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中隔墙开工报告(含方案)_第1页
隧道中隔墙开工报告(含方案)_第2页
隧道中隔墙开工报告(含方案)_第3页
隧道中隔墙开工报告(含方案)_第4页
隧道中隔墙开工报告(含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公路建设通用表格 施管表01 编号043西安至漫川关高速 公路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合同段_N12_)开 工 项 目: 中隔墙 里 程 桩 号:K116+835-K116+993所属单位工程: 近水沟隧道 项目经理部(盖章):申报日期:2007年3月12 日目 录1、分项工程开工申报表2、分项工程工程量表3、分项工程进场机械设备表4、分项工程进场材料表5、分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表6、施工方案附:测量资料 试验资料陕西省公路建设通用表格 西安至漫川关高速公路分项工程开工申报表施管表01-1 施工单位:广东长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段:N12分项工程名称中隔墙桩 号K116+835K116+9

2、93所属分部工程中导洞所属单位工程近水沟隧道拟定开工日期2007.3.19计划工期36日完工日期2007.4.23施工材料情 况经试验合格的施工所须水泥、砂、碎石、钢筋等材料已经到位。机械设备情 况施工所须的机械设备已经到位人 员情 况主要人员施工负责人高建峰其他人员工 种数 量技术负责人杨晓东钢筋8质检负责人郑选锋模板5测量负责人贺宗武其他20试验负责人段贵明附件: 1工程量、人员、进场材料、进场机械设备资料。2施工技术方案。3工程相关测量资料。4工程相关试验资料。项目经理(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分项工程工程量表合同号:N12 编号:043工程名称:近水沟隧道中导洞中隔墙K116+5

3、62-K116+830支付编号项目名称单 位设计数量备注504-1-2C25中隔墙混凝土M31510504-1-48钢筋Kg10263504-1-410钢筋 Kg4104504-1-522钢筋Kg31266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复核(专业工程师): 年 月 日合同工程师: 年 月 日审批(高级驻地): 年 月 日分项工程现场人力表合同号:N12 编号:043工程名称近水沟隧道中导洞中隔墙桩号K116+835-K116+993序号工 种级 别人 数上岗证号码1管理人员22掘进工人63挖掘机司机14装载机司机235喷浆支护工人86自卸车司机47安全员18爆破员29杂工1合计27项目经理(

4、签字): 年 月 日专业工程师意见:年 月 日高级驻地: 年 月 日分项工程进场机械设备表合同号:N12 编号:043工程名称近水沟隧道中导洞中隔墙桩号K116+835-K116+993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功率数量(台、套)新旧状况备注1挖掘机履带式(1.2m3)1902装载机50型1853自卸汽车10T2854发电机250KW1905电焊机交流弧焊机B6型3906切断机GQ501807砼拌和站60m3/h11008砼运输车7m32909插入式振动器50*10/250*239010砼输送泵HB601100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专业工程师意见:年 月 日高级驻地: 年 月 日分项工程

5、进场材料表合同号:N12 编号:043工程名称近水沟隧道中导洞中隔墙桩号K116+835-K116+993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进场数量检验批号备注1水泥P.O 42.5R50TN12-0012钢筋86000kgN12-0183钢筋105000kgN12-0564钢筋2210000kgN12-0115柴油0号1000kg6河砂中砂100 m3N12-0087碎石4.75-19mm100m3N12-0168碎石16-31.5mm100m3N12-017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专业工程师意见:年 月 日高级驻地: 年 月 日分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表合同号:N12 编号:043工程名称:近水沟隧

6、道中导洞中隔墙桩号:K116+835-K116+993序号姓 名性别年龄职 称学 历专 业拟担任职务备 注1高建峰男37工程师本科桥隧项目副经理2张峰男29工程师本科桥隧隧道工程师3李中华男38工程师大专桥隧隧道技术员4方生男29工程师专科桥隧隧道技术员5薛学峰男36工程师大专工程管理隧道队队长6郑选峰男35工程师专科工程管理质检负责人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专业工程师(意见): 年 月 日高级驻地(签字): 年 月 日施工技术方案一、隧道工程概况:近水沟隧道为双线四车道双连拱隧道,位于山阳县伍竹园乡寨子凹村西南约50m处的山梁前缘,隧道穿越河道右侧一突出山体,为一直线连拱隧道,起讫桩

7、号为: K116+830-K117+013,长183米,底板最大埋深约61.3米。二施工准备1、现场准备(1)、施工便道我部沿西河河道修建施工便道至洞口,便道宽度7米,拟用当地碎石土做为填筑材料,面层为20cm厚的泥结碎石路面,与203省道相接。(2)、供水在隧道出口端修筑水池,从西河用水泵抽到水池;另在隧道顶修建高压水池2座,容量50m3,铺设108mm供水管道供水。(3)、供电在近水沟隧道出口安装一台500KVA变压器,高压接地方电网,施工现场所需低压线路由变压器引出,接至用电地点,为防止因停电而造成停工,故另设一台250KW发电机备用。(4)、排水在隧道进、出洞口外均做好引水、排水和挡护

