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9538)_第1页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9538)_第2页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9538)_第3页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9538)_第4页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953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合集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2弊栊慈詈阆籽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1、导入课文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27课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她指谁?我又指谁?在阮恒和

2、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生:口述(板书:献血阮恒小姑娘)二、情感激励、引导自学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阮恒的情感世界。同学们,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是可以通过人的表情和动作体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阮恒表情和动作的句子。(出示要求)生:(自学、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三、朗读感悟,汇报交流1、交流阮恒输血前的表现师:谁先找到了描写阮恒输血前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生:读“一阵沉默之后又举起”师:这个句子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生:颤抖是神情激动有些紧张,从这个词中我感到阮恒有些害怕,不知该不该这样做。师:阮恒把手举起来,放下来,又举起来,通过“举、放、举”这几个词,你感受到阮恒当时是怎样的?生:

3、从阮恒的动作中,我感到阮恒害怕、犹豫、担心。师:体会得很深刻,老师也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犹豫、担心。谁能模仿出阮恒当时的表情、动作呢?生:模仿。师:大家试着体会体会。师: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请你把自己当作阮恒说说,此时心里会怎样想?(重点引导阮恒的内心世界)师:谁想把这个部分读一读,把阮恒的害怕、犹豫读出来。生:读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段,好吗?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老师读的语速不一样,开始慢,中间快,后来更快了。生:老师最后的“举起来”,语气非常坚定。生:读。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害怕、犹豫,却不乏勇敢。2、交流阮恒献血时的表现师:刚才,同

4、学们找到阮恒献血前表情和动作的词语来体会的,你们很会学习。谁找到了描写阮恒献输血时的动作、表情的句子了。生:读“阮恒也不说”师:这个句子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生:阮恒一句话也不说,感到很担心,很紧张。师:假如你是小阮恒你当时会怎样想呢?生:我不能动,一动就会影响医生抽血,抽不到血,小女孩子怎么办?生:我会在心里告诉自己,阮恒不要怕,等她好了,就可以和她一起玩捉迷藏了。师:阮恒的血静静地流入了小女孩的身体,阮恒的神情,动作发生着变化,请同学们继续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生:(读句子)从“啜泣、颤抖”看出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生:阮恒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害怕,

5、所以他迅速地用手捂住了脸。我从“捂”这个词看出,阮恒想掩饰自己的害怕。生:这句话我感受到了阮恒心里也很痛苦,很悲伤,但他又不想让别人看到给别人带来麻烦,我也感到他很坚强。师:是呀,血已从阮恒的身体抽出来了,他心里虽然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啊。(教师的语气先是沉重,然后激昂)接着来吧,谁还找到了。生:读“但过了一会他又摇了摇头”我从“呜咽、掩盖”这两个词,感到阮恒害怕了,他以为自己要死了。生: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饰他的痛苦。师:真让人感动。生:读“接着抽泣。”从“哭泣、咬住

6、”这两个词,体会到,阮恒心里痛苦极了,悲伤极了,所以不停的哭,但是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女孩。生:我感到阮恒真是个英雄,他那么痛苦、悲伤,甚至都有些绝望,可是还尽量控制自己不哭,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早就哇哇地大哭出声了。我很佩服他。师:阮恒你真的好伟大,是个真正的小男子汉。可以不惜自己的一切,用生命换取真情。此时情此景,让我感动,让我们全班的同学感动。阮恒,你是我们心中的榜样。师:说的好,请同学们读这段话(过了一会想竭力制止哭泣。)指名学生读。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词语“啜泣、呜咽、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生:都是哭的意思,三次哭泣说明阮恒越哭越厉害,三次不同的哭,我看出抽血的时间越长,阮恒越

