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勘察报告_第1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勘察报告_第2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勘察报告_第3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勘察报告_第4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 前言11.1场地位置及工程概况11.2 勘察目的及要求11.3 执行技术标准31.4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2.1 场地地形与地貌52.2 地层岩性5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82.4 场地稳定性、特殊性土及不良地质作用93 场地地下水133.1 地下水概况133.2 水(土)质的腐蚀性评价134 抗震设计参数134.1 抗震设防烈度144.2 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144.3 砂土液化144.4 建筑场地抗震地段的划分155 地基与基础155.1 地基与基础评价155.2 桩基础岩土设计参数176基坑支护建议及稳定性评价186.1基坑安全等级186.2基坑稳定

2、性评价186.3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196.4基坑支护设计参数206.5抗浮设防水位及抗浮措施217 结论与建议218 岩芯照片23图表部分序号图 表 名 称图 号张数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SWGD107-112土工试验成果表SWGD107-213水质分析报告表SWGD107-32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报告SWGD107-415图例SWGD107-516勘探点平面布置图SWGD107-617工程地质剖面图SWGD107-7108钻孔柱状图SWGD107-830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前言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勘察项目为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公开招标后,我公

3、司(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而承担的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野外工作时间2010年8月10日8月26日。1.1场地位置及工程概况1.1.1 项目背景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位于佛山市佛平路40号,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医院始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省立第三医院,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肩负着南海区乃至佛山周边地区200多万人口的健康保障和突发医疗事件的救护任务;同时还担负着高等医药院校教学、指导基层、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和帮助解决基层医疗疑难问题的工作。随着

4、社会及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医院的硬件基础条件有限、辅助及配套设施不足,尤其是就医环境差、床位数少以及医疗用房不足,使得医疗发展空间受限、科室细分难以实现,已经严重制约了医院各项业务的发展,对各类患者更无法实行有效的分区管理,部分区域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在现有条件下医院很难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解决这一矛盾,保障区域基本医疗,拟以自筹资金为主的方式征用南海农机厂新建门急诊综合大楼,按照相当于“三甲”级现代化医院规模的标准对南海医院进行彻底的院区改造及扩大建设。改扩建工程项目选址于禅城区佛平路15号原南海农机厂,与南海医院现址一路之隔。1.1.2 设计建(构)筑物概况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

5、项目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内,文华北路东面,佛平路北侧。项目占地约6000,拟建一栋新门诊综合大楼,高21层(地上),下设3层地下室,建筑总高为99.7m,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1.2 勘察目的及要求1.2.1勘察目的:对建筑场地提出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1.2.2 勘察要求1)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对拟建场地的适宜性做出明确结论;2)查明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

6、、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适合于本工程的基础选型;3)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倾斜;4)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对本工程场地地震效应做出评价,提出勘探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场地卓越周期及剪切波速值,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如果地上部分结构为超限结构,还需要提供场地的安评报告。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及地层的渗透性,并提供防水(防渗)、抗浮设计水位;7)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

7、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9)对深基坑开挖提供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分析边坡稳定性,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10)若采用桩基,提供可选的桩基类型和桩基持力层,以及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确定单桩承载力;提出桩的类型、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建议,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1)提供抗拔桩的极限侧摩阻力以及抗拔锚杆的锚固体与土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12)钻探时,倘发现岩土层变化较大,则应视严重程度,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经洽商后可增加钻孔或加大钻孔深度。13)其它未尽事宜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

8、1,2009版)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等。1.3 执行技术标准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执行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6)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9、(JGJ 792002);(9)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 50108-2001);(1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1.4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根据委托方提供、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提出的岩土工程地质(详细)勘察任务书及钻孔平面布置图,共布置钻孔18个,其中控制孔8个,一般孔10个。我公司组织3台工程钻机于2010年8月10日进场进行野外施工,及至完成大部分钻孔施工后,揭露出场地内软弱土层较厚、水量丰富、中风化岩破碎“漏水(浆)”等复杂地

10、质条件,对地下室基坑支护及基础施工影响极大,因此经由委托方及设计方批准增加6个加密勘探孔,且均定为控制孔,至2010年8月26日结束野外施工,本次勘察共完成以下实物工作量: 施工工程钻孔24个,编号ZK1ZK24,钻探进尺862.76m; 取土试料42件/14孔,进行了常规土工试验;取岩石试样24件/14孔,进行了天然单轴抗压试验;取水试料3件/3孔,进行了室内水质简分析;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158次/24孔; 拍钻孔岩芯照片32张。说明:本报告同时提供实测及经杆长修正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击数以整数数值表示,修正击数以小数点后带一位小数数值表示;本报告中坐标采用佛山市独立坐标系,1985国

