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1页
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2页
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3页
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4页
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胜利油田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现状胜利油田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及发展方向2010.09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三采所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三采所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1、胜利油田开发形势的需要、胜利油田开发形势的需要水驱是胜利油田最主要的开发方式,地位举足轻重水驱是胜利油田最主要的开发方式,地位举足轻重胜利油田不同开发方式油藏动用地质储量现状表胜利油田不同开发方式油藏动用地质储量现状表(2008.12)水井调剖机理示意图水井调剖机理示意图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水流通道水流通道新流线新流线水驱水驱 注入注入调剖剂调剖剂 调后水

2、驱调后水驱既可以调整既可以调整层间层间矛盾矛盾又可以调整又可以调整层内层内矛盾矛盾77.2613.119.6242.411.8545.74纵向上调整吸水剖面纵向上调整吸水剖面平面平面矛盾调整能力矛盾调整能力较弱较弱2、堵水调剖发展趋势的需要、堵水调剖发展趋势的需要堵水调剖理念的转变与开发形势密不可分 单井油井堵水单井油井堵水单井水井调剖单井水井调剖 区块整体堵调区块整体堵调 油、水井同时治理油、水井同时治理 整体深部调驱整体深部调驱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年代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年代20002000年年-2006-2006年年20072007年至今年

3、至今u水洗程度越来越高;水洗程度越来越高;u储层非均质性越来越强;储层非均质性越来越强;u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分散。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分散。开发形势:要实现采收率的大幅度提高,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永3-检1井水淹剖面图小层渗透率(md) 10 10000 目前含油饱和度 0 100 COND 1000 200 RL 0.5 5 RN 0.5 5 综合评判结果3541425152见水水洗见水水洗强水洗强水洗水洗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永3-检1井水淹剖面图COND 1000 200 RL 0.5 5 RN 0.5 5 61见水水洗见水水洗强水洗强

4、水洗水洗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永3-检1井水淹剖面图COND 1000 200 RL 0.5 5 RN 0.5 5 6371727381水洗强水洗见水弱见水水洗见水见水弱见水弱见水见水见水水洗见水见水见水水洗见水见水见水水洗水洗水洗水洗弱见水弱见水见水见水见水见水见水见水水洗水洗水洗水洗415152水洗水洗6171727381水淹状况水淹状况So39.637.037.326.747.448.547.238.0层位层位永永3-检检1水淹剖面图水淹剖面图某油藏平面流线分布图某油藏平面流线分布图(1)分层注水等技术的进步,使堵水调剖的重点由层间转向层内和平面一、目的意

5、义及国内外技术现状一、目的意义及国内外技术现状主流线主流线非主流线非主流线永3-检1井水淹剖面图小层渗透率(md) 10 10000 目前含油饱和度 0 100 COND 1000 200 RL 0.5 5 RN 0.5 5 综合评判结果35见水水洗见水水洗强水洗强水洗水洗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永3-检1井水淹剖面图COND 1000 200 RL 0.5 5 RN 0.5 5 61见水水洗见水水洗强水洗强水洗水洗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水洗强水洗6152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2)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水井附近剩余油越来越少,近井浅调效果

6、越来越差20-30m60-80m只有实施深部调驱才能更有效的扩大波及体积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胜二区胜二区1 14 4时间单元特高含水期含油饱和度等值图时间单元特高含水期含油饱和度等值图(3)要想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深部调驱还需整体实施0-3030-3090-G3041-1951-3001-G1551-X1382-1452-1882-2042-422-G1022-G1692-X1362-X812-X873-1073-1283-1343-1413-1523-1563-1583-1673-1703-1783-1873-1883-2123-2133-2273-23

7、93-2533-8053-8073-X1813-X2673-X884-1684-2344-2514-2534-2634-5114-7114-7134-7144-724-9114-G264-X1084-X1384-X1914-X7124-X744-XG95-1555-1725-2135-2365-2785-565-725-945-G235-G2766-1346-1456-1726-1756-2956-556-G176-G56-G516-G96-X1297-1317-1327-1457-757-X1747-X450-3231-1981-2082-1012-1672-1723-1213-1774-1

