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存取(OA)资源的组织与利用途径研究_第1页
开放存取(OA)资源的组织与利用途径研究_第2页
开放存取(OA)资源的组织与利用途径研究_第3页
开放存取(OA)资源的组织与利用途径研究_第4页
开放存取(OA)资源的组织与利用途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放存取(oa)资源的组织与利用途径研究摘要:开放存取运动近年来获得相当大的瞩目, 文章首先对oa的内涵及发展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 述,其次分析目前主要的oa资源的信息组织方式和 检索利用途径,最后对图书馆未来在改善oa利用方 面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open access oa开放存取 信息组织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0745 (2013) 03-0236-021、引言近年来,由于期刊的价格连年上涨,导致图书馆 的购买力严重下降,引发了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 界对于学术传播系统未来是否能持续有效运作的忧 虑,努力思索是否能应用新技术来改善学术出版的效 率、并发展

2、新的学术出版经营模式。在各方的合作及 努力之下、以及与开放存取有关的各大国际会议宣言 纷纷举行并公布之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定义和发 展轮廓已经日益清晰。目前,开放存取的概念已不再 是空中楼阁,至少已有了可行的成功案例,而且其理 念也开始逐渐被学界所熟知和接受。开放存取的概念虽然肇因于学术期刊价格的不合 理上涨,且被学术界寄予厚望,视之为解决学术期刊 价格问题的发展策略之一。但我们也不可忽略,开放 存取的发展目标固然是针对期刊的价格问题而来,但 是只将期刊的出版成本降低并不能改变学术传播系统 的生态,开放存取如果要取代传统期刊,需要包括图 书馆在内的各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产生效果。图书馆不能

3、坐待期刊价格下降,然后期待读者自 行选择开放存取而放弃传统期刊,图书馆必须思考如 何调整旧有的期刊资源组织工作、发展新的开放存取 服务方式,使读者可以轻易利用开放存取出版品,发 挥图书馆的价值,方可让开放存取出版品能在学术传 播体系中生根发芽。此外,未来如果开放存取运动取 得全面的成功,学术出版生态将会完全改变,学者不 需经由岀版社即可岀版,读者不需要到图书馆也可免 费利用学术资源。图书馆必须思考如何发挥固有在信 息组织及提供检索服务的特长,调整现有的期刊或电 子资源服务工作模式,以因应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对图 书馆所可能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避免图书馆在未来的 学术传播体系中遭到边缘化。2、开放存取

4、研究简述目前关于开放存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成本分析、 经营模式、出版社的策略、作者的态度、未来的发展、 以及开放存取的影响力等议题上,但对图书馆的技术 服务部门如何因应开放存取的发展,包括开放存取出 版品信息组织或提供读者利用方式方面,相关的探讨 仍然显得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针对 开放存取资源的信息组织方式及利用途径进行探讨, 期望能整理出目前图书馆在开放存取的信息组织及检 索途径上的现有服务模式为何,并对未来开放存取资 源可能日益重要的趋势下,图书馆的开放存取服务如 何因应发展提岀若干建议。2.1定义open access简称0a,中文译名大多为开放存取。 oa的确切定义各家说

5、法不尽完全相同,但其轮廓与 主要内涵则大致接近,既是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学术出 版模式,可以让读者能免费的、开放的、没有障碍的、 少有授权限制的利用学术资源,而且多半是以电子化 和网络化的方式进行出版和传播。还能允许使用者能 对这些资源自由的去阅读、下载、复印、传播、搜寻、 建立链接或纳入索引,而无经济、技术、或使用上的 法律限制。因此,oa的主要精神,即在于打破传统 商业化学术期刊的高价格垄断和不合理的版权限制, 以开放的态度,让学术信息资源得以不受限制的传播。2.2起源 0a的概念,最早可溯源于学术图书馆的期刊危机。根据arl的调查,图书馆花费在期刊上的经费, 从1986年到2003年提高了

