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综述_第1页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综述_第2页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综述_第3页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综述_第4页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综述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v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v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v三、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三、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v四、经济学发展简史四、经济学发展简史v1 1、自由取用物品:无限性,无代价获取、自由取用物品:无限性,无代价获取v2 2、经济物品:有限性,有代价获取、经济物品:有限性,有代价获取v对于经济物品:对于经济物品:v一方面,物品和生产物品的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一方面,物品和生产物品的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有限的资源又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人们的欲望面,有限的资源又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人们的欲望和需要却又是无止境的。

2、这就要求节约!节约就是和需要却又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节约!节约就是经济学经济学v案例: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案例:大炮与黄油的矛盾v思考:思考:1 1、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2 2、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各种可能性中选择哪一种?、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各种可能性中选择哪一种?3 3、为什么有时候组合达不到、为什么有时候组合达不到AFAF线,而只能在线,而只能在G G点?如何才能超点?如何才能超出出AFAF线,例如达到线,例如达到H H点?点?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v稀缺性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稀缺性定义:相对于

3、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有限性就是稀缺性。v了解:稀缺性是相对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了解:稀缺性是相对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切社会)。v经济学正是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没有稀缺性,也就没有经经济学正是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没有稀缺性,也就没有经济学。济学。v二、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或资源配置二、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或资源配置v选

4、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满足人类的需求。v选择包括三个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生产什么(选择包括三个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生产什么(WhatWhat)、)、如何生产(如何生产(HowHow)、为谁生产()、为谁生产(for whomfor whom)(即如何分配)(即如何分配)v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的科学。v三、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三、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v资源利用:就是人

5、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v(1)(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充分就业充分就业”问题;问题;v(2)(2)资源既定,为什么产量时高时低资源既定,为什么产量时高时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问题;v(3)(3)商品货币社会中,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商品货币社会中,货币购买力的变动“通货膨胀(紧通货膨胀(紧缩)缩)”问题。问题。v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v四、经济制度与

6、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四、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v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在两种经济制度下是不同的。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在两种经济制度下是不同的。v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市场主体、市场与价格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市场主体、市场与价格机制;市场失灵)和计划经济制度(指令机制的优越性与困机制;市场失灵)和计划经济制度(指令机制的优越性与困难)。实践中,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有国家宏观经济调难)。实践中,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控的市场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v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稀

7、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定义)(定义)第二节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v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 (P9P9)v、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v(1)(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生产者);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生产者);v(2)(2)解决的问题是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问题;v(3)(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v(4)(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指经济变量的单项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指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某商品的价格、产量等)数值,如某商品的价格、产量等)v、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v(1)市场出清v

8、 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状态。v(2)完全理性(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v(3)完全信息(信息对称)v、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v(1)均衡价格理论v(2)需求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v(3)供给分析:生产理论;v(4)分配理论;v(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v(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v二、宏观经济学 (P13)v、什么是宏观经济学:v()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v()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v()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v()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v、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v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应该调节经v济;政府有能力调节

9、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v(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v(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v(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v(4)开放经济理论v(5)宏观经济政策v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v、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v、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v、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第三节 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v一、理论的组成部分v理论组成: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检验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检验提出新的理论没有通过检验:拒绝或修正通过检验:接受v(一)变量(一)变量v变量是指可以取一些不同数据的量。在经济模型中变量是指可以取一些不同数据的量。在经济模型中: :v内生变量

10、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可以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可以在模型内得到说明v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v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中得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到说明。v内生变量等同于引致变量,外生变量便为自发变量内生变量等同于引致变量,外生变量便为自发变量v例:例:P=a+bQP=a+bQ,表示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则,表示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则a a、b b是参数,都是外是参数,都是外生变量;生变量;P P、Q Q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所以是内生变量

11、。除此之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所以是内生变量。除此之外,譬如相关商品的价格,人们的收入等其他于模型有关的变外,譬如相关商品的价格,人们的收入等其他于模型有关的变量,都是外生变量。量,都是外生变量。v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是时期数。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是时期数。 v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是时点数。如一年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是时点数。如一年总收入(流量),某人在某一时点上的银行存款数量(存总收入(流量),某人在某一时点上的银行存款数量(存量)。量)。 (二)假设(二)假设p 假设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简化,是理论推导的前提。经济假设是对现实生活

12、的一种简化,是理论推导的前提。经济学中的假设可以分为三类:学中的假设可以分为三类:p1.1.方法论上的假设,如:方法论上的假设,如:“假设某经济体只生产假设某经济体只生产X X1 1和和X X2 2两种两种商品商品”。p2.2.技术假设,试图说明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所处的制度背景。技术假设,试图说明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所处的制度背景。如假定消费者受到自己收入和财富的约束,这隐含了舍弃其如假定消费者受到自己收入和财富的约束,这隐含了舍弃其他也可能制约消费支出的假设,如文化的约束。他也可能制约消费支出的假设,如文化的约束。p3.3.行为假设行为假设 这类假设亦称为心理假设,它表明决策者的行为动机或偏这

13、类假设亦称为心理假设,它表明决策者的行为动机或偏好。好。p(三)假说(三)假说 是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如何相关的一种表述,它是是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如何相关的一种表述,它是理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如任何产品的产量,除了其他因素理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如任何产品的产量,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依赖于其价格。以外,依赖于其价格。p(四)预测(四)预测 预测是从理论的假设和假说的逻辑中推导出来的一种表述。预测是从理论的假设和假说的逻辑中推导出来的一种表述。通常表述为通常表述为“如果你做什么,便会有什么如果你做什么,便会有什么”。如:如果政府预。如:如果政府预算赤字很大,那么通胀率将会上升。算赤字很大,