7、觉得离死越近,他内心的害怕和痛苦,也在不断加剧。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课文体会阮恒此时的心情。(生读)3、交流阮恒献血后的表现师:阮恒如此紧张、痛苦、害怕,他当时是怎样做?(引出三个动作)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阮恒如此紧张、痛苦、害怕,是因为针刺痛了吗?生:不是,以为自己要死了。生:以为要把他身上的血都抽给了小姑娘,把小姑娘救活,自己就死了。师:面对这样紧张、痛苦的小男孩,文中医生用轻柔的语气来安慰阮恒的,谁也来用你的语气来安慰一下阮恒吧?生:师:听到这样轻柔地安慰,阮恒停止了哭泣,可为什么阮恒以为献血会死,还会这样做呢?生:“她是我朋友”(多指学生读)师:“她是我朋友”多么意味深长的一

8、句话,此时,你理解这句话做题目的真正含义了吗?生:突出了友谊。生:使人容易接近。生:比较亲近。生:更能体现阮恒舍己救人的好品质。师:生命是可贵的,阮恒面对死都不怕,你眼前这位小英雄想说点什么?生:阮恒,你太勇敢了,为了朋友,你宁愿牺牲自己,是我的榜样。生:你是个舍己救人的英雄。三、联系生活,拓展升华师:从同学们的言谈中,老师高兴地看到了在这个课堂上,每个人都受益匪浅,从阮恒身上,我们会感到了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是啊,十金难买真正的朋友,就让我们同学之间也发挥真正的友情吧!此时,想对你的朋友说上几句心里话吗?想给朋友几句赠言吗?现在就动笔写一写吧?(学生写,配乐)生:汇报自己的赠言。师:听了同学

9、们的赠言,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让我们带着这种友谊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吧!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2设计思路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并通过对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的精读,体会他内心活动的变化,渗透无私奉献的友爱教育,同时学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1、由狼牙山五壮士的简单回顾,引入学习战争时期的另一个感人故事,揭示课题。2、读读“阅读提示”,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二、略读了解

10、课文主要内容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满足学生即时求助需要。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一)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1、交流一:你知道他献血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个环节教师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2、交流二:把你画出的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简要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这个环节教师也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有哪些,以及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了解学生对小男孩内心活动变化的理

11、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二)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1)出示导读题:依照下面的例子,根据你所画的表现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交流。例: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2)集中品读:联系第12自然段体会阮恒“沉默”是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要坚持献血。然后以朗读体味加深感悟: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是怎么说的呢?(3)小组讨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

12、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三)有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变化与奉献精神1、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选择一句或一段进行有感情朗读。2、有感情朗读第514自然段。四、回顾升华文章思想感情自由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课文的生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识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抓住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的能力。(能力目标)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教学难点:理朋友的真正含义。教学过程:一、 讲故事创设情景有一对好朋友

13、胖子和瘦子。有一天,他们到野外去玩,忽然遇到一头熊向他们逼来。瘦子手脚麻利,迅速地爬上了身边的大树,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着急地向瘦子求救:“嗨,拉我一把!”这时,只要瘦子停下来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自己往上爬。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想起了熊不吃死人,于是马上屏住呼吸,倒地装死,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当危险过去以后,胖子对瘦子说了一句话:( )1、同学们,假如你是胖子,你会说什么?2、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胖子说的话是“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相信学了之后你会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深刻的理解。3、

14、板题,生读题,提问:这里的朋友指的是谁和谁?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把课文读准确、流利,想想课文讲了阮恒和朋友之间的什么事。2、指名归纳主要内容。3、是啊,在阮恒的心里,他认为献血是有巨大危险甚至会失去生命,可他为什么要献血呢?他是怎么想的?请找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态的句子,同桌交流是否找对了。4、学生活动。三、 出示句一: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1、齐读,这是写阮恒的什么?(动作)2、他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填空,补白心理: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举起来,他想

15、( )。3、多读几遍想象人物的心理,然后小组交流。4、汇报,师相机点拨朗读。5、齐读。过渡:就要输血了,当针头插进他的血管时,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忽然,他哭了,他是怎么哭的呢?四、 体会抽血时人物心理。1、出示连线题,理解四种不同的哭,并演示一下。2、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3、他是尽情地哭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为什么要抑制自己的哭泣?4、多么可爱又多么伟大的小男孩呀,能读好这段吗?打算怎么读好?个人练习读指名读,生评价推荐朋友读自评个人再读五、 小结课文。过渡:阮恒在担心自己会死的情况下毅然举起了手,在极度难过中一动不动地让针头插进自己的血管。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老