6、260%,却只让图书馆增加了 14%的期刊馆藏,而且期刊的涨幅仍然在每年持 续。本来图书馆界期望电子期刊能够有效减少期刊出 版成本,进而促使期刊价格下降,但电子期刊的却仍 然居高不下,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期刊购置经费的 不断增长,即严重排挤到图书的购置,也无法保持馆 藏期刊的持续订购,图书馆仍被迫要删订期刊,使得 学术传播体系的运作出现警报。许多学者开始思索新 的学术出版模式,以让读者和图书馆不会因为期刊的 价格太高而无法订阅、取得期刊文章。在此一动机之 下,免费、开放的概念逐渐浮现。从20世纪90年代 起,开始出现著名的高能物理学界arxiv预印本、e-biomed方案所创立的pubmed

7、central和plos等新 的学术出版模式。而后经由sparc等国际会议或联 盟的努力,逐渐形成今日只oa概念。2.3出版形态oa目前的主要出版形态可以概分为两大类: 第一,open access journal (o a j),既是现有的 传统期刊直接转型为免付费阅读的出版形态,或是直接发行免费供人阅读的新期刊。此种模式仍然维持传 统期刊的出版形态,强调以期刊为基本的发行单元, 其最大特征是免费。通常此类的oaj出版模式被称为gold 0a> gold road第二,self-archiving,以服务器典藏库的形态典 藏作者的学术文章,共读者免费搜索、取用。此类的 典藏库通常以文章

8、为基本的出版单元,典藏库的形态 则可能是以学科典藏、机构典藏、活着是科学家的个 人典藏。此类形态的oa出版模式通常被称为green 0a 或 green road。3、开放存取出版品的信息组织及利用途径无论是采用何种0a策略,开放存取的出版品都 需要有良好的信息组织和利用途径,方能有机会被读 者阅读、引用。学术图书馆身负搜集、描述、组织、 保存、利用学术资讯的责任,面对0a形态的学术资 源大量出现,图书馆员也在0a资源的工作上面临挑战。如何有效因应oa出版品的特性以提供读者最佳 为许多学术图书馆信息组织工作及提供利用服务上的 重要目标。的利用途径、满足读者查询0a资源的需求,已经成3.1以期刊

9、编目的方式为0a出版品编目通常以期刊编目的方式进行信息组织的oa出版 品,多半都是采用gold road的oaj,由于oaj仍存 有期刊的特征,图书馆因此能较为轻易的应用现有编 目知识为oaj进行信息组织工作,并在图书馆的 opac上提供读者查询,甚至开放oaj编目工作的工 具和辅助机制。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大学图书馆开始重视oaj的编目问题,期刊馆员会为oaj进行编目 并建立电子全文链接,让读者可以透过opac利用。许多图书馆员相信,图书馆opac是重要的查询工具, 让oaj出现在图书馆opac上,是对oa出版品的增 值工作,也是让oa真正可以自由、开放取用的关键。 表面上来看,图书馆为oaj

10、进行编目,似乎能让读者 更容易利用oa出版品,而图书馆在进行oaj编目工 作上的难度好像也不高。但是,为oaj进行编目仍存 在一些缺点,而且也不是所有馆员都赞成为oaj进行 编目,剧非正式的调查,许多图书馆并没有针对oaj 进行有计划的编目。3.2应用oai-phm协议提供利用对使用者来说,在使用上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经由 适当的搜索机制,利用各种类型典藏库的内容。因此, 对于各种的典藏库,在搜索和利用上势必需要有一种 特殊的机制,可以用单一的检索来搜索多个分散各地 的典藏库内容,此即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

11、g (oai-pmh)开发的目的。可 以说,oai-pmh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各种典藏库 的检索。应用oai-pmh此一分散储存、整合检索的 标准,不只可以用于检索利用各种典藏库的文章,只 要期刊内容服务器采用此标准,读者也可以经由 oai-pmh机制检索到oaj期刊文章,而oai-pmh 也可以配合其它信息标准和网络架构,建立多种的oa 信息检索和利用模式。oai-pmh的主要运作目的在于提供分散的电子 资源一个互通性检索标准,凡是典藏库的metadata采 用此一标准,理论上均可被采行oai-pmh协议的搜 索机制检索到。大体上来说,oai-pmh是由e-print社群所推动, 方便学者

12、们上传成果至典藏库之后,能使用各种 service provider来整合检索各典藏库的文章。基本上 图书馆员是无法参与此一学术传播过程的,较实际的 做法是经由参与大学机构典藏、国家数字典藏等典藏 库建置专案的机会贡献信息组织的知识。3.3应用搜索引擎利用oa近年来,搜索引擎公司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学术资 料市场,开始为学术资源开发专属的搜索引擎,例如 google scholar> elsevier 的 scirus> 微软的 wals 等, 这其中又以google scholar最受瞩目。由于搜索引擎 具有免费、容易使用、检索量大、使用习惯等优势, 加上又能搜索典藏库和学术网页,因

