同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互相推荐优秀科研人员进入双方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双方39个国家和部委级创新平台和近3000公顷的现代化教研基地,重点建设现代动植物育种、农业信息与自动化、长白山特色资源开发等实践教育平台,实现实践育人资源的有效整合。(2)聚焦产业需求,协同共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农科专业第一,立足农业发展科技化,新办智慧农业、农业人

9、工智能与物联网、智能农机装备等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农业行业融合创新,通过研制和开发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农业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农产品绿色智能供应链等集成应用示范,促进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规模化应用。第二,立足农业发展生态化,新办种业工程与绿色农业专业、生物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生物质能源等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整合作物学、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学等学科优势,跨界融合,集成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健康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合理使用资源、增殖资源、物质循环、多级利用资源等高新技术,注重资源的多级循

10、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推行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第三,立足扶持和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新专业。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食药用菌是吉林省新兴的重要产业,依托长白山丰富的资源形成广泛食药用菌生产天然优势,吉林省也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省。吉林农业大学将发挥由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引领的食药用菌学科团队优势,建设吉林特色、国内一流的食药用菌学科专业,服务引领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汇集校、院优势教学资源,吉林农业大学拟申报8个“新农科”新专业:立足农业发展科技化,新办智慧农业、农业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智能农机装备等3个专业;立足农业发展生态化,新办种业工程与绿

11、色农业、生物质能源等2个专业;立足“吉农校院”办学特色,新办菌物科学与工程、农药化肥、智慧健康养老3个专业。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形成“新农科”学科集群式发展格局:突出打造5个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控制、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绿色防控、兽医学),集中建设4个特色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作物学、园艺学、菌物学),重点发展2个融合学科(长白山动植物利用、农业生物科学)。(3)加强队伍建设,协同建设适应新农科育人需要的高水平师资团队第一,组建研究创新型师资团队。以高校和农科院为基础,吸纳多领域、高水平人才,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优势,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二,组建实践技能型师资团队。组

12、建以应用技能型为代表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在应用研究、实践教学的优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第三,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团队。实施国际化人才提升工程,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和省外专局高端引智项目,着力引进国际知名专家。为满足“新农科”高水平师资需求,吉林农业大学拟组建三类师资团队:一是以李玉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大豆杂交之父”孙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端人才为代表的研究创新型师资团队;二是以大豆育种专家王丕武(吉林农业大学)、玉米栽培专家王立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为代表的实践技能型师资团队;三是国际视野型师资团队,以日本菌物学会前会长kakishima makoto,美国病理学会会长ti

13、mothy murray等国际著名专家为代表的教师团队。(4)推进联合创新,协同孵育能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成果第一,强化特色科研团队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打破部门、学科、区域的界限,组建特色“新农科”科研团队,彻底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和科研重复的问题,建立协调高效的现代农业科研模式。第二,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以吉林农业大学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绿色发展、长白山特色药用资源开发等内容,协同开展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科学研究,重点开展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基因编辑、染色体细胞工程、分子设计育种,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智能化生产集成,重大病

14、虫害生物防控等领域的技术研发。2.创新模式实施后的成效根据吉林农业大学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联合实施新农科协同育人工程建设方案,双方深入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1)实现了“三通”第一,身份互通。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人员认定为吉林农业大学专任教师,解决专任教师短缺问题;吉林农业大学专任教师认定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打破院所人员身份单方承认政策,认定协同育人教师资格、编制岗位,允许拥有双方单位协同育人身份。第二,成果互通,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人员成果,可以支撑吉林农业大学学科评估自然基金等项目申报、联合成果报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联合发表论文(认定

15、两个单位署名第一),打破院所成果单方承认政策,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允许双方成果互通互认。第三,经费互通,即允许针对人才培养、科研支出、资产建设、办公经费等方面的财务政策互通,建立多种形式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允许双方在深度合作的领域内进行规范化的合理取酬。(2)充实了新农科建设师资队伍双方加强合作、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支拥有126名国家级人才和210名省部级人才,6个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新农科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生师比由20.17:1,提高到12:1。理论授课教师由原来的954人增加到1780人,实践指导教师由原来的321人增加到1 147人。研究生导师增加到580人。(3)提升了新农科

16、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基地由原来的80个增加到143个,面积由原来的1034公顷增加到1861公顷,有效解决了学生实践场地不足的问题。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由原来的520项增加到840项,人数由原来的3648人增加到7365人,发表论文107篇增加到180篇;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由原来的104项增加到300项,人数由原来的267人增加到1220人,发表论文由原来的2500篇增加到3500篇。协同培养硕士生由原来的42人增加到440人,博士生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105人。2019年,协同培养学生进入高校95人、科研院所81人、企事业单位3042人,省农科院2人。(4)增强了新农科建设科研力量吉林省农业科学

17、院在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科技工作优势明显,吉林农业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中具有较大优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目前承担国家和省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基地70个,综合试验站11个;吉林农业大学现有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9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1个省级科研平台。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增强了农林科研综合实力。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所为例,多年来,农业资源与环境所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双方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畜牧科学、生物技术、作物育种、作物栽培、果

