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释义_第1页
《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释义_第2页
《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释义_第3页
《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释义_第4页
《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释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释义第一章 总则本章共四条,是关于林权登记的原则性规定。包括林权登记的立法宗旨、立法依据、调整范围、登记原则、登记主体等。第一条 为了规范林权登记行为,加强林权管理,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释义】本条是关于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据的规定。一、关于立法宗旨福建省自2003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拓展了林业生产潜力和空间,改善了生态环境,林农造林积极性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持续增长。2005年以来

2、,全省植树造林面积每年都超过200万亩, 2009年达251万亩,比2004年翻一番。200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村林地家庭承包政策长期稳定的核心工作。本条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福建林权登记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了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宗旨:(一)规范林权登记行为。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对林权登记发证作了原则规定,明确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但是,对如何登记发证没有做具体的规定,如

3、登记管理主体、林权登记类型、登记条件、程序、时限,以及共有林权如何登记发证等规定不明确,致使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容易引发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损害林权权利人权益,影响林区社会安定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条例通过确立各项登记制度、各类登记程序,规范统一林权登记发证行为,为实际工作提供了规范、具体、可操作的法律依据。(二)加强林权管理。福建省已基本完成了换发全国统一式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以下简称林权证)工作。随着林业经济发展,山林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将不断增加。加强林权动态管理,及时做好林权变动的登记工作,建立健全林权档案管理制度,完整保存林权登记、核发林权证和林权抵押贷款过程中形成的材料,保证林权登

4、记内容能够客观反映山林权属等各种状况。(三)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林权登记发证是维护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保障,关系到广大林权权利人的切身利益。依法确权发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公开、准确、及时、便民,是体现林权证法律效力、维护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有利于发好证、管好证、用好证,避免引发林权纠纷,切实保障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二、关于立法依据(一)法律依据。物权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用益物权范围,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以稳定有效的财产权利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明确农村土地包括林地;第二十三条对农村土地承包

5、经营权登记发证作出原则规定。森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至七条也对林权登记作了规定。条例正是对这些上位法的相关规定的细化和补充。同时,2000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是指导林权登记工作的部门规章,条例颁布实施前的具体登记活动以此为主要依据。条例既吸收了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一些规定,又结合实践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二)实践依据。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大部分山林已经完成了换发全国统一式样林权证工作。其余未发证的

6、,除了因山林纠纷不能发证以外,有的是因为林改前森林资源流转过度且不规范,造成农民无山可分,引发新的矛盾纠纷,还有原有的林权登记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也影响林权登记发证的正常进行,需要通过立法予以统一规范。同时,福建林改进行了多种有益探索与创新,如“预期均山”、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业服务中心建设等,受到广大林农欢迎,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创新也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条例根据福建林业改革发展实际,明确了林权登记类型,针对实践中的探索,设置了预告登记制度、创新了共有林权权利人分别持证方式等规定。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林权设立、变更、消灭,以及依法将

7、林权进行抵押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本条例所称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适用范围和林权概念的规定。一、关于条例的适用范围法的适用范围也称为法的效力范围,包括空间效力、对人对事效力和时间效力。第一,关于空间效力即适用的地域范围,法律的地域效力范围的普遍原则,一般是适用于制定它的机关所管辖的全部领域。条例作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其效力即在福建省行政区域内。第二,关于对人对事效力方面。对人上,规范申请林权登记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林权登记发证的机关;对事上,林权设立、变更、消灭、抵押等的登记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关于时间效力,条例第三十六

8、条规定“本条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二、关于林权概念林权是简称,包括林地所有权、使用权,森林或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其中,林地所有权,根据我国法律,林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林地使用权,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林地以家庭承包方式发包后,承包方也就是农户即拥有林地使用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林地的,承包方也就是受让方即拥有林地使用权。另一方面,林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受让方即拥有使用林地经营林业生产的权利,其中林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林地使用权登记。森林或林木所有权是指森林或林木所有者在

