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新建居住建筑供电设施_第1页
哈尔滨市新建居住建筑供电设施_第2页
哈尔滨市新建居住建筑供电设施_第3页
哈尔滨市新建居住建筑供电设施_第4页
哈尔滨市新建居住建筑供电设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规程1总则2术语和定义3基本要求4设计4.1 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分级及要求4.2 用电负荷的确定方法及要求4.3 供电方式4.4 配电站房选址及要求4.5 配电变压器4.6 高压开关设备4.7 低压电气设备4.8 电线电缆4.9 电能计量4.10 充换电设施配置原则4.11 电采暖供电设施配置原则4.12 配电自动化5施工5.1架空线路施工5.3 接地工程施工5.4 柱上真空开关施工5.5 跌落式熔断器施工5.6 箱式变电站施工5.7 柱上变压器施工5.8 开关柜施工5.9 配电自动化设备施工6验收6.1 中间验收6.2 交®i式验6.3 竣工验收

2、附录A黑龙江省供电区域划分引用标准目录本夫娜呈用词说明条文解释刖百确保黑龙江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与运行管 理水平是推进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了规范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确保 住宅小区电力设施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和同步投入使用,保障供用电安全和居民合法权 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和规定,针对目前住宅小区工程 电力设施建设标准不一的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适度超前的原则, 制定本规程,作为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设计、施工、验收的依据。既有老旧住宅小区 供电设施改

3、造工程参照执行。本规程共分为6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定义;3基本要求;4设 计;5施工;6验收。本规程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 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和问题,请寄送至国网黑龙江 省电力有限公司(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301号;邮政编码:150090 )本规程主编制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制单位: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国网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汝 石徐志伟李双超刘晓洲王 尴韩英义李正强于 转马占伟

4、霍天宇张学伟张洪达魏春明刘中元谭龙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李勇骁王劲松李会义李子军李长山周传喜杨淑华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规程1总则1.0.1为了规范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确保住宅小区电力设施与建筑工程同 步设计、同步建设和同步投入使用,加强用电安全,保障居民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 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工作。既有 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可参照执行。1.0.3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选址及建设,应考虑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特殊要求,坚持统 一的建设工程规划原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5、划法的规划要求。1.0.4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应安全、经济、适用,接入方式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和经 济的要求,满足城乡居民对智慧化小区、智能住宅的需求。1.0.5执行本规程时,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定义2.0.1开关站一般由上级变电站直供、出线配置带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设备及 土建设施的总称,相当于变电站母线的延伸。开关站进线一般为两路电源,设母联开关。2.0.2环网柜用于10 ( 20 ) kV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的配电装置。环网柜中用于环进环出的开 关一般采用负荷开关,用于分接负荷的开关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环网柜按结构可分为共箱 型和

6、间隔型,一般按每个间隔或每个开关称为一面环网柜。2.0.3环网室由多面环网柜组成,用于10 ( 20 ) kV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且不含配电变压器 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环网室亦称开闭所。2.0.4环网箱安装于户外、由多面环网柜组成、有外箱壳防护,用于10 ( 20 ) kV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 分接负荷、且不含配电变压器的配电设施。环网箱亦称开闭箱。2.0.5配电室将10 ( 20 ) kV变换为220V/380V ,并分配电力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配 电室内一般设有10 ( 20 ) kV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等装置。配电室按功能可分为终端 型和环网型。终端型

7、配电室主要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环网型配电室除了为低压电力用户 分配电能之外,还用于10 ( 20 ) kV电缆线路的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配电室亦称变电亭。2.0.6箱式变电站安装于户外、有外箱壳防护、将10 ( 20 ) kV变换为220V/380V ,并分配电力的配电设 施,箱式变电站内一般设有10 ( 20 ) kV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等装置。箱式变电站按 功能可分为终端型和环网型。终端型箱式变电站主要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环网型箱式变 电站除了为低压用户分配电能之外,还用于10 ( 20 ) kV电缆线路的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箱 式变电站亦称箱变。2.0.7电缆分支箱完成配电

