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2_第1页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2_第2页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2_第3页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2_第4页
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久违的传统教学方式: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执教者:刘有培    2004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我在乐山一中高二(18)班和高二(19)班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具体过程如下:     上课前板书:    今天学习中学语文教材传统名篇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2、板书后,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首先,教师范读全文。    教师朗读全文后,在黑板上写:一、课文分析前的思想准备:    1.你怎样看鲁迅?(30字)    2.默写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鲁迅作品中的句子。    3.10年来,语文老师讲鲁迅作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黑板上出示这样的3道题目后,要求学生动笔写下来。此时,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教师巡视。发现对第1问有写得好的学生,留心记住。对语

3、言简练优美、认识独到的(包括不同意见),板书在黑板上,请全班学生抄下来。    完成上述环节后,进入下一步:二、解题:    对这个问题,依据教参,补充如下(教师念,学生听写):    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1918年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常读新青年等刊物。1921年冬创办“觉社”,提倡白话文。1923年毕业后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预科班,后升入英文系,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女师大学潮”中,与进步学生一道坚持斗争,在社会各界进步力量支持下终获胜利。1926年3月18日,组织女师大学生

4、参加北京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抗议集会和游行示威,被段祺瑞反动政府杀害,年仅22岁。    2.“三一八”惨案    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弄清书上的注释。    3女师大学潮    根据注释,教师归结为下面这样几句话,请学生记录:    1925年夏初,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杨荫榆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教育总长章士钊宣布解散女师大,派亲信刘百昭雇用男女流氓殴打驱逐学生;女师大学生在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于9月21日开

5、学;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女师大复校。    以上解题完成后,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以下就可以进入课文的分析了。    但在分析课文前,需要让学生对全文的结构有所了解。所以安排以下环节:三、结构把握    请学生给课文的七个部分标注小标题,或用一句话概括七个部分的意思。    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板书在黑板上,做一点点评。教师在这时,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公布出来。    完成上述“思想准备”“解题”“结构把握”以后,学生以为大

6、体把握了课文了,以为学课文就学这些东西了。但是,又觉得肯定教师还要讲点什么。于是,情绪上作好了接受教师分析讲解的准备。四、课文分析    进入这个环节时,黑板上要板书这几个字“课文分析”。    请学生朗读第一节。    然后进入分析讲解。整个讲解过程,都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    问:礼堂里在开追悼会,为什么鲁迅先生要“独在礼堂外徘徊”?    引导学生思考后,批:鲁迅徘徊,不愿在众人面前流露悲愤的心情。   

7、问:这时候,鲁迅是偶然“遇见程君”的么?    批:程君追出礼堂外来见鲁迅,她知道鲁迅很赏识刘和珍,却不理解鲁迅为什么不为刘和珍写点什么。    问:作者记述程君的问话,作用是什么?    批:通过程君之口,表明刘和珍是倾向鲁迅革命思想的青年。    问:程君名叫程毅志,作者为什么不把她的名字说完整,而只是称呼其为程君?    批:不言程毅志,因为她是次要人物。记述程君,只是由她引起的事由,所以,只记其姓氏。程君在第一段出现,只是起引起什么时间、

8、什么地点、什么人(刘和珍)、什么事(为刘和珍写点什么)的作用。程君的引语用了引号,而前面却不用冒号,这表明这些话确实是程君说的,但这只是大意,不是原话。    问:第2段从构思上讲是怎么来的?    批:对第1段程君之口所说的事,第2段开头即由作者自己来证实,借势交代出刘和珍的进步倾向。    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批:鲁迅和程君这样的进步青年的心是相通的,只是鲁迅有自己难言的隐衷。    问:“这”指

9、代的是什么?    批:指代“写一点东西”。    问:怎样理解“这(写一点东西)于死者毫不相干”?    批:暗示死得不值得。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    问:请将“倘使如此而已”用圆括号括起来。看看去掉后,影不影响文意?    答:不影响。    问:既然作者本来就不相信真有所谓的“在天之灵”,为什么还要写这句话?    批:是文脉发展中插入的闲笔,起舒缓文气的作用。

10、0;   问:第3段开头是怎样与第2段衔接的?    答:承接第2段的“只能如此”,只能如此的此,就是写一点东西。只能如此,可是又实在无话可说,于是交代出自己为什么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却至今没有写出来的原因。    问:作者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隐含的意思是什么?    批:无话可说。    问:“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说出准确的数字?    批:“四十多个”是一个概数,在这里,写作目的不在于计算,而在于

