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TPP之数量分析_第1页
中国加入TPP之数量分析_第2页
中国加入TPP之数量分析_第3页
中国加入TPP之数量分析_第4页
中国加入TPP之数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HINA AND THE TPP:A NUMERICAL SIMULATIO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INVOLVEDChunding LiJohn WhalleyWorking Paper 18090/papers/w18090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050 Massachusetts AvenueCambridge, MA 02138摘要摘要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被称作“经济北约。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它成立之初旨在实现货物跨境自由化和一个新的谈判业

2、务流,有超越WTO规则的趋势,应用到现实问题比如监管和边境控制。虽然美国,澳大利亚等太平洋国家都包括在内,迄今中国被排除在外是值得注意的。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评估TPP协议对中国和其他潜在参与国家的的影响。我们用五国数值随着贸易成本及货币构架整合内部货币的全球一般均衡模型对贸易失衡的影响。交易成本是使用基于重力的计算方程式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中国将因为TPP受到伤害,但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中国特殊的贸易地理和商品构成。其他非TPP国家将受到伤害,但各成员国将增益。 日本加入TPP将是既有益自己也有益于其他TPP国家,但对于中国和其他非TPP的国家负面影响将进一步增加。如果中国参与T

3、PP,这将增加中国和其他TPP国家的收益,但非TPP的国家会受到伤害了。作为一个区域的自由贸易安排,TPP的影响是不同的,从全球自由贸易的影响角度,这将有利于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仅是成员国)和全球自由贸易。引言引言 原本默默无闻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随着2009年美国宣布加入TPP谈判,开始受到各界关注。虽然TPP似乎源于P4(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美国在2008年

4、2月宣布加入,已发展到12个成员国,最终很大程度上被解读为针对中国的又一次由美国主导世界贸易规则的行为)但在TPP谈判初期,谈判各方就宣称将达成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面向21世纪的自由贸易协定。 TPP的基础框架结构与P4协议的结构区别很大,TPP不仅包括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投资、电信、纺织品和服装等P4协议未专门涉及的领域,同时还将P4协议的环境合作以及劳工合作备忘录单独成章,专门设立为劳工条款和环境条款。 虽然TPP宣称将有助于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但其目前并没有显示出吸纳中国这一亚洲最重要经济体的任何迹象;而目前TPP的九个谈判方之间,大多数国家已经相互缔结了双边FTA(自由贸易协定

5、),TPP能够提供的货物贸易新市场准入相当有限。 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虽然尚未与文莱、新西兰、马来西亚和越南缔结双边FTA,但这些国家的市场仅占美国货物贸易出口市场的1.5左右, 即使未来TPP扩大至包括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美国通过TPP获得的新市场份额也仅占其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市场的6.5左右,有限的新市场准入恐怕难以起到加强亚太地区经济联系的作用。 我们使用五国标本(中国,美国,日本,其他TPP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ROW)的全球一般均衡模型。每个国家生产两个商品(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并伴随有两个因素(资本和劳动)。该模型捕捉贸易成本和使用货币结构,从而也内生决定贸易失衡的影响,还

6、允许捕捉到中国的大贸易顺差这一基本情况。我们使用能够识别贸易限制的成本计算方法,诺维(2008年)和威利(2012)的数据可以让我们通过结合双方认识目前的内生决定的贸易不平衡,从节约到消费和未来消费增量归因于帕廷金(1947)的分析结构模型,还采用了阿奇博尔德和利普西(1960年)的数据,模拟探索TPP的影响。TPP兴起与发展兴起与发展 10月5日,美国与11个环太平洋国家,TPP谈判在经历五年磋商之后终于达成协议。历时5年的谈判,在美国亚特兰大当地时间10月5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和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

7、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但并不含全球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的中国。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最初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的一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由美国主导,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秘鲁、马来西亚等12个成员参与。 TPP谈判由两大类内容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如某类商品进口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亚太经合组织(APEC)&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TPP的出现可以称之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硬机制”向“软机制”。TPP协议寻求缔约国10年内取消所有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一旦达成,就具有法律约束力。相比

8、之下,APEC会议是建立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的,成果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弹性”机制。有观点认为,美国在APEC的框架下强力推进TPP的“小集团”,其架空APEC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TPP的谈判虽然仍面临很多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TPP已经成为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框架,TPP最终将取代APEC。 一是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是增强还是继续遭到削弱尚没有结论。夏威夷峰会上美国是否能如愿以偿宣布TPP谈判结束还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美国对APEC立场的也在徘徊,还需深思。 二是在处理亚太多边经贸问题的APEC机制框架下,远景目标是最终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而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多道路,目前