14、那么通胀率将会上升。p(五)检验(五)检验 上述四个步骤是建立理论的过程,理论是否为真,还需经上述四个步骤是建立理论的过程,理论是否为真,还需经过检验。过检验。 检验有直接法(如问卷调查)和间接法(如要检验预言检验有直接法(如问卷调查)和间接法(如要检验预言“当要素价格上升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减少其当要素价格上升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减少其购买量购买量”为真,只需查实实际数据确实如此就行了。为真,只需查实实际数据确实如此就行了。 p(六)理论的表述方式(六)理论的表述方式 1. 1.口书法,或称叙述法,用文字表述口书法,或称叙述法,用文字表述 2. 2.算术表述法,或称列表法

15、算术表述法,或称列表法 3. 3.几何等价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几何等价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 4. 4.代数表述法,或称模型法,用函数关系来表述代数表述法,或称模型法,用函数关系来表述v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v(一)均衡方析(一)均衡方析 v1、方法论意义上的均衡。来自于自然科学,称作一种静止称作一种静止的状态的状态(state of rest)。v当一个经济系统内所有不同方向的力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它便为一种均衡。v如:国民收入均衡,经济增长均衡v2 2、理论意义上的均衡、理论意义上的均衡v 当某一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当且仅当(if and only if)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时

16、候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时候。这一均衡概念较为狭窄。等同于“市场出清市场出清”v3 3、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v 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效用极大化)(效用极大化)和“生产生产者均衡者均衡”(利润极大化)(利润极大化)便是“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的例子。v4、规范意义上的均衡v 宏观经济学中假设充分就业为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就宏观经济学中假设充分就业为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就有有“充分就业均衡充分就业均衡”一说一说。v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是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从规范意义上的均衡而论,凯恩斯的均衡国民收入理论就可被视为“凯恩斯非均衡分析”。v(二)边际

17、分析v假定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成本(C)是其产量(q)的函数,即C=C(q),那么,边际成本就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引致的总成本的增量,即: v qCC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引致的总成本增量边际成本v通俗地理解就是增量的对比变化。增加某个因素单位变化量而引起另一个因素的变化量。也可用其比率的极限,那么: MC=dC/dq MC=dC/dq ,实质上边际就是一阶导数。v(三)归纳法和演绎法(三)归纳法和演绎法 v 1.归纳法(induction),亦称经验分析,就是从事实到理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v 2.2.演绎法(演绎法(deductiondeduction),),又称假说法,它是从理论

18、到事实,它是从理论到事实,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研究方法。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从现在的理论(或假说)开始,然后用事实去证实或证伪这一理论。 v(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v 1. 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所有的变量都是同一时期同一时期的,即不考虑时间因素。 v 2. 2.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将一种给定条件下的静态与新的条件下产生的静态进行比较,并不涉及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并不涉及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引入时间了) v3.3.动态分析动态分析:考察随条件变化而调整的路径路径。与比较静态分析相比,相似之处在于变量都为不同时期的,差异在于,后者

19、不考虑实现新均衡的途径、过程,而前才者要研究调整的过程。 AABABPPPQQQSSSDD1D1D2D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v(五)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五)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v1.1.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它考查经济系统中的一个(或数个)消费者、一个(或数个)生产者、一个(或数个)企业或行业、一个(或数个)商品或要素市场的均衡状态。 v2.2.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是由瓦尔拉斯(L. Walras)所提出的概念。它是观察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所有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一种分析方法。v(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20、v实证分析:就是力求描述经济对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客观描述经济事件“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涉及事实判断,并试图在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含有价值判断)v规范分析:就是考察经济行为后果,并提出它们好坏优劣的意见,解决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研究“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判断,并试图在理解和行动之间建立起联系。 v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经济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v三、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三、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 v(一)偏见(一)偏见 v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可能带有偏见(

21、或先入之见)v(二)不能保持(二)不能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其他因素不变” v在经济学分析中,我们大量使用的一个假设就是“其他因素不变” ,事实上有时其他因素影响很大,是变化的。v(三)合成谬误 v某一事件对局部是好的,不一定对总体就是好的。如果从某一事件对局部为真便推论对总体亦为真,便有可能犯有合成谬误。如一家农户丰收则收入增加,不能推出所有农户丰收收入都增加。v(四)后此谬误 v观察到了事件X在事件Y之前的事实并不一定能证明事件X为事件Y的原因。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可能犯了后此谬误(Post Hoc Fallacy)。 v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v1.1.经济学既包括理论

22、,又包括政策。经济学既包括理论,又包括政策。v2.2.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应用。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应用。v3.3.从实际情况来看,常见的情况是,先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常见的情况是,先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政策,而后才有为之服务并对之做出解释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而后才有为之服务并对之做出解释的经济理论。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v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v重商主义:15世纪至17世纪中期 。v基本观点: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出口,限制进

23、口。v政策主张:国家干预,即利用国家的力量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v仅限于流通领域的研究,只有一些政策主张,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学体系。v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v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70年代之前v标志: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发表。斯密因此被称为经济学之父。v经济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这次革命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v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v从人是利己的经纪人出发,论述了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可以把个人利己行为引向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的行为。v政策结论是:自由放任。v把经济学研

24、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v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一举成功,他于1790年去逝。享年77岁。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v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v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v标志: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出版。v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边际革命)是经济史上的第二次革命。v最高准则仍然是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但研究角度转向了消费和需求。明确地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论述了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v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英语: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