8、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一般不配置开关,不具备控制测量等二次辅 助配置的专用电气连接设备。2.0.8多层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居住类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类建筑。2.0.9高层住宅高层住宅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居住类建筑,其中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居住类建筑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高度大于54m但小于100m的居住类建筑为一类高层住 宅,建筑高度100m及以上的居住类建筑为超高层建筑。2.0.10双电源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为同一客户负 荷供电的两路供电电源,称为双电源。2.0.11双回路指为同一用电负荷供电的两回供电

9、线路,两回线路来自同一变电站(中心)的同一中压母 线。2.0.12充换电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相关设施的总称,一般包括充电站、电池更换站、电池配送中心、 集中或分散布置的交流充电桩等。2.0.13工程验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工 程实体质量进行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 是否达到合格做出确认。2.0.14交接试验电气设备安装竣工后的验收试验称为交接试验。2.0.15供电区域划分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行政级别或规划水平年的负荷密度,也可参考经济发达程度、用户 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等因素确定。黑龙

10、江省供电区域划分见附录A。2.0.16建筑机电工程设施为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器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系统和应 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系统、共用天线等。3基本要求3.0.1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配置应与区域特点、小区规模、负荷性质、用电需求相适应,应符 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维护方便的要求。3.0.2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通 用的电气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3.0.3住宅小区内的供配电设施应纳入居民住宅小区的总体规划,开关站、配电站、高低压线 路通道及户外配电箱等应

11、与居民住宅小区内其他管线和设施进行统筹分配、协调安排。3.0.4住宅小区的防雷、接地系统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交流电气装置 的设计规范GB/T50065的要求。4设计4.1 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分级及要求4.1.1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居民住宅小区内各类电力负荷可分为一、二、三级,各级 分级标准应符合表4.1.1的要求。表4.1.1住宅建筑主要用电负荷分级建筑规模主要用电负荷名称负荷等级超高层住宅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超高层住宅系统、电子信息设备

12、机房、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一级一类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一类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二级未列入表中的住宅建筑用电负荷的等级宜为三级。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采用集中供暖系统时,热交换系统的用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4.1.2 应按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为各级负荷配置供电电源。双电源、 双回路配置应符合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GB/Z29328规定。建 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住宅建筑的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

13、、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 泵等,应按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的规定,宜设自备电源作为应急备用电源。4.1.3 一级负荷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每个电源应能承受100%的负荷;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对于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 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4.1.4 二级负荷宜采用双回路供电,每回线路应能承受100%的负荷。4.2 用电负荷的确定方法及要求4.2.1 居住小区用电负荷主要包括住宅用电负荷、公建设施用电负荷、配套商业用房用电负荷、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用电负荷。4.2.2 居住小区由多台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小区用电负荷应按每台(组)配

14、电变压器的供电区 域分别计算。4.2.3 住宅用电负荷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住宅小区住宅用电负荷应综合考虑居民住宅小区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用能特点、住宅面 积等因素;2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和电能计量表的选择不宜低于表423-1的规定;表423-1用电负荷和电能计量表的选择套型建筑面积S/m2用电负荷/kw电能计量表(单相)AAS<10045(60)BS>10065(60)3当单套住宅建筑面积大于140m2时,超过的建筑面积可按30W/m2至40W/m2计算用电负荷;4居民住宅小区的住宅用电总负荷的计算应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需要系数见表423-2。表423-2住宅建筑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15、按单相配电计mt所连接的基本户数按三相配电计算时所连接的基本户数需要系数133-90.90-14-812-240.65-0.909-1227-360.50-0.6513-2439-720.45 - 0.5025 12475 3720.40 - 0.45125259375 7770.30-0.40260300780 9000.26-0.304.2.4 公建设施和配套商业用电负荷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4.2.5 小区的公建设施和配套商业用房应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用电负荷;2公建设施配套商业用房的设备容量不明时,按90W/m2至150W/m2计算;3配套设施动力用电负荷确定,按平时用电负荷和火灾时用

