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概论_第1页
航天技术概论_第2页
航天技术概论_第3页
航天技术概论_第4页
航天技术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与能源学院14级应用化学班 祝钧杰 17岁华裔神童进岁华裔神童进NASA工作工作 8岁读大学奖杯摆满房间岁读大学奖杯摆满房间 正在读高二,正在思考自己该考哪一所大学。殊不知,17岁华裔神童已经进NASA工作了,8岁就读了大学。有木有惊呆你。 台媒称,17岁的我们可能还烦恼将来该做什么?美国加州有一名17岁华裔神童却已拥有两间大学的学士学位,现在更进入人人称羡的美国太空总署(NASA)工作。 17岁华裔神童进NASA工作 8岁读大学奖杯摆满房间 NASA过去曾因凯孝虎太年轻,拒绝用他,但最近决定聘他为实习生。他今年原本预计进入攻读布兰迪斯(Brandeis University)大学网上的网

2、络安全硕士。不过由于要为NASA工作,他决定暂时延迟一段时间,研究飞机及无人机的监控技术。 17岁华裔神童进NASA工作 8岁读大学奖杯摆满房间而他在NASA工作告一段落后,计划完成布兰迪斯大学的硕士课程后,就去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商学硕士,之后便开设一间网络安全公司。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5日报道,无燃料引擎电磁驱动器的构想一经提出便因其违反物理定律而遭到了质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则对该驱动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并认为这将是对太空航行的一次革新。 上述电磁驱动器通过密闭容器内微波的反射为航天器提供推力,而太阳能则为微波供电,这将意味着无需使用推动器。这一构想有着重大意义:现

3、有航天器体积将会缩至一半,太空航行将无需携带燃料,人类将进一步深入太空。 该驱动器理论所应用的基本理论包括牛顿定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它在穿越太空时貌似产生的是向前的推力且不作用于另一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这看似违反动量守恒定律。然而,谐振腔中产生的电磁波动量行进到端壁,此时,所获动量和电磁波所失动量相等,这符合动量守恒定律。 NASA已经成功地在高真空中对该电磁驱动器进行了测验,该机构年初也在其官网上表示:“有迹象表明许多看似荒唐的理论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成为现实。” 研究表明该新式驱动器可以在短短4小时内将乘客及其装备运送至月球或在十周内将其载至火星。月岩今安在,嫦娥被深藏 美

4、国轰轰烈烈的“阿波罗”登月,曾把12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这项花费了250亿美元的庞大计划,所看得见的成果是他们从嫦娥的故乡带回来的重约382千克的月岩。目前,这些石头分别被收藏在休斯顿与圣安东尼奥的绝对秘密的地下室内。 盛放月岩的容器充满了氮气,以防止月岩发生化学变化;这些“嫦娥礼品”被分成了7万个样品、总共有2196个编号,其中已有5000块被科学家们拿到实验室进行过多项研究。 当然,这些月岩是美国值得自豪的“国宝”,只有极少数的外国元首或要人能有得到馈赠的幸运;普通人欲想一睹月岩的“芳容”也极不容易。第二个登月者奥尔德林奥尔德林在第三次成婚时,曾赠给新娘一枚嵌有小片月岩的戒指,为此惊动了联

5、邦调查局,直到查明乃是膺品,一场轩然大波才告平息。猴子闹天宫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却不料在太空中也真出现了。这样的事例。 为了研究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前苏联于1987年发射了一颗生物卫星“宇宙1887”,上面戴有2只4岁左右的恒河猴。科学家在它们身上分别埋置了15个传感器,从中可得到30多个宝贵的数据。可哪知卫星上天后,猴子们便不安分了,其中一只猴子在挣脱了被拴住的左前爪后,就不耐烦地拉下了头上的帽子,扯掉了上面的标牌(这原是一些传感器)摆脱束缚后,这头体重约4千克的猴子到处乱抓,使整个实验受到了严重干扰。 如果它触动了某些重要按钮,那说不定会惹下大祸,地面人员对此也束手

6、无策,于是只得让卫星提前返回地面。 1988年11月,在几经推迟后,前苏联第一艘航天飞机“暴风雪”号终于由“能源”火箭 送上了天。在3个多小时内,它绕地球转了2圈后顺利地返回地面。尽管这架长30米、高16米、重约100吨的飞机有“抄袭”美国的嫌疑,但还是引起了轰动,让人对苏联的航天实力刮目相看。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暴风雪”从此销声匿迹,再也没有了下文。后来才知道,原来苏联解体之后,耗资巨大的航天事业首当其冲受到了重创,他们再也无法筹措到让它上天的经费。 于是,“暴风雪”就被改造成了一个供人参观游览的高级娱乐设施。该飞机内部被改造成有40个“无重力感”的座位,游客可以在里面体会到45分钟的失重滋