9、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所确认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森林或林木使用权是指依照法律对森林或林木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并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如开发森林旅游等。根据条例的规定,林权权利人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同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第三条 林权登记应当遵循公开、及时、准确、便民的原则。依法登记的林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登记原则和林权保护的规定。一、关于林权登记原则公开原则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在林权登记过程中要做到程序合法、操作规范,决不允许暗箱操作、损害林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对受理的

10、林权登记内容要依法进行实地勘验调查,依法进行公示等,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及时原则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登记工作,这是保障行政效率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原则不仅意味着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登记工作,还要求在登记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遵循法定期限,比如及时审查、及时受理、及时勘验、及时公示、及时登记发证等。同时,从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宗旨出发,及时原则还应该是在法定期限内能快则快,让林权权利人尽早拿到林权证、吃上“定心丸”。准确原则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在登记发证过程中,应当准

11、确地审查林权登记申请材料,准确勘验调查,准确地记载登记事项,准确地运用法律法规作出处理,做到山、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确保发证质量。便民原则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尽可能地为林权登记申请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避免让其耗费不必要的时间、费用和精力。如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林权权利人申请补发林权证的,应当在当地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也可以委托原发证机关代为刊登,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处于边远山区的林权权利人。二、关于经依法登记林权的法律保护登记制度是不动产物权制度的基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国立法对于不动产登记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登记生效主义,即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动不登记不

12、生效;另一种是登记对抗主义,即不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根据物权法,我国以登记生效主义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一般原则,但也有例外,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三十八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林权登记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林地、林木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事实予以公示,使他人知道林地

13、、林木所有权或使用权已经明确。经依法登记后取得的林权证,是森林、林木和林地不动产物权的唯一法律凭证,当发生林木林地权属纠纷时,是处理纠纷的有力依据。因此,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人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应主动申请登记,否则将不利于物权的保护。经依法登记的林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有关主管部门或人民法院依法予以保护。第四条 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同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一)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属国有林场经营区的森林、林木和

14、林地,以及使用国家所有的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向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二)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使用国家所有的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三)县(市、区)行政区域内除本款第(一)、(二)项规定以外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向该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后通知有关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的林权管理机构,承办林权登记具体工作。【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登记管理体制的规定。一、关于受理林权登记申请的主体与林权登记发证

15、的主体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林权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受理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布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因此,受理林权登记申请的主体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林权登记发证的主体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二、关于林权登记的分级管理一是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经营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使用国家所有的跨设区市行政区

16、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向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省人民政府登记发证;二是设区市行政区域内使用国家所有的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向设区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设区市人民政府登记发证;三是县(市、区)行政区域内除上述规定以外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登记发证。三、关于林权登记内容的通知省人民政府核发林权证后,一般应在15日内将林权登记内容以书面形式通知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的设区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核发林权证后,一般应在15日内将林权登记内容以书面形式通知森林、林木和林

17、地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收到通知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认真核对,如有异议应及时提出。四、关于林权管理机构为加强林权登记队伍建设,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中关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明确专门的林权管理机构,承办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林权登记造册、核发证书、档案管理、流转管理、林地承包争议仲裁、林权纠纷调处等工作”的规定,本条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明确专门的林权管理机构,承办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林权登记具体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本章共十二条,是关于林权登记的一般性程序的规定,是对林权登记操作中共性事项

18、的统一归纳,其规定普遍适用于其他章节。第五条 林权权利人应当以宗地为单位申请林权登记。委托代理人申请林权登记的,代理人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明。境外申请人委托他人代理的,其授权委托书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公证、认证。【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登记申请方式的规定。一、 林权登记的申请宗地林权登记申请是以权利人为申请主体、林地及林木为申请客体、主张所有权或使用权为申请内容的活动。本条规定以宗地为单位申请林权登记,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以林地或林木为客体申请,林权包括林地权属和林木权属,而林地作为林木的载体,是林木生存之根本,林木作为林地的附着物,也比较稳定,以林地作为载体,界线容易勘定。二是以宗地为