16、电负荷比较,选择较大者。4.2.6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用电负荷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住宅小区内的电动汽车快充装置按实际计算用电负荷;2除电动汽车快速充电专用区域外,居民住宅小区内的其他车位宜按照慢充方式计算用电 负荷,每个充电设施充电功率按8kW计算。4.3 供电方式4.3.1 高压配电网配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 10 ( 20 ) kV线路供电半径,A、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3km z C类不宜超过 5km , D类不宜超过15km ;2架空线路导线型号的选择应满足标准化建设要求,采用铝芯绝缘导线或钢芯铝绞线时, 架空导线截面规格应按照表4.3.1-1执行;表4.3.1-1架空线路导线

17、型号的选择电压等级导线位置裸导线架空绝缘导线10kV主干线185、240185、 240有联络关系的支线185、240185、 240无联络关系的支线150、 185150、 185架空受压器高压引下线50注:1表格中导线导体为铝芯2大跨距或风偏有要求的地区可采用同截面钢芯导线3456784.3.212345架空线路应选用12m及以上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或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转 角杆、终端杆、分支杆受周边环境限制无法装设拉线时应采用钢管杆;架空线路的档距,一般地区宜为40m50m ,空旷区域宜为60m70m ;架空线路应采用节能型铝合金线夹,导线承力接续应采用对接液压型接续管;电缆进入

18、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堵,管 口应密封,宜使用成套系列线缆管封堵装置;电缆接头应加装防火防爆槽盒或采取其他防火隔离措施。不应在站房内电缆夹层、桥架 和竖井等缆线密集区域布置电缆接头;工作井尺寸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和满足接头安装的需要,工作井高度净高不宜小于1.9m , 工作井底部应设有集水坑,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应小于65%。工作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隧道工作井按隧道建设标 准执行。低压配电网配置应符合下列原则:住宅小区宜采用全电缆布置。当采用架空线路时,应使用架空绝缘导线;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宜过大,宜

19、根据区域负荷发展确定,按负荷矩校核,A类供电区 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0m , B类不宜超过250m , C类不宜超过400m , D类不宜超过 500m ;低压配电网应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架空低压配电网不 分段,不与其它台区低压配电网联络。采用双配变配置的配电室,两台配变的低压母线 之间应装设联络开关;公共服务设施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应与为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共用一路;住宅建筑物之间不得采用链式供电,可采用以下方式:1)多层住宅宜采用树干式供电;2)高层住宅宜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供电;3)超高层住宅宜由配电站设专线回路采用放射式供电。6敷设在电气竖井内的电缆及母线等供电干

20、线,宜选用铜材质导体;7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应根据电力用户用电特性、环境条件或特殊要求等具体情况进行 选择,并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13955的有关规定采取剩余电 流保护,完善自身接地系统,防范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及电击事故。配电室设置在建筑 物内,低压系统宜采用TN-S接地型式。供电电源设置在建筑物外,低压系统宜采用 TN-C-S接地型式,配电线路主干线末端和各分支线末端的保护中性线(PEN )应重复接 地,且不应少于3处;8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12kW时,应采用220V单相供电;每套住宅用电负荷超过 12kW时,宜采用380V三相电源供电;9住宅小区内独立建设的公建设施

21、或配套商业用房,其用电设备总容量在lOOkW以上宜 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其用电总容量在lOOkW及以下或需要变压器容量在5OkVA及以 下可采用低压供电。4.4 配电站房选址及要求4.4.1 住宅小区应根据建设规模和规划需要设立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并应符合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OO53的要求。4.4.2 配电室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并便于电力线路进出。4.4.3 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应靠近市政道路或小区道路。进出通道应满足开关站、 配电站消防、日常运行维护、主设备运输等要求。4.4.4 开关站、环网室、配电室宜地面一层独立设置,按管理和性质的要求分室,与周边总体 环

22、境相协调;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当条件受限时,可与公建设施结合,不应 与居民住宅直接相邻,不应设置在半地下建筑物内。4.4.5 配电室选址如受条件限制,可设置在地下,但不得设置于最底层。配电室若建设在负一 层,应满足下列条件:1建筑物宜有地下负二层,且负二层与负一层至少具有同样的建筑面积;2配电室的净高不小于3.5m ,室内电缆沟深度不宜小于1.5m ,如受条件所限时不应小于 1.2m ,配电室地面标高应高于同层地面0.1m ;3不得设置在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下方,不应设置在有人居住房间正下方;4建筑物内各种与供电无关的管道不得从配电室内部穿过;5设置于地下的配电室应避开