11、家高程基准;ZK3、5、12、13、14等多个钻孔由于原位置位于污水沟、化粪池之上,或有车辆停放多日无法协调,从而无法到位施工,对其位置作了适当的调整,并提供实际坐标及高程。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场地地形与地貌南海区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拟建场地位于佛山市文华北路东侧,佛平路北侧,交通十分方便(见图1)。拟建场地位于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地貌形态单一,近年经厂房建设,现状为临时停车场,地面平整,北侧紧邻住宅区(7F),东侧为丽晶酒店(原南海建设大厦,14F),南、西侧为市政道路,车流量大,埋设有管线。图1 场地交通位置图2.2 地层岩性场地内钻探揭露地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

12、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 、第四系冲积层(Qal),下伏基岩为新生界下第三系(E)地层,现将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ml)(1) 人工填土:灰黄、褐灰色,由粘性土、砂、碎(块)石混碎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含碎、块石约10%60%不等,块径约235cm,松散状态,顶部稍经压实。场地内本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1.604.00m,平均2.46m。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击数N=5击;经杆长修正击数N=4.8击。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90kPa。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2) 粉细砂:深灰、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含少量粉、粘粒及有机物质,

13、见贝壳碎屑。局部(顶部)夹薄层淤泥质土。场地内本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2.606.20m,平均4.45m,层顶埋深1.604.00m,层顶标高-0.901.46m。标准贯入试验40次,实测击数N=413击,平均9击;经杆长修正击数N=3.811.6击,平均8.0击。取土样8件,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表11。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100kPa。3)第四系冲积层(Qal)(3-1) 粉质粘土:浅黄、灰白色,稍湿,软塑可塑状态,含少量粉细砂。下部渐变为粉土。场地内本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0.805.00m,平均3.30m,层顶埋深6.308.40m,层顶标高-5.46-3.23m。

14、标准贯入试验25次,实测击数N=59击,平均7击;经杆长修正击数N=4.28.0击,平均5.8击。取土样14件,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表11。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150kPa。(3-2) 粉砂:灰色,深灰色,饱和,松散状态,局部稍密,砂成分为石英,含约5%20%粘性土,局部为中细砂。局部夹薄层淤泥质土。场地内本层除号孔1、3、15、2022号钻孔外,其余各孔均有揭露,层厚1.604.90m,平均3.24m,层顶埋深9.1011.80m,层顶标高-8.77-6.14m。标准贯入试验16次,实测击数N=515击,平均11击;经杆长修正击数N=4.011.6击,平均8.6击。

15、取土样4件,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表11。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120kPa。(3-3) 淤泥质土:深灰、褐灰色,饱和,流-软塑状态,有机质含量不均匀,稍具臭味,含较多粉土、粉砂,局部间夹薄层粉砂。场地内本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5.4013.20m,平均7.85m,层顶埋深9.3014.80m,层顶标高-11.72-6.27m。标准贯入试验55次,实测击数N=26击,平均4击;经杆长修正击数N=1.64.6击,平均2.9击。取土样16件,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表11。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70kPa。4)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层(E)场地内下伏基岩为新生界下

16、第三系地层(E)粉砂质泥岩,局部呈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状,泥质或粉粒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钙质胶结。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为强、中、微风化三个带,其岩性特征描述如下:(4-1)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灰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岩石遭受强烈风化而解体,岩芯不完整,呈半岩半土状、碎块夹土状,岩块可折断,合金钻进易。局部夹薄层中风化岩。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完整程度破碎,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内本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0.7010.00m,平均5.60m,层顶埋深19.2022.50m,层顶标高-19.47-16.23m。标准贯入试验21次,实测击数N=5270击,平均58击;经杆长修正击数N=36

17、.449.0击,平均40.4击。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500kPa。(4-2)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灰色,褐灰、灰白色,泥质、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芯不完整,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岩石坚硬程度整体属极软岩,完整程度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钻进时出现“漏水(钻探用水)、漏浆”现象! 场地内本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0.804.80m,平均2.10m,层顶埋深21.2031.20m,层顶标高-28.25-18.29m。由于本层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者常为微风化岩夹层,因此本层未能采取到岩石样品。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1500kPa。(