8、294-1414-1494-1594-2064-2374-384-5294-9195-596-596-666-9296-G3010203040506070800-3030-3090-G3041-1951-3001-G1551-X1382-1452-1882-2042-422-G1022-G1692-X1362-X812-X873-1073-1283-1343-1413-1523-1563-1583-1673-1703-1783-1873-1883-2123-2133-2273-2393-2533-8053-8073-X1813-X2673-X884-1684-2344-2514-2534-26

9、34-5114-7114-7134-7144-724-9114-G264-X1084-X1384-X1914-X7124-X744-XG95-1555-1725-2135-2365-2785-565-725-945-G235-G2766-1346-1456-1726-1756-2956-556-G176-G56-G516-G96-X1297-1317-1327-1457-757-X1747-X450-3231-1981-2082-1012-1672-1723-1213-1774-1294-1414-1494-1594-2064-2374-384-5294-9195-596-596-666-92

10、96-G301020304050607080u受储层非均质影响,注入水窜流通道成条带状分布,单井调驱不能改善整体油藏的非均质。u单井调驱易导致调驱剂沿高渗透条带窜进,影响调驱效果;只有在垂向上和平面上整体实施三维立体深部调驱才能达到整体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的目的。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一、实施整体深部调驱的必要性整体深部调驱的技术关键1、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与表征是整体深部调驱取 得良好效果的基础2、合适的调驱剂是整体深部调驱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3、调驱机理是整体深部调驱参数优化设计的基础1.1、探讨了储层大孔道探讨了储

11、层大孔道定量识别与表征方法定量识别与表征方法,初步建立了大孔道,初步建立了大孔道存在存在性判别性判别、大孔道、大孔道三维空间展布刻画三维空间展布刻画、大孔道参数、大孔道参数定量计算定量计算和大孔道和大孔道演化演化规律定量描述规律定量描述方法方法。储层大孔道模糊识别判断大孔道是否存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刻画大孔道三维空间展布大孔道渗流力学计算定量计算大孔道参数描述大孔道动态演化规律大孔道FeildCT动态反演为后续调驱剂优化设计和实施工艺优化奠定了油藏基础。为后续调驱剂优化设计和实施工艺优化奠定了油藏基础。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1、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与表征孤岛油田孤

12、岛油田5N18井组大孔道识别成果示意图井组大孔道识别成果示意图h:1.4m,V:0.7104m3k::12.43m2 r:18.1 m333532h:2.1m,V:1.5104m3k::6.67m2 r:12.8 mh:1.7m,V:1.3104m3k::9.75m2 r:16.2 m8-1227-1318-1017-1225N18333532333532333532Ng44fw=30%K=1650mdK=1130mdNg44fw=80%K=3620mdK=3370mdNg44fw=95%K=6140mdK=5840md孤岛西区孤岛西区Ng44小层大孔道渗透率演化规律示意图小层大孔道渗透率演化

13、规律示意图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1.2、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描述了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描述了不同非均质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及条件下及大孔道大孔道存在情况下存在情况下地下压力场、流体场分布特征。地下压力场、流体场分布特征。沿第一主流线方向和大孔道方向压降变缓;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压降变缓。沿第一主流线方向和大孔道方向压降变缓;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压降变缓。主流线及非主流线对压力分布的影响主流线及非主流线对压力分布的影响不同含水阶段对压力分布的影响不同含水阶段对压力分布的影响渗透率各向异性对压力分布的影响渗透率各向异性对压力分布的影响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注

14、采井间形成大孔道前后流线分布图注采井间形成大孔道前后流线分布图 1、优势渗流通道的定量识别与表征大孔道对流体场的影响大孔道对流体场的影响大孔道对含水上升率的影响大孔道对含水上升率的影响 大孔道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大孔道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大孔对强水淹半径的影响大孔对强水淹半径的影响 不同含水率下强水淹半径演化图不同含水率下强水淹半径演化图大孔道会使采出程度迅速降低,强水淹半径迅速增大。大孔道会使采出程度迅速降低,强水淹半径迅速增大。Fw=80%Fw=98%Fw=95%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 聚合物微球是由丙烯酰胺、丙烯酸用微乳液聚合方法聚合而成,初始粒聚合物微球是由丙烯酰