19、单位申请,就是林权登记申请的客体是以一个宗地为单位,一个林权权利人拥有多个宗地的,应当逐个宗地申请,分别登记。三是不仅林权初始、变更、注销、预告等登记要以宗地为单位,抵押登记一般也应以宗地为单位,但按份共有人依法将自己享有的份额转让或份额抵押的除外。以宗地为单位申请林权登记,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同时,也保持与土地利用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相衔接。条例规定的宗地是指森林、林木、林地权属四至界线形成闭合的地块,也就是以确立林权为目的而区划界定的区域。关于宗地如何进行合理的区划界定,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这里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林权设立明确原则,不同林权权利人,或者不同权利以及

20、不同期限的,应区划为不同的宗地。二是生产经营便利原则,不同林种以及不同经营目的,或者具有特殊地物地貌的,可以区划为不同宗地。此外,还要注意几种情形:一是跨越不同林权登记机关管辖范围的,应按行政管辖界线分别区划宗地。二是同一地块的林木权属不同、难以区划宗地的,可以参照共有林权区划宗地,但要在林权登记簿和林权证中注明各自拥有的林权情况。三是自留山原则上要单独区划宗地,已经自愿联合经营的除外。二、 林权登记的申请人林权登记是依申请的行政确认行为,需要林权权利人提出申请,林权登记机构才能启动林权登记程序,但条例第二十四条、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除外。条例的林权权利人是指对特定林地林木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

21、益和处分权利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林权权利人作为林权登记的申请主体,其申请方式在本条规定了权利人直接申请和委托代理人申请两种:一是对于直接申请的,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共有林权的需提交所有共有林权权利人的身份证明)和有关材料;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还应提交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二是对于委托代理人申请的,还要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明、载明有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的授权委托书等有关材料。其中,申请人为境外的,其授权委托书还需经过公证、认证。这里的公证、认证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的公证、认证,所谓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林权权利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授权委托文书的真实性

22、、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所谓认证是指外交、领事机关对公证证明文书上公证机构或认证机关的最后一个签名或印章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在香港申办的公证文书须经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加章转递确认;台湾同胞持台湾地区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文书须经海基会确认;在境外的中国公民、华侨、外籍华人、外国人提供的公证文书须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第六条 申请林权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林权登记申请表;(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三)申请登记事项的证明材料;(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申请变更、注销登记的,还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登记申请材料的规定。林权登记属于物权确立

23、的范畴,提交申请材料是前提条件,也是申请人要承担的义务。应当提交哪些材料,才能确立林权受理、登记?需要进行科学设定,做到既不增加申请人的负担、又能满足林权登记需要、确保林权登记准确无误。本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林权登记申请表提交林权登记申请表既是表达申请人的诉求,也是启动林权登记程序的条件。申请表上的申请事项是林权登记发证的主要内容依据,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使用格式文本。要使用省林业厅统一制定的林权登记申请表。对于有些申请人使用其他文本的,属于申请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林权登记机构应当告知并要求使用统一格式的林权登记申请表。二是填写规范完整。要按照统一要求规范填写,字迹清楚、表

24、述准确、内容齐全,特别是需要有关单位或个人签署意见的,要有明确的意见并加盖公章或署名,并落款日期。三是申请事项明确具体。要按照依法拥有林权的有效证明材料如实填写具体的申请内容,对证明材料尚不充分的,申请人应当先收集补齐证明材料后再申请林权登记。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核实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并核对与申请材料的关联性和真实性,确保申请主体合格。这里的身份证明是个统称,要根据不同申请主体提交相应的证明,如申请共有林权的,则要提交全体共有人的身份证明;法人申请林权的,则要提交法人证明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申请的,还要提交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明,等等。三

25、、申请登记事项的证明材料提交申请登记事项的证明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主张权利提供依据,这是申请材料的核心内容。这里的证明材料是指依法取得、能够证明其主张权利事实的材料,主要是林业“三定”以来人民政府发放的林权证、林权争议处理决定书和行政复议决定书、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当事人双方的林木林地承包合同、林权流转合同或协议、林木林地权属协议书、调解书等。证明材料具有证据性质,原则上要求是原件。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误后加盖其印章。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等书