18、4-3) 微风化粉砂质泥岩:灰色,灰白色,泥质、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可见主节理面(层理)倾角一般介于30° 35°,岩芯稍完整,多呈短柱状,局部长柱状或块状。局部为泥质粉砂岩。岩石坚硬程度整体属较软岩,完整程度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内本层各孔均有揭露,揭露层厚3.3020.16m,平均7.75m,层顶埋深22.0033.50m,层顶标高-30.49-19.09m。取岩石样24件,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值fr=580023600kPa(剔除3个异常值后),平均值fr m=10900kPa,标准差=4400kPa,变异系数=0.402,标准值f

19、rk=9300kP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r·frk=3720kPa,其中折减系数r取0.40。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建议采用 fak=3700kPa。各岩土层的分布情况、组合特征等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号:SWGD128-7)和“钻孔柱状图”(图号:SWGD128-8)。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采用室内土工试验、野外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综合评价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场地中的主要地层共采取了原状土样42件/14孔,进行了常规土工试验;取岩石试样24件/14孔,进行了饱和单轴抗压试验;取地下水试料3件/3孔,进行了室内水质简分析;钻探过程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58次/2

20、4孔。各地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见表11、12。2.4 场地稳定性、特殊性土及不良地质作用2.4.1 场地稳定性2.4.1.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新构造运动拟建场地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东南地洼区、粤中断块区之珠江下游断陷区。本区具有多旋回的沉积特点,经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四个构造阶段:加里东构造阶段为地槽型的砂页岩建造、石英砂岩建造和复理式建造,以较宁静的振荡运动为主,断裂不甚发育;华力西印支构造阶段为地台型的类磨拉式建造、砂页岩建造、碳酸盐建造,振荡频繁,产生沉积间断,地层形成断续型褶皱,断裂构造也相当强烈,并伴随有中酸性岩浆侵入;燕山构造阶段为含煤建造和含火山碎屑磨拉

21、式建造,形成宽展盆式向斜褶皱,与褶皱同时形成的块断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显著;喜马拉雅构造阶段主要为红色建造、磨拉式建造和火山岩建造,以宽展型褶皱和压性断裂为特征,无侵入活动,晚期有喷发活动。本区新构造运动,依其性质、幅度及表现特征,划分为:云浮近期较强烈隆起带、新兴近期缓慢隆起带和三水近期坳陷带。云浮近期较强烈隆起带,表现为继承性的上升,地貌上表现为河谷深切,冲积阶地极不发育;新兴近期缓慢隆起带上升速度较前者缓慢,地貌多为低山丘陵;三水近期坳陷带对上述隆起而言,为相对下降,第四纪冲积层分布广泛。拟建场地处于三水近期坳陷带边缘,新构造运动表现为相对沉降,全新统沉积层相对较厚。近场区主

22、要有西江断裂带、江华塘断裂、广从断裂、石碣断裂、礌岗断裂。2.4.1.2地震特征据史料记载,近场区曾发生过两次破坏性地震:1683年10月10日发生在南海县(小塘)的5级地震,1824年8月14日发生在南海南庄的5级地震,地震震中烈度为6度,震中距离本工程厂址大于14km,对厂址的影响烈度为5度。1970年以来,广东省地震台网记录到的ML2.0的地震,近场区共有6次,最大震级为3.9级。2.4.1.3断裂构造特征根据现有地质资料,邻近场区的断裂有:通过场区的北南向的雷岗断层(F1)和北东向的白泥沙湾断层(F2),如下图:近场区地质构造图<据1:50万佛山市地质图修编>(1)、雷岗断

23、层(F1)走向15°35°,倾向北西,倾角40°80°。断面舒缓波状,发育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及硅化岩等。构造角砾岩的角砾呈棱角状,成分为硅质岩、硅化岩等,为褐铁矿胶结,说明断层先硅化后再破碎。南段多为第四系覆盖,地表零星出露。在广三断裂以北地段,大赛坝组与测水组呈断层接触,其两侧岩石破碎,揉皱强烈,见挤压透镜体。广三断裂以南,断裂主要发育于白垩系中,在雷岗一带,见测水组与第三纪白鹤洞组呈断层接触。破碎带中以发育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岩及碎裂岩等为特征。在雷岗于测水组中见硅化构造角砾岩和硅化岩相间组成的构造带,局部宽大于65米,单条宽1525米,角砾多呈棱角