16、师。(她是我的朋友)是啊,阮恒的这句话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为什么在犹豫不决之后他毅然举起了手?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为什么在输血的过程中他极力抑制自己的哭泣?也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为什么为了小女孩他甘愿牺牲?更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可见,“朋友”这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六、 拓展阅读。(播放背景音乐朋友)1、今天我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放声朗读,想想这个故事最打动你是什么?2、读故事皮斯阿斯和达蒙,汇报自己最感动的地方。七、 升华主题。1、学习了阮恒和阿蒙达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新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那怎样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呢,请同学们

17、用一句话在书上写下来,指名两生到黑板上写。2、生有感情地读自己写的话,然后齐读黑板上的话。3、总结升华:同学们,你们说的多好啊!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遭到挫折需要鼓励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遇到危险需要救助时,请别忘了(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当你的朋友在一切需要你的时候,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吧,因为(生接:她是我的朋友)!八、课外作业。搜集并学唱与朋友有关的歌曲,然后唱给你亲爱的朋友听。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精神品质。2.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并体会

18、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2.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初读,切入重点,感知人物外在表现1、快速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题目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这篇课文讲述了“她”与“我”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阮恒在献血时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划出来。3、师生交流。4、自由朗读并思考:这些句子中,阮恒的哪些动作是相近或是相同的。(板书:哭、掩)二、再读,突出重点,体验人物内心活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哭”的句子,边读边体会,阮恒每次都是怎么在哭?(板书:怎么?)2、引导学生从“啜泣”、“呜咽”、“持续不断”等词语

19、理解并体会阮恒哭得很伤心。3、指导学生边读边比较阮恒哭的程度是越来越伤心。4、指导朗读并体验阮恒内心的痛苦。5、出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阮恒想到了些什么?6、再次鼓励学生体验朗读。三、精读,强化重点,感情人物精神品质1、自由朗读描写阮恒掩盖痛苦的句子,边读边思考,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2、小组合作学习。3、师生交流。阮恒是怎么在掩盖自己的痛苦?指导学生从“捂”、“掩盖”、“竭力”等词语体会阮恒是在竭尽全力地不让自己哭,并指导朗读。阮恒为什么掩盖自己的痛苦?A、小组再次讨论。B、引导学生想象,阮恒担心别人会怎么劝他?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3、展

20、示课件,激发学生想象,阮恒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为了鼓励自己为小姑娘献血,他会不断地对自己说什么?4、指导朗读,再次体验阮恒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活动。四、品读,回归重点,升华学生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在阮恒“怕失去生命”和“怕失去朋友”两句话中间加一个字,来表现在阮恒的心中朋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2、引导学生体会并朗读阮恒在输血过程中“哭”和“掩”的句子,体会阮恒真实、朴实、感人的精神品质。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帮助自己的朋友。板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哭掩怕失去生命更怕失去朋友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5一、复习、积累复习旧知赠汪伦,背诵积累经典诵读中的一首古诗赠范晔诗二、导语:古人讲

21、友情,在座的每位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没有年龄、年代、国家的限制,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叫做她是我的朋友。三、学习目标:1、借助文中的注音认识“输、睫”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眉、制”等13个生字。2、通过自读、同桌齐读等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学习过程:自学提示(一):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自由读,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拼音齐读)2、提出通过自学没有解决的词语疑难(生帮生,教师补充)3、在语境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自学提示(二):我要再读课文,把课

22、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三人齐读,展示读)自学提示(三):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记叙了( 战争 )时期,在 ( 一个孤儿院里 )里,一个名叫 ( 阮恒 ) 的小男孩为了( 救一个小姑娘 )而( 勇敢献血 ) 的故事。生字指导:1、自由或同桌三人配合口头组词2、小火车开起来读字并组词3、师展示较难写的“垫、酒、掩、拳、制、柔”六个生字。学生强调容易写错的部分。4、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5、教师教识字方法6、学生书写易错字。7、测验生字掌握情况,在语境中填写生字。五、课堂小结:大家在这节课中都学到了什么呢?(指名说),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完成了三大学习目标,老师宣告我们

