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_第1页
高中地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_第2页
高中地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_第3页
高中地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_第4页
高中地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利用网络环境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课题组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主体教育的实施,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

2、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研究性学习改变了过去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研究性学习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而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课程设置中,明确地将

3、“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内容。为了贯彻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在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首次推出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共提供26个题目供学生选择实践,每个课题基本随教学进度而设,能力要求逐步提高,通过3年时间完成。学生每学期至少做一个,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研究报告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结论等。这些研究性课题从高一到高三,由小题目到大题目,从较容易到较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从小课堂到大课堂,从课本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观察、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可行性、可操作

4、性。对教师来说,表面上是隐性教学任务,做或不做都可行,实际上是素质教育任务,应该列入备课计划,随教学进度不折不扣地去做,也可以作为考查内容去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应该看到,近年来,高考注重能力考查,关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如2001年上海市高考地理卷。当前,许多学校受高考升学压力以及某些条件限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只是走过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但是,也应看到,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加之其它条件的限制,如资金,交通工具,安全等问题,不可能对研究的课题事必躬亲。那么,在校园中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呢?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

5、普及,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许多学校、家庭都有了互联网接口。互联网上信息资源丰富,这些信息大体分三类:一类是社会新闻;第二类是科技期刊上的论文;第三类是各大图书馆的藏书。无论是哪一类信息都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源。因此,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最好的选择。早在两年前,本课题组的成员就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文:网络教学交互方式初探 邱效琴 江苏电教 2001年12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网络化教学初探 陈国祥 江苏省电教论文一等奖全新理念,贵在实践“Intel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庄晓蓉 武进市中地会年会论文一等奖 网络化与地理

6、课堂教学的新型整合模式 方训 武进市电教论文一等奖网络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徐兆海 常州市中地会年会论文三等奖制作的网页:西部大开发 邱效琴 江苏省一等奖中国人口迁移与户籍制度的改革 陈国祥 常州市一等奖省前中地理组主页 方训 常州市三等奖长江 板块构造 庄晓蓉 省前中一等奖网络环境下的公开课:中国人口迁移与户籍制度的改革 陈国祥 江苏省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 2001年白色污染 徐兆海 武进市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评比一等奖2001年长江 庄晓蓉 2001年11月温室效应 方训 2001年11月二、 理论思考:网络化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资源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

7、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目的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即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任何一种教学实验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先进、正确的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引导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因此,我们选择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

8、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活动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自始至终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学习理论,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从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方面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广泛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取得许多成功经验。我们要认真汲取这些经验,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那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帮助、

9、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题进行网上研究性学习,并通过展示和评价研究成果,以期达到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这正是本课题正在和将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三、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探讨互联网在地理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研究性学习,力图在课堂教学的各各环节,如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革新,初步建立一套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下:(一) 注重课题资源积累,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在初始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要有计

10、划地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其精髓,以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学习理论。每位成员还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要广泛搜集互联网上的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能够提供某一课题或某一知识点的教学信息,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便于学生网上学习;综合校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开展二次开发或应用研究;随着资源的积累,尝试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进行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并应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二) 开展网上研究性学习,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进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围绕学生的学组织教学。我们将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上网条件入手,创设教学情景,

11、让学生的学习要求尽可能得到满足。当然,信息化条件的满足并不一定使学习效率提高,长时间的人机工作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上一些不健康内容也会对学生造成负作用等。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学过程的组织、驾驭,通过学生的协作和会话,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将所学知识外化,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白色污染”的学习为例,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白色污染的成因、危害以及从“利用环保型替代品”、“借助道德舆论”、“实施法律强制手段”等方面去根除白色污染,特别强调要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反思自身对白色污染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从而达成共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2、,从身边小事做起。(三) 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引进新型评价机制通过网上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当然,知识扩展的过程不仅仅是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整合提高。新型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更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资料的获取、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及创新意识等,彻底摒弃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旧观念。(四) 探索网络化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

13、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而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时代要求。四、 研究方法:1、 实践研究法:每位课题组成员都参与具体的实践研究工作,又根据各人的特长有着具体 的分工,通过实践获取所需的实验资料。2、 信息反馈法: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研究策略。3、 综合对比法:通过对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可行性。五、 课题实施的保障条件:1、先进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日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先进教学

14、理论,在教育教学的实验中,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自始至终地遵循和贯彻这一理论。2、 资金及设备保障:本课题研究无须添置资料和设备,主要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校现有省内一流的千兆校园网,办公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已全面运行。“网络走进教室”,每台计算机直接访问因特网成为现实。我校还配置了一个网络教室、两个微机室、四个多媒体教室等。学校现有高亮度投影仪56台、液晶投影仪16台、视频展示台14台、计算机147台。学校还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100多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工作。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15、基础。3、 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和参与对象: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专职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部分成员还参加了省级课题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经验。两位顾问多次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目前,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启动,已经设计制作了三个网络课件,进行了三个专题的研究。全组成员有决心和信心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是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高一、高二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热情高。六、 研究计划:依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实施:

16、(一)理论学习研究阶段:(2001年11月2002年4月)搜集国内、国际与课题有关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课题研究内容组织全体成员学习讨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为指导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二)教学实践探索阶段:(2002年4月2003年11月)首先依据题组成员各自的特长确定研究方向。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1、网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2、“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研究3、研究性问题设计的研究4、教学评价的研究 然后,各成员结合选定的研究方向,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课,通过教学活动收集资料,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每人每学期教学实践课不得少于两节。在此阶段注重对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加强各成员间的协作。(三)课题成果总结阶段:(2003年11月2004年3月)对教学中设计制作的网页、课件进行修改,辅导学生制作学习课件、撰写小论文。通过组织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对积累的课题资料的分析、讨论,各成员认真撰写教研论文,在此基础上,完成结题报告。七、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组长:徐兆海 全面负责课题组事务,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及课题成果总结。主持教学评价的研究。组员:庄晓蓉 负责文献材料的收集及组织学习工作,主持教学设计的研究,设计制作课题主页。方 训 负责“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研究,指导学生制作学习课件。杨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