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故障原理与精度调整汇总_第1页
接触网故障原理与精度调整汇总_第2页
接触网故障原理与精度调整汇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5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与精度调整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内容提要6.5.1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 直接和BT供电方式测距原理AT供电方 式测距原理6.5.2接触网故障测距精度调整6.5.1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 直接和BT供电方式测距原理(a单线形式(b天窗状 态(d上下行全并联直接供电方 式,上下行间由隔离开关并联连 图6-5-1直接供电 牵引网示意图接。(c复线方式 直接供电单线直接供电方式 复线直接供电方式 复 线全并联直接供电方式6.5.1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单线直接供方式测距原理由于直接供电牵引网可以 等效为R-L电力线 路,供电臂存在着区间和站场,因而在各分段,牵引网阻抗具有不同的单位阻

2、抗特性,但是在局部分段,如在区间上的一段,牵引网状况具有一致性,在该段可以采用均匀单 位阻抗计算。牵引网短路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过渡电阻,根据电力系统知识,可以只考虑线路的电抗和距离关系进行故障定位,如