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词二首》同步练习(长春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词二首》同步练习(长春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词二首》同步练习(长春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词二首》同步练习(长春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词二首》同步练习(长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 词二首积累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千嶂( ) 羌管( ) 不寐( ) 丙辰( )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塞下秋来风景异:_(2)四面边声连角起:_(3)千嶂里:_(4)燕然未勒归无计:_(5)又恐琼楼玉宇:_(6)转朱阁:_(7)低绮户:_(8)千里共婵娟:_3. 默写填空。(1)塞下秋来风景异,_。(2)_,千嶂里, 。(3)浊酒一杯家万里,_ 。(4)_。人不寐, 。(5)明月几时有?_。(6)我欲乘风归去,_ ,高处不胜寒。(7)_,何似在人间!(8)_,月有阴晴圆缺, 。4. 文学常识填空。(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_ ,

2、字_ ,_时期著名政治家。(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_,字_ ,号_ 。北宋时期著名_家、_家,“ ”之一。阅读感悟阅读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回答问题。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了边地什么样的景象?6. “四面边声连角起“突出了边地的什么特点?7. “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象可以让你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哪一句诗?8. 从“孤城闭”三个字中,你可以想象到当时什么样的场面?9. “浊酒一杯家万里”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10.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诗写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11. “起舞弄清影:一句中的“弄”字,一直为人所称道,你认为这个字用得好在

3、什么地方?12. 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请你分析一下它们在意境上的不同。13. 请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写一段赏析的文字。拓展探究(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4.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1)觅封侯( ) (2)戍梁州( ) (3)貂裘( )15.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什么场景?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16.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17. 纵观全

4、词,诗人抒发了怎样的苦闷?(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少读宋词肖复兴那时,5元钱买3本书,还能剩下钱。那是30多年前,我上初中二年级,偷了家里的5 元钱,跑到新华书店买了3 本书。回到家里,挨了爸爸的一顿打。那大概是我生平第一次挨打,我牢牢地记住了那滋味。30多年过去了,许多书在岁月的迁徙中丢失了,这3本书却一直保存着。书的封面和里面的书页已经卷角或破损,那是青春和时光留下的纪念。这 3 本书中,有一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宋词选,胡云翼先生选注。因为买书之前,我刚刚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胡先生在 30 年代写过的散文,一看他不仅写散文,还选注宋词,便买下了这本书。小孩子买书,总是凭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

5、我很喜欢这本宋词选,即使 30 多年过去了,以后我还见过宋词的一些其他的选本,我依然认为这个选本最有特点。虽然,在当时大的时代背景下,里面的前言和注解有一些硬贴上去的政治标签,但总体上选注精当。前言论述宋词发展的脉络清晰,评价得当。每位词家前面的介绍,文字不多,却学问精深。有很多史料价值。那时,我每天晚上读这本书上的一首宋词,然后抄在一张纸条上。第二天上学时带在衣袋里,在路上背诵。我好长时间上学是走路,要走半小时到学校,这半个小时足够把这首宋词背下来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

6、轼江城子)“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黄庭坚虞美人)“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望海潮)“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多少美妙无比的词,都是在这上学的路上背诵下来的。有这些宋词相伴,那些个日子真是惬意得很。一张张抄满宋词的小纸条揣在我的衣袋里,沉醉在悠悠宋朝的春风秋雨落花流水之中,身旁闪过车水马龙喧嚣的街景,便都熟视无睹,或都幻作宋代的勾栏瓦舍。半个小时的路,便显得短了许多,也轻快了许多。少年不识愁滋味,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也可能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作怪,偏偏不喜欢胡云翼先生在前言里推崇的柳永、周邦彦。胡先生高度评价“北宋词到柳永而一变”,又极其赞

7、美说周邦彦是“以高度形式格律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我不以为然,以为柳永的词有些 唆直白,周邦彦的词又太文绉绉,有些雕琢。那时,我就是这样自以为是。我喜欢辛弃疾,喜欢秦观;喜欢辛弃疾的阳刚之气,喜欢秦观的阴柔之美。古人说:“子瞻(苏轼)辞胜乎情,耆卿(柳永)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这评价似乎有些过,但秦观的词,那时我确实喜欢。他的鹊桥仙和踏莎行用精美的意象和朴素的词句传达了人类共同拥有的感情,那时我背得滚瓜烂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即使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辛弃疾的许多词句更令我心怦然而动

