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历史源流李_第1页
膏方的历史源流李_第2页
膏方的历史源流李_第3页
膏方的历史源流李_第4页
膏方的历史源流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冬令进补,开春打虎 膏方视为调整亚健康状态的“无上妙品” 何谓膏方?膏方是如何发明的?膏方能否治病?今日膏方的发展趋势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对膏方的历史源流作一番回顾与梳理。 一、膏方的概念 二、膏方发展的初期阶段 三、膏方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膏方治疗学的研究 五、中医膏方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膏方, 又称膏滋、煎膏。 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 去渣取汁, 经蒸发浓缩后, 加糖或蜂蜜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一、膏方的概念一、膏方的概念 在现代有两种: 一是膏滋成药, 消费者可直接购买。 一是医生诊察施治的处方,可依法熬制。二、二、膏方发展的初期阶段膏方发展的初期阶段 1、 资料一: 膏方的发展

2、源远流长, 在我国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膏方的记载, 多为外服之用。 资料二:起源可上溯到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豕(sh)膏、马膏 是以动物脂肪为基质, 主要外用以治疗外、伤科疾病。2、东汉末年,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一 些所谓“煎” 已与现代膏方的制作方法十分 相象, 完全可以看作最早的膏方。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中的大乌头煎, 方用大乌头五枚,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渣, 纳蜜二升, 煎令水气尽, 强人服七合, 弱人服五合。 这也是膏方内服的最早记录黄疸病篇的猪膏发煎方方也是膏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有争

3、议! 3、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八专列“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节 其中载裴氏五毒神膏、苍梧道士陈元膏、华佗虎骨膏等八方。 疗百病 多用附子、细辛、巴豆、乌头 肘后方诸膏方制剂一般是用苦酒( 即醋与猪油作溶剂, 药制成后, 既可外用以摩病处, 又可内服。4、南北朝时的陈延之著有小品方。 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记载, 小品方有单地黄煎, 是最早的滋补膏方。 5、唐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关于膏方的制剂与给药途径跟肘后方大体相同。孙思邈对膏方的制法和注意事项作了进一步阐述,千金方中有个别“ 煎”方已与现代膏方完全一致, 如卷十六的地黄煎是一首滋养胃阴, 并清虚热的膏方。 与现今的膏方无差别。 地

4、黄煎地黄煎: 地黄汁(四升三合)茯神、知母、葳蕤(各四两)栝蒌根(五两)竹沥(三合,一用竹叶)姜汁、白蜜、麦冬汁、鲜骨皮(各二升)石膏(八两)上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诸药,取汁三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冬汁,微火煎四五沸,下蜜、姜汁,微火煎,取六升,初服四合,日三夜一。加至六七合。 唐宋时期的官方注重医方药书的整合, 大大促进了膏方的进一步发展。 唐代的新修本草和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了“枸杞煎”等一批滋补膏方。 6、宋金元时期之膏方, 基本上一仍唐代之旧。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论述有关膏方的制备方法时, 基本是照抄千金方。不过, 南宋时洪文安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

5、 是一首著名的膏方, 直至今日, 仍广为沿用。 金元时期的膏方还有金李东垣东垣试效方的“清空膏”。 元许国桢御药院方的“太和膏”、“酸枣仁煎”。 朱震亨丹溪心法的“藕汁膏”。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的“蛤蚧膏”等等。 7、 明清时期, 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 纷纷用膏方滋补养生,这一时期为膏方的成熟阶段, 其表现在膏方命名正规, 制作规范, 数量大大增加, 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 此期,江南医家深入阐发了黄帝内经 “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秋冬养阴” 冬令进补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医家将具有滋补功效的内服膏方在冬季用于补养人体,使人体在“主收藏”的冬令得以充分吸收五谷百药之

