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经济形势分析-生物农业剖析_第1页
生物产业经济形势分析-生物农业剖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农业是生物种业、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生物兽药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业的产业集群,是生物产业的基础和主体之一,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生长点。伴随着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生物农业显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生物农业不仅支撑着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而且直接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与挑战。紧紧把握我国生物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培育生物农业产业,

2、加快研究、建立、培育和完善有利于生物农业发展的技术、产品、平台、金融、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科学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的战略路线、优先领域、重点方向、重大产品、产业市场,研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等,必将迅速提升我国生物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迅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抢占现代科技前沿和产业阵地,提升经济实力,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2010年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在生物农业领域内,各具体产业的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呈现不均衡的特点。简要分析如下:1、生物种业我国充分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包括超级稻、杂

3、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一大批突破性农、林、水优良品种,并得以推广应用,带动了整个生物种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及转基因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截止目前,我国7种转基因植物通过了商品化生产许可(耐贮藏番茄、变色矮牵牛、抗病毒甜椒和辣椒、抗病毒番茄、抗虫棉花、抗虫欧洲黑杨)我国现已获审定的抗虫棉品种共有160个,累计种植面积已达4.2亿亩,直接为棉农带来收益近500亿元;2010年,国产抗虫棉年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亩,已占国内抗虫棉市场份额的95%以上,而孟山都公司的抗虫棉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8%下降至2010年的5%以下。拥有我国自主知

4、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基因高效植玉米,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并于2009年获得中国政府发放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成为全球首例推出抗虫水稻和转植酸基因玉米并进行产业化应用的国家。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多达8700家左右,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实现繁育推一体化、经营范围覆盖全国的企业仅100余家。种业前10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有约13%。种子产业产品以大田作物种子为主,约占市场总额的60%,其次为园艺作物种子。杂交种(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棉花、杂交蔬菜等)是种子产业的亮点,约占种业销售额40%。国内大田作物种子市场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高

5、于90%,但跨国公司市场份额在快速增加。园艺作物种子市场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70%,但仅享有利润额的40%,高端市场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2、生物肥料业我国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较快,为节约化肥资源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的生物肥料主要产品有十一类,已经登记注册的产品有500多个,包括溶磷菌、解钾菌、联合固氮菌复合生物肥料等,每年产量为500万吨左右。根瘤菌使用面积每年500万亩,近5年累积接种面积2500万亩,节约氮肥15万吨,大豆增产8.5%左右,共计增产大豆4.25亿公斤。溶磷生物肥料使用面积累积约一亿亩,节约磷肥3060万吨。秸秆腐解菌剂发展较快,2009年纳入政府采购计划,每个省份政

6、府采购4000万元左右,全国达到了120亿元规模,促进了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则是高效化、功能化,处理的废物资源种类大大拓宽,年生产规模也在万吨以上。目前的生物肥料产品在防治土传病害(如番茄青枯病、香蕉枯萎病等),活化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不仅减少因养分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而且从源头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风险。而生物肥料的高效化、功能化开发,也大大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3、生物饲料业生物饲料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了发酵饲料和生物饲料添加剂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物饲料产品在饲料中占饲料价值20%,却决定了80%的饲料质量。目前生物饲料的

7、全球市场价值大约达到每年30亿美元,并在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发展潜力巨大。国外目前80%以上的饲制剂是利用基因工程菌株高效生产的。目前,商品化的饲用生物活性肽已在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国仔猪日粮中使用10余年。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相互结合将成为饲用生10物活性多肽生产和改进的主要途径。我国生物饲料工业发展很快,品种越来越多,应用技术也越来越精,但是品种还比较单调,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国外产品的进入制剂的品种逐渐丰富了,应用领域扩大了,带动了中国生物饲料工业剂向“高档次、高活力、多品种”方向进展,使中国生物饲料如制剂形成了一个独立行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

8、位。饲用酶制剂,目前全球市场约为2.5亿美元。我国目前酶制剂生产企业近百家,2010年中国制剂总产量约60万吨,510%用于饲料,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制剂品种已有10多种,包括植酸a-淀粉酶、蛋白脂肪酶、溶菌、纤维素酶、葡聚糖木聚糖饲用氨基酸,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生产商有10余家跨国公司。饲用氨基酸主要有7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据统计,目前我国微生物添加剂生产厂家有50家左右,产量约1万吨左右,与需求相差约10倍,远远跟不上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我国寡糖总产量约2万吨,产值约6.5亿元。4、生物农药业中国生物农药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初,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保藏苏