23、地下室外主墙;6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供电设施的运行数据信息,能够稳定可靠的传输至供电部门。4.4.6 当开关站、环网室、配电室设于建筑物本体内时,应留有电气设备运输和检修通道,检 修通道最小宽度为站内最大设备宽度加1.2 m。4.4.7 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应采取屏蔽、减震、隔音、防火措施,满足中华人民 共和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要求。4.4.8 开关站、环网室(箱)、配电室通风应满足设备散热的要求,一般可采用自然通风,并 设置防止雨、雪及小动物从通风设施等通道进入室内的措施。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 增加专门的通风装置。开关站、环网室、

24、配电室内有六氟化硫(SF6 )配电装置的,应在建筑 物底部设置强排风系统?口排风口 ,并装设报警信号装置。4.4.9 开关站、环网室、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门、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油浸式 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或挡油槛。开关站、环 网室、配电室门应向外开启。开关站、配电站长度超过7m应设2个出口。4.4.10 关站、环网室、配电室内应预留放置专用灭火器具的位置,所设位置应明显,方便灭 火器具取用。4.4.11 设置在超高层建筑中、上部的配电站,应预留建成后更换变压器、开关柜等大型物件的 运输通道和临时起重设施安装位置。4.4.12 建筑机电工程

25、必须进行抗震设计,重要电力设施可按设防烈度提高1度进行抗震设计, 但当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可不再提高。4.4.13 开关站、环网室、配电室照明电源电压应采用220V低压电源,电源来自就近低压站用 电屏(箱),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满足正常工作照度要求。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母线槽 及主干桥架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安装在吊顶上的灯具,应考虑地震时吊顶与楼板的相对位移。4.5 配电变压器4.5.1 住宅小区配电变压器宜在配电室内固定安装,不宜采用柱上安装形式。4.5.2 住宅小区配电变压器宜采用两台一组为供电单元设置,负载率不宜超过65%。4.5.3 设置于配电室内的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lOOO

26、kVA ,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宜 超过630kVA。如规划许可或受环境条件制约需采用柱上安装形式,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 400kVAo4.5.4 配电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宜采用DynlL变压器的选择应满足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 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的要求,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宜选用13型及以上低损耗、全密封、无载 调压的配电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性能水平应不低于10型,其绝缘耐热等级不应低于H级,宜选 择环保型可降解绝缘材质。装置运行环境不宜使用油浸式变压器或设置在楼内的配电站等运行 环境具有防火要求时,应采用干式、气体绝缘期E可燃性气液体绝缘变压器。4.5.5 城区或供电半径较小的10kV供电

27、区域变压器额定变比宜采用10.5±5(2x2.5)%/0.4kV ; 郊区或供电半径较大的10kV供电区域、变压器布置在10kV线路末端的变压器额定变比宜采用 10±5(2x2.5)%/0.4kVo 20kV供电区域的变压器额定变比宜采用20±5(2x2.5)%/0.4kV。根据 负荷情况可装设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4.5.6 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 器室。4.6 高压开关设备4.6.1 环网柜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型,具备可靠的"五防"功能,以满足现场停电检修 和维护等运行使用

28、要求。4.6.2 开关柜母线、进线柜、母联柜的额定容量,宜按最终容量一次配置到位。同一居民住宅 小区内应选用技术参数匹配、结构一致的开关柜。4.6.3 规划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地区,开关站、柱上断路器性能及自动化原理应一致,并预留自 动化接口。4.6.4 环网柜宜采用间隔型,配置气体压力指示装置,应安装带电显示器、二次核相装置;配 置的互感器应采用干式绝缘,技术性能应满足相关规程要求。4.6.5 开关站、环网室(箱)内10 ( 20 ) kV开关柜短路电流水平应不小于20kA。柜体应采用 敷铝锌钢板,柜体应设置观察窗,应设置开关的分、合闸指示。4.6.6 开关站、环网室(箱)接线宜简化、统一,应满

