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学生学案_第1页
孟子二章学生学案_第2页
孟子二章学生学案_第3页
孟子二章学生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二章导学案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3、背诵两文。 相关链接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课前检查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 ) 亲戚畔( )之 畎( )亩 傅说( )&#

2、160; 法家拂( )士      2.解释下列加点字并翻译句子。兵革非不坚利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然后能改。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二、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三、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本文的论点?、“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五、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分)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故君子有不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分)( )、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

4、代汉语(分)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二、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三、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5、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五、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饿其体肤  

6、    翻译:_(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 3阅读第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答_ 4、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   5、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_身体上_,行为上要_。(用原文回答)(分) 6、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个字)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强化训练1.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

7、慑) B.得道者多助(道理)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D.委而去之(放弃)2、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4、.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5、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C

8、、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曹操比于袁绍 择其善者而从之6.翻译下列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孟子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战必胜”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去。 B.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险要的地势。C.实施仁政,取得人民的拥护、支持。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8、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9、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