15、胺、丙烯酸用微乳液聚合方法聚合而成,初始粒径为纳米径为纳米- -微米级。微米级。 2.1、研制和应用了研制和应用了2种在线深部调驱体系(种在线深部调驱体系(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微球和和乳液聚合物乳液聚合物)。)。纳米级纳米级微米级微米级聚聚合合物物微微球球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2、合适的调驱剂聚合物微球技术 堵得住堵得住 能移动能移动 进得去进得去 深部调驱剂特征 微球具有强度,膨胀后单个微球具有强度,膨胀后单个 直接或多个架桥封堵孔喉直接或多个架桥封堵孔喉 粒径纳、微米级;粒径纳、微米级; 水中稳定存在水中稳定存在 微球具有弹性、能突破微球具有弹性、能突破运移;耐剪

16、切,长寿命运移;耐剪切,长寿命 不受水质、温度影响,不受水质、温度影响, 可以在线注入可以在线注入 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 乳液聚合物凝胶体系是由乳液聚合物凝胶体系是由乳液聚合物乳液聚合物与与乳液交联剂乳液交联剂通过通过剪切破乳剪切破乳或或机械破乳机械破乳后,在地层深部反应,形成稳定的弱冻胶体系,通过微观、局后,在地层深部反应,形成稳定的弱冻胶体系,通过微观、局部的驱替和宏观的液流改向,逐步地调整水驱剖面,提高波及系数和原部的驱替和宏观的液流改向,逐步地调整水驱剖面,提高波及系数和原油采收率。油采收率。阴离子型反相聚丙烯酰胺乳液阴离子型反相聚丙烯酰胺乳液1600-

17、10002400-15002200-15002200-12002000-12001800-1000乳液聚合物凝胶体系乳液聚合物凝胶体系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2、合适的调驱剂聚合物质量聚合物质量分数分数102乳液交联剂质量分乳液交联剂质量分数数102突破压突破压力力/MPa突破压力梯度突破压力梯度/(MPam-1)0.50.20.31.50.50.30.472.30.50.40.630.50.6150.511.470.60.20.351.750.60.30.632.10.60.40.840.60.61.15.50.611.78.50.70.22100.70.42.6

18、130.70.6315封堵能力封堵能力弹性特征弹性特征聚合物浓度聚合物浓度3000mg/L3000mg/L,交联剂浓度交联剂浓度1000mg/L1000mg/L,温度温度7070u具有粘弹性特征和较强的封堵能力。具有粘弹性特征和较强的封堵能力。u多重乳液缓交联体系性能评价多重乳液缓交联体系性能评价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聚合物浓度(聚合物浓度2000mg/L,交联剂浓度,交联剂浓度1000mg/L,70)热稳定性热稳定性020406080100050100150200250300 粘度,mPa.s粘度,mPa.s时 间,

19、d时 间,d XL-XL- 乳液交联剂乳液交联剂9090天后,交联体系粘度保留率天后,交联体系粘度保留率70%70%0123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XL-XL- 乳液交联剂乳液交联剂粘度,mPa.s粘度,mPa.s剪切次数,次剪切次数,次340mPas220mPas交联增粘比交联增粘比1010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聚合物浓度(聚合物浓度2000mg/L,交联剂浓度,交联剂浓度1000mg/L,岩心渗,岩心渗透率透率3m2,注入速度,注入速度300ml/h, 70)剪切恢复性剪切恢复性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1d10d

20、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静态交联静态交联(聚合物(聚合物2000mg/L,交联剂,交联剂1000mg/L,70)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两种交联剂交联性能曲线-动态交联动态交联(聚合物(聚合物2000mg/L,交联剂,交联剂1000mg/L,70)0510152025 30025020010050交联粘度,mPa.s交联粘度,mPa.s时 间,d时 间,d XL-2XL-2 乳液交联剂乳液交联剂1501d25d室内静态交联时间延缓至室内静态交联时间延缓至1010天天 动态交联时间延缓至动态交联时间延缓至2525天天交联延缓性交联延缓性 交联延缓性大大增强体系的运移能力交联延

