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海水晒盐与海水制碱(含解析)_第1页
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海水晒盐与海水制碱(含解析)_第2页
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海水晒盐与海水制碱(含解析)_第3页
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海水晒盐与海水制碱(含解析)_第4页
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海水晒盐与海水制碱(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类汇编:海水晒盐与海水制碱1. (2018天津)(1)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谶木 卜疗才建卜肮扁法卜上图中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2)粗盐中含有少量 CaCl2、MgC2、NaSO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进行提纯。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 ,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聆液和 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挣的 NaCl溶液;蒸发溶液,得到较多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他注意到不能立即把 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3)另一同学用所得的氯化钠和蒸储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勺氯化

2、钠溶液。配制步骤:称量和量取溶解计算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填 序号)。【答案】(1). 蒸发(2). 过滤(3).NaCO (4). 蒸发皿 (5).【解析】(1)从海水提取粗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原理,故填蒸发。(2)通过过滤可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得到澄清的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是除尽 N&SQ,力口入过量的NaO昭液目的是除尽 MgC2溶液,然后加入 NaCO溶液除尽CaC»过量的BaC® 再 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挣的NaCl溶液。刚刚停止加热,蒸发皿的温度较高,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3)用固体配

3、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故选。2. (2018威海)柔之力一一神奇的水溶液水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岩石圈约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 其中的某些物质被 水溶解,其随水的天然循环在水圈中富集, 富集后的物质可能再次沉积到岩石圈。 下图是氯 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区的人们有一种经验,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纯碱,盐指氯化钠,他们所依据的原理是 。(2)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仅用物理方法从盐湖中“捞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工业上主要利用从水圈中获得的食盐来制备纯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确定某白色

4、固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 20c时,取2.5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3所示,则固体粉末是 。若将该溶液升温到 40c时, 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夏天温度高,加快水分蒸发,氯化钠容易结晶析出。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低,易结晶析出。 (2).NaCl+NH+CG+HO=NaHC30NHCl (3).2 NaHCQ 加" NazCG+ COT +H2O (4).NaCO (5).20%【解析】(1)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所依据的原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夏天温度高,加快水分蒸发,氯化钠

5、容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的溶解度较小,易结晶析出。 (2)食盐制备纯碱的化学方程式:NaCl+NH+CO+HO=NaHC3ONHCl , 2NaHCO理丝 Na?CO+ COT+H2Q (3)20 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21.5g ,则该温度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2.15g , 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3g ,则10g水最多能溶解3.63g,现在取2.5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有部分固体物质没有溶解,说明该物质是碳酸钠。40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9g,则10g水中最多能溶解4.9g碳酸钠,所以2.5g样品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6、数为:一二X100%=20%2.5g+10g3. (2018潍坊)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 CO和Hk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如下:图2图$(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HbO和 CO 。(2)步骤I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主要成分间发生反应实现了CO转化,化学方程式是CO+HO-CO+Hb 。(3)实验室从混合气体 H2、N2、CO中分离出CO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广口瓶和分液澜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4)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氯钠杂质的方法是

7、加热 。(5)纯碱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废碱渣(主要成分NaCO)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 SO制备无水NaSO,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2所示。吸收初期(图中 3A点以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32CO+SG+HO=2NaHCNaSO 。不断通入SO,最终产物是NaHSO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kO和CO,故填:CO。(2)步骤I中,在使用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半水煤气中一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二CuCu氧化碳和氢气,实现了 CO专化,化学方程式为 CO+HO=2CO+H,故填:CO+HD=2=CO+H2。(3)要从混合气体 H2、N2、

8、CO中分离出CO,需要先将氢氧化钠吸收掉,使用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使用的是稀硫酸,故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 品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4 )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故除去纯碱中少量碳酸氯钠杂质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故填:加热。(5)吸收初期是碳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SO+H2O=2NaHC3ONaSQ,故填:2NaCO+SO+HO=2NaHC3©NaSQ。不断通入SO2 ,最终产物是亚硫酸氢钠,故填:NaHSO3。4. (2018福建)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

9、步骤为: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 合;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1) 步骤中, 黄卤所含杂质BaCl2 和黑卤所含杂质MgSO4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 。 步骤用“花水”冲洗粗盐, 既可除去表面的 MgSOO 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 水”应当是( 填标号 ) 。A.蒸储水B.饱和NaCl溶液C.饱和NaOH夜D.饱和BaCl2溶液(4)将60kg含10%NaCl的黄卤和40kg含15%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 NaCl 的质量最多为 。【答案】(1).BaCl2+ Mg

