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教学设计_第1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_第2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_第3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_第4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南亚教学设计淄河中学:李艳美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东南亚是(鲁教版)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2、本课地位: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由于它是我们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块进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

2、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技能目标(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4教学重、难点: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3、;农作物的分布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1、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2、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3、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4、教学用具:使用东南亚地形图、世界地图三、学法&

4、#160;1、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四、教学程序 结合本节内容实际,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东

5、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的地形”图、“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亚洲的气候”, 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 “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 “东南亚的旅游胜地”图,及有关阅读资料、图片等2、学生对照课本预习以下问题:(以下问题在讲课时可用实物投影展示)(1)、东南亚在亚洲的( ),包括( )和( )两大部分,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2)、东南亚地处那两大洲之间? (3)、东南亚位于那两大洋之间? 。(4)、将以上四地连线形成一个( )字,所以说东南亚地处一个联系两大洲、沟通

6、两大洋的“ ( )”位置,交通位置很重要。(5)、中南半岛的地形具有( )、( )的特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十字路口的位置处理方法:阅读课文,并用实物投影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的地形”图,“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 通过学生的找图、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东南亚位置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1、阅读课本P31课文第一段和图7、17完成:(1)、东南亚在亚洲的( ),包括( )和( )两大部分,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2)、看图7、18,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在图

7、上标出。2、阅读课本P32课文和图像7、18完成:(1)、东南亚地处那两大洲之间? (2)、东南亚位于那两大洋之间? (3)、轮船从印度洋向东到太平洋走捷径必须经过的水道是谁? (4)、东南亚交通位置的关键部位是什么?它位于哪里?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 ( )”,位于( )和( )之间的( )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是从( )洲、( )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南亚、东亚各港口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与(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探究能力2、让学生学会绘图、识图,以提高学生的析图

8、能力和综合能力3、让学生放飞思维和想象,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处理方法:阅读课文,并用实物投影展示“亚洲的气候”图, 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 “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请同学们从图中得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 通过学生的找图、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实物投影展示 “亚洲的气候图”,看图并思考: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2、 实物投影展示:图7、

9、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列表对比:两种热带气候的差异(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

10、、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2、让学生学会绘图、识图,以提高学生的析图能力和综合能力3、整合学生间知识的横向联系,让语文知识运用在地理课上,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础自测:1、东南亚地理位置:位于( )洲和( )洲、( )洋和(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2、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是世界上( )、( )、( )、( )的最大产地。3、世界上椰子的最大生产国和最大出口国分别是( )A泰国和菲

11、律宾 B、泰国和印尼 C、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D、印尼和菲律宾 4、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B、东南亚各国都信仰佛教 C、东南亚人主食是面食 D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加尔各达 5、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A、泰国 B、老挝 C、缅甸6、关于马六甲海峡的正确叙述是:( )A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C、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 D、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7、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全年高温多雨8、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

12、带季风9、下面两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分别反映何种气候类型、左图C、( )气候,特点( )。、右图D、( )气候,特点( )。 、在东南亚,C类气候主要分布在( )D类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这两种气候分布区很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还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 )等。 两种气候各月平均气温都超过( ),说明两种气候的共同点( )他们的区别是( )。 C D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已经为旅游东南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就将游览东南亚的城市和著名的旅游景点。教学反思:略第二课时导入新课略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 “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 “东南亚的旅游胜地”图,及有关阅读资料、图片

13、等2、学生对照课本预习以下问题:(以下问题在讲课时可用实物投影展示)(1)、东南亚包括( )、( )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2)、东南亚有( )、( )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承接)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处理方法:阅读课文,并用实物投影展示“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请同学们从图中得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河流和城市的分布。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1、实物投影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

14、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提出问题:(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2)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3)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2)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的几个东南亚大城市:城市名称

15、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红河越南金边湄公河柬埔寨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湄南河泰国仰光伊洛瓦底江缅甸因为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河流和城市的分布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承接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三)、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处理方法: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

16、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图7、29“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和“吉隆坡唐人街” 图7、30“东南亚的旅游胜地”等相关图片,请同学们从材料和图中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东南亚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 设计意图:可通过读材料和图。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基础自测:1、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A、红河 B、湄公河 C、湄南河 D、伊洛瓦底江2、关于东南亚叙述错误的是( )A中南半岛山河相间 B、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C中南半岛一片平原 D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3、一艘装满铁矿石的轮船,从印度驶往日本,须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英吉利海峡 D大西洋4、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是(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B、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6、下列地理事物搭配正确的是( ) A、河内红河缅甸 B、万象伊洛瓦底江老挝C、曼谷湄公河泰国 D、金边湄公河柬埔寨7、中南半岛上流经首都最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