21、缓性大大增强体系的运移能力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1 1)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凝胶层间层间调剖物理模拟研究调剖物理模拟研究模拟条件模拟条件地层温度地层温度7575,地层水矿化度为,地层水矿化度为5727mg/L5727mg/L,模拟原油粘度,模拟原油粘度70mPa.s70mPa.s。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 -双管填砂模型双管填砂模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分流比分流比3、开展了层间和平面深部调驱机理的物理模拟研究、开展了层间和平面深部调驱机理的物理模拟研究渗透率级差渗透率级差:2 2:1 1;5 5:1 1;1010:1 1;注入速度注入速度:1 1、

22、3 3、5ml/min5ml/min;注入浓度注入浓度:5000+25005000+2500;4000+20004000+2000;3000+15003000+1500;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冻胶体系注入量与分流比关系高速注堵剂会污染低渗层渗透率级差:渗透率级差:5 5:1 1;注入速度:;注入速度:1-5ml/min1-5ml/min;注入浓度:;注入浓度:4000+20004000+2000;注入方式:注入方式:恒流量恒流量。在烘箱内放置3小时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模型特点模型特点研制了平板填砂物理模拟装置研制了平板填砂物理模拟装

23、置(2 2)聚合物凝胶)聚合物凝胶平面平面调驱物理模拟研究调驱物理模拟研究机械加压代替手工充填,提高了实验可重复性实现了饱和度、压力的实时监测模拟井网可灵活布置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模拟条件模拟条件地层温度地层温度7575,地层水矿化度为,地层水矿化度为5727mg/L5727mg/L,模拟原油粘度,模拟原油粘度70mPa.s70mPa.s。 渗透率级差:渗透率级差:2 2:1 1;5 5:1 1;1010:1 1;注入速度:注入速度:5 5、1515、25ml/min25ml/min;注入浓度:注入浓度:5000+25005000+2500;4000+20004

24、000+2000;3000+15003000+1500;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含油饱和度变化含油饱和度变化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注冻胶(注冻胶(0.3PV0.3PV)结束时含油饱和度分布图)结束时含油饱和度分布图 fw=91%fw=91%) 后续水驱(后续水驱(5PV5PV)结束时含油饱和度分布图)结束时含油饱和度分布图(fw=98%(fw=98%) 渗透率级差:渗透率级差:5 5:1 1;注入速度:注入速度:15ml/min15ml/min;注入浓度:注入浓度:4000+20004000+2000;注入方式:恒流量。注入方式:恒流量。水驱结束时

25、含油饱和度分布图(水驱结束时含油饱和度分布图(fw=95%fw=95%) 模拟提高采收率9.3%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 2006 2006年年9 9月至月至20082008年年6 6月在永月在永8-78-7断块开展了断块开展了6 6口井的聚合物微球在线调驱口井的聚合物微球在线调驱矿场试验(永矿场试验(永8-118-11、永永8-78-7、永永8-498-49、永永8-178-17、永永8-438-43、永永8-218-21)。)。聚合物微球东辛永8区块矿场试验情况4、开展整体深部调驱矿场试验,取得良好实施效果开展整体深部调驱矿场试验,取得良好实施效果二、整体深部调

26、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1 1)吸水剖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层间层内吸水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吸水剖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层间层内吸水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2006年9月注入微球后,剖面发生周期性改变。注微球后,微球首先沿沙二54主力吸水层前进,发生封堵后,第二主力吸水层沙二55层成主力吸水层,同时启动低渗层沙二51,继续注微球,沙二55封堵,启动开其他吸水层。永8-11井氧活化测井调前( 2004年5月)永8-11井氧活化测井调3个月后( 2006年12月)永8-11井氧活化测井( 2007年11月)永8-11井2003年5月测同位素聚合物微球应用效果分析聚合物微球应用效果分析二、整体深部调

27、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调驱前井组年递减率调驱前井组年递减率16.8%16.8%。调驱后井组年递减率调驱后井组年递减率10.8%10.8%。至至20082008年底,年底,累积增油累积增油1.581.58万吨;万吨;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1 14.44.4。(2 2)阶段增油达)阶段增油达1.581.58万吨,提高采收率万吨,提高采收率1.2%1.2%以上以上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未调驱井组月含水上升率为未调驱井组月含水上升率为2.7%2.7%。调驱井组月含水上升率为调驱井组月含水上升率为1.8%1.8%。(3 3)与未调驱井组对比,井组含水上升率明显