26、证的,应当附有说明材料。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这是提交申请材料的兜底规定,主要是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包括条例的特别规定、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新颁布法律法规的规定等。此外,申请变更、注销登记的,由于涉及到已确立林权的变动、标的物灭失,涉及到产权相关权利人的权益维护,涉及到变更、注销林权的合法性问题。因此,条例特别规定,应当提交林权证,对原赋予的权利进行变更或注销,对原承担的义务进行变动或解除。未能提交林权证的,要分别情况,按照条例第七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分别处理。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所提供的申请材料符合

27、本条例规定的申请,应当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对不属于本级人民政府登记的事项,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登记申请受理的规定一、申请材料的审查申请登记材料审查是以可否受理为目的,条例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是林权登记的受理机关,本条进一步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承担对申请登记材料的审查职责,确保了工作连续性。申请登记材料审查属于初步审查,一是形式审查,对申请人是否有主体资格、提交材料是否齐全完整、申请表填写是否符合要求、申请事项

28、是否明确具体、签字或印章是否缺少等方面进行审查,只进行书面审查,不进行实地调查。二是限期审查,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应当在五日内完成审查工作。这是对林权登记机构的工作效率提出要求,五日是指五个工作日,如果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尽量当场作出,但最迟不能超过五个工作日。需要说明的是,条例所规定的“五日”、“七日”、“十日”等也都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三、 申请材料的处理本条规定了林权登记机构接收申请材料后如何处理问题,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尚需在实践中总结归纳。本条针对常见的几种情形作出原则性规定:一是应当受理,对所提供的申请材料符合条例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也就是说,对申请材料通过形式审查并符合

29、本条例规定的,就应当受理。二是告知补正材料。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在一定时限内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这里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与条例第六条相关联,申请材料不齐全主要是指应当按条例规定提交申请材料而没有全部提供;不符合法定形式主要是指申请材料在形式上不符合条例要求。申请人按告知内容进行补正材料的,林权登记机构应当受理;申请人不补正材料的,应视为放弃本次申请。三是不予受理。对不属于本级人民政府登记的事项,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这里的不属于本级人民政府登记的事项,是指按照条例第四条规定,没有行政区域管辖权或不属于职

30、权范围的。第八条 使用集体所有林地的单位和个人申请林权登记,需要征求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的,林地所有权权利人应当签注意见;拒绝签注意见的,不影响申请林权登记。【释义】本条是关于使用集体所有林地申请林权登记的特别规定。一、需要征求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的情形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为体现所有权人对林地所有权的行使,国家林业局关于实行全国统一林权证式样的通知(林资发2000159号)要求,全国在实行统一林权证式样的同时,使用的林权登记申请表等表格式样也由国家林业局统一规定。在国家林业局统一设计的林权登记申请表中,设有一栏要求签

31、注“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该栏目主要是针对使用集体所有林地的单位和个人申请林地使用权的初始登记和林地使用权变动后的变更登记等情形。二、如何签注意见物权法第六十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根据我省实际,集体林地所有权主要由村民委员会行使所有权。申请林权登记需要征求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的,申

32、请人可以自行将林权登记申请表送达村民委员会,并取得村民委员会的签署意见;或者通过挂号邮寄的方式将申请表送达村民委员会,并取得村民委员会的签署意见和送达回执。当使用集体所有林地的单位和个人申请林权登记,需要征求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时,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历史和现实情况,切实行使权利,及时、公正地签注“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并加盖公章。但对属于物权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由该集体经济组织签注意见,属于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由村民小组发包的由村民小组长或小组负责人签注意见,或在不改变村民小组界线和所有权关系下,由组内集体成员同意委托村民委员会代为发包的可由村民委员会签注意见。对属于物权法