11、烘托出一个整体的气氛,从而把刘和珍、杨德群的死放在大背景中考察。     问:在第3段中,作者述说了惨案发生后到现在自己的感情经历,把它概括出来。    批:悲痛愤怒悲哀。    问:在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表明自己要写点东西的?    答:我将深味悲凉,显示哀痛。    为刘和珍写点东西的过程,就是深味的过程;写出东西来,就是显示出自己的最大哀痛来。    问:“非人间”是作者在本文中创造出来的一个词。前面

12、讲道理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用了“并非人间”四个字,这里是作者借势引用自己已经讲过的道理“并非人间”而创造出一个新词来,“非人间”便作为了一个名词来使用。     问:“后死者”的含义是什么?    批:与“逝者”死在同一个斗争方向上,只是死的时间有早有迟而已。    问:第3段的中心在哪里?    批:段祺瑞制造了社会的黑暗,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悲痛;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制造这不能讲理、让人无话可说的非人间,我更悲哀。后死者的我,要为逝者刘和珍写一点东西,让那非人间

13、们去快意吧。    问:第二节中,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概念,“真的猛士”。这个“真的猛士”指谁?批:作者自己。有一个词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这个词是“哀痛者”。前节提到“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显示的过程,就是“直面”的过程,就是“正视”的过程,我虽然哀痛,我更幸福。    哀痛,就是“深味”,就是“写点东西”。哀痛者不被反动势力的暴虐所吓退。他不仅写文字纪念死者,他还要直面正视这制造血案的社会,他能够正确理解青年的血的价值。    问:这里的“庸人”指谁?  &

14、#160; 批:指一般人,平常人。对这血案当时表示极大愤怒,但随着时间推移,血色变淡,悲哀变微,继续偷生于这世界,从而客观上起到维持这“非人间”的作用。    暂得偷生,即苟活在世上。偷生,不反抗,就是维持。    问:第2段中“忘却的救主”指什么?    批:为了减少记忆的痛苦而让人具有忘却的能力。这能力让每一个人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将他们淡忘,不记得他们了。    批: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继续阐明写作本文的缘由,第一节的理由是“追悼会已经召开”,第二节的理由是“忘却的救

15、主快要降临”,都是解说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文章了。    问:第三节虽然只有2个自然段落,但长短不一,第1段短,第2段长。两段集中解说什么?两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批:第三节,写被纪念者的生平。但作者不是一般地介绍被纪念者,而是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取的角度是“撰文者与被纪念者的关系”上。这关系简单得就是一个师生关系。第1段提出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又不是我的学生,第2段就解说为什么我要说她既是我的学生又不是我的学生。两段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前段说果,后段说因。    问:作者为什么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

16、”?    批:没有鲜血,我不踌躇,因为她的确是作为学生听过我讲课。但有了鲜血,她就不应该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哪有老师苟活学生赴死的师生关系呢),而是值得我献上悲哀与尊敬的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问:第2段是怎样展开来回答第1段提出的观点的?    批:分成了四步。第一步,闻其名,不识其人;第二步,识其人,但还没有成为我的学生;第三步,刘和珍终于成为我的学生了;第四步,她让我感觉到她是为了中国而生的中国青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又不是我的学生的问题。  &

17、#160;  问:为什么要写第一步与第二步,直接从第三步写不可以吗?    批:第一步写革命青年,第二步刻画性格,为下文张本,照应到本文后来的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欣然前往,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问:“她的名字第一次为我所见”有什么深意?    批:鲁迅关注革命青年,鲁迅关注有进步倾向的青年,鲁迅随时留心革命事业的后继者。鲁迅留心在反杨荫榆的斗争中,涌现了一些什么样的人。    问:“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这里的“有人”是谁? 