28、减小)与未调驱井组对比,井组含水上升率明显减小未调驱未调驱调调 驱驱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永 8-17井 组 月 度 注 采 曲 线 (LJ) 日 液日注水200606200607200608200609200610200611200612200701200702200703200704200705200706200707200708200709200710200711200712200801200802200803200804200805200806200807200808200809200810200240280263258.6218.3247.7268.92

29、68.8284.6236.9223.3215.5210.2237.9236.3259.7237.6025503328.125.321.518.6 19.216.517.9 17.4 17.728.1 28.123.520.6 20.219.317.520.221.520.522.229.531.129.5 29.330 29.532.133.784868890929487.689.190.291.291.691.993.4 93.493.693.289.690.191.792.191.591.992.390.790.189.889.48987 87.187.688.28987.285.9408

30、0120160991405662831121055910812912313713813314002460.10.10.10.10.10.10.60.72.43.64.54.45.23.84.21.822.222222222222222213001200110010009008001041 10461035 104310251104 11121084872.210441064990.51046 104510801065105510841046111311521190117912191207113211691225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水井油压开油井数动液面

31、含水 日 油07.3.16加药08.3.10停止加药油压上升油压上升 (4 4)典型井组)典型井组16.2t6.4%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乳液聚合物缓交联体系在桩106矿场试验情况08年年5月月09年年9月,先后在桩西采油厂桩月,先后在桩西采油厂桩106块块3个砂体(个砂体(桩桩106-21-13砂体、砂体、桩桩106-16-10砂体、桩砂体、桩106-17-10砂体砂体)上完成)上完成7井次在线深部调驱施工,累计注入乳井次在线深部调驱施工,累计注入乳液聚合物液聚合物272.3t,乳液交联剂,乳液交联剂38.3t,调驱剂,调驱剂38680m3。 桩桩106-16-

32、10砂体砂体桩桩106-21-13砂体砂体桩桩106-17-10砂体砂体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1 1)注入井压力上升,压降曲线变缓,霍尔曲线变陡)注入井压力上升,压降曲线变缓,霍尔曲线变陡调驱前调驱前调驱后调驱后2008052008062008072008082008092008102008110100200日 注水 平51015油 压119.39.69.08.88.59.89.110.512.010.812.011.612.012.111.211.011.011.011.210410410510510012690961109111511161311031049

33、8100102调驱调驱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桩桩106-17-10106-17-10砂体调剖井区油井开发生产曲线砂体调剖井区油井开发生产曲线(2 2)调剖井区含水下降,日油增加)调剖井区含水下降,日油增加调驱调驱桩桩106-23-X14井组生产曲线井组生产曲线日液日液日油日油含水含水在线调驱在线调驱日增油日增油12.5t含水下降含水下降4.9%日增油日增油12t;12t;含水下降含水下降5.8%5.8%。2 0 0 8 0 12 0 13 0 14 0 15 0 16 0 17 0 18 0 19 0 11 0 18 89 29 6含水481 2日油水平4 08

34、01 2 0日产液1 19 99 49 69 79 29 79 49 89 41 0 11 0 31 0 37 71 0 01 0 09 91 0 51 0 59 49 49 81 0 39 69 99 79 79 88 91 0 11 0 09 69 79 99 49 79 29 39 299878777778887785767891 01 099989887788888881 01 11 11 01 01 01 01 09999 0 .89 1 .59 2 .39 2 .59 2 .29 2 .09 2 .29 3 .39 3 .5 9 3 .59 2 .09 0 .69 0 .59 1

35、.29 1 .69 2 .29 2 .69 1 .89 1 .49 2 .19 0 .08 8 .78 9 .48 9 .39 0 .09 0 .1桩桩106-15-12井组生产曲线井组生产曲线日增油日增油2.3t含水下降含水下降2.1%日液日液日油日油含水含水在线调驱在线调驱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3 3)目前累计增油)目前累计增油55705570多吨,提高采收率多吨,提高采收率0.5%0.5%以上。以上。12 数据线数据线1 数据线数据线2调驱后,水驱特征曲线出现拐点,曲线斜率变缓。调驱后,水驱特征曲线出现拐点,曲线斜率变缓。二、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二、整体