18、树及经济植物研究、植物保护、作物资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加工、农村能源与生态等方面,结合各自发展规划,共同申报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攻关,争取产出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双方合作承担国家“粮丰工程”专项、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吉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4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成果奖励。双方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十二五”国家粮丰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开展合作。“十二五”以来,由资环所主持,吉林农业大学教师积极参与的科研项目有13项,

19、划拨到学校的合同经费达到1888万元。(三)“院+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实施的阻力1.院校协同育人政策扶持问题科研院所和高校是两个系统,功能各有侧重。科研院所最基本的功能是科研功能,往往专注于某一领域或方向的突破,更关注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多聚焦于硕士、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学科覆盖面广,更注重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优势和基础研究优势,人才培养优势明显,涵盖了本、硕、博各学历层次。二者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突出矛盾就是,双方教学科研人员人事隶属关系、薪酬、绩效、成果认定与推销、知识产权收益分配等方面是否有明晰的政策规定。2.院校协同育人投入问题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需要相当体量的人力

20、、物力、财力等软硬件投入。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双方投入比例面临抉择与博弈。特别是双方育人经费投入的比例比重难以界定,在具体操作中,容易产生分歧。同时,由于缺少持续性的专项经费扶持,院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收效甚微。3.院校协同育人学制衔接、学分互认问题科研院所承担人才培养,多为实践课程,或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这些实践类课程或研究类项目,如何科学折算学分,具有一定的难度。双方协同育人时,学制是“2+2”,还是“3+1”更合适,都需要进行科学研判。4.院校协同育人团队组建问题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团队是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关键转接点,是发挥协同育人合力的最重要保障。科研院所人员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相当实

21、力的研究能力,但由于承担教学任务较少,其教学学术能力较低。大学教学必须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分析的能力,收集证据的能力,在理性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并不断反思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的能力。”协同育人团队组建不是想当然的事情,如何从科研院所和高校中,筛选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强的人员组建师资队伍,具有一定困难。三、“abius”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保障(一)要遵守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教学学术原则。学术包含知识的发展、传播和应用三个环节,表现为发现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教学学术是教师在系统性知识基础上开展的教学研究、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学术性活动,对坚守大学的教学传统和理想,促进教

22、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以及推动教学和科研融合有显著的价值。大学学术的核心是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科研能力是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能力是科研能力的延续和深化。教学学术能力不仅是一个大学教师个性化的基本素质,而且是一所大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开展研究性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问题导向原则。双方要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难题,聚焦如何实现大学教师与农科院科研人员互通共享,如何实现科研成果互通互认,如何共建一流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如何实现实验大型仪器设备和实习基地的互通共享,如何实现科研经费互通支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合作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转变。并且

23、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双方真正地科学制定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师筛选标准、学生准入条件、教学硬件投入、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管理体制、奖惩机制等相关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尽量避免影响协同育人的问题存在。互通互惠原则。双方要寻求合作契合点,倾听各自诉求、弥补各自不足、破解合作难题,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充分发挥农林科研院所在科研平台、基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等领域的优势和农林高校在基础研究、教学科研平台、学生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把双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以优势互补、平等互惠为基础,促长效、补短板,最终实现共赢。(二)要有良好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破除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好双方人员合理取酬、合作成果共享、

24、教学科研资源规范管理等问题,通过制度、协议等方式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创新人员互用机制,打通科研院所与高校人员身份限制,制定打破人员单方承认政策,认定协同育人教师资格、编制岗位,允许拥有双方单位协同育人身份。创新成果互认机制,打通科研院所与高校人员成果互认限制,制定打破成果单方承认政策,支持协同育人人员联合学科建设、联合项目申报、联合成果报奖、联合发表论文,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允许双方成果互通互认。创新经费互通机制,以创新学院为载体,打通科研院所与高校经费互通,出台针对人才培养、科研支出、资产建设、办公经费等方面的财务政策,建立多种形式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允许双方在深度合作的领域内进行规范

25、化的合理取酬。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薪酬待遇、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加人才称号名额及高级专技人员岗位核定比例。同时,双方还要拟订学生学制衔接与学分互认的相关规定,建立科研院所与高校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学生有序而又合规的院、校自由进出协作格局。支持扩大招生优惠政策,适当增加新农科博、硕、本科生招生计划,实行免费农科生政策。(三)要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协同育人保障性经费投入,增加财政科技与教育融合专项经费投入比例,吸引涉农企业投资,构建院、校、政、企多元化科教融合资金支持体系。(四)要有高素质的团队保障根据现代农业发展

26、的需求,打破部门、学科、区域的界限,组建特色“新农科”科研团队,彻底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以及科研重复的问题,建立协调高效的现代农业科研模式。制定协同育人团队教学学术能力成长计划,增强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使命感、责任感,补齐科研院所人员教学能力短板。协同育人双方协同建设国家级农林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探索实施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合格证书的“双证”教学授课制度。农林高校可联合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选派骨干教师(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制度。逐步实施农林高校与农林科研院所、农林企业人员互聘计划,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教师互通互培生态圈。(五)要有完善的评价监控机制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运行情况、进展与成效、过程控制、质量评价等诸多隶属评价监控范畴的问题,始终伴随着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的全过程,也影响着其运行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