9、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多达60000多株,制备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产品达100多种,占微生物农药产品的90%,年产量3.5万吨左右,使用面积达5000万亩(次)以上,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棉、菜、果等150多种鳞翅目及其它多种害虫的防治,在重大农作物害虫防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生物农药的发展还体现在活体微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至2009年我国已注册登记的各类微生物农药活体有效成分17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木霉菌、淡紫拟青霉、球形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及10种昆虫病毒,登记微生物农药产品251个品种,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递增。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有22

10、00多家,其中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260家,生物农药类型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登记品种近100种,主要生产品种为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生物农药近几年以年销售额增长10%-20%的速度得到迅速发展。5、动物用生物制品业我国现有动物用生物制品410余种,其中疫苗155种(禽用疫苗88种,其它动物用疫苗67种),生产文号1164个;现有70多家兽药GMP生物制品企业,年产量1277亿头(羽)份,其中禽用疫苗1150亿羽份(新城疫疫苗467亿羽份,BD和新支二联疫苗均超过180亿羽份,禽流感疫苗147亿羽份),年产值50亿元以上。全国涉及动物用的企业共有72家(原有老企业28家,新建

11、生产车间40家,在建4家),其中有产品批准文号的兽用生物制品企业68家,估计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亿头份。在这68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有10家,5002000万元的有21家,20005000万元的有13家,5000万元T亿元的有11家,1亿元以上的有13家。二、2010年生物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生物农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总体经济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生物种业。我国生物种业整体研究设施和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规模小、分散经营、技术含量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种业集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生物种业以

12、中小企业为主,研究开发投入与跨国企业相比有巨大差距,缺少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和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创新主体缺位,创新人才匮乏,产权专利少,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缺乏下游产业,产业链条未形成。支撑技术、生产装备比较落后,缺少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支撑产业和服务业,基础设施较差。农科教脱节、市场体系缺位、中介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和国家战略、宏观组织乏力。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其投资主体尚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和个人所占比例较小,金融支持缺位,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初始投资规模较小,尽管经过配股增资,但还远远小于国际生物育种产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还不充分。生物育种产业投资周期长,短期

13、内见不到效率,其投资利用效率低。2、生物肥料。我国生物肥料整体上继承了上个世纪的研究开发模式,大学、科研单位仍然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形成的技术与产品研发还不能够快速、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产品。企业还没有成为生物肥料的创新主体,产品创新力不足。现阶段我国生物肥料的研发战略仍然处于跟踪国际前沿技术。高效化、功能性不高,未全面打开市场化,生产企业经营不善,生物肥料的保活技术落后,国家在生物肥料方面的政策有待完善。3、生物饲料。我国生物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起步较晚,整体研究与产业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发展很不平衡,在某些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生物饲料添加剂产业还处于产品和技术引进

14、为主、并向自主开发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研发力量分散,未能有效整合。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上游核心技术、如优质微生物菌株、高效单酶制剂开发和生产技术较落后的状况。生物饲料研发的共性关键技术及其配套应用技术缺乏,生物饲料研发偏重于基础研究,缺乏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平台,科研和产业不能很好衔接。4. 生物农药。国家支持力度不够,生物农药产业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规划的不足,职能管理存在不足,投入不足。企业规模及创新实力亟待加强,企业实力不够强大,受限于产业发展阶段,创新主体失位,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生物农药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生物农药产品宣传推广不够,使得基层用户接收能力差,推广体系亟

15、待完善,产品价格无优势,利益提高不明显。5.生物兽药与疫苗。原创性差、技术含量不高,研发能力不足。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落后,技术集成整合不够,自动化程度低。药物残留、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依然严峻。生产原料质量不符标准,产品质量检验手段低。生产企业设施落后,规模小,无核心竞争力。诊断制剂配套性,标准化程度低,兽药安全性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成果转化速度缓慢,推广范围极其有限,很难把产业作大作强。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企业良莠不齐,人才结构和配置不合理。投资和融资力度小、渠道单一,重复建设,远未实现统筹规划和全国一盘棋。兽医药理和毒理学研究发展缓慢。中草药防治动物疫病研究和开