6、精华,形成人体所需的“精气”,并加以封藏储存,成为来年人体生命运行的原动力及防病御病的免疫力。 这也就是今日“冬令进补,膏滋摄生”的主要理论依据。 此期,著名膏方有摄生总要的“龟鹿二仙膏” 景岳全书的“两仪膏” 药性裁成的“霞天膏” 寿世保元的“人参膏”、“茯苓膏” 张氏医通的“二冬膏”、“集灵膏” 叶氏医案存真的“培实空窍膏” 随息居饮食谱的“玉灵膏” 食鉴本草的“莲肉膏”等三、三、 膏方发展的成熟阶段膏方发展的成熟阶段 膏方发展至明清, 已进入成熟阶段,其标志有三: 一是膏方的名称, 采用”某某膏”的方式命名, 以及用水多次煎煮, 浓缩药液, 最后加蜂蜜的制剂方法, 已基本固定下来 二是膏

7、方数量大增 三是临床运用日益广泛 第 二 、 第一,明朝膏方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明朝摄生秘剖 是一本养生方书, 由于膏方可补益延年, 故是书于膏方每多采集。书中膏方组成率多简单, 是其最大特色。 如二冬膏 、玄极膏 、山蓟膏 三方。 洪 基. 摄生秘剖. 明崇祯戊寅初刊本. 卷四, 7, 14,12 赤水玄珠所载膏方则组成复杂, 如该书卷十之补真膏 , 由黄精、山药、怀地黄等二十九味药组成。 孙一奎. 赤水玄珠. 第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458第二,第二,明代膏方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膏方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仪膏”为张景岳所创, 是一首温补气血的良方, 可治一切气血两虚之证

8、, 现代此方已作为成药被药厂广泛生产。 “秘传噎膈膏”是缪仲醇所制, 该方对气阴两虚之噎膈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现代施用于食道癌患者放疗或手术后。第三,清代膏方的发展亦甚繁荣第三,清代膏方的发展亦甚繁荣, 可谓良方迭现。可谓良方迭现。本草纲目中的“益母草膏”寿世保元中的“茯苓膏”等一直流传至今。在此期间,也涌现了大量的用以疗疾的良方: 天池膏治疗三消症( 相当于糖尿病等) , 是一首养阴益气清热的缓治效方 卫生膏 气血阴阳兼补,药效平和, 故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可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达到治疗的目的 琥珀茯苓膏则是治精神疾患的良方。 吴尚先著载有内服膏方, 吴氏制方, 基于外治与内治相通之理, 主要

9、取辨证论治之内服汤丸制作膏药。指出: “膏方取法, 不外于汤丸, 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第四,第四,膏方在清廷中的运用情况膏方在清廷中的运用情况 膏方在清廷中的运用情况, 可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考察。此书共收各种内服膏方30 首。通过对这些方剂的分析, 可以得出清宫使用膏方的特点。 一是使用的面广、数量多 菊花延龄膏 用于保健抗衰老 扶元和中膏与扶元益阴膏 用于补益 明目延龄膏 用于治眼病 另有:润肺和肝膏 、理脾调中化湿膏 、加减健脾阳和膏 、清热养肝和络膏等等 二是膏方宜主收藏之令的冬季服用, 效果更佳, 但也并非局限于冬令季节, 只要于病有利, 一年四季皆可。 三是组成较简单、药量不

10、重, 如菊花延龄膏只菊花一味, 明目延龄膏仅桑叶与菊花两味。 一般的膏方也只有十二、三味药, 总药量在30 g 左右。四、膏方治疗学的研究四、膏方治疗学的研究 1、 建国以来专著面世。建国以来专著面世。膏方的研制与运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膏方的数量大增。1962 年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共载各类膏滋剂58 方 1988 年的全国中成药产品集。所收煎膏剂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共152 方,这反映了建国以来膏滋成药的迅速发展。2、将其它成方剂改为膏滋剂与创制新膏方。将其它成方剂改为膏滋剂与创制新膏方。如:改养阴清肺汤为养阴清肺膏 , 改十全大补

