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沟塘清淤、回填一级技术交底(DOC)_第1页
229沟塘清淤、回填一级技术交底(DOC)_第2页
229沟塘清淤、回填一级技术交底(DOC)_第3页
229沟塘清淤、回填一级技术交底(DOC)_第4页
229沟塘清淤、回填一级技术交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沟塘清淤、回填施工一级质量技术交底项目名称229省道姜堰段改扩建工程XG-SG称单位工程名称路基工程施工单位 名称江苏金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沟塘清淤、回填交底人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一、工程简介二、主要工程数量三、施工队伍安排四、施工工艺流程五、施工方法六、施工质量要求七、施工注意事项八、质量保证措施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交底内容一、工程简介本标段为229省道姜堰段改扩建工程 XG-SG4#合同段,里程桩号为 K17+50” K22+821,路线全长 5.321km。本质量技术交底只针对路基工程的沟塘清淤、回填。、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河塘部分清淤回填处理段面桩号及工程量如下:桩号部

2、位填塘面积排水体积清淤体积回填量处理方式K18+260-K18+32413231587.62513.76218.1半填K18+800-K18+94827553030.54683.511259.5半填K18+902-K18+90697116.4174.6417.1半填K18+951-K18+981594831.61128.62554.2半填K19+013-K19+044201201361.8824.1半填K19+100-K19+1746836831161.12936.9半填K19+165-K19+25220692482.83724.28802.1半填K19+307-K19+348278333.6

3、528.21223.2半填K19+353-K19+384211274.3379.8865.1半填K19+575-K19+75123162547.64400.49727.2半填K20+116-K20+234191428713445.28995.8半填K21+563-K21+5835858110.2243.6半填K21+726-K21+793456547.2820.81869.6半填K21+803-K21+837257231.3436.9976.6半填K21+717-K21+719404876168半填K21+921-K22+03916382129.42948.47043.4半填K22+045-K

4、22+155465418.5790.51674半填K22+258-K22+300353353635.41447.3半填K22+353-K22+366105105189.0378半填K22+348-K22+3586666125.4257.4半填合计1587918915.828633.767917.2三、施工队伍安排1、路基施工一队:负责K17+50A K19+250段落的河塘清淤、回填施工2、路基施工二队:负责 K19+25A K20+240段落的河塘清淤、回填施工3、路基施工三队:负责 K20+914 K21+720段落的河塘清淤、回填施工4、路基施工四队:负责K21+72AK22+821段落

5、的河塘清淤、回填施工 四、施工工艺流程1、沟塘清淤、回填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回填5%水泥土回填5%石灰土至原地面五、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测量沟塘平面,画出沟塘与周围地貌相对关系的平面图;(2)对路基穿越的沟塘测放出清淤界限,然后填土围堰;(3)对于位于路基范围内的塘境需先进行清表;(4)对于沿线的暗塘,需先请监理组、业主进行确认。2、排水采用水泵将水抽到周边指定排水区域。3、清除淤泥(1)清淤前先测绘出沟塘的原始平面。(2)排水后布设横断面,横断面原则上与路中心线方向垂直。形状、位置特殊的 沟塘断面按沟塘中心线法线方向布设,但需注明与所在线路桩号的关系。横断面布设 间距0 10ml纵向地形变

6、化复杂时加设横断面,加设断面桩号尽量与设计文件断面符号 相符。横向地形变化时,加设测点。(3)测量断面内及受影响沟塘起终点的原地面高程、淤泥顶高程。(4)清淤原则上采用泥浆泵冲淤,根据现场情况亦可采用挖掘机挖除。严禁随地 排放污染施工现场,清淤厚度以不超过设计厚度为原则,若清至设计厚度后仍存在不 良土质,必须报由业主、监理组及承包人现场或进行试验鉴别,确属淤泥,经批准后 再往下消除,并及时观察界面。(5)清淤后,对应于清淤前测量位置,逐桩测量淤泥底高程。在放样过程中,应 使用木桩在河岸上打出固定桩,确保清淤前后用同一个断面进行测量。清淤放样宽度 增加12m防止淤泥滑移、污染作业面。(6)除正常