16、发力度不够。三、2011年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趋势1、生物种业。规模化、集团化和全球化是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端抢占基因专利与知识产权是生物育种产业竞争的焦点;现代生物技术将成为驱动和支撑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核心;“产学研”的实质结合是生物育种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完善市场环境与市场服务是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2、生物肥料。大型企业依靠资金、技术购买和生产标准化的优势,成为生物肥料的主体,小型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小型企业倒闭、或者被大型企业吞并的速度以后会逐渐加快。生物肥料投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私营业者、跨国公司、国家财政的投入多极促进。企业、科研单位、大学的密切联合,有助于推

17、动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企业将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自己投入的贡献率,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扩大生物肥料产品的应用面积。3、生物饲料。生物饲料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产品品种快速丰富,产值大幅度提高,预计到2025年,生物饲料的市场额将达到200亿美元/年;形成产业标准,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并标准化,在产业链的每个部分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通过这些标准,获取垄断市场和利润;产业趋向垄断化,就像其他的新兴工业发展趋势一样,生物饲料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公司收购兼并重组进程将逐渐加快,最终形成几家大公司垄断整个市场的局面;生物饲料产品的大量应用终结养殖业的抗生素、化学添

18、加剂时代。4、生物农药。随着基因高效表达研究的深入,生物分子信息理论的突破,生物农药的发展跨入了“生物信息技术”时代,以发现新先导化合物和验证新型药物靶标为重要目标的新药物创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前沿技术与农药研究紧密结合,化学、物理学、理论和结构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基础学科与药物研究的交叉和渗透,使得新农药研究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全、高效、绿色将成为农业生物药物的首要目标与主题。5、动物用生物制品。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行业规范的要求以及动物疫情的复杂化,时刻都在催生动物用生物制品行业的整合兼并,集团化、现代化的动物用生物制品企业正逐渐

19、地成为时代的需要。面临来自畜牧业发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的客观需要,动物用生物制品行业面临着快速增长的机遇。预计行业增长速度保持在15%-20%,高于发达国家10%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动物用生物制品产业已进入调整阶段,现有的动物用生物制品厂都在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成立了一批独资、合资或股份制企业,以应对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另外,我国还在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数个兽用生物制品中试基地(车间),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四、政策措施建议大力推进我国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体制、科技、产业、投资、税收、市场、生物安全等方面,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

20、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的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生物技术在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加速生物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1、制定规划,健全组织制订发展我国生物农业产业总体战略规划和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等产业发展专题规划。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制定一个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发展起指导性作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应从国家战略高度,规划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中、近期和长期战略目标、发展的重点领域、人材培养、资金投入、产业化及运行管理机制,以及产业布局等。使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产业化进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促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健康

21、、快速发展。通过规划,科研上增加投入,突出重点。产业上提高认识,规模发展。应用上政策制约,规范发展。建立并施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宏观调控、统一协调、迅速决策”的组织管理机构,推动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共同参与,组成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生物农业进行集中领导,同时由相关领域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包括战略目标、发展方向、重点任务、课题设置等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把握和战略性工作的咨询。加强国家对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与引导,组织全国性大协作、大联合。选择对我国抢占未来现代农业战略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

22、的研究领域,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进行重点研究,力争取得重大突破。2、完善法律,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和产业管理制度,科学制定生物农业产业研究与开发的管理政策,推进产业的迅速发展。修改完善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种子管理与生产、经营脱钩,种子管理、种子协会和种子检测机构相互独立,种子管理机构变成政府的职能机构,行使政府管理和执法职权;明确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审定、种子质量检验与认证、种子生产、销售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条款、细则;完善种子市场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整体执法环境,加大种业市场监管力度。同时制定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产业促进政策,

23、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完善农药、饲料、肥料、疫苗、兽药等行政审批制度,加强市场管理,严查违禁、伪劣产品和残留超标农产品进入产业。生物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物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渠道支持。我国应制定对农业生物育种、生物药物等高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整体投资计划,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生物农业研究与产业化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我国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农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对国家创新基地、区域农业创新中心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技术研究、保护本国技术,大力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国外先进技术

24、,形成公共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三位一体的良好格局,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农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贮备。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通过国家信贷及税收等措施,吸引及鼓励企业积极投资生物农业的研究与开发,加速生物农业研究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以国家投入为主,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和投入,逐步建立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多渠道投资体系,实现中央与地方、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力量整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势集成。注重农业生物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3、培养人才,产权保护高技术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加强生物科技人才培养。加大高校生物类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加强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在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型人才和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我国未来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模,加快基础研究人才、生物技术人才、工程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