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光更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不用说,辛弃疾的这些词,染上了我这初中二年级学生心中向往和想象的色彩。和辛弃疾一起登上建康赏心亭、赣州造口壁、京口北固楼,以及带湖旁他那轩窗临水、小舟行钓、春可观梅、秋可餐菊的稼轩新居,那种词句和心境合二而一的情景,大概只有在初中二年级

9、读书时才会拥有,那些妙不可言的词句才刻在青春的轨迹上,到现在也难以磨灭。那时,我最喜欢辛弃疾的八声甘州一词,这是辛弃疾夜读李广传的感慨,其中融有太多辛弃疾自身心迹和心声。李广抗击匈奴战功卓著,却不仅未被封侯,反倒被罢免职务,被迫自杀。这与辛弃疾抗金大志未遂而落职赋闲回家的境遇一样,词便写得感情浓重,苍老沉郁:“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当时也不知看懂没看懂,只清晰记得读罢这首词让我心里

10、怅然许久的是最后一句“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仿佛那寒冷的斜风细雨也扑打在我的窗前。其实,当时以一个少年的心情触摸老年的心事,自然难免雾中看花。世事沧桑,人生况味,只有到今天方才领悟一点点。领悟到这一点点,但已经很难再有读书时那种风雨扑窗感同身受的情景,以及遥想历史追寻辞章的梦幻了。这是没办法的事,人长大的过程中,得到一些东西也必然要失去一些东西,就像狗熊掰棒子,不可能把所有的棒子都抱在怀里。18.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1)迁徙( ) (2)脉络( ) (3)徘徊( ) (4)惬意( )19. 作者为什么说3本书的书页的卷角和破损是“青春和时光留下的纪念”?20. 作者认为胡云翼先

11、生的宋词选与其他的宋词选本相比,有哪些特点?21. 作者少年时在上学路上背诵宋词,为什么觉得路“短了许多,也轻快了许多”?22. 作者少年时认为“柳永的词多少有些啰嗦直白,周邦彦的词又太文绉绉,有些雕琢”,而喜欢辛弃疾的阳刚之气,喜欢秦观的阴柔之美。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23. 你怎样理解作者认为古人对秦观的评价“有些过”?24. 作者为什么说“那种词句和心境合二为一的情景,大概只有在初中二年级读书时才会拥有”?25. 作者读罢辛弃疾的八声甘州一词的最后一句“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仿佛觉得那寒冷的斜风细雨就扑打在自己的窗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在读诗词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26. 作者

12、说“人长大的过程中,得到一些东西也必然要失去一些东西”,作者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综合实践27. 苏轼在词中问“天”,问“月”,对月思人,并借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借月光的皎洁明亮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月光”的句子?请至少写出六句,并与同桌交流。三 词二首1. 略。2.(1)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2)指边塞特有的风声、笳声、马鸣声。(3)崇山峻岭。(4)刻,指刻石记功。(5)形容瑰丽堂皇的建筑物,这里指月中宫殿。(6)朱红的阁楼。(7)雕花的门窗。(8)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3.(1)衡阳雁去无留意 (2)四面边声连

13、角起 长烟落日孤城闭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5)把酒问青天 (6)又恐琼楼玉宇 (7)起舞弄清影 (8)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4.(1)范仲淹 希文 北宋 (2)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书画 文学 唐宋八大家5. 荒凉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生活条件艰苦。6. 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鸣,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肃杀。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 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

14、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防止敌人来犯。9.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10. 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11. 一个“弄”字,写出了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12.“隔千里兮共明月”只是客观地描绘了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主观上表达了希望年年平安、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13. 作者因月引出离别的思绪,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说明世上万事万物不可能十全十美,这原本就是自然界的规律。表现出作者乐观、旷达、洒脱的心态。14.(1) (2) (3)15. 再现了往日的凌云壮志,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一个“觅”字,显示了诗人自许、自负的神情和坚定执著的追求精神。16. 流露出诗人内心失望、痛苦的感情,一个“空”字,流露出诗人对南宋偏安一隅的不满。17. 诗人在这里抒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闷,更是不能报国的苦闷。18.(1) (2) (3) (4)19. 通过书页的卷角和破损,可以看到作者少年时代对这本书的反复阅读。20. 前言论述宋词发展的脉络清晰,评价得当;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