7、的报验资料外,还应绘制断面图、平面图,图幅大小均采用A4图幅。断面图分别标出相应的地面线、水面线、淤泥顶及淤泥底面线,计算清淤工程量。同 时根据既定原地面高程分别计算、列出原地面以上及原地面以下的断面面积,用以计 算该段的沟塘回填量和正常填筑量。(7)清淤前后测量时应提前向监理组申报,把详细资料上报监理审核,及时办理 签证手续。(8)沟塘清淤前后要及时到现场进行拍照,每个沟塘不少于3张:抽水前、抽水后清淤前、清淤后回填前的现场照片。每个沟塘清淤结束后,将照片及时报送至项目 部质检部存档。4、5%K泥土回填(1)、回填前准备、排水清淤结束后,河塘回填前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确认验收塘底清淤是否彻 底

8、,不符合标准的应重新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然后方可进行河塘回填。、回填前需开挖好横坡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为1.2m、高为0.8m,内倾坡度3%填筑由最底一层台阶逐层向上分层填筑,并分层压实。(2)、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依据加密并复测后的桩位坐标点,每隔20m定出该段的中桩、边桩,在边桩处插设填筑层控制标杆,在标杆上用红油漆标出每层摊铺厚度和宽度,并控制 每层的厚度和边缘线位置,挂线施工。(3)、填料要求对已经做完击实试验的土料进行适当筛选,清除腐殖土,植物根系。当填料发生 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通过室内试验确定5%K泥土最大干密度。水泥堆放时要做到上铺下垫,做好防风、雨设施

9、,防止材料受潮、变质。控制现场贮存量, 保证现场水泥用量不影响施工生产,并做到先到先用。(4)、控制素土摊铺厚度验收通过后,进行第一层素土摊铺,参考路基填筑的松铺系数1.25作为控制标准, 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即素土填筑的松铺厚度为25cm因每车土约16m3布 方格进行素土填筑,素土填筑宽度为 12.5m,平分为2份,每份宽度为6.25m,画出 10m*6.25m的方格线,每格填筑方量为:10*6.25*0.25=15.6m3 ,即每方格填筑1车土, 在填筑完成后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做到摊铺均匀。(5)、含水率测定及控制对已经整平的素土进行含水率确定,施工过程中发现含水率是否合适,是

10、影响水 泥改良土填筑压实系数的最主要因素。现场施工含水率一般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3%为最佳,含水率大了影响碾压收面,小了压实质量得不到保障,用灌砂法做压实系数 时不容易达标。因此在素土整平后,水泥散布前应采用过干洒水或过湿晾晒的方法控 制含水率。(6)、散布水泥根据每四袋水泥(200kg)换算出可掺配控制面积,划灰线标识出每四袋水泥的掺 配范围,人工将每四袋水泥摊铺在规定的区域内,用铁锹、刮板将水泥摊铺整平。水 泥摊铺过程中控制好摊铺范围,随时检测其厚度,修整边界,以保证水泥摊铺均匀, 厚度一致。散布水泥前先检查压路机及路拌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工作状态正常,油料 充足。散布水泥要求是先散布袋装水

11、泥,待水泥袋数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拆袋散布。 散布时分两组人,第一组负责拆袋并负责清理水泥袋,第二组用铁锹和扒子,均匀分 布水泥。两组一前一后协调配合。(7)、拌和水泥散布均匀后采用路拌机进行拌和,拌和时要求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灰带、 灰团、花面。派专人用铁锹进场检测拌和深度,不得留有“素土”层。相邻拌和段横 向重叠拌合5米以上,相邻拌合边纵向重叠拌合25cm以上。拌合时要及时检查含水量, 使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应及时洒水进行调整。拌合时要及时检查水泥剂量,使水泥剂量符合规范要求。若水泥剂量小于规范要求,应及时调整。拌合时应及时检查拌合深度,拌合深度应破坏水泥土