24、状,成分为砂岩硅化岩等。于雷岗西侧的壶天群灰岩中,见宽大于30米的张性构造角砾岩。据物探频率测深资料,雷岗至北村一带电阻率等值线呈北北东向,断层两侧电性突变,等值线密集,反映断面倾向北西西,西盘下降。断裂在近代仍有活动,雷岗附近见温泉,断裂往南延出区外的沙窖附近曾有3.3级地震发生。该断裂早期为逆断层,晚期为平移正断层。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至近代仍有活动。(2)、白泥沙湾断层(F2)白泥沙湾断层展布于范湖盐步平洲番禺沙湾镇一线,全长约120km;位于评估区的北东部,约7km。总体走向北北西320°330°,地表多被第四系覆盖,构成了三水盆地北东侧边界;控制了三水盆地中新生代

25、的沉积建造。该断裂带航空照片上显示较明显,沿断裂带曾发生3级地震3次,4级地震2次,现代仍有一定的活动性。属北西向张性断层。2.4.1.4场地稳定性评价从钻探结果分析,虽然本场地离雷岗断裂不远,但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在基岩中除见岩石中节理多,岩石较破碎外,未见角砾岩、糜棱岩等断裂构造形迹,岩石总体稳定性较好。因此,总体评价本场地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属稳定地基,适宜本工程建设。2.4.2 特殊性岩土场地处于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没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但场地内软土较厚,厚度有变化,在抽水、加荷等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粉细砂局部分布,属饱和、松散砂土,在7度地震烈度

26、时会产生中等液化性(详见4.3判定),其工程性质较差。场地内存在下列特殊性岩土: Qml人工填土普遍分布于整个场地,其成分及密实程度不均匀,普遍松散状态,其工程性质较差。 Qal淤泥质土分布于整个场地,其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及变形大等特点,其工程性质差。 Qmc粉细砂、Qal粉细砂分布较广,其具有可液化性等特点(详见表2),其工程性质较差。2.4.3 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勘察期间未发现采空区、地面沉降、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本场地地势平坦,不存在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条件;场地不在灰岩地区,不存在土洞、溶洞、塌陷等岩溶现象。勘察中未发现全新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 3 场地地下水3.

27、1 地下水概况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含水层为Qml填土层、Qmc粉细砂、Qal粉砂及强、中风化岩层,粉细砂、粉砂为强含水、强透水地层,填土层为弱含水、弱透水地层,强、中风化岩层含水性及透水性受其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场地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排泄以渗透和蒸发为主,地下水水位的升降主要随降雨量的大小而变化。钻探期间,测得钻孔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0.601.30m,标高1.612.60m。场地内覆盖层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k值(经验值)建议采用表5数值。3.2 水(土)质的腐蚀性评价在9、10、20号钻孔中采取地下水样共3组,进行水质简分析,其结果见水质分析成果报告表

28、(图号:SWGD128-3)。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第12.2条有关规定:场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4 抗震设计参数受业主委托,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于20010年8月对本工程场地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提交了佛山南海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安评报告),其结论部分附后(见第24页)。4.1 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及安评报告,本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Tg=0.35s。4.2 场

29、地土类型、场地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2001)及安评报告,本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4.3 砂土液化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3.4及第4.3.5条,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选择代表性标贯试验数据,对饱和Qmc粉细砂、Qal 粉砂层分别进行液化判定计算,其结果详见表2-1、2-2。根据判定结果,在7度地震烈度时,Qmc粉细砂层将发生中等严重液化,Qal 粉砂层将发生轻微中等液化,综合评定地基液化等级严重。建议根据拟建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和上部结构荷载受震陷危害的影响,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要

30、求,采取部分或全部消除地基震害的措施:部分消除地基震陷可通过对基础、上部结构处理或采用加密、换土的方式实现;全部消除地基震害可采用桩基础,桩身穿过软弱土、液化土层,直抵稳定的岩土层。4.4 建筑场地抗震地段的划分拟建场地地基土为填土及软弱淤泥质土,及粉细砂属严重液化砂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1条规定及安评报告划分,该场地位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5 地基与基础5.1 地基与基础评价5.1.1 根据钻探揭露资料,场地内浅层分布的填土呈松散状态,其工程性质较差;Qmc粉细砂、Qal 粉砂呈松散状、具有可液化性等特点,其工程性质较差;Qal淤泥质土具有强度低、压缩