33、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三)项情形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签注意见,没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代为签注意见。除在申请表上签注意见外,也可以通过其他书面形式证明,但必须加盖公章。需要说明的是,签注意见并不是简单的签注同意或者不同意,而是证明申请人对该宗地权属的具体意见或情况反映。三、拒绝签注意见后如何处理在实践中,有时会出现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拒绝签注意见,进而影响林权登记进程的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已依法发包到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单位和个人的集体林地,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为了保障林权登记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正当权益,在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国家林业局后,本条明确规定,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

34、人“拒绝签注意见的,不影响申请林权登记”。即申请人在送达申请表后,行使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如村民委员会明确表明拒绝签注意见;或者经过多次询问提醒或经过数次征求意见,村民委员会在十五日内还没有签注意见的,申请人可以视为村民委员会拒绝签注意见。村民委员会拒绝签注意见的,申请人可以依据本条规定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权登记。申请人在提交申请表时,申请人应当书面说明未签注意见的原因,提供已征求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意见的证明材料(如证人证言等),并对所提交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责任。对于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条例的规定,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予以保障:一是根据条例第六条的规定,申请使用集体所

35、有林地林权登记的,申请人同样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依法签订的承包合同、流转合同等;二是根据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林权初始登记的,应当实地勘验调查,并进行公示,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应当公示,第二十六条规定林权注销登记应当公示等,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对有关事项有异议的,可以反映。第九条 需要对申请林权登记的事项进行实地勘验调查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提前五日书面通知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到现场核实;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一方缺席的,应当将勘验核实结果书面告知缺席方。缺席方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处理;缺席方要求重新勘验的

36、,勘验费用由缺席方承担。【释义】本条是关于申请林权登记的事项进行实地勘验调查的规定。一、实地勘验调查的适用实地勘验调查是根据申请登记事项对宗地内的权利内容涉及的界至等相关因子进行勘测、调查和认定的行为。实地勘验调查由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申请人和有关利害关系人到现场,对照林权登记申请材料指认确定宗地四至,确认宗地的位置、界线等,调查林分状况,勾绘山场的外业宗地地形图或示意图,计算其面积,对宗地的有关内容进行定义,为林权登记提供依据。由于不是所有的登记类型都需要进行实地勘验调查,条例对初始登记、变更登记以及注销登记的应当进行实地勘验调查的情形做了明确规定,即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

37、门受理初始登记申请后,应当组织对申请登记的事项进行实地勘验调查”;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林权变更登记申请,还应当进行实地勘验调查”;第二十六条三款规定“林木、林地灭失的还应当在公示前进行勘验调查”。二、实地勘验调查的部门本条明确了实地勘验调查由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但实践中,由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林权管理机构人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实地勘验调查工作都由其承担,而且实地勘验调查工作存在有关利害关系人难以确定,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对林地和林木所在地的村情、民情了解不全面,而乡(镇)林业工作站作为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熟悉当地情况,对此,

38、在乡镇林业站力量较强的地方,可以由林业主管部门授权乡(镇)林业工作站,或林权管理机构委托乡(镇)林业工作站组织实地勘验调查;在乡镇林业站力量不足的地方,实地勘验调查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或委托中介机构承担。但无论实地勘验调查是由林业站承担还是由专业技术单位或中介机构承担,都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来组织。三、实地勘验调查的组织由于实地勘验调查直接涉及林木林地位置及权属范围的确定,与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实地勘验调查必须由该宗地的申请人和已知利害关系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核实,这里的利害关系人是指除该宗地申请人(含共有林权共同申请人)外相邻宗地的有关权利人。鉴于实地

39、勘验调查时间是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实地勘验调查的准备情况决定的,为确保当事人能够按时到现场核实,林业主管部门要在实地勘验调查前五日书面通知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到现场核实。应当说明的是,提前发出通知的目的是为了给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留有充裕的时间,按时参加实地勘验调查,因此对通知的时间,林业主管部门不仅仅是在勘验调查前五日予以通知,甚至可以提前更多时间。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发出书面通知的同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先行告知申请人和有关利害关系人。四、实地勘验调查的进行在实地勘验调查时,应当先核对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身份。当事人不能亲自出席的,可以委托代理人,由委托代理人代办,但代理人必须出具身份证

