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8中国农科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_第1页
2011-2018中国农科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_第2页
2011-2018中国农科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_第3页
2011-2018中国农科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_第4页
2011-2018中国农科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一 简答题1.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答:主要分为原生境保存和种质库相结合的办法。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短期库20C,湿度45%;中期库4C,湿度45%;长期库-10 C,湿度30%),离体保存,基因文库技 术。2. 品种审定其应具备什么特征? 答: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 征与生物学特征一致;具有适当的名称。3. 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的内容?答: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初生中心) :有野生祖先, 有原始特

2、有类型,有明显地遗传多样性,有大量的显性基因。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 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 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形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特点:无野生 祖先,有新的特有类型,有大量的变异,有大量的隐形基因。 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称为原生作物。 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 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 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即次生作物。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

3、起源中心 与抗原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指导引种,避免毁灭性灾害。4. 植物抗病机制极其在高效育种中的应用?答:抗病机制 抗侵入: 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 寄主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 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 抗扩展:病原菌侵入寄主体内建立寄生关系后,仍会遇到寄生某些组织结构,生理生 化特性等方面的抑制而难以进一步扩展。 避病:感病的寄生品种在一定条件下避开病原菌的侵染而未发病的现象。 耐病:当某一寄主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其发病程度与感病品种相当,产量、籽粒饱满 度及其他农艺性状等不受损害或影响很小。应用: 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

4、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 物产量的育种方法。5. 品种混杂的原因极其措施?答:机械混杂,防止办法是严格执行防杂保纯措施。 自然杂交,防止办法是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不同品种或不同性状的种子田要隔离。 自然变异:频发突变在大群体中不因抽样误差而消失。 微效基因分离重组: 防止措施是在尚未稳定的群体中选株自交, 使之达到纯合, 增加 品种群体中个体的遗传稳定性。 然后从自交株系中选株混合, 建立一个优良而整齐一致 的基础群体,同时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 自然选择:防止方法是尽量减少长期的自然选择,保持原有的遗传平衡状态。 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防止方法是人工选择时要注意原品种的典

5、型性, 不宜强调单一性 状的选择,同时要选留较多的个体,以免发生随机漂移。 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6. 产生遗传变异的方法及鉴定方法?答:二. 论述题1 高产品种应具备的特征? 答:高产品种的重要特性:生育前期早生快发,建立较大的营养体,为生物产量打好基础; 生育中期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健壮而协调生长, 以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形成足够数量的贮 藏光合产物的器官;生育后期,功能叶片多,叶面积指数高,叶片不早衰,保证有充足的有 机物质向产品器官运转。 高产品种不仅要同化产物多, 运转能力强, 而且要有相应的贮藏产 品的器官。源要足,库要大,流要畅。2 论述育种工作中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答:3 如

6、何利用远缘杂交方法快速将供体基因转入受体中 答: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问答题 8*51. 野生近缘种的利用价值 答:野生近缘种:这类种质资源具有作物所缺少的某些抗性,科通过远缘杂交及现代生 物技术转入作物。2. 全基因组选择优势 答:3. 配合力种类特点 答: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一般配合力: 一个自交系亲本与其他若干个自交系杂交后, 其这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 平均表现。 它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 为可以遗传的部分。 一般配合力的高低虽自交系 所含有有利基因位点的多少决定的。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

7、量水平,特殊配合力是由基因的非 加性效应决定的, 即受基因间的显性、 超显性和上位性效应所控制, 是不能遗传的部分。4. 抗旱鉴定方法 答:在形态性状上,如根系的长度、数量及分布,植株冠层结构特征等,都与抗旱性有 不同程度的关系。在生理指标上,包括对蒸腾的气孔调节、对缺水的渗透调节和质膜的 透性调节等。在生化指标上,如脯氨酸和甘露醇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植株的脱落酸 水平和SOD酶与CAT酶活性。作物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产量是鉴定抗旱品种的重要指标 之一。近年来采用综合指标衡量作物的抗旱性=抗旱分级法。5. 耐病性丧失解决办法答:抗源轮换,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趋势,不断的培育出具有抗性