31、性高及变形大等特点,其工程性质差。因此,勘察场地为中软弱地基土场地,填土、淤泥质土、淤泥质粉砂及粉细砂需经过地基处理才能作为建(构)筑物基础的地基持力层。5.1.2本项目拟建工程为一栋新门诊综合大楼,高21层(地上),下设3层地下室,建筑总高为99.7m,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特征,基础选型建议如下:1)本场地上部第四系土层多为较弱土及可液化砂土层,直接与强风化岩接触,且强风化岩厚度不均匀,局部很薄,若采用预应力管桩易产生有效桩长不足问题,锤击沉桩极易引起断桩事故,设计和施工应引起注意。2)因中、微风化粉砂质泥岩硬度较高,且有效桩长较小,亦不太适宜

32、选用旋挖桩基础。3)建议选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采用该桩型较为理想,以稳定连续的微风化粉砂质泥岩作桩端持力层,按相关规范要求嵌岩,桩径、桩长应足以满足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要求。另外,本场地的中风化岩厚度不均匀(0.84.8m),碎块状为主,硬度接近微风化岩,容易导致验桩时错判为微风化岩;持力层微风化岩亦风化不均匀,岩面起伏变化较大,须适当加大桩端嵌岩深度;若能作桩位超前钻探,进一步查明桩端持力层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则更为稳妥。5.2 天然地基岩土设计参数根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的有关规定,场地内各地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和压缩模量Es等指标建议采用表3数

33、值。天然地基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 表3地层层号地层名称及成因代号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o(MPa)内摩擦角(度)粘聚力c(kPa)渗透系数 k (m/d)1人工填土 (Qml)903.03.010153.02粉细砂 (Qmc)1005.0253.03-1粉质粘土(Qal)1506.515.016150.23-2粉砂 (Qsl)1206.0203.03-3淤泥质土 (Qal)703.51.02100.054-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E)50016.0100.025320.54-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 (E)1500/4-3微风化粉砂质泥岩 (E)3700/5.3 桩

34、基础岩土设计参数根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的有关规定,桩基础的岩土设计参数建议采用表4数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sa及端阻力特征值qpa建议值 表4地层层号地层名称及成因代号土的状态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sa(kPa)端 阻 力 特 征 值 qpa(kPa)打 入桩、静压 桩钻、冲孔桩、挖孔桩及沉管灌注桩预 制 桩沉 管 灌 注 桩桩入土深度(m)桩入土深度(m)L99L1616L30L3051015L151素填土 (Qml)松散002粉细砂 (Qmc)松散为主15123-1粉质粘土(Qal)软可塑22203-2粉砂 (Qsl)松散15123-3淤泥质土 (Qa

35、l)流软塑1084-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E)强风化80603000350025003000注:按上表数值计算的摩檫桩单桩承载力宜通过载荷试验较核。当采用桩端进入中风化岩层的嵌岩桩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Ra = Rsa + Rra+ RpaRsa= uqsiali Rra= upC2frshr Rpa= C1frpAp上列公式中的frs、frp分别为桩侧岩层和桩端岩层的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C1、C2为系数,根据持力层基岩完整程度及沉渣厚度等因素而定,其它字母所代表的含义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第10.2.4节。frs、frp、C1、

36、 C2等参数建议采用表5数值。 嵌岩桩桩基参数建议值 表5地层名称及成因代号岩石风化程度frs、frp(frs=frp)(MPa)C1 C2粉砂质泥岩 (E)中风化4.00.350.04粉砂质泥岩 (E)微风化9.30.400.04 注: 对于钻、冲孔桩,表中C1、C2数值乘以0.80; 桩端扩大头时,扩大头斜面部分C2=0; 当桩端嵌入基岩深度hr<0.50m时,C2=0。6基坑支护建议及稳定性评价6.1基坑安全等级本工程设地下室3层,预计基坑开挖深度10m。基坑四周紧邻砖混结构的老住宅区、高层(14F)丽晶酒店及市政道路,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