29、足下列条件:1开关站宜采取2路电缆进线,6至12路电缆出线单母线分段带母联,出线断路器保护;2环网室宜采取2路电缆进线12电缆路出线(可预留位置);3环网箱宜采用2路电缆进线4路电缆出线(一字排列、无母联)、2路电缆进线8路电 缆出线(即两个2路电缆进线4路电缆出线,环网箱背靠背排列);4当出线负荷不大于1250kVA时,出线开关一般采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当出线负 荷大于1250kVA时,出线开关应采用断路器并加继电保护,断路器宜选用免维护,固封 极柱,模块化产品。4.6.7 环网柜门关闭时防护等级应在IP4X或以上,柜门打开时防护等级应在IP2X或以上。箱体 的防护等级应在IP43或以上

30、。4.7 低压电餐设备471住宅小区低压配电设计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低压电气设备 应采用通过3c认证的产品。4.7.1 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内应预留安装智能配变终端的位置。473低压开关柜宜为框架组合装配式结构,骨架板材厚度满足强度要求。母线及进出线均应绝 缘封闭。4.7.4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智能型装置;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补和共补相结合等功能。4.7.5 低压开关柜的进线和联络开关应选用框架断路器。4.7.6 断路器脱扣器应选用智能型脱扣器,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和接地保护功能,其保 护定值应能连续可调,不设置失压脱扣。4.7.7 具备两台及以上配变的配

31、电室应装设0.4kV母联开关,低压进线开关与母联开关之间加装 闭锁装置。4.7.8 住宅小区配电室应配置自动无功补偿设备,补偿后功率因数不低于0.90。4.7.9 低压电缆分支箱的设置和接入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电缆分支箱应设置在车辆、行人不易碰触,电缆进出方便的地方,箱内带电导体应 进行绝缘封闭;2住宅楼采用经低压电缆分支箱向集中表箱放射式供电的接入方式;进户前加装低压电缆 分支箱,低压电缆分支箱后的电力设施应满足居民住宅小区电力配置规范GB/T36040 的相关规定;3低压电缆分支箱壳体应采用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脂树脂材料(SMC),分支箱体进出线应采 用电缆下进下出方式,箱内应预留12个备

32、用间隔,配优质塑壳断路器;主母排应选用 铜导体;4低压电缆分支箱设于户外时,箱体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设于户内时,箱体防护等级 不应低于IP33。4.8 电线电缆4.8.1 重要供电区域(A、B类供电区域)和重点项目,高压电缆线路截面选择,应符合以下要 求:1由变电站馈出至开关站、环网室(箱)的10kV主干线电缆及由开关站、环网室(箱)馈 出的主干线电缆截面不应小于铜芯240mm2或铝芯300mm2 ,应采取双缆敷设,具有拉 手功能的分支线路应按主干线标准执行;开关站、环网室(箱)馈出的连接配电室或箱 式变电站的双环、双射、单环网电缆截面不应小于铝芯120mm2。双环、双射、单环电 缆线

33、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不应大于其额定载流量的50% ,转供时不应过载;2由变电站馈出至开关站、环网室(箱)的20kV主干线电缆及由开关站、环网室(箱)馈 出的主干线电缆截面不应小于铜芯240mm2 ,应采取双缆敷设,具有拉手功能的分支线 路也应按主干线标准执行;开关站、环网室(箱)馈出的连接配电室或箱式变电站的双 环、双射、单环网电缆截面不应小于铝芯120mm2 ;3电缆一般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满足动、热稳定要求下,可采用相同载流量 的铜或铝材质电缆,并满足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相关要求,并根据使 用环境采用具有防水、防蚊、防鼠害、阻燃等性能的外护套。选用的电缆应与电缆线路