18、0;  批:许广平。    问:鲁迅为什么不直接点明是许广平?    批:写出具体的人名,在这里没有必要,只会分散读者对刘和珍这个主体的关注。    问:为什么断定是许广平?    批:许广平也是学生自治会职员之一。许广平也是进步青年之一。许广平当时跟鲁迅交往很深。鲁迅想认识刘和珍的意愿,只会向许广平表达。许广平注意到鲁迅对刘和珍的关切,因此有了机会,就告诉了鲁迅。鲁迅是不会向女子师范大学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别的学生打探这样的情况的。   

19、 问:鲁迅见到刘和珍,为什么会“暗自诧异”?    批:因为这位革命青年神态上不是桀骜锋利的,而是温和与微笑的。    问:“暗自诧异”有什么深意?    批:隐含敬意。如果刘和珍桀骜锋利,鲁迅只会觉得她是一个一般的革命青年。刘和珍微笑温和,则具有革命的勇与毅,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所以鲁迅很重视。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考察跟柔石交往的女子,印象不好,因为那女子“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弱体质不能担当革命的重任,“不美丽”跟与鲁迅亲如儿子的柔石不般配,并且她还教唆着柔石写大部头的小说表现革命,只有勇没有毅

20、。这里,注意鲁迅是怎样考察青年的。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还在许多地方表现了对青年的考察。    问:第三步写刘和珍当上了我的学生,应该是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内容,但鲁迅却不展开去写作为老师的我与作为学生的刘和珍的具体交往,为什么?    批:第2段的写作目的是回答第1段的问题,重心要落在“为中国而死”上,写多了,就冲淡了主题。刘和珍死后,林雨堂写过一篇文章悼刘和珍、杨德群二君,重心就只是落在作为学生的刘和珍如何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上,跟鲁迅的境界比起来,有天壤之别。    问:在第2段写到的四步中,最关键的

21、是第几步?    批:第四步。鲁迅考察胜利后的刘和珍,她不像一般革命青年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看到了在胜利后那些世故圆滑的“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革命会陷入低谷,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准备着奋斗终身的青年。    问:第四步写完后,鲁迅本应该顺着这样的思路写:“看到刘和珍这样的表情,我真为这样的青年所感动,我觉她真是为了中国革命而生的中国青年。”但鲁迅没有这样去写,却写成:“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为什么鲁迅要这样写?

22、60;   批:这是“覆盖之笔”,覆笔,把真实意图隐藏起来。让人表面上看,好像鲁迅在这里真的只写了与刘和珍之间的师生交往。    问:为什么这样肯定是“覆笔”?    批:文中有“似乎就不相见”,可见不一定真的不再见过。文中特别注明“在我的记忆上”,可见也许事实上不一定。但因为对表现“为中国而生的中国青年”关系不大,所以鲁迅就记不得了。    问:请比较“桀骜锋利”“微笑与温和”“不微笑不温和并且黯然至于泣下”这三种对人物神态描写的词语,集中出现在这第三节,是不是凸现了第三节的写作重心

23、?    批:凸现了第三节写人物精神的重心,很好地表达了“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主题,而不仅仅是表现“师生关系”。    问:第四节第1段第一个句子是个长句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长句?    批:为了文脉不断,一定要在第一句话中点出“刘和珍”,否则与上一节(第三节)就断了气。    问:这个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批:一是对事件进行高度概括,二是表明自己与学生请愿的事情无关(澄清学生请愿受人指使,至少跟我没有关系)。  

24、  问:第1段第一句写对事件的高度概括,第2句写什么?    批:第1句写传说,第2句写怀疑。    问:后来的第3句和第4句怎样承接第2句的?    批:第3句从中国人的下劣凶残写,第4句从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写,都表现鲁迅对传说的怀疑。    问:本段末句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批:“无端在府门前喋血”,诗意的描写。本来就是说刘和珍死了,但用上“喋血”,表示不是一般的正常死亡,用上“府门前”,揭示本该保护人民的政府却向人民开了枪。

25、“无端”,表明鲁迅根本不会想到性情温和的刘和珍会遭遇横祸。    问: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    批:用事实证明传说。两具尸骸,照应文章开篇的追悼会。    问:第2段还有什么深意?    批:鲁迅对事件的关切,即日前往,即日看到,实地观察尸骸,看出是“虐杀”。    完成了本节的写作任务本节写我看见她们死了,下节写我听说她们是怎么死的。    问:本节第3段、第4段为什么特别短?   