13、此被视为传播oa 出版品的有利工具。学术图书馆长久以来苦于期刊价 格居高不下,因此对于如google scholar之类的搜索 引擎在推动oa运动的效果上有相当的期望。部分图 书馆界人士认为,google scholar的岀现,能让研究者 相信将自己的著作放在典藏库中能被更多人在网络上 阅读、引用,进而吸引研究者配合oa的出版概念。 而且google scholar将能让0a岀版品更加具有可获 得性(accessible),进一步促使传统期刊在oa和 google scholar的竞争下将价格降低。3.4以资源索引或清单的方式利用0a图书馆另一种帮助读者利用0a出版品的方式, 就是建立oa相关

14、的资源索引、主题清单、或直接引 导读者利用特定的oa服务网站或典藏库。此类的利 用途径,对图书馆而言很容易建立,但图书馆员的信 息组织专长能发挥的地方十分有限,读者在0a网站 或典藏库要有效率的检索到自己想要的文章,自身必 须又相当的背景知识,才能熟悉某一学科的用语、概 念的层次架构等等。4、图书馆在开展oa服务中的几点建议(1) 有鉴于图书馆的opac仍是图书馆最重要 的信息检索渠道,因此建议图书馆仍需为oaj进行编 io doaj内期刊数量不少、增长又极快,每个图书 馆需要编目的oaj不会个个相同,加之我国的高校图 书馆规模普遍较小,因此建议可考虑建立oaj的合作 编目机制,各馆共享oaj

15、的编目以及oaj编目的相 关工作实务,使独立编目人力较不足的中小型图书馆 也可以为读者建立利用oaj的渠道。此外,各馆的 oaj馆藏发展政策也急需建立。(2) 除了以合作方式建立oaj编目资源之外, 现行增加读者利用oaj资源的另一种便捷方式,是在 大型电子全文数据库中加入oaj的链接。根据图书馆 实务上的经验显示,如ebsco、ovid等数据库代理 商都愿意应图书馆的要求进行oaj的比对,凡数据库 中的期刊有在doaj内的都会加以全文链接,有的甚 至会将doaj中的期刊添加到数据库的期刊清单列表 中。因此,图书馆或可将此一需求在订购数据库时列 入要求。(3) 图书馆员在母机构建立典藏库时,应

16、积极参 与并发挥信息组织的专长,提升读者在利用典藏库文 章时的精确率,确保利用上的效益。(4) 由于图书馆建立网页资源索引、主题清单或 a到z的成本并不高,将搜索引擎配合oa检索的观 念纳入信息素养课程亦非难事,因此,建议图书馆可 以视各图书馆的状况及读者需求,循此类方式为重要 的典藏库及oaj建立利用途径。这需要在资源的展示 架构、辅助的描述、资源的选择上应有一贯的政策和 工作程序,人员的继续培训也需重视。5、结语诚如前文所提及的,目前对于图书馆如何以技术 服务专长为读者提供良好的oa资源利用途径,相关 的讨论相对稀少。此一现象其实颇为值得图书馆员及 图书馆学研究者注意,因为0a运动的注意目

17、标在于 改变目前的学术传播生态。图书馆若仅仅关注于期刊 成本或作者配合0a运动等层面的议题,而没有研究 如何协助读者有效利用,等于是仅仅解决了供应层面 的问题,而没有完全解决取用层面的问题。参考文献:1 awre, c. open access and the impact on publishing and purchasing. serials, 2003, 16 (2): 205-2082 goodman, d the crieria for open access serials review, 2004, 30 (4): 258-270goodman, d.and foster, c

18、 special focus onopen access: issues, ideas, and impact. serials review, 2004, 30 (4): 2574 hood, a.and howard, m. adding value to the catalog in an open access world. the serials librarian, 2006, 50 (3/4): 249-2525 koehler, a.e.c. some thoughts on the meaning of open access for university library technical services. serials review, 2006, 32( 1): 17-216 suber,p. open access overview: focus onopen access to peer-reviewed research ar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