9、的高质量、有法律约束力的TPP是朝着“亚太自由贸易区”努力的一个有益“探路者”。 三是TPP只是一个经济贸易协定,还不能称得上不是一个亚太地区建设的机制。APEC这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机制,讨论议题更加广泛,为TPP领导会晤,以及未来新成员加入TPP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四是政治因素是美国力推TPP的重要原因,不能单纯的以贸易自由化的立场观察TPP的发展。据此,尽管TPP来势汹汹,但不现在就给TPP和APEC的命运下结论为之过早。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TPP与APEC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亚太地区机制建设的演进和发展。 无论是“替代”还是“互补”,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由于TPP的出现,亚太地区

10、的区域合作和机制建设正在“变”,美国的态度和政策正在“转”,使得中国的亚太区域合作战略必须要“调”。有专家认为,对中国来说,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而非一般性的FTA合作看待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重大意义。 首先,APEC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加入APEC的20年来,中国利用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其次,参与区域合作为中国积累了重要的区域经济治理的经验,从而为未来树立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规范打下了良好基础。 最后,中国在亚太区域合作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美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又合作的态势无法避免。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必须要考虑亚太区域合作中中美协调的问题。 T

11、PP与APEC的博弈也说明,多样性是亚太地区的最大特点。这种多元化趋势,导致区域合作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地区的机制与机制建设,呈现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分裂的局面。迄今为止,没有革命性的改变出现。对参与者来说,无论是TPP还是APEC,建设地区机制时间和任务都更加紧迫了。TPP & Welfare Effect FTA的福利效应是决定一国应否加入FTA的主要前提。实证研究方面,对FTA引发的福利分析主要遵循两条途径:一是基于gravity及其扩展模型的事后分析;另一种是基于CGE的事前分析。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CGE)的福利分析显示,TPP产生的福利收益很有限。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TP

12、P福利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学者对美国加入TPP,以及日本进一步加入TPP后的福利效应进行了分析。虽然这些研究基于静态模型,且对TPP成员扩大情况、TPP情景假设等方面的考虑还稍显不足,但是其基本结论却明确显示,美国加入TPP只能拉动其GDP增长0.050.06,出口增加0.241.1;并使TPP其他七国的GDP增长0.190.78,出口增加0.581.12。可见,TPP对加强亚太地区经济联系作用十分有限。如果进一步完善模型及其假设,那么结论是否会改变呢? 如果进一步完善模型及其假设,那么结论是否会改变呢? Petri根据已实施的FTA调整模型中的关税假设,将不同时期TPP的动态进展、不同经济体

13、在不同时间点加入不同TPP后可能产生的福利效应纳入考虑,并全面纳入关税减让、服务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等多种影响因素,其福利分析结果依然显示,美国从TPP中获得的经济收益有限,仅能使其GDP增加0.030.07,出口增加约2.0。同时,TPP对其他谈判方的GDP推动作用也十分有限,基本在1以下,增加出口仅约23。当然,基于对TPP条款的不同判断而做出的不同情景假设,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计量结果。遗憾的是,投资、劳工条款、环境条款等重要因素,目前都未纳入上述福利分析之中。 目前,基于CGE的GTAP模型被广泛应用于FTA问题的相关研究。虽然这一研究分析方法仍存在不少缺陷,未必能全面测算参加FTA带来

14、的潜在经济收益;而且GTAP测算的潜在福利收益对分析假设和数据选取高度敏感,可能会引发较大误差;非关税壁垒、服务等方面还难以纳入模型等等,但是该模型仍然成为估算FTA福利得失的一种通用工具。鉴于TPP“21世纪FTA”的特性,利用GTAP测算TPP的影响效应隐含着相当的风险,毕竟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关注TPP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取消非关税壁垒等非传统议题,GTAP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在多个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具有一定共性的结论,以期尽可能控制由于不同研究假设所引发的误差;而这些具有一定共性的福利分析结论,亦构成正确判断相关国家对待TPP态度的理论基础。 1.FTA的自由化