26、 批:把当日与事后联系起来,把惨像与流言联系起来,揭露的不止是政府,而且还有社会,点明前文所说的“非人间”就是指的这样的“非人间”。    问:第四节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批:总结历史,警醒民族,直接抒情,发出呐喊。结尾句是作为革命家的鲁迅对国人发出的呐喊。    问:第五节为什么用“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开头?   批:警醒读者,注意作者的重心不在于写刘和珍死了(第四节已经完成的任务),而在于写出刘和珍死难的意义。    问:欣然前往,

27、说明什么?    批:没有人指使;对正义事业充满热情。    问:“罗网”一词的意义在哪里?    批:揭示出政府的歹毒用心。    问:“在执政府前中弹”让你联想到什么?    批:对刘和珍的死,鲁迅用了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诗意的刻画“府门前喋血”,第二种,比喻的说法“中了罗网”,第三种,直接的叙述“在执政府前中弹”。    问:鲁迅怎样写刘和珍死时的情景的?    批:尸骸见两人

28、,写两人;听说听三人,写三人。(估计当时打死打伤的200余人中,女子师范大学参加请愿的不止这三人,但其余的都在后面,都在卫士开枪后逃散了。而这三人走在前面,三人都中弹了,两人死掉了。)    鲁迅写听说的死难场景,写三个女子,用白描手法,符合听说的要求,不添油加醋,只记取全部关键的细节,客观地罗列出来,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问:第五节第2段写了三个女子的遇害过程,第3段写什么?批:第3段第一句写女子英雄壮烈遇难的群像。作者用诗意的叙述,突出了事件的结果两死一伤;突出了人物品质。对刘和珍,照应前文,取其“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对杨、张二人,取其在这场景中表现出来的“

29、沉勇而友爱”,沉勇,指沉着勇敢,友爱,指互相救助。沉勇友爱,成为这组画面的灵魂,给后人留下这种独特印象,与历史上的和未来的画面没有重复。这是鲁迅笔法高超的地方。    第二句直接抒情。沉勇友爱,转化为“从容地转辗”,文学描绘的高超手法。在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的中心点上,有三个女子,结果不容说肯定是倒下,但她们在倒下的瞬间是何等地蔑视这些发射枪弹的人,她们从容着转辗着互相救助着这是一个真正的惊心动魄的伟大!这里不是反语。鲁迅正是要把第2段带给读者的三个女子的遇难过程,用文学家的手法定格为一个慑人心魄的画面,从而歌颂三个女子遇难的历史意义。  

30、  第三句在对比议论中升华三个女子的精神意义。中国军人有伟绩、八国联军有武功,他们屠戮妇婴,他们惩创学生,他们为他们的主子建立了功绩,但是在这三个女子的沉勇友爱面前,他们的成绩却被彻底改写了,他们在这三个既是女子又是学生的从容转辗面前,彻底失败了。他们的功绩被抹去了。问:第五节结尾段的意义是什么?批:给执政府的卫士定罪,杀人者;揭示出这些脸上有着血污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杀了人的人居然可以昂起头来这是怎样的社会呀!照应“非人间”,照应为什么我说不出话来。问:第六节怎样开篇?批:用对偶句开篇,内容上照应“忘却的救主”。问:对偶句后面为什么不用句号。批:不用句号,表示写作的重心在后面,即“街市

31、依旧太平”,三个女子虽然伤的伤、死的死了,但根本不影响人们的生活。问:为什么鲁迅要刻意区分两种闲人?批:两种闲人,写尽中国的闲人。有恶意者,倾向政府;无恶意者,只关注自己。烈士的血痕靠有恶意的闲人来冲淡,非人间的社会靠无恶意的闲人来维持。问:为什么鲁迅对这几个生命丧失的意义觉得很寥寥?批: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问:怎样理解鲁迅谈起了煤的形成?批:鲁迅在深入探讨这几个有限的生命的意义时,站在思想家的立场,要为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做一精辟的总结。问:鲁迅的结论是什么?批:人类历史要前行一小步,都必须付出大量的生命的代价。对阻碍人类历史前行的反动派,靠请愿是不行的。这样的徒手请愿我不赞成。问:第六节第2段说的是什么?批:写有我们这些人在悲痛,这也就够了。刘和珍的死,会在她的亲人心中,在老师心中,在朋友心中,在爱人心中,永远留下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这是作者由己推人,得出的结论,做为老师的我,记得她;那么作为她的亲人、朋友、爱人,一定也会记得她。所以,鲁迅说,有我们这些人记得刘和珍,这也就够了。问:教材上对鲁迅引用陶渊明诗歌的意思,注释准确吗?批:不准确。鲁迅只是取其“亲戚或余悲”的意思。问:第六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批:讲三个女子的现实意义。在有些人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