36、深部调驱技术新进展三、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三、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优势渗流通道优势渗流通道” ” 描述描述形成机理研究形成机理研究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渗渗透透率率级级差差油油水水粘粘度度比比注注入入倍倍数数驱驱替替速速度度识别方法研究识别方法研究动态动态监测监测资料资料示示踪踪剂剂吸吸水水剖剖面面产产液液剖剖面面压压降降资资料料动动态态资资料料采采出出程程度度注注入入倍倍数数注注水水压压力力密闭密闭取心取心资料资料试试井井资资料料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动静态参数预测模型,实现大孔道定量识别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动静态参数预测模型,实现大孔道定量识别1、继续深化优势渗流通道研究,建立准确实用的油藏

37、决策技术、继续深化优势渗流通道研究,建立准确实用的油藏决策技术(1)强化基础资料的综合应用三、下步工作思路三、下步工作思路(2)深化井口压降资料的应用,探索利用压降测试资料识别储层非均质的方法)深化井口压降资料的应用,探索利用压降测试资料识别储层非均质的方法封闭边界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封闭边界对试井曲线的影响 定压边界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定压边界对试井曲线的影响 大孔道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大孔道对试井曲线的影响 层间非均质对试井曲线的影响层间非均质对试井曲线的影响 三、下步工作思路三、下步工作思路2、研制新型调驱剂,实现不同级次储层非均质的逐级封堵、研制新型调驱剂,实现不同级次储层非均质的逐级封堵三、研究

38、内容及技术指标三、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能够实现逐级能够实现逐级深部液流转向深部液流转向能够实现长期高能够实现长期高强度封堵强度封堵“堵堵”大孔道大孔道深部深部“调驱调驱”超支化复合封堵超支化复合封堵体系体系核壳聚凝体调驱核壳聚凝体调驱体系体系三、下步工作思路三、下步工作思路超支化:超支化: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填充物:填充物:与支化物质相互作用的阳离子型物质与支化物质相互作用的阳离子型物质 带内核的刚性物质,增加体系强度带内核的刚性物质,增加体系强度2.1超支化复合封堵体系研究思路超支化复合封堵体系研究思路l极性高分子材料的吸附捕集增加水流阻力、核壳体架桥堵塞极性高分子材料的吸附捕集增

39、加水流阻力、核壳体架桥堵塞l二者与聚凝剂作用形成弹性强、堵塞能力强、能运移、稳定好物质二者与聚凝剂作用形成弹性强、堵塞能力强、能运移、稳定好物质l调节组分组成及浓度可形成不同强度体系,满足不同渗透率封堵要求调节组分组成及浓度可形成不同强度体系,满足不同渗透率封堵要求设计思想设计思想粘弹性悬浮分散剂粘弹性悬浮分散剂聚凝剂聚凝剂核壳体核壳体 深部封堵体系研究深部封堵体系研究三、下步工作思路三、下步工作思路l 多条支化分子链多条支化分子链l 空间网状结构空间网状结构l 体系粘弹性好体系粘弹性好l 悬浮能力强悬浮能力强粘弹性悬浮分散剂粘弹性悬浮分散剂浓度浓度弹性模量弹性模量 GG粘性模量粘性模量 GG

40、相位角相位角20002000457.3457.3111.6111.613.7113.713000300012461246416.7416.718.4918.49400040002031203176676622.6622.6650005000366736671559155923.0423.04聚凝剂聚凝剂核壳体:粒径可调核壳体:粒径可调2.1超支化复合封堵体系组成物质性能超支化复合封堵体系组成物质性能样品样品平均粒径平均粒径 (m)1#212#383#12粒径测试结果粒径测试结果粘弹性测试结果粘弹性测试结果深部封堵体系研究深部封堵体系研究粘浓关系测试结果粘浓关系测试结果三、下步工作思路三、下步工作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