40、明及委托书。如果该宗地是共有的,可以共同委托代理人到现场指界核实,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勘验调查人员将申请人申请的权利内容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勘验调查申请登记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坐落地点,四至,包括坐落村、小地名、林班、大班、小班;二是林种、面积或株数;三是主要树种,人工林的造林年度;四是绘制林权宗地图,填写相关表格等。经当事人现场核实后,应当在外业调查表上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由实地勘验调查工作人员注明具体原因。勘验调查结束后,受委托勘验调查的单位应当在五日内将勘验调查结果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林权管理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申请人申请登记的事项与

41、勘验调查结果不一致的,应当对申请登记的事项予以修订,确保申请登记的权利内容与实际调查结果相一致,真实反映事实权利状态。五、实地勘验调查缺席的处理无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哪一方缺席现场核实,实地勘验调查的核实结果都与其利益密切相关,都必须将勘验核实结果书面告知缺席方。缺席方对勘验核实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对异议请求重新进行审查;逾期不提出,则视为无异议;如缺席方要求重新勘验的,由林业主管部门组织重新进行实地勘验调查。由于是缺席方原因导致需要再次进行勘验,为引起当事人对实地勘验调查的重视,避免故意缺席提出重新勘验造成行政成本浪费

42、,重新勘验的费用应由缺席方承担。第十条 需要对受理的林权登记内容进行公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的自然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张贴公告。必要时还应当采取广播电视、网上发布等方式公示。公示期为三十日。公示期内,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并书面答复利害关系人。公示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并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登记、发证。【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登记内容公示的规定。一、需要进行公示的情形登记内容的公示作为登记前的程序,是物权保障的重要手段,保证了登记的公开、透明,有利于事实权利状态的稳定。林

43、权权利的归属状态应当在农村集体内部公开,接受集体内部成员的监督。通过公示,能够进一步确保林权权属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对林业主管部门的材料审查起到补充帮助的作用。因此,在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了需要进行公示的情形,要求林业主管部门在林权登记发证前应当进行公示。二、公示的程序对于上述需要公示的情形,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受理林权登记申请后,需要勘验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将实地勘验调查核实的结果及申请登记的内容予以张榜公示;无需勘验的, 林业主管部门自受理后应及时予以张榜公示。公示内容由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制作,公示的内容应包括:拟进行林权登记发证的全部内容,主要权利依据,提出

44、异议的期限、途径、联系方式以及可能承担的后果,公示机关、公示日期等事项。公示期为三十日。鉴于有些地区的自然村较为分散、边远,仅在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进行公示,不能保障这些边远自然村群众的知情权。因此,本条规定应当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的自然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张贴公告。公告张贴后应对公告榜拍照打印,与公告内容一并存档。公示除采取张贴公告外,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上发布等方式进行公示。这里的必要时,主要针对一些地方由于多数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等不在所在地的情形,为保证公示的实效,使大多数村民能够了解公示内容,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上发布等方式进行公示。三、对公示异议的处理公示后,相关的利害关系人对公

45、示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公示期内,可以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异议。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附上异议理由和证据材料。林业主管部门在收到异议后,应对其所提出的异议进行核实。利害关系人提出的异议主张确实合法成立的,林业主管部门对登记申请应当不予登记;异议主张不能成立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驳回异议。对异议的审查,林业主管部门要书面答复利害关系人。公示期限届满,无人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并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登记条件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登记、发证。第十一条 经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林权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登记,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一)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林地的坐落、

46、四至界线、林种、面积等事项准确;(二)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合法有效;(三)无权属争议;(四)宗地附图界线清楚,与实地相符合。经审查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登记条件的规定。要以何种条件确定是否予以登记发证?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对经审查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登记申请,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予以登记:(一)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位置、四至界限、林种、面积或者株数等数据准确;(二)林权证明材料合法有效;(三)无权属争议;(四)附图中标明的界桩、明显地物标志与实地相符合” 。参照这个规定,本条