34、设备相互匹配;4D类区域的高压电缆选用按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但应满足安全运行要求;5在隧道、电缆沟、变电站夹层和进出线等电缆密集区域应采用阻燃电缆或采取必要的防 火措施。4.8.2 单根低压电缆截面应考虑单缆运行时载流量需求。单根电缆截面按以下要求配置:1在计算供电容量校正后的基础上x 1.3,作为选择电缆截面的供电容量;2由供电容量计算出电流值,再根据电流值选择电缆截面。4.8.3 高层住宅用于消防设施的供电干线应采用阻燃耐火类电缆,宜采用矿物绝缘类电缆,其 中超高层住宅的应采用矿物绝缘类电缆。4.8.4 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宜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当敷设在同一电缆 井、沟内时

35、,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4.8.5 高层住宅建筑中明敷的电缆应选用低烟、低毒的阻燃类电缆。敷设在电气竖井内的电缆及 母线等供电干线,宜选用铜材质导体。4.8.6 配电室、箱式变电站至低压电缆转接箱之间的地埋或桥架敷设的同回路低压电缆应采用 同路径双根敷设的方式,截面应根据负荷及配置系数、负荷属性、需求系数、同时率等参数进 行选择,当一根电缆发生故障时,另一根电缆应满足临时供电需要。4.8.7 电缆桥架布线适用于电缆数量较多或较集中的场所。电缆桥架全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电缆的金属导管应可靠接地,全长不应少于2处与

36、接地保护 导体(PE)相连。4.9 电能计量491每套居民住宅小区居民用电按“一户一表"配置,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DL/T448的规定。492住宅用电电能表应统一安装在专用电能计量箱内,同一电能计量箱内的电能表不宜超过12 只,并适当预留单相与三相电能表互换、远传抄表系统设备、连接导线的安装及走线空间。493电能表安装模式根据住宅建筑类型确定如下:多层住宅一般以单元为单位集中安装,一个 单元超过12户时宜分层安装;高层住宅电能表宜分层集中安装,每个集中电表箱不宜超过12户。 494电能计量箱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公共区域,宜采用暗装方式安装,安装位置应符合电气安全 要求,便于抄表和维护。4.

37、9.1 设置在户外的电能计量箱,应具有防雨和防阳光直射计量表计等防护措施。4.9.2 居民住宅小区内的公建设施、配套商业用电、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单独装表计量。4.10 充换电设施配置原则4.10.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符合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GB/T18487.1的有关规定,选用满 足充电设施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具备安全防护、充电监测、异常报警等功能的产品。充 换电设施管理宜采用智能充电管理系统。4.10.2 居民住宅小区配建的停车位应同步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条件。预留的建设 条件应包括预留安装位置、预埋电力管线。已建、改建、扩建的居民住宅小区宜增设电动汽车 充电设施。4.10.

38、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其配套配电设施的安装形式和设置位置,应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安全 的充电环境,便于使用、维护及车辆进出。4.10.4 设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场所的消防措施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汽 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技术标准GB/T51313。 4.10.5低压配电柜与充电设备、末端充电设备与充电停车位之间宜靠近布置。4.10.6 电动汽车快充装置应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慢充装置可由居民住宅小区的配电变压器供 电。4.11 电采暖供电设施配置原则4.11.1 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电锅炉不宜与电梯电源在同一母线上接入。4.11.2

39、对于带分散电采暖负荷的配电站房,应预留应急发电车接口,现场不具备接入条件时, 可将应急发电车接入点引出至室外合适位置,接入点开关容量应满足供应负荷的要求。4.12 配电自动化4.12.1 配电自动化应适应智能电网的要求,随一次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同步验收、同步运行。4.12.2 站房类配电自动化建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新建、改造站所类设备时,开关站、环网室(箱)内的环网柜应安装DTU装置;2箱变、配电室内的环网柜根据供电负荷情况及重要程度合理选择安装DTU装置;3自动化方案制订时需考虑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传输方式,应保证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通 道畅通,能够与主站端调试成功,设备

40、投入后在线率不低于95%。4.12.3 架空类配电自动化建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 A、B、C类供电区域在新建或改造架空分段、分支、联络开关时,应安装FTU装置;2 D类供电区域架空线路,每1.5km安装一组二遥型故障指示器。4.12.4 变电站新出10 ( 20 ) kV电缆线路,通信网应采用全光纤通信方式,光缆沿电缆线路一 次路径进行建设;以变电站为通信系统接入点,覆盖开关站、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环网室(箱)、 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分布式电源等场所。4.12.5 配电终端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满足高可靠性、适应性、小型化、彳黝耗、免维护等要求。4.12.6 配电终端应具备运行数据采集、处理、存