15、内容于签署后五年内平均地分阶段实施。 2.受到多个FTA所涵盖的贸易以潜在双边FTA保护级别最低水平为准。 3.模拟情景假设:(1)基准情景:亚洲经济体继续缔结实施“亚洲轨道”版的FTA,具体而言:20122015年:全面实现东盟自贸区以及澳大利亚-东盟FTA、东盟-日本FTA、东盟-韩国FTA、新西兰-中国FTA、新西兰-中国香港FTA、中国大陆-中国台湾ECFA;20162020年:中日韩FTA、澳大利亚-中日韩FTA、印度-东亚自贸区(EAFTA)FTA。(2)替代情景:在美国和其他经济体之间实施一系列动态的“跨太平洋轨道”的FTA。 具体而言:20122015年:实现TPP9以及美国-

16、韩国FTA、智利-日本FTA、智利-澳大利亚FTA、秘鲁-中国FTA、秘鲁-新加坡FTA;20162020年:实现TPP13(即TPP9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韩国);20202025年:APEC21个成员实现亚太自贸区(FTAAP)。 1.TPP为北美和南美经济体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东亚合作为亚洲经济体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2.TPP为美国带来的福利收益有限 3.小型、开放经济体(特别是越南)从TPP中获得的福利收益相当可观 4.日本从TPP或东亚合作中获得的福利收益基本相等,区别不明显 5.对大多数东亚经济体而言,东亚合作两个方案所导致的福利收益区别并不显着 6.中国参与东亚合作获得的福

17、利收益完全可以弥补不参加TPP导致的福利损失Trade Costs DefinitionData and Result of Calculation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之间的几乎所有行业的成本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所有国家贸易成本都在这一年增加,然后再下降,2010年为双国内贸易成本,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成本比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成本较高; 分别为33.38和28.45(等值从价税)在2010年,日美贸易成本比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成本较高,他们分别为37.43和33.38。The Effects of TPP Free Trade and Global Fr

18、ee Trade We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PP free trade and global free trade in this part and report simulation results in Table 12 which shows changes under global free trade relative to the benchmark situation. Figure 10 compares effects of TPP free trade and global free trade. It is clear that global

19、free trade will benefit both China and all other countries. For China, its welfare will increase by 2.57% , production by 10.89% , export by 37.4%, imports by 33.9% and trade balance increase by 63.7% for the whole trade costs elimination case. But under only tariff elimination , Chinas imbalance wi

20、ll decrease by about -31.3%. All other countries will benefit from global free trade. For the whole trade costs elimination case, the welfare of the US, Japan, OTPPC, ROW and the world will increase separately by about 1.6%, 3.2%, 6.3%, 0.7% and 1.6%. These gains are much higher than for a TPP regio

21、nal free trade agreement. 当然,在TPP影响和全球自由贸易之间也存在不同之处。 首先,全球自由贸易都会增加所有国家的贸易、福利和生产量,但是TPP只能有益于体制内的国家,而对于体制外的国家则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利益损害。 其次,全球自由贸易带来的影响力要比TPP带来的更深远,更强烈。小国家在自由贸易中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大国却可能获得更少的利益,而不论这种贸易自由是全球的还是区域性的。Simulation ResultsPotential Effects of TPP o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两种情形去分析TPP的影响,第

22、一种假设TPP消除了所有的贸易成本,包括存在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第二种假设仅仅考虑TPP消除的存在于成员国内部的关税。Table 8 and Figure 6 show these results.For China, production, welfare, import and revenue all will be negatively affected,but exports and the trade imbalance increase. Under whole trade costs elimination, these effects are stronger tha

23、n only under import tariff elimination. When all trade costs are removed, Chinas welfare will decrease -0.056%, production will decrease -0.042%, imports will decrease -0.171% and revenues will decrease about -0.172%; exports and the trade imbalance will separately increase 0.132% and 2.439%. But wh

24、en only import tariffs are removed, Chinas welfare, production,import and revenue separately decline by -0.011%, -0.009%, -0.035% and -0.035%;and exports and the trade imbalance improve separately by 0.04% and 0.609%. This suggests that TPP initiatives c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China. TPP成员国家,美国和其他TPP成员国(OTPPC)都能够从FTA协议中收益,它们的国内生产量,出口、进口和福利都能得到提高,仅仅减少的是效益。相对而言,OTPPC能比美国获得更多。对于日本,它能提高自己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但是福利减少。 总之,TPP有利于体制内国家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表明,不利于体制外的一些国家,例如中国,日本等,尽管FTA有助于这一缺陷的改进,它可以改善区域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