23、成功。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的走进课文。下课。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讲授完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我的反思如下:1、在课前积累中,我让学生背诵经典诵读上的赠范晔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的特别快,达到了积累的目标。2、在识字环节中,学生有出错的现象,经过小火车读、齐读,有些孩子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我现在想,如果在齐读后加上一个教师打乱词语,学生抢读的环节,学生会掌握的更加扎实了吧。3、在二读课文后,我挑学生展示读他们喜欢的段落,虽然孩子们在方法指导下比之前的有感情了,但是我忽视了师示范读。如果能亲自示范,学生会受到更好的、更直观的熏陶吧。4、在总结课文内容时,我设置了提示,降低了孩

24、子的难度。孩子们很快把空填了上去。我现在想来,应该让孩子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先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出示填空,这样可以引起孩子们的表达兴趣吧。5、在书写生字的这个环节中,应该给予孩子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想些办法记住这些生字,而我看到学生没有举手,就直接告诉了孩子这个字识记的顺口溜,其实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识字小窍门,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另外,学生只按照我的要求书写了易错的六个生字,如果留有时间,还应该让孩子们再写写其他比较容易的生字,这样更能全面的达成目标一。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死,活这两个字,通过理解阮恒献血时动

25、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有关朋友的格言,营造气氛.二,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7页,自由大声地读这个故事,注意生字新词,将故事读通读顺.可以开始了.三,检查字词1,课文中有这些词语,老师不教,谁会读了课件出示:迫在眉睫 是否 擦拭 竭力 拳头 医生 轻柔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输血 血型 酒精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随机(1)对于我们三年级来说,这个多音字比较难,黄老师已帮大家归了类,谁愿意来试试.xue:输血,血型,血管,流血xie:献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你掌握了吗 这么自信,好,

26、那我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胸有成竹出示句子: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指名读)(评价语:我就说比较难吧;看来咱们三(5)班的孩子确实掌握的不错.)(2)啜泣,呜咽,哭泣,抽泣都是表示哭的词语.那你还知道那些表示哭的词语呢 (抽噎,痛哭,哭号,泪如雨下,涕泪俱下,哭哭啼啼,泣不成声)形容哭的词语可真多呀!(3)迫在眉睫里有两个身体的部位,是(生:眉毛和眼睫毛).是的,事情已经碰到眉毛和睫毛,说明十分紧急.你

27、知道哪些迫在眉睫的事那你能用其它词语来代替迫在眉睫吗 (火烧眉毛,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岌岌可危,急如星火,燃眉之急,紧要关头)同学们课外词语掌握得真不错啊!四,浏览课文,整体感知现在我想再请你快速地浏览这个故事,到时合上书本,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说说你的感受.(生浏览课文)好,请你合上课本,来说一说.我读了这则故事后,最后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两个意思相反的字,你们猜猜我脑子里只剩下哪两个字 (引出:生,死)(板书)对,故事就讲了这两个字,一个是(生),还有一个是(死).整个故事就围绕着阮恒生和死的选择在展开,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在讲阮恒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动作,表情,用笔做上记号.(生自由找

28、,师巡视.)说说你找了哪一句7,(课件随机出示)(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谁来补充.(预设:颤抖是神情激动有些紧张,从这个词中,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犹豫不定;评价:你能抓住重点词来理解,真好.)(预设:阮恒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通过举,放,举这几个词,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犹豫不决.评价:你能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来理解,非常好.)(预设:我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犹豫,担心)师:阮恒他不愿意他的朋友死,所以他举起了小手;可他也害怕自己死去,因而他又把小手放下去了,我想,这时他的内心肯定有两个阮恒在不停地对话(课件出示:一个说

