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_第1页
A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经典模板)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 通常,在量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水平来设计评价指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描述语言来说明量规中各个指标的评价要求。一般地,评价量规的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确定主要评价要素 对学习计划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影响学习计划执行的主要学习环节或要素,从中选择某些要素作为评价要素,选择评价要素时要考虑其总体涵盖的范围及其在单元学习计划中的地位。 2 确定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主要指标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指标应该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 (2)主要指标要尽可能用简短的词语进行描述; (3)主要指标一般是一维

2、的,一个有效量规中的每个主要指标通常是一维的,它可以被分解成几个二级指标,但却与其他一级指标并列构成了评价的主要方面; (4) 所确定的主要指标整体要能够涵盖影响评价要素的各个主要方面。 每个评价要素的主要指标数目不必相同,但每个指标都应该是构成评价要素的主要影响成分。每个评价要素还可以拥有多级指标,但指标级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3设计评价指标权重 对所选定评价要素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权衡,为每个主要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并对量规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数)进行合理设置。 首先,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与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直接的关系,并与评价的目的相关,反映主要考察目的的评价指标,

3、权重应该高些。如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制作电子作品的有关技术,那么赋予技术、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则应该高些;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电子作品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那么赋予选题、内容、组织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则应该高些。 其次,在设计指标权重时要保证某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权重之和应等于该一级指标的权重。 4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 在设计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时,应该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避免使用概括性的语言如在评价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时,“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就会显得很含糊,而“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出处”这样的描

4、述就显得明确得多。 5设计量规的水平 在设计评价量规的水平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同一部分必须出现在每个量规水平里。如设计研究性学习量规, 水平 1 中涉及“信息收集”项, 则在水平 2、 3、4 也应该包括此项; (2)量规水平必须尽可能接近等距离。例如,水平 1 与水平 2 间的间距应当和水平 3 与水平 4 间的间距相等。 6修改和完善评价量规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评价量规进行修改和完善。(1)用设计出的量规对学习计划进行试评价,以便发现量规在主要指标、权重分配、等级描述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试用结果进行首次完善。 (2)使用元量规对自己设计的量规进行质量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对量规进行

5、再次完善。元量规即用来评价量规质量的量规。 A10A10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评价指标: 本指标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评价指标: 本指标学生在课前是否对上一节课内容认真复习,对本节课是否认真预习,以及课后是否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的一个参考标准。 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评分,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评价等评价等级级:量规分三个等级,优秀等级(80 分以上)、及格等级(60分以上)、不及格等级(60 分以下) 学生学习评价量化表学生学习评价量化表 姓名 班级 时间 评价 目标 评价标准 评分 得分 自评 组评 师评 课前 容内讲所&N节上习复否是 匚容内&N节本习预否是 1 1 U

6、 U ?容内的会 5 5 课上 亮宏音 冋 十J高有 会学动主是课上 课后 度程握掌 5 成完否是 分总 项目 权重 主要观察内容 评价 基准分 评分 学生学习表现 学 习方法 自主 25 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自主 性的体现,自我评价的机会等。 A:54 B:48 C:42 D:36 每档均 可在 6 分 内 评分 等第 评分 合作 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合作学习的行为表现, (包括倾听别人的发言,参与讨论,共同完成探究和实验等) 探究 根据探究活动的不同目标,重点观察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态度、观念和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达成度。 参

7、与程度 广度 15 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程度;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学生的参预程度。 深度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 基水平。 方法能力 习 效 果 情感态度 知识技能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学习管理 学法指导 教学观念 决问题的层次水平。 20 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合 作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实 践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的目标达成度。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 STS 教 育”四难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的体现。 学情分析(知识经验、学习需求、接受程度、 个性差异等) 25 15 A:36 B:32 C:28 D:24 每档均 重点、难点(从学生主体、教学目标等考虑) 教学行为(设问指导、示范演示、布置作业 等)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心 理氛围,对学生自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等。 学法指导的时机、强度和科学性、民主性。 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在教学行为中的体 现。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层次 等第 评分 可在 4 分 内评分 教学态度 教学民主意识(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学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