8、基因 品种,代替生产上已丧失抗性的品种。抗源聚集,通过复合杂交,把多个主效抗性基 因或修饰基因逐步聚集到一个品种中,使其具有多抗性。抗源合理布局,分别种植不 同抗性基因的品种,便可以从空间上切断其传统循环途径,从而使新小种不能定向地迅 速累积。应用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由于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群体内抗性基因的多样 化,不仅可以增加多种病菌生理小种和害虫生物型的抗性,而且可控制病菌和害虫群体 的发展和致害性的变异,延长品种的抗性。论述题 20*31. 地方品种的利用价值答:地方品种: 有些材料虽有明显得缺点但具有稀有可利用特性, 如特别抗某种病虫害, 特别的生态环境适应性, 特别的品质性状以及目前看

9、来尚不重要但以后可能有价值的特 殊性状。2. 产量性状遗传基础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一、简答题( 8*5=40 )1. 作物表型鉴定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答: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应用的具体条件 答: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共分离或紧密连锁; 具有在大群体中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筛选的有效 手段; 筛选技术在不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且具有经济、 易操作的特点;应有实用化程度高 并能协助育种家做出抉择的计算机处理软件。3. 作物骨干亲本的特征及育种效应4. 异源附加体、代换体、异位体的遗传特点5. 地方品种抗病特点及成因答:地方品种: 有些材料虽有明显得缺点但具有稀有可利用特性, 如特别抗

10、某种病虫害,特 别的生态环境适应性, 特别的品质性状以及目前看来尚不重要但以后可能有价值的特殊性状。 二、论述题( 20*3=60 )1. 论述种质资源的类别及育种特点答:地方品种:有些材料虽有明显得缺点但具有稀有可利用特性,如特别抗某种病虫害, 特别的生态环境适应性, 特别的品质性状以及目前看来尚不重要但以后可能有价值的特殊性 状。 主栽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与较广的适应性,一般被用作育种的基础材料。 原始栽培类型:多有一技之长,但不良性状遗传率高。现在存在的很少,多与杂草共生。 野生近缘种: 这类种质资源具有作物所缺少的某些抗性, 科通过远缘杂交及现代生物技术 转入作物。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

11、源: 这些材料多具有某些缺点而不能成为新品种, 但具有一些明显得优 良性状。2. 论述向栽培作物中转移至少 2 种优异基因的方法及试验设计3. 论述如何将近缘野生植物的抗逆性应用于气候异常导致的作物减害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一、简单 5*81、 品种 DUS 的含义 答:品种一般具有三个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2、 种植资源的作用 答: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 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 材料。3、诱发变异的方法答:物理诱变剂:紫外线、 X射线、丫射线、中子等。化学诱变

12、剂:烷化剂、叠氮化钠、碱基类似物等4、作物起源中心及特点答: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 (初生中心):有野生祖先, 有原始特有类型, 有明显地遗传多样性,有大量的显性基因。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 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 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形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特点:无野生 祖先,有新的特有类型,有大量的变异,有大量的隐形基因。 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有目的

13、驯化的植物,称为原生作物。 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 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 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即次生作物。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起源 中心与抗原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指导引种,避免毁灭性灾 害。5、抗病虫育种特点 答: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与寄生物或有害生物的遗传有关,作物与寄生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对环境的敏感性有关。二、论述 3*201、作物品种能持续跨生态区域推广的育种策略 答: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 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 经常表现为生育

14、延长。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表现为生育期缩短, 但容易遭受冻害。低温长日性作物冬播区的春性品种引到春播区,常常表现为早熟, 产量提高; 低温长日性作物春播区的春性品种引到冬播区冬播,表现为迟熟, 结实不良,易遭冻害。高海拔地区的冬作物品种往往偏冬性,引到平原地区往往不能适应。平原 地区的冬作物品种引到高海拔地区春播,有适应的可能性。高温短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原产高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作物,引到高纬度地 区,表现生育期缩短,提早成熟,高产存在问题。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作物, 春播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表现为迟熟,营养器官增大。夏秋播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 表现为生育期推迟。高海拔地区