47、明确了四项林权登记申请的审查内容:一、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林地的坐落、四至界线、林种、面积等事项准确这些事项是林权证上需要登记的内容,是描述森林、林木、林地状况的重要因子,此外林权证上还有权利内容、株数、林班、大班、小班等事项。对于这些内容,经过实地勘验调查和公示后,有利于确保申请登记的权利内容与实际权利情况一致,防止差错,避免纠纷。需要说明的是,株数在森林、林木、林地能够用面积准确表明时,不必填写;但对难以描述四至又无法确定面积时,林权证上要记载林木株数,如四旁树、庭院内的树木、绿化树等零星林木;如果出现减少灭失或衍生增加的株数都应申请变更登记。二、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

48、合法有效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权属证明材料,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权属证明材料必须是能证明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并具有法定形式及来源。如林业“三定”的林权证及其之后变更的权属证书、生效的承包合同、流转合同、林木林地权属协议书、调解书、处理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人民法院法律文书等。三、无权属争议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第六条规定“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前,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对争议山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这里的权属争议是指已经明确的林木林地权属争议,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已经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构立案的;二是已经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构

49、证明尚未立案但正在协商处理的;三是在林权登记公示过程中存在异议并经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构确认有权属争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示过程中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并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权属不清的,也不得发放林权证。林权证是林权归属的法律凭证,是解决林权争议的依据,而林权争议解决前发放林权证相当于直接将权属依据赋予当事人,侵犯了另一方当事人权益,并有可能激化矛盾。因此,申请林权登记的森林、林木、林地必须是无权属争议的。四、宗地附图界线清楚,与实地相符合宗地附图是借助一定比例尺地形图,利用文字和符号制作的平面界至图或示意图。它是宗地的图解,是申请登记内容的具体化、图量化。因此,只有界线清楚,与实地相符合的

50、宗地附图,才能防止文字表达的歧义、理解的错误或偏差,起到避免纠纷的作用。通过审查满足上述规定条件的林权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登记发证;而对于不符合登记条件的林权登记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出不予登记决定,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二条 共有林权,应当由共有林权权利人共同申请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共有林权权利人分别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林权证应当注明其他共有林权权利人。【释义】本条是关于共有林权申请登记、发证的规定。一、共有林权是林业物权的一种实现模式,主要是针对家庭承包这种方式,如产权到村民小组、自然村或若干农户自愿组成联户经营的共有林权,不包括合伙、合

51、资等组成经济实体产生的共有关系。共有作为一种法律关系,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依法调整共有关系,是上层建筑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一种表现。在开展明晰产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鉴于林业经济生产的特殊性,除了单户承包经营外,也同时存在以林地家庭承包方式实行联户合作经营等多种模式,在一些地方,由于存在人口数量、林地面积、地形和植被分布条件等因素,难以单独区划林权宗地,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几个人共同拥有一片山场的情况。这些占有一定比例的具有林权共有法律关系的,或现实中林权不是共有,但因面积小而自愿联户的宗地,多则几十人,少则2-5人。在现有模式下,其申请登记获取的林权证,是委

52、托其中一人持有林权证,这种发证模式,表面上,各林权权利人拥有的权利经过登记依法取得,也通过委托一人持有的林权证得以证明,但从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剥夺了其他共有权利人依法持有林权证的权利,既影响林权证到户率,也不方便其他共有人行使正当权利。发放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是林改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经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参照房屋共有权证的做法,条例赋予了联户合作经营共有林权的法律地位。二、共有林权应当由共有林权权利人共同申请登记申请林权登记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实现林改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物权法以登记生效主义做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一般原则,同时,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以登记机构的