41、储、通信等功能,宜满足即插即用及远程管理 等要求。4.12.7 配电终端通信规约宜采用符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DL/T 634.5101、DL/T 634.5104 的通信规约或符合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860.5相关IEC61850的协议。4.12.8 配电终端应配置后备电源,并考虑为电动操作机构、通信装置等提供电源。4.12.9 光缆宜选择自承式光缆(ADSS )。5施工5.1 架空线路施工5.1.1 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 ;垂直线路方向不应超过50mm ;2转角杆:位移不应超过50mm ;3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 1

42、00mm、-50mm。电杆埋设深度在设计未作规定时,按表5.1.1所列数值:表5.1.1电杆埋设深度表杆图(m )8.09.010.011.012.013.015.018.0埋深(m )1.51.61.71.81.92.02.32.63.05.1.2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mm ;2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20mm。5.1.3 柱上变压器台的电杆在设计未作规定时,其埋设深度不宜小于2m。5.1.4 承受荷重大和松软土质地段,应采取防止电杆倾倒措施。5.1.5 拉线盘的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2m ,卡盘应在线路

43、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距地面不应小 于 0.5m。5.1.6 电杆组立后,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应有超出地面300mm 高的防沉土台。5.1.7 电杆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杆的钢圈焊接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设计无规定时,应将钢圈表面铁锈和焊 缝的焊渣与氧化层除净,涂刷一底一面防锈漆处理。焊缝表面应呈平滑的细鳞形,与基 本金属平缓连接,无折皱、间断、漏焊及未焊满的陷槽,并不应有裂缝;2电杆立好后,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2)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导线紧好后电杆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不应使

44、杆梢位 移大于杆梢直径;3)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导线紧好后电杆不应向导线侧倾斜。电杆向拉线侧的倾斜, 杆梢位移不得大于杆梢直径。3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5.1.81234565.1.91231)双杆中心与线路中心桩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 ;2 )迈步不大于30mm ;3 )两杆高低差不大于20mm ;4)根开不大于±30mm。拉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 700mm。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拉线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

45、6; ;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 与线路方向垂直;跨越道路的拉线,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对通车路面对路面中心距离不小于6m,对边缘 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 ;在道路边上的拉线应装设警示保护套管;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设一个拉线绝缘子,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 小于2.5m。导线架设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 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 ;接地环、故障指示器的安装符

46、合设计要求。线路主导线专用接地环的安装,一般中相距 横担800mm ,边相距横担500mm。接地环除下端环裸露外,其余部分均应用绝缘自粘 带包缠两层,其表层再缠绕一层防老化、具有憎水性能的自粘带。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位 置一般为距离杆塔绝缘子700 1000mm处;4绝缘导线在直线杆上的固定应采用有绝缘的绑扎线;5应在耐张杆、终端杆将导线的尾线(预留1m )反绑扎在本线上;6导线对地、建筑物、行道树、经济作物、火险区等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5.1.9-1数值;表5.1.9-1架空线路与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限制单位(m )项目10kV20kV副唾18璃最小水¥8璃最4唾都瞒最小水平隅期第居民

47、区6.5/7.0/居民区5.5/6.0/逾困难区4.5(3)/5.0/3.5 (2.5)1.5( 0.75)3.52.0与行豳1.5 (0.8)2.0 (1.0)2.02.5与枭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1.5 (1.0)/2.0/甲歉险区隔1.5倍幅1.5倍注1 :垂直(效)踊晚默计颤垂情况下:7k平踊晚就5悯®兄下;注2 :()内为霎哪副睇7最小线间距离不应小于表5.1.9-2数值;表5.1.9-2配电线路导线最小线间距离单位(m )凝甄档距40及以下506070809010010kV0.6 (0.4)0.65 (0.5)0.70.750.850.91.00.4kV0.3 (0