15、的品种引到平原地区往往早熟,能否高产存在问题。平原地区的品种引到 高海拔地区表现为迟熟。2、遗传图谱构建及应用答:3、 远缘杂交育种策略答:杂种早代应有较大的群体,增加选择机会;放宽早代选择的标准,只要有可取的经 济性状便不易淘汰;灵活地应用选择方法,增加两亲本间基因交换的机会,有利于打破 有利性状和不理性状间的连锁,使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发生充分的重组,释放潜在的变 异。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1 简答题1. 高产作物源、库、流的特征答:生育前期早生快发, 建立较大的营养体, 为生物产量打好基础;生育中期营养器官和生 殖器官健壮而协调生长, 以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形成足够数量

16、的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 生 育后期,功能叶片多, 叶面积指数高, 叶片不早衰, 保证有充足的有机物质向产品器官运转。 高产品种不仅要同化产物多,运转能力强,而且要有相应的贮藏产品的器官。源要足,库要大,流要畅。2. 简述引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答: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引种的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温度、光照、纬度海拔、栽培水平、耕作制度、土壤情况、植物的发育特性。3. 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几种方式及遗传学效应答:缺失,缺失区段上基因丢失导致:基因所决定、控制的生物功能丧失或异常;基因间 相互作用关系破坏; 基因排列位置关系改变。 缺失纯合体一般难以存活, 缺失杂合体生活 力也很差。 含缺失染

17、色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育的。 花粉含有缺失染色体时, 即使不败育,在 授粉和受精过程中也竞争不过正常花粉。 因此,缺失染色体主要通过雌配子遗传。 出现“伪 显性”(pseudodominance )现象。因为一个显性基因的缺失,致使原来不应显现出来的一个 隐性等位基因的效应显现出来。重复,重复对个体综合表现的影响:重复区段内的基因重复,影响基因间的平衡关系;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影响的程度与重复区段的大小有关)剂量效应(dosage effect):重复隐性基因的作用超过与之相对应的显性基因的作用。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重复区段的位置不同,表现效应也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位置效应。

18、易位,半不育现象一一易位杂合体最突出的特点; 同倒位杂合体的情况相似, 易位杂合体邻近易位接合点的一些基因之间重组 率有所下降; 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 出现“假连锁” 现象; 易位会造成染色体“融合” ( Chromosomalfusion )而导致染色体数的变异。倒位 , 部分 不育; 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大大抑制了交换; 可以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是物种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5. 简述杂种优势的原理及复杂多样性特征答:显性假说认为杂合等位基因间是显隐性关系,非等位基因间也是显性基因的互补或累加关系,就一对杂合等位基因讲, 只能表现出完全显性和部分显性效应,

19、而不能出现超亲优势, 超亲优势只能由双亲显性基因的累加效应而产生。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异质等位基因间互作的结果, 杂合性本身就是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 一对杂合性的等位基因, 不是显隐性 关系,而是各自产生效应并互作,因此,一对杂合等位基因也可能产生超亲优势。杂种优势是由双亲基因互作和环境条件互作的结果, 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他们的 表现不仅是复杂多样的, 而且是有条件的。 并不是所有杂种, 以及杂种的任何性状都比双亲 优良。 有的杂种不仅无优势而且有劣势, 如远缘杂种可育性就不及双亲。 作物杂种优势的表 现因作物种类、 亲本纯度、亲缘关系远近、杂交组合、性状和杂交方式以及环境条件不同

20、而 表现复杂多样性。6. 简述表型与基因型鉴定的几种方式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答:2.2 论述题1. 如何制定育种策略体现绿色环保的概念2. 发掘创制种质资源及提高利用效率的方法3. 论述分子育种的基本策略一、简答题1. 作物抗逆育种的特点答:同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一样,逆境发生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由于逆 境对作物的伤害常常是多方面的, 在不同发育时期产生的伤害也不一样, 所以作 物抗逆的鉴定指标不一样, 通常以形态的、 生理生化的和最终的产量结合在一起 作为抗逆性判断的依据。遗传研究表明,作物对逆境的反应多由多基因控制, 抗与不抗品种的杂交后代的分离呈连续性分布, 遗传效应包括显性、 加性和互作 等,应根据不同的抗逆特点进行选择和杂交配组。 作物对不同逆境的抗耐性有 一定的相关,可能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方式。2. 原生起源中心与次生起源中心的特点 答: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初生中心) :有野生祖先,有原始 特有类型,有明显地遗传多样性,有大量的显性基因。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