10、SOBa SO J+Mg Cl2 (2). 蒸发结晶(3). B (4).12【解析】 (1) 根据氯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镁解答; (2) 根据蒸发结晶解答; (3) 根据既可除去表面的 MgSO和MgC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分析解答;(4)根据计算解答。(1) 氯化钢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MgSQ=Ba SOd+MgCl2; (2)步骤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蒸发结晶;(3) A、蒸储水冲洗会损失 NaCl,错误;日饱和NaCl溶液冲洗既可除去表面的 MgSO口 MgCl2杂质,又不损失 NaCl,正确;C饱和 NaOH§液冲洗

11、会损失 NaCl,错误;D饱和BaCl2溶液冲洗会损失 NaCl,错误。故选B; (4) 制得的粗盐中 NaCl的质量最多为 60kgx 10%+40kgX 15%=12kg。5. (2018济宁)海水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 MgC2;、CaCR MgSO泥沙等杂质。下面是由粗的获取较纯净精的的一种方法:8+不溶性杂质请分析上面流程图示,回答:(1)为除去MgCb、CaCL、MgSO可溶性杂质,操作I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 合理的是 AD ;A. NaOH BaCl2、N&COB. Ba (NO) 2、NKO、NaOHC. NaCO、BaCl2、NaOHD

12、. BaC» NaOH NaCO(2)操作I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使欲除去的物质完全反应;(3)为获取较纯净精盐,操作 I的具体方法是边加入除杂试剂边用玻璃棒搅拌。【解析】(1) A.加入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镁和硫酸镁,加入氯化钢可以除去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加入碳酸钠可以产生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钢,该选项顺序合理;B.加入硝酸钢可以除去硫酸镁,但是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镁,带入的硝酸根离子无法除去,该选项顺序不合理; C.加入碳酸钠可以除去氯化钙,加入氯化钢可以产生硫酸镁,但是过量的氯化银无法除去, 该选项顺序不合理;D.加入氯化钢可以除去硫酸镁,加入氢氧化镁可以除去氯化镁,加入 碳酸钠可以除

13、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钢,该选项顺序合理。(2)操彳I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使欲除去的物质完全反应。(3)为获取较纯净精盐,操彳I的具体方法是边加入除杂试剂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物充分反应。6.(2018枣庄)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 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1所示几个阶段。1930年前后 海水城澳工业、 海水捏鬟工或模日法增大1950曲后 i海水淡化技术日I究0年以来开赛海水提取微限元素研究(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蒸发结晶 ,这样得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Cs2+、SQ2、M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BaCl2、

14、NaOH NaCO(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 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 2):A 的母盘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 。(3)海水提镁流程:海水(MgCb) M氢氧化镁上氧化镁二镁,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2+Ca (OH 2=Mg(OH 2 J+CaCl2 ,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获得比较纯净的氧化镁。(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C (填字母)。A.过滤法 B .沉淀法 C .多级闪急蒸储法D .分解法【解析】(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是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叫蒸发结晶,这样得

15、到的是“粗盐”,含有Ca2+、SO2,M丁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要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加入的试剂要注意后加入的试剂需要把先加入的过量的试剂除去,故可向粗盐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BaCL、NaOH N&CO;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中性。(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氯化钠。(3)海水提镁中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 (OH2=Mg (OH 2(+CaCl2,提取氯化镁历经 a、b两步转换是为了获得比较纯净的氧化镁。(4)多级闪急蒸储法能淡化海水。7. (2018海南)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

16、)、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1)永兴岛上的饮用水主要利用海水淡化膜对海水进行二级脱盐后获得。分离原理如图所示,该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操作相似;(2)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从海水中获取食盐的方法是 (3)海水提取粗盐后的母液还可以用来提取金属镁,其流程如下:母液力吹石灰?LYgClR 过滤.1力叭,涛济A、1| 工氟化锌溶消liSfr I1无水氯化锌fW通电该流程中,溶液 A为,其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 过滤(2).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3). 稀盐酸 (4).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解析】(1)海水淡化膜对海水进行二级脱盐的原理与过滤操作相似;(2)将海水经蒸发结晶可获得

17、食盐;(3)第1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QMgCl2 Mg(OH J +2CaCL,属于复分解反应,再将 Mg(OH)4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最后将氯化镁 通电后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整个流程中涉及到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涉 及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8. (2018青岛)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 混合物样品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00 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I 加(1)

18、 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 (填写离子符号)。(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 (结果精确至0.1 g )。(3) A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 Na+、H+;(2). 10.6g;(3). 6.5%【解析】根据B点时盐酸过量分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由图可知,当滴入稀盐酸至 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过量。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故存在的阳离子为Na> H+; (2)由图可知,当滴入稀盐酸至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完全反应。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zoNaCQ + 2HCl =2NaCl + H 2O + 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