7、味。与此同时,他们还可在电视的大屏幕上,欣赏到宇航员在太空如何工作与生活的节目。结果不知怎么阴错阳差,工人把一块机翼的前缘板拆下后,竟忘了重新装配上去就匆匆下班了。到第二天,不知情的工人以为这是一个无用部件,就把它放进了一个没有标签的大木箱中。不久,这个木箱又被人扔进了垃圾堆。如果不是NASA的一位负责回收废品的经理特别细心,在清理的最后阶段发现了被“明珠暗投”的大部件,那么,这个价值30万美元的重要部件就成垃圾了。 价值价值30万美元的万美元的“垃圾垃圾” 1993年9月,美国“发现”航天飞机胜利返回地面后,按照例行的规定,要接受检测和维修。 宇航员罢工前苏联解体后不久,宇航局也受到了巨大的

8、冲击,经费得不到保障,使宇航员的待遇大幅降低。宇航员食品匮乏,连牛奶、水果都常告缺。宇航员的工资仅为600卢布。因卢布大幅贬值,这点钱在黑市上甚至换不到10美元。他们自嘲宇航员是“最有威信和影响、但又是收入最低的职业”。1991年1月,宇航员们忍无可忍,向当局提出了改善生活待遇的要求,否则将诉诸法律或举行罢工。 27日,先是由“和平”号控制中心的部分员工进行了一次“警告性”行动。因为当时正值“进步M11”与“和平”在紧张地对接,所以操作人员没有参加,以免危及宇航员的安全。但到2月3日时,全体人员都采取了行动,他们披着红白相间的旗帜,绕着控制中心的围墙举行了游行示威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9、的约 逊航天中心,有一个并不起眼的纪念品商店。在80年代时,该店出售的纪念品中竟然混有一个印有大量军事机密的“首日封”。“首日封”上的图案是美国“白云”军事卫星,并附有其结构图和密码代号当时它的标价是1美元!由于这是公开出售的物品,所以根本无人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 直到1985年,已经剩下最后一枚时,该店的一个售货小姐心生疑惑,把它寄给安全部门,才引起有关部门的震惊。可是事情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白云”只能降级为民用卫星,有责任的12个人为此受到了不同等级的处分。军事机密一美元人人可打的“太空热线”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总是“举目无亲”,为了减轻他们在太空中的思乡之苦,科学家们想了许多有效的办法

10、。80年代后,美、苏先后开设了“太空专线电话”,可以让宇航员与家属通话 80年代后,美、苏先后开设了“太空专线电话”,可以让宇航员与家属通话。NASA还公布了其号码:900-410-6272。因而,每当有航天飞机上天,这一号码就成为十分繁忙的热线。如1983年4月,“挑战者”作处女航时,5天中竟有19万个电话飞向太空。1994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俄期间,曾应邀参加了莫斯科郊外的“星城”,通过厅内的大屏幕,他兴味盎然地观看了太空中的“和平”号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的生活、工作状况,还用专线与这3个俄罗斯宇航员进行了热情的交谈。 “月球高尔夫球手月球高尔夫球手”遭遇内急遭遇内急 艾伦谢泼德(Al

11、an Shepard)作为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被永载史册。他是1959年NASA“水星计划”选定的7名宇航员之一,也是惟一一个在月球上打过高尔夫球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被光环笼罩的他曾在飞天的关键时刻遭遇内急。 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次发射载人飞船,当时谢泼德在“自由7号”太空舱中,工程师们在他身后锁紧了舱门。发射一再被推迟,而艾伦想去厕所。谢泼德通过无线电对地面控制台说,“火箭平台还没有撤掉,打开门让我出来快速解决一下,怎么样?”但是 控制台拒绝了他的要求。谢泼德最终选择尿在了他那闪闪发亮的宇航服里,不过他让地面台关闭了宇航服里的体征传感器,以免方便过程被监测的尴尬。最终,“水星”号飞船成功将谢泼德载入太空距离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太空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不到一个月。宇航文物被拍卖经济不景气,对俄罗斯一向引以自豪的宇航业打击之大实在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宇航局长期处于经费严重不足的窘况中,只得对很多项目忍痛割爱,甚至于不得不出卖珍贵的物品。 1993年12月,俄罗斯宇航局把200件在人类宇航史上很有意义的“文物”,委托美国的一家拍卖行进行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