53、登记为公示方法。因此,作为联户合作经营或者难以单独区划林权宗地的共有林权权利人,为了充分发挥自己所享有的森林资源物的效用,只有在申请登记后,才能从法律上取得物权,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从实践情况看,共有林权,既有按份共有,也有共同共有。本着共有权利共同享有、共同管理的原则,本条明确规定共有林权应当由共有林权权利人共同提出申请登记。只有共有权利人共同提出申请登记,才能体现是共同意愿的表达。但具体如何共同提出申请?按照条例第五条对申请登记的规定,共同提出申请的方式同样可以由共有林权权利人自己提出,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申请登记,并按照条例第六条规定提交申请登记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林地家庭承包的共有林权每

54、一共有人一般以户为单位。共同提出申请包括林权到户,各自经营,但因面积小而自愿联户的林权登记申请的情形。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共有林权权利人分别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为了方便共有林权权利人行使权利,按照共有财产共同管理的原则,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共同提出申请登记的共有林权权利人,应当分别予以发放林权证的职责。这实际上是改变了现有共有林权林权证的持证方式,即由原来一个共有林权联合体只能委托其中一人作为持证权利人,发放一本林权证,改为现在每个共有林权权利人都能持有一本林权证。这种共有林权“一户一证”的制度设计,尽管是对现有共有林权登记发证模式的改革,增加了政府有关部门证件管理的

55、行政成本,也增加了权利人对共有林管理、经营、处分的决策成本,但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它却基本实现了地方立法相关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内在规律、必须有效引导规范客观事物有序健康发展的效果。一是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看,这种制度设计有利于集体林木林地确权到户、自主经营、放开搞活等林业改革目标的实现,可以兑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林改诺言,顺应权利人正当行使权利以及尽可能降低权利被随意侵犯的机率的愿望,体现了对共有林权权利人意思自治、权利优先原则的尊重。二是从现有共有物权证书保管和使用的制度规范看,对共有林权分别发证具有法理基础。共有物权证书,是共有人享有共有财产的权利证明,具有证明各

56、共有人权利的效力,涉及到各共有人的利益。三是从引导林业生产规模经营情况看,共有林权权利人分别持证,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权分散、经营集中”的林业经营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共有林权“一户一证”制度放置于条例的各项制度规范中,还存在一些程序性制度规范的缺陷,如证本的具体使用与管理等,这将有待于今后实施法规的过程中继续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予以完善和补充。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共有林权的联户已经组成具有法人性质的股份公司、单位或其他经营组织的,不适用本条款分户发证的规定;共有林权经实体分割(如拆分宗地)后,除产生新的小联户或联合体形成共有林权关系外,单户经营,共有关系消灭的,分割出去的权利人(即,

57、没有共有关系的人)申请林权登记发证的,不适用本条款规定;属于同一户主家庭内部成员共同共有林权的,在继承法律关系产生前,也不适用本条款规定,应视为单户经营。四、各共有林权权利人的林权证应当注明其他共有林权权利人我国物权法规定,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共同共有人对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鉴此,为了确保共有林权权利人都能依法持证主张权利、履行义务,本条对各共有林权权利人林权证的记载事项作了特别规定, 即 “林权证应当注明其他共有林权权利人”。这其中包括各权利人的姓名、按份共有的权利份额、面积等。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记载的事项,应当与林权登记簿记载的事

58、项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林权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林权登记簿为准。【释义】本条是关于林权证与林权登记簿关系的规定。林权证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当事人的申请,依法颁发给林权权利人作为其享有权利的证明。而林权登记簿则是由林权登记机关制作和管理的,用于记载林权基本情况以及其他依法应当登记事项的特定簿册,在实践中一般表现为林权登记台账,既可以采用电子介质等非纸质介质,也可以采用纸质介质。根据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公示原则,完成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是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应当以不动产登记簿为根据,不动产物权证书只是不动产登记簿所记载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所谓物权公示原则,即物权的享有和变动必须以一种可以公开的、能够取信于公众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的情况,以避免第三人造受损害并保护交易安全,如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交付。根据这一原则,除有相反证据证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