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生产系统管理课程设计_第1页
安徽工业大学生产系统管理课程设计_第2页
安徽工业大学生产系统管理课程设计_第3页
安徽工业大学生产系统管理课程设计_第4页
安徽工业大学生产系统管理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产(系统)管理课程设计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 名 马荣涛 学 号 班 级 指导老师 汪和平,刘林 完成时间 2013. 12.11 1、 目录(1) 目录、1(2) 课程设计的目的、2(3) 课程设计背景与要求、2(4) 报告正文、5 1、市场需求量预测、5 2、主生产计划、7 3、物料需求计划、8 4、编制产品车间作业计划、 9 5、流水线生产线平衡设计、10 6、报告总结、14(5) 参考文献、152、 课程设计的目的生产(系统)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核心专业(专业技能)课程,尤其是围绕生产管理而展开的课程设计更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

2、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步骤以及流水线平衡的有关方法,更好地理解生产管理的内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生产管理及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 课程设计的背景资料与设计要求(1) 背景资料1. 某钢铁企业的 FR型产品2012年7月份至9月份的市场需求量如表1所示,一次指数平滑系数为0.1,二次指数平滑系数为0.2。表1 FR型产品2012年7-9月份每周的市场需求量时段7月份8月份9月份123456789101112需求量/件2623201819252422252830382. 某钢铁企业的 FR型产品2012

3、年9月30日的期末库存量为5,FR型产品的安全库存量为5,生产批量为10,生产提前期为1周,计划时段单位为周,计划展望期为12周,需求时界为3周,计划时界为8周,10-12月份已经接受到的订单合同量和计划接收量如表3所示。表3 FR型产品2012年10-12月份的订单合同量 (单位:件)时段10月份11月份12月份123456789101112实际合同量263028302429262618263826计划接收量20000000500003、FR型产品由C、D、E、F、G、H等零部配件装配而成,其中,C、D、E、F、H五种零部件自己生产,G 零件外购,C、D、E、F、H五种零部件9月末的存货量和

4、生产提前期如表3所示,五种零部件中, H采用直接批量法进行生产,其它零部件的生产采用固定批量法,固定批量为5。G 零件9月末的存货量为0,订货提前期为1周,订货批量为10,FR型产品的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FRC(1)F(3)D(2)F(2)F(1)D(1)F(1)E(2)E(2)G(2)H(1)G(2)H(1)图1 FR型产品的结构层次图 表3 C、D、E、F、G、H六种零部件9月末的存货量和生产提前期项目存货量提前期项目存货量提前期C01周F51周D02周H51周E151周4、FR型产品的加工采用成批生产方式,平均日产量为Y台/天,假定10月初开始投产,装配、机加工和毛坯三个车间期量标准的

5、数据如表6所示,保险期均为0。 表6 FR型产品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 车 间投入批量投入(出产)间隔期生产周期(天)装配车间466机加车间121545毛坯车间243020注意:平均日产量Y=月计划产出量/月工作日,月计划产出量依据主生产计划确定,月工作日为23天;3. 若FR型产品采用装配流水线生产,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450min,日产量为9件,其装配工作可分为11个作业单元,各作业单元的时间定额和顺序如表8所示,单位为分钟。表8 FR型产品的装配工序和时间工序时间(min)紧前工序A30无B10AC25AD35AE5AF10BG15C,D,EH25FI25GJ25HK20I,J(二)设计任务

6、1、试用指数平滑法预测FR型产品2012年10月至12月的市场需求量(以周为单位)。2、编制FR型产品2012年度10月1日-12月31日的主生产计划(以周为单位)。3、绘制FR型产品的BOM,编制FR型产品2012年度10月1日-12月31日的物料需求计划(以周为单位)。4、用提前期法编制FR型产品各车间作业计划,确定10月-12月各车间的出产量和投入量。5、画出FR型产品的装配流程图,应用工序同期法对FR型产品的装配流水线进行生产线平衡设计。6、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论述:(1)生产计划体系的内容和各计划之间的联系。(2)如何将生产计划落实到生产实际?(3)指出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感受,提

7、出课程设计改进建议。4、 报告正文(1) 用指数平滑法预测FR型产品2012年10月至12月的市场需求量1:计算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如表所示,例如:SA21=SA2 +(1-)SA11=0.1x23+(1-0.1)x26=25.72:计算各年的二次平滑指数值如表所示,例如SA22=SA21+(1-) SA12=0.1x25.7+0.9x26=25.943计算参数值a12=2 SA121SA122=27.55b12=/(1-)( SA121SA122)=0.15月份需求量一次指数平滑值SAt1二次指数平滑值SAt2 月份需求量一次指数平滑值SAt1二次指数平滑值SAt2126262672423.