11、汤为十全大补膏改炙甘草汤为复脉膏等 创制新膏方:双龙补膏、肝肾膏 、十珍益母膏 、首乌二仁膏等 。 这些经剂改的新膏方或新订的膏方, 都进一步拓展了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丰富了中医药学。3、开展临床研究。、开展临床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的趋势对膏方产生重大影响, 给膏方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主要表现在结合西医的诊断与有关对中药药理认识的基础上, 来制订膏方。 如吴银根教授主编的中医膏方治疗学(2011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对近年来膏方在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作了详细的个绍。 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支扩膏 治疗慢性肝炎益肝膏等 。 此外, 尚出现了中西药合用的膏方参维补膏等 。4、实验研

12、究。、实验研究。 任昱研究的固本克喘膏。任昱研究的固本克喘膏。 龟鹿二仙膏的实验研究。5、膏方成方的批量生产膏方成方的批量生产 近代, 膏方续有发展, 历史悠久的中药店, 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等均有自制膏滋药, 如首乌延寿膏、八仙长寿膏、葆春膏、参鹿补膏等, 制合方法, 皆有其独特之长, 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6、近年来,定制膏方持续增长。以江、浙、沪为主的江南居民,素有冬令进补之风俗。近十余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冬令请中医专家处方定制膏方以根据各自体质情况进行调补的人越来越多。五、中医膏方治疗学的理论基础五、中医膏方治疗学的理论基

13、础 四时养生学 扶正与祛邪恶 气血理论 精气学说 肾命学说 治虚三本论 最后 许多著名中医专家, 均有配制和应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体会, 如秦伯末老先生, 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著有膏方大全(1928年上海中医书局)。蒲辅周老中医, 在调理慢性病时, 喜用膏丸缓图, 临床治验甚多。近代名家丁甘仁亦擅长以膏论治, 颇具影响。 1、形成膏方专著、专论 上海名医秦伯未先生于民国时期即撰著膏方大全(上海中医书局1928年出版)、谦斋膏方案(上海中医书局1928年出版)。秦氏二书是最早的膏方专著,为中医膏方奠定了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规范。其中有三点尤为其突出之贡献: (1)确定了膏方的名称定义。“膏方者,

14、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亦称膏滋药”。 (2)阐明了膏方的性质、用途。膏方性质主要在“润泽、滋补”,但“膏方并非单纯之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 (3)创立了膏方施治的法则。“须视各个之体质而施以平补、温补、清补、涩补;亦须视各个之病根,而施以生津、益气、固精、养血”。 综观古今, 可见膏方之源远流长。 除了补益膏剂之外,还有诸种具有其他治疗功效的夏枯草膏、蒲公英膏、忍冬膏等等, 可谓丰富多采。 膏方调治方法, 实为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古为今用, 我们应当很好继承、整理、研究和发展, 使其对人类的健康和长寿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作为中医药专业人员,顺应社会

15、发展的需求,选好药、开好方、熬好膏与交待好医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小 结 谢 谢! 赤水玄珠所载膏方则组成复杂, 如该书卷十之补真膏 , 由黄精、山药、怀地黄等二十九味药组成。 孙一奎. 赤水玄珠. 第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458四、膏方治疗学的研究四、膏方治疗学的研究 1、 建国以来专著面世。建国以来专著面世。膏方的研制与运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膏方的数量大增。1962 年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共载各类膏滋剂58 方 1988 年的全国中成药产品集。所收煎膏剂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共152 方,这反映了建国以来膏滋成药的迅速发展。2、将其它成方剂改为膏滋剂与创制新膏方。将其它成方剂改为膏滋剂与创制新膏方。如:改养阴清肺汤为养阴清肺膏 , 改十全大补汤为十全大补膏改炙甘草汤为复脉膏等 创制新膏方:双龙补膏、肝肾膏 、十珍益母膏 、首乌二仁膏等 。 这些经剂改的新膏方或新订的膏方, 都进一步拓展了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丰富了中医药学。 最后 许多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