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1、 桃花源 记知识点归纳一、内容简介:桃花源 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sh君篡cu n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二、原文:略三、字词详解:1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

2、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 世外桃源”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2、为业: 以为生。3、为: 作为。4、缘: 沿着、顺着。5、行:前行,这里指划行。6、远近: 偏义副词,这里指远。7、忽逢: 忽然遇到。8、夹岸: 两岸。9、杂: 别的,其它的。10、芳: 指花。11、鲜美: 鲜艳美丽。12、落英: 落

3、花。一说,初开的花。13、缤纷: 繁多而纷乱的样子。14、甚: 很,非常。15、异: 对感到诧异。16、欲: 想要。17、穷: 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18、林尽水源: 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19、便: 于是,就。20、得: 看到。21、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22、若: 好像。23、舍: 舍弃,抛开。24、初: 开始。25、才: 副词,仅仅,刚刚。26、才通人: 仅容一人通过。27、通:通 过。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8、豁然开朗: 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意思;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现

4、在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总意)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对某一问题从长期思索不解而后忽然领悟。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29、舍: 房屋。30、平: 平坦。31、旷: 宽阔。32、俨( y n )然: 整齐的样子。33、之: 这。34、属: 类。35、阡 (qi n)陌(m )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36、鸡犬相闻: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得见。相闻,可以互相听到。37、其: 那。38、种作: 耕田劳作。39、着: 穿着。40、悉: 都。41、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42、黄

5、发垂髫( ti o): 指老人和小孩。垂髫,垂下来的头发,这里指小孩子。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43、并: 表承接(顺接),而且。44、怡然: 愉快、高兴的样子。45、乃 (乃大惊的乃 ):副词,于是,就。46、大: 很,非常。47、从来: 从地方来。48、具: 详细、详尽。49、之: 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50、要( y o ):通“邀”,邀请。51、咸: 副词,都,全52、问讯: 询问消息。53、语: (y)向人说,告诉54、云: 说。55、先世: 祖先。56、妻子: 指妻子、儿女。57、邑人: 同乡的人。60、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61、复: 再,又。62、焉: 兼语词,从

6、这里。相当于“于之”,“于此”。63、间隔: 断绝来往。64、今: 现在。65、乃 (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然。66、无论: 更不用说,(更)不必说。67、叹惋: 感叹,惋惜。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68、延至 :邀请到。延,邀请。69、具言: 详细地说。(所 +动词 构成名词性结构)70、具: 详细。71、辞去: 辞别离开。72、语: 对说。73、不足: 不必,不值得。74、为: 向、对。75、道: 说。76、既: 已经;之后。77、得: 找到。78、便扶向路: 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79、扶: 沿、顺着。80、向: 从前的,旧的。81、处处志之: 处处都做了记号。志:动词,作标记。82、及: 到了。

7、83、郡下: 指武陵郡城下。84、诣: 到,拜访。特指到尊长那里去。85、说如此: 说明了像这种情况。如此,判断句,像这样86、即: 立即。87、遣: 派遣。88、寻向所志: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名词性)所单独可不翻译。89、遂: 于是。90、复: 又,再。91、得: 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92、高尚: 品德高尚。93、欣然: 高兴的样子。94、规: 计划,打算。95、寻: 随即,不久。96、未果: 没有实现。果:实现。97、问津: 本指打听渡口,这里是访求寻找的意思。津, 渡口。四、考点:1.重要实词: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

8、、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2.重要虚词:见渔人,乃大惊:竟然。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欲穷其林:这。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得其船:自己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渔人。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3.多词一义:(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便扶向路:沿着。(2)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具答之(同“俱”全部、详细、详尽):都。(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5)遂与外人间隔、便扶向路:于是、就。4.

9、古今异义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绝境(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邮电交通运输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间隔(古义:隔绝往来;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或“事物在空间、时间上的距离”)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外人(古义:指桃花

10、源外的世人;今义:局外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5.词类活用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尽头。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

11、诧异。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6.一词多义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不久”)舍:便舍船 (舍( sh),动词,舍弃。)屋舍俨然 舍( sh),名词,“房屋”)中:中无杂树(“中间”)晋太元中(“年间”)其中往来种作(“里面”)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志: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 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

12、音节作用,无实意)渔人甚异之(代词,指代桃源美景)为: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 i,动词,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 i,介词,对,向)遂:遂迷,不复得路(终于、竟然)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向:寻向所志(原来、以前)眈眈相向(看)得:便得一山(看见、出现)得其船(找到)闻:鸡犬相闻(听见)闻有此人(听说)穷:欲穷其林(尽,穷尽)穷冬烈风(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7.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2)省略句省主语和和宾语:(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

13、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 详细地回答 (村人) ,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 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渔人从口入。(村人)问(渔人)所从来。省介词:林尽(于)水源。8.四个“然”字 :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欣然向往:高兴的样子。五、理性默写1、文中表现桃林美景(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表现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表现桃花源人们生活(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

14、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6.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

15、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渔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桃花源中景色很美。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

16、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表明桃花源可望不可即,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六、文体:记: 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 )(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一种文体(散文)。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这都是根据题目中的“记”这种古代文体衍生翻新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解读。所以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一篇志怪小说。七、关于本文的对联1.子骥难寻避世地,渔人偶入桃花源。2.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父。寻遍此中村落,不见桃花。3.水流花放峰回路转八、沿用的成语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怡然自乐 :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无人问津: 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