37、响很严重,依据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拟建场地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6.2基坑稳定性评价经钻探揭露,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主要地层为:人工填土、粉细砂、粉质粘土,局部揭穿粉砂或淤泥质土。其中填土松散状态,粉细砂、粉砂以松散状态为主且为可液化砂土,淤泥质土为软弱土,均为自稳定能力较差的土体。勘查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0.601.30m之间,平均0.94m;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具有较大的影响。基坑开挖深度约10m,基坑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粉细砂、粉砂局部在开挖时部会产生流砂或管涌;因此,基坑开挖时应按有关规范做好支护措施。6.3基坑支护与开挖方案6.3.1基坑支护方案基坑

38、支护建议采用钻孔桩排桩与深层搅拌桩(或桩间旋喷、摆喷)止水联合支护方案,降水采用管井井点降水。该方案由四部分组成:支护系统、支撑系统、止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支护系统采用排桩,桩型为钻孔桩或旋挖桩。支撑系统采用围檀和支撑组成,支撑形式可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结构内支撑或联合使用,预应力锚杆因有效锚固岩土层(强风化岩以下)较深,且极易与周边建筑物基础冲突甚至造成破坏,不宜选用。止水系统采用深层搅拌桩(或桩间旋喷、摆喷),形成封闭式止水帷幕,管井井点降水和排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不宜采用。坑内排水建议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用水泵将水排出坑外。基坑施工应同时做好对基坑侧壁、临近建筑物的监测工作,一旦出现异

39、常,立即采取补救措施。6.3.2基坑开挖1)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应采用“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快挖快撑,先形成中间支撑,限时对称平衡形成端头支撑、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等方式开挖,确保基坑开挖安全。2)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需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应在基坑底及坑壁预留150300mm厚土体,由人工挖掘修正。同时,要设集水井,及时用水泵抽排坑底积水。3)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点、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4)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表水浸入基坑周边土体。5)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

40、槽,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6)基坑验槽后,应及时浇好垫层封闭坑底;垫层要做到基坑满封闭。基坑中工程桩桩头处理宜在垫层铺设后进行。7)基础结构完成后,应及时在基础和坑壁之间进行回填。回填土可用原挖出的土(不得用腐植土及含水量大的土),分层回填夯实。8)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保持基坑的干燥,减小对土层的扰动,建议坑内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用水泵将水排出坑外,抽水时要注意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6.4基坑支护设计参数综合本场地地质情况、各项岩土试验结果、地区经验及相关资料等,对本场地基坑支护设计的岩土参数推荐值见表6: 基坑支护设计岩土参数推荐值表 表6层号土层名称土

41、层平均厚度(m)侧摩阻力特征值的经验值qsa(kPa)天然重度(kN/m3)凝聚力c(kPa)内摩擦角(°)抗拔摩阻力折减系数i渗透系数K20(m/d)(1)人工填土2.4619.515103.0(2)粉细砂4.451519.0250.40.63.0(3-1)粉质粘土3.302219.016130.40.60.2(3-2)粉砂3.241519.0200.40.63.0(3-3)淤泥质土7.851017.01020.05注:以上参数为试验值或经验值。6.5防水设防水位、抗浮设防水位及抗浮措施地下室建筑在不能满足抗浮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抗浮措施,抗浮措施可采用抗浮锚杆或抗浮桩。勘察场地位

42、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气候调节,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钻探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地下水非常丰富。基于以上原因,建议抗浮设防水位取室外地坪标高。 防水(防渗)水位设防高度按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 50108-2001)第3.1.3条规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本工程的防水高度建议按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考虑。7 结论与建议7.1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场地经过合理的基础选型及地基处理后适宜本工程建设。7.2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43、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在7度地震烈度时Qmc粉细砂将发生中等严重液化,Qal粉砂将发生轻微中等液化,综合评定地基液化等级为严重,应采取相应的抗液化措施;拟建场地位于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其余抗震参数详见佛山南海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20010年8月)。7.3场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7.4 根据场地的钻探揭露资料,结合拟建构筑物的规模、特征等,建议选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以稳定连续的微风化粉砂质泥岩作桩端持力层,按相关规范要求嵌岩,桩径、桩长应足以满足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要求。7.5本场地的中风化岩厚度不均匀,碎块状为主,硬度接近微风化岩,容易导致验桩时错判为微风化岩;持力层微风化岩亦风化不均匀,岩面起伏变化较大,须适当加大桩端嵌岩深度,为了确保桩端嵌入持力层,建议进行桩位超前钻探。另外,拟建场地属旧城区改造地块,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原建筑物的基础的影响。7.6 基础施工时,应加强验槽、验桩工作。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