29、 另一个说)(指名两个小朋友对着说)是的,举手意味着自己死,放下去意味着朋友死,这是多么矛盾,多么艰难的生死抉择呀!让我们带着这份矛盾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阮恒害怕失去所有的血,害怕自己因此而死去,但最终他还是举起了自己的手.阮恒举起的仅仅是她的小手吗。(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说说你的理解.(预设:从啜泣,颤抖看出阮恒心里非常害怕死;我从捂这个词看出阮恒想掩盖自己的害怕;我感受到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虽然害怕死亡,但他还是选择了死亡)是的,阮恒一方面在啜泣,在颤抖,另一方面,他又拼命地捂住脸,想让自己不啜泣,不颤抖.之所以阮恒会出现对比性这样强烈的动作

30、,是因为他害怕死,但他又选择了死.在故事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你找到了哪些课件出示: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8,这是整个抽血过程中,阮恒哭,但又竭力制止自己哭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预设:他哭的越来越厉害;抽血时间越长,他觉得离死越近,他心里也越来越害怕;阮恒心里对死害怕极了,但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姑娘,想把生的希望留给小姑娘,把死留给自己.)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深刻,下面我就请男同学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体会阮恒当时的心情.(评价:读的不错,但我觉得哭的越来越厉

31、害,害怕死,但又勇敢选择死的心情没有读出来,我们请女同学来试一试.)9,既然阮恒害怕死,希望生,那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了死呢 (课件出示:他是我的朋友)六,小结在生与死之间,阮恒宁可自己死,也毅然选择了让小姑娘活,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课件出示:她是我的朋友)(生齐读)阮恒能够战胜心中对死亡的恐惧,舍弃生命去救一个人,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生齐读: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能够如此坚强,如此勇敢,做出这样艰难的抉择,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生齐读:她是我的朋友)七,拓展或许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或者会认为这离我们很远,现实当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人,可你们知道吗 就在不久以前,就在离我们不远的汶川,就出现了许许多多个

32、小阮恒,大阮恒,谭千秋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课件出示:图片,事迹)(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汉子,趴在一张已被砸得变形了的课桌上,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但却活着的学生.)相信当地震袭来的一刹那,谭老师也面临着生和死的抉择,现在我想请你来写一写谭老师面对生,死抉择时的神情,动作以及心里的想法.生写,师巡视。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7设计理念: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入探究的一两个问题情景,放手

33、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有所感悟。设计特色:以读为主,以疑导读,读中释疑,读有所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描写人物动作、神情的语句中,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3、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培养待人真诚、无私奉献的品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感受阮恒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预习要求自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3、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2、分段读课文。3、用轮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方式把课文读熟。四、读思结合,引导质

34、疑1、默读课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2、教师指导质疑的方法。3、自己尝试提问并解决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回忆上节课学了哪些提问的方法。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提问的方法。二、自读质疑1、默读课文,把你的问题依次写在练习本上。2、提示学生留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变化。三、确定重点探究的问题1、分组交流,互相帮助,尽可能解决一些问题,较难的全班交流。2、教师将各组剩下的问题归纳汇总,选择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全班深入探究(把问题写在小黑板上)。A、为什么要给小姑娘输血?B、阮恒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四、合作交流,共同释疑1、探究问题A学生速读课文14小节,尽可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迫在眉睫”说

35、明了什么?还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情势危急?学生试着感情朗读,教师评议指导。试想一下,如果你当时在场会怎样做?(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说话训练)2、探究问题B过渡: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来看小姑娘的朋友阮恒是怎样做的?速读课文二、三部分,说说阮恒主动献血的原因。(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书中找出阮恒献血的表面原因,即为救朋友而献血)阮恒献血时神态、动作有何变化?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画出表示哭的意思的四个词。比较理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阮恒哭声越来越大,越哭越伤心)阮恒为什么越哭越伤心呢?(他误认为会把所有的血献出来,自己也会死去)读到这里,你认为阮恒是一个怎样的人