48、.3)0.4( 0.4)0.45-注:()内为等线数值,220/380V®礴两照线瞅平E巨离不应小于0.5m。8线路每相引流线、引下线与邻相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表5.1.9-3数值;表5.1.9-3相与相之间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最小净空距离单位(mm )嬲蟆10kV3002000.4kV1501509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表5.L9-4数值。表5.1.9-4配电线路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最小净空距离单位(mm )10kV2002000.4kV100505.2电缆线路施工5.2.1 电缆敷设前应符合下列要求:1

49、电缆敷设的路径、土建设施(电缆沟、电缆隧道、排管、交叉跨越管道等)及埋设深度、宽度、弯曲半径等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措 施符合要求,防腐层完整。隧道内通风符合要求,新建隧道应有通风口、照明、隧道本 体不应有渗漏、塌陷;2电缆盘外观应无损伤,电缆外皮表面无损伤,电缆内外封头密封良好。522电缆敷设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中间接头不应设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门口、与其它管线交叉处或通道狭窄处;在路径 不平时应保持电缆中间头水平,不得受力、弯曲;2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不应损坏。电力电缆在终端头附近应留有2-3m 余度,厂家有最小弯曲半径规定的电缆按照厂家的

50、规定执行,厂家没有具体最小弯曲半 彳至规定的电力电缆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15倍;3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应装设标志牌;4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且净距离不宜小于0.5m ;5电缆明敷时的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25m ,应用接头托架托置并与支架固 定;6直埋电缆接头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结构或外设保护盒;7架空敷设电缆不应设中间接头;8三芯电缆不应与单芯电缆直接相连;9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固定有特殊 要求

51、时,按照要求执行;终端头不应使所连接设备端子承受电缆应力;3)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按短路电动力确定所需予以固定的间距;4)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10电缆固定用的部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外,可采用经防腐处理的金属夹具、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2)强腐蚀环境,应采用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刚性固定,宜采 用铝合金等不构成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3)其它固定方式,可采用尼龙扎带或绳索,但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11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道时,出入口应封闭,管 口应密封;12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

52、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13电缆线路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试验,试验项目主要包括:电缆主绝缘及外护套绝缘电阻测 量、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振荡波局放检测试验,各项试验指标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523直埋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损伤及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2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压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穿越农田或在车行道下敷设时不应小于 1m ;低压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6m ,穿越农田或在车行道下敷设时不应 小于1.0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 取保护措施;2 )电缆宜

53、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埋设在土壤排水性能好的干燥冻土层、 回填土中,防止电缆受到损坏;3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电 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并 应符合以下规定:1)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2)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 段;3)可能有载重设备移经电缆上面的区段;4 )其它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4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 ;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

54、度不应小于 250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5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6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7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525电缆构筑物中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力电绮口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2)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3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 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除交流系统用单

55、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 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并加以固定,当 按紧贴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一定的距离用绑带扎牢,以免其松散。2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具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3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应超过1层;4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不小于1m ,交叉时应不小于0.5m , 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 部。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 持续超过5工的供热管路,严禁含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5电缆沟内应无杂物,盖好盖板。

56、必要时,应将盖板缝隙密封;6当敷设的电缆在隧道井口处有被掉物砸伤的可能时应对电缆进行保护;7电缆排管管道敷设时应保证管道直顺,管道的接缝处应设管枕,接口无错位,在管接口 处采用混凝土现浇,提升接口强度。管与管之间的管驳采用热熔或插接,导管器试通合 格。敷设后多余电缆管应切除,并将切口打磨平滑。管应保持平直,管与管之间应有20 mm的间距,管口数宜按发展预留适当备用,管路纵向连接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 不致损伤的要求。在浇捣排管外包混凝土之前,应将工井留口的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并 用水泥浆冲洗。在排管与工井接口处应设置变形缝。5.2.6非开挖定向钻拖拉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非开挖定向钻拖拉管长度不应超过150m ,应预留不少于1个抢修备用孔;2非开挖定向钻拖拉管出入口角度不应大于15。;3非开挖定向钻拖拉管两侧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