8、9924.7522325.725.9482223.7924.5632025.1325.7892523.9124.4341824.4225.51102824.3224.4151923.3825.18113024.8924.5162523.9924.94123826.224.854进行预测:SFt+T=at+btT=27.55+0.15T 例:S13=27.55+0.15x1周123456789101112需求量282829292930303031313132(2) 编制FR型产品2012年度10月1日-12月31日的主生产计划1. 计算毛需求量 需求时界内按合同量; 需求时界与计划时界之间按预测

9、与合同量中的较大者; 计划时界外按预测量,各周毛需求如下表。2. 计算净需求量1 上期可用库存量+当期计划接收量当期毛需求量时,无净需求量2 上期可用库存量+当期计划接收量毛需求量(t) 预计库存量(t)=预计库存量(t-1)+计划接收量(t)-毛需求量(t)2 可用库存量(t-1)+计划接收量(t)0)预计库存量(t)=预计库存量(t-1)+计划接收量(t)-毛需求量(t)(Nt=0) 4) 计划投入量:依据计划产出量和提前期确定由FR的需求计划依次推出C、D、(E、F)和(G、H)的需求计划(4) 用提前期法编制FR型产品各车间作业计划,确定10月-12月各车间的出产量和投入量期量标准装配

10、车间机加工车间毛坯车间批量(台)41224生产周期(天)64520生产间隔期(天)61530出产提前期(天)01575投入提前期(天)6609510月月末出产累计号数9292+15x4=15292+75x4=392月末投入累计号数92+6x4=11692+60x4=33292+95x4=47211月月末出产累计号数115115+15x5=190115+75x5=490月末投入累计号数115+6x5=145115+60x5=415115+95x5=49012月月末出产累计号数138138+15x6=228138+75x6=588月末投入累计号数138+6x6=174138+60x6=498138

11、+95x6=708月平均日产量Y=月计划产出量/月工作日10月计划产出量 10+30+30+30=100平均日产量 100/23=4月末出产累计号数=4x23=9211月计划产出量 30+30+30+20=110平均日产量 110/23=5月末出产累计号数=5x23=11512月计划产出量 30+30+40+30=130平均日产量 130/23=6月末出产累计号数=6x23=138前后车间批量不等: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该车间的保险期+(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某车间出产累计号=成品出产累计号+该车间出产提前期x成品的平均

12、日产量某车间投入累计号=成品出产累计号+该车间投入提前期x成品的平均日产量(5) 画出FR型产品的装配流程图,应用工序同期法对FR型产品的装配流水线进行生产线平衡设计。1. FR型产品的装配流程图如下:JHFB KIGAEDC2. 应用工序同期法对FR型产品的装配流水线进行生产线平衡设计:1) 依据流水线节拍计算流水线上需要的最少理论工作地数。 生产线节拍r = Fe / N = Fo / N = 450 / 9 = 50min 有效工作时间为450min, 日产量为9件 故节拍为450/9=50min/件S=225/50=4.55说明最少设置5个场地第一组合工序:方案一:A、B :t11=4

13、0, s11=1+(225-40)/505方案二:A、E : t12=35, s12=1+(225-35)/505最小工作地数相同,选组合工时最大的方案,即(A,B)为第一组合工序,从该方案进行节点分枝列出第二组合工序的所有方案:全部工序A,EA,B第二组合工序:方案一:D、E、F : t21=50 , S21=(2+(225-40-50)/50)5方案二:C、E、F : t22=40, S22=(2+(225-40-40)/50) 5最小可能工作地数相等,取组合工序工时最大方案,D、E、F以其为分枝节点,进入第三工序组合。D,E,FC,E,FA,EA,B全部工序 第三组合工序:方案 一:C、

14、G: t31=40, S31=(3+(225-40-50-40)/50)5方案二:C、H: t32=50 S32=(3+(225-40-50-50)/50) 5最小工作地数相同,选组合工时最大方案,即(C,H)为第三组合工序,从该方案进行节点分枝,列出第三组合工序的所有方案:全部工序C,GC,E,FD,E,FA,EA,BC,H第四组合工序:方案一: G,I t41=40 , s41=(4+(225-40-50-50-40)/50)5方案二: G,J t42=40, s42=(4+(225-40-50-50-40)/50) 5G,JG,IC,GC,HC,E,TD,E,FA,BA,E全部工序最小工

15、作地数相同,组合工时相同,选可连续生产方案G,I 取方案G.I分枝第五组合工序: J,K S51=(5+(225-40-50-50-0-45)/50)=5至此全部作业单元都组合完,得到共5道工序组合方案全部工序 A,BA,EJ,KG,JG,IC,GC,HC,E,FD,E,F (6) 总结1. 生产计划体系的内容和各计划之间的联系1 生产计划内容: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综合生产计划:以产品群为计划对象。主生产计划:以具体产品为计划对象。生产作业计划:厂级生产作业计划(MRP) :以原材料、毛坯和零件为计划对象。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PAC) :以工序为计划对象。2 各计划之间的

16、联系如下所示:组织目标 资源计划细能力需求计划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车间作业计划(PAC)粗能力需求计划物资供应计划(PM)最终装配计划(FAS)产品需求预测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经营预测(FC)产品和市场计划综合生产计划(AP)财务计划2. 如何将生产计划落实到生产实际生产计划如需按计划完成,所有职能部门的合理配合是密切相关的,比如物料供应部门,设备检修部门,劳动力调配等等各个部门。我为什么讲要的是合理的配合呢?因为从生产过程来看,好多的企业存在的是硬性配合,比如今天要生产某类产品,需要其中一个部门的配合,那么硬性的配合会有一个连带的关系;如果是合理的配合在可要可不要的,可需可不需的情况下,合理配合,以保证产品整个过程的高度连续、统一、协调和整体的衔接。3. 课程设计心得通过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