8、设施,防止水害及山体滑坡、滚危石等,隧道内的岩溶水、基层裂隙水、施工污水及泥浆经多级泵分级排入设在隧道洞口外的一、二级沉淀池净化后,再排入水沟。(5)、 临时生活、生产设施在工区沿河道东侧采用所征用的平坦空地,用于搭建施工人员生活住房,拌和站等设施;洞口施工便道及场地修建平整好以后,在料场储存一定数量的砂石料和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以免施工时停工待料。(6)、通风、照明及洞内道路隧道内采用软质风管悬挂于边墙一侧,压入式通风方式,照明线安装在一侧的边墙顶部,高压水管和高压风管沿一侧边墙安设,并高出隧底1米,在隧道底部一侧设施工道路。2、劳动力组织隧道施工班组主要有钢筋班、支模班、机械班、杂工班等

9、。其人员一览表如下:隧道施工人员一览表工 班 名 称人 员 数 量钢筋班8支模班5机械班10杂工班10总 计333、材料供应通过试验室检测合格的隧道所需要的材料现在已经部分进场,其余材料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批进场。 4、施工测量(1)洞外控制测量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隧道洞口外设置三个控制点,且将控制点设在能相互通视,稳固不动,而且便于引测进洞,能与开挖后的洞口通视之处,尽可能避免干扰,且不会被弃渣掩埋。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每个洞口布设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设在坚固、通视良好,施测方便,便于保存且高度适宜之处,三个水准点间的高差,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两个以上为宜。(2)洞内控

10、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并定期和洞外控制点联测。(3)施工放样隧道中隔墙钢筋安装施工之前用全站仪测定中线,用水准仪测定高程;模板安装之前用水准仪测定高程,安装好之后用水准仪校核。5、现场平面布置图三、施工方案中导洞贯通后,自出口向进口方向进行中隔墙浇注,中隔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在料场加工好后运进洞内焊接绑扎;模板采用自制整体式钢模台车,采用50钢管辅助加固;混凝土用罐车从拌和站运输至洞口,用混凝土输送泵送入仓内,用插入式震捣器震捣。三、施工方法中隔墙按每循环6m施做。采用自制整体式钢模台车整体衬砌,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

11、土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1、中隔墙衬砌钢筋级围岩加强段中隔墙钢筋为:主筋22,纵向间距25cm;箍筋8,竖向间距为墙趾部20cm,墙趾以上25cm;主筋与主筋之间用10纵向连接筋焊接,纵向连接筋每根长100 cm。级围岩衬砌段中隔墙钢筋为:主筋22,纵向间距25cm;箍筋8,竖向间距25cm;主筋与主筋之间用10纵向连接筋焊接,纵向连接筋每根长100 cm。级围岩衬砌段中隔墙钢筋为:主筋22,纵向间距25cm;箍筋8,竖向间距25cm;主筋与主筋之间用10纵向连接筋焊接,纵向连接筋每根长100 cm。钢筋安装之前通过测量放样,确定钢筋绑扎边界并进行墙底清理找平,钢筋在洞外加工成型,洞内现场绑

12、扎、焊接,竖向钢筋要竖直,不前后歪倒,绑扎、焊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所有钢筋接点和接触面采用点焊和双面焊接饱满牢靠。2、中隔墙台车就位 钢筋绑扎完毕后,测量放样,衬砌台车就位,台车就位后,进行测量复核调整,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利用中导洞开挖轮廓,从左、右边墙和拱顶各个方向进行衬砌台车稳定性定位加固。3、 中隔墙防排水施工双连拱隧道在中隔墙部位设置纵横向排水管、橡胶止水带,与主洞环向排水管组成排水系统。(1)在中隔墙左右两侧顶部与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缝上,沿纵向安装橡胶止水带。(2)在隧道中隔墙顶部左右两侧与隧道拱部衬砌相交处的防水板的背后,沿纵向各设一道100mmPE双壁单侧打孔波纹管,上与主洞环向

13、排水管,下与中隔墙内竖向排水管通过塑料三通管相连。(3)在隧道中隔墙左右两侧,按纵向间距每10m各设一道竖向排水管,直接通向隧道路面两侧的排水沟内,如隧道拱部出现局部涌水,则竖向排水管按纵向5m间距布设。4、混凝土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台车是否稳定牢固;台车下部要支垫稳固,上部及两侧面用短钢管支撑牢固,防止晃动。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2)混凝土灌筑要连续一次灌筑完毕,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最低气温不低于5,也不高于35。(3)模板及角隅钢筋、连接筋要固定可靠,使浇筑混凝土时能经受震捣设备的冲击和振动。(4)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坍落度误差控

14、制在设计坍落度±2cm以内,若超过则立即调整,不得在现场随意加水。(5)变形缝按设计位置设置,施工缝尽量少设,当需要设置时,宜设置在变形缝处。(6)捣固先从边角开始,用插入式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振捣密实。5、中隔墙浇筑控制要点(1)衬砌台车要定期进行测量校正,检查模板变形情况,并及时修正, (2)衬砌台车就位要进行测量控制,灌筑前进行复核,以保证台车的刚度、稳定性和中线偏位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各接缝是否严密以保证不漏浆。(3)灌筑混凝土要两端对称进行,注意控制两端混凝土的均匀性,两端 灌筑混凝土面高差不得超过50cm。(4)每循环衬砌前,对上一组衬砌接缝处的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以使新旧混凝土接合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