12、下层(约i2cm)。同时安排一组人用铁锹将边缘的土铲到施工范围内,使路拌机进行第二次拌和时能将 其充分拌和。拌和均匀后,由试验人员同监理人员同步进行含水量、剂量的取样测定, 如满足要求,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反之,进行洒水、加水泥,再次进行拌和。(8)、整平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采用推土机进行快速稳压,随即用平地机进行初平。在直 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曲线段,平地机由高侧向低侧进行刮平。 用压路机立即在刚初平的路段上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然后再用平地 机精平一次。每次整平都按照要求的坡度和路拱进行。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使接 缝顺适平整。水泥土层表面的低洼处,严禁用薄层水

13、泥混合料找补。摊铺时,按“宁 高勿低”的原则,最后整平(终平)时,按“宁刮勿补”的原则处理。(9)、碾压整形完毕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 应立即用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 进行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无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 强振,振动压路机碾压轮迹重叠 0.40.5m,碾压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 碾压速度控 制在1.5km/h ,再使用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前 2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 , 后几遍控制在22.5km/h,横向错轮0.40.5m,直至压实度合格为止。对于压路机 无法压到的位置,采用小型冲击夯夯实,确保碾压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14、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试验人员随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控制在90%以上。(10)、养生和保护水泥土填筑后采用洒水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不得使改良土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除洒水车外,应控制车辆通行。当水泥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 测压实质量,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6、5%*灰土回填5%5灰土回填参照土方路基施工质量技术交底执行,此交底不再重复。 六、施工质量要求1、基本要求:1)、施工做好临时排水,并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冲刷边坡。2)、压实符合要求,表面平整、顶面路拱符合要求。3)、填料符合规范要求。2、检验标准检验标准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

15、0/1-2004),具体项目见下表:土方路基河塘水泥土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31压实度()*73 (m>1.50>90按附录B检查。密度法:每200r 每压实层测4处2纵断高程(mm)+10, -1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23中线偏位(mm)5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 YH两点24宽度(mm)不小于设计米尺:每200m测4处25平整度(mm)153mft尺:每200m测2处X 10尺26横坡()±0.3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7A强度符合要求按附录G检查33、外观鉴定:表面平整、密实、线型圆滑,边线顺直,边坡稳定平

16、顺七、施工注意事项1、清淤必须彻底,严格区分淤泥与地表水长期浸泡的粘土、软土,清淤后塘底基本同周围土质;2、清淤前后要求严格控制测量淤泥顶、底面高程;3、沟塘清淤后将其边坡挖成宽120cm高80cm向内倾斜3%勺台阶,以防止连续滑 动面的形成;4、对于部分占用的沟塘则先沿占地界限修筑挡水烧,仅对处在用地范围内的部分 进行处理。5、填筑过程中,按验收标准要求进行压实度检测。6、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为标准,满足填筑施工设计要求, 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指标。7、严格按技术规范标准和监理程序准备水泥土原材料,做好混合料配合比设 计。8 .严格执行合同规范和报验程序,做到前道工序未经检查认

17、可,后道工序不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自检。9 .当气温低于5c和雨天时,停止施工。10 .施工前对下层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11 .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做到其水泥剂量、压实度、强度均达到规范规定 的标准。12 .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停留和“调头”。13 .拌和机进行拌和时,拌和深度达到下路床 1-2cm,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 土”夹层。14 .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充分碾压,不采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摊铺时, 按“宁高勿低”的原则;最后整平时,按“宁刮勿补”的原则处理。15 .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土,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 压。16 .压路

18、机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避免破坏 基层表面。碾压过程中如发生“弹簧” 、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换新材料或重新拌 和。17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保证质量的 措施组织实施,确保水泥土的施工质量。八、质量保证措施18 水泥土土料严格控制,满足设计技术指标;2 、回填过程中,根据天气影响,回填层表面风干较快,尽量做到连续均衡施 工,以保证层问结合。3、水泥掺量、拌合均匀度、土料含水量、粒径、拌和用水量、拌和遍数严格 控制机。4、水泥土拌制完成后,及时现场取样检测,检测拌和均匀度、含水率等。5、摊铺时水泥土的含水量应高于最优含水量 1.0%3.0%,以补偿在摊铺及碾 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在水泥土换填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水泥土含水量。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有关法律法规教育,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自觉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2、施工现场做到材料堆放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