36、?(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阮恒献血的深层次原因,即他对朋友的真诚无私)教师小结: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阮恒为了救朋友死也愿意,他把友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反复读12小节医生转述的话,从中感受阮恒的真诚无私。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9、10小节。五、利用空白,启发想象1、指名读11小节。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联系上下文,想象医生当时会怎么说。2、学生思考后写在练习本上。3、全班交流。六、课外作业学唱周华健或臧天朔的歌曲朋友。板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

37、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生活中,我们除了需要亲情,更需要友情呀,交流歌颂友情的名言,体会友情的珍贵。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鼓励读的不同: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3、就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读文,自学生字2、把课文读通,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把自己感受深的词句圈

38、画出来,并作些批注。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3、初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大致汇报。4、提出研读目标:你认为课题该怎么读?结合课文重点词句来说明理由,体会文本内涵。四、再读课文,读后交流,各自怎样读课题。结合:强调“她”“我”“朋友”这三个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体会阮恒对朋友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体会情况的危急1、指名读,圈画出情况危急的词句,体会。a、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b、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c、他们确

39、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d、输血迫在眉睫。e、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孩子们处境危险,值得同情,为更好理解阮恒的品质做好铺垫。二、研读课文,从阮恒的动作、神态去体会阮恒的内心,领悟“她是我的朋友”的内涵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阮恒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a、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b、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c、输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d、过了一会儿

40、,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e、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引导学生从阮恒的言行和神态中去体会这儿孤儿是如何抱着“她是我的朋友”,为挽救朋友的生命,抑制内心对献血的巨大恐惧,为那个失血过多的小姑娘献血,感悟阮恒为朋友无私奉献的品质。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2、思考这段可否省去?体会,“听说”,可见阮恒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被大家传诵,从侧面感受到阮恒的品

41、质感染了大家。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四、总结。五、作业。感受同学之爱,写出自己特别难忘的事。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重点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渲染气氛。1、出示战争图片师:这张张战争图片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战争年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可怕战争时期,有一天,(深情讲述第二自然段)图

42、片定格到受伤的小姑娘,这小姑娘到底伤得怎样了?2、读题,板题,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朋友间的那份真情.二、读中感悟。伤势严重1、快速默读全文,想想:小姑娘伤得怎么样?用划出相关句子2、相机出示句子读,感受3、理解“迫在眉睫”a、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词?b、如果不马上给小姑娘抢救,她会怎样?如果不立即抢救,她又会怎样?c、带着理解再读句子。、初塑形象1、可怜的小姑娘就这么等着,静静地等着。难道就这样让她死去吗?孩子,你愿意救她吗?你愿意吗?。2、医生和护士也都愿意,可他们都不具有同样的血型,只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可以给他输血。(置静)这时我仿佛看见(出示句子:一阵沉默 举起来)a、谁想读?谁:女生读b

43、、读了感受到什么?他会坚定地举起手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c、带着敬佩再读3、因为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所以(出示句子:叫阮恒一句话也不说)a、谁愿意读?谁:男生读b、透过这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他会这么做还是因为(她会是我的朋友)c、带着敬佩再读角色互换体验害怕1、抽血过程中的阮恒难道真的一点儿也不害怕吗?(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阮恒?2、文章又是怎样描述他的害怕?自由读课文第9.10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子。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读。a、每句话中都有表示哭的意思的词,发现了吗?读词。b、同是哭,你理解哪个?c、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句子。d、访生:小阮恒,当你坚定地举起手时,大家

44、都夸奖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可为何现在的你又有点啜泣?又有点呜咽?又有点哭泣呢?小阮恒,当你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时,大家都夸你是个坚强的孩子,现在的你又为何啜泣?为何呜咽?为何哭泣呢?e、师引读:当针管轻轻扎进阮恒的手臂时,他觉得自己已经踏上了死亡之路了,所以看着鲜血从身体中流出,阮恒觉得自己离死亡更近了,所以抽血时间越来越长,阮恒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所以f、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 活下来。孩子,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向外输血适量的血液会有生命危险吗?可阮恒知道吗?他想自己再也听不到清晨,林间那婉转的鸟鸣声,再也听不到 再也看不到 再也不能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g、看着在勇敢与善良之中挣扎的阮恒,你猜

45、猜,医生会怎样安慰他?h、小小的阮恒,在以为献血就会死时,却仍然能坦然地面对,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个怎样的阮恒?为勇敢的阮恒送上钦佩的掌声。三、情感升华。1、小阮恒,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可为什么要献血给她?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你为何还要献血给她?你明知道献血是会死的,可为什么仍然要坚持献血给她?2、是的,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3、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当一阵)读a、阮恒,你举起的小手为什么会颤抖?最后又为什么要坚定地举起?b、此时举起的是什么?c、把感动融入朗读,为阮恒这勇敢的举动再次送上掌声。4、好一个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叫阮

46、恒)读a、小阮恒,你为什么很快的躺?为什么不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b、此时展现于你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阮恒?c、再次把敬佩的掌声送给他5、为了朋友,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像这样的朋友,值得我们一生珍惜(出示句子,读)6、友爱是真诚的,你为朋友做过什么?7、出示朋友的名言8、走进课文,我们认识了阮恒,从他身上知道了朋友的真正含义,走出课文,让我们记住这种爱,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中撒播友爱收获感动。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0一、教材分析: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佳作。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先在读者头脑中埋下一个谜,以引起强烈的期待和追索,继而谜底揭开,真相大白,使读者从中获得

47、惊喜和教益。课文记叙了战争时期,在一所孤儿院里,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而献血的故事。课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变化。这是本文表达上一个主要特点。从阮恒神态,动作的变化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他的内心变化:由于误以为自己献血后会死去,在献血过程中,阮恒越来越害怕;越是害怕,他越是竭力掩饰这种害怕。在害怕自己死去的同时,他还是决定挽救小女孩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二、学生情况分析: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

48、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认为情绪和情感像一种侦察机构,监视着思维活动,它能促进或组织工作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心情低郁时则思路阻塞,缺乏创造性。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情感不稳定,情绪波动大,但也有的学生已是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也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养成的自学能力。三、教法: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2、扣题法。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让学生谈谈对朋友的理解,训练学生审题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

49、力。3、谈话法。本课教学,多处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注意,初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力。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学、讨论后,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对所理解的内容得到及时反馈,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四、学法:1、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略读课文,互相交流;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体会感情;最后想想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2、思维方法的指导:学习这篇课文,要继续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50、理解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蕴意。如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词,再辨析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讨论:献血的过程并不是很疼,阮恒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呢?既然这么害怕为什么要坚持献血?使学生明白: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再哭泣,可以看出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痛苦、紧张、恐惧的心态,可他没有中断输血,而是在不断地掩盖自己,这正是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课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51、;3、情感目标: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六、教学程序一、课前准备:1、让一个唱歌好的同学唱首歌,教师微笑以对,并用掌声鼓励。2、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情、动作分析教师的心理。二、创设情景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内容,又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现在,让我们借助画面,再回到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中。(挂图)师解说:战争爆发了,战斗非常激烈,几架战机呼啸着,盘旋着,投下了几颗炸弹。到处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其中有几颗炸弹落到了孤儿院,我们仿佛可以听见从里面传过来的几声惨叫,医生和护

52、士连忙奔向现场。其中一个小女孩受了伤,浑身是血。医生说,如果不及时给她输血。她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板书:小女孩)2、(过渡)情况万分危急,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要关头是谁挺身而出,主动献血?阮恒。(板书:阮恒)三、略读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1、自由读课文5-11自然段。2、指名朗读。3、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1)交流A:课文讲的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B:请你把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四、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1、(出示句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1)齐读,这写的是阮恒的什么?(动作)(2)他为什么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填空,补白心理: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忽然又放下去,他想。然后又举起来。他想(3)、多读几遍,想象人物的心理,然后小组交流。(4)生汇报,师点拨朗读。(5)齐读。(6)过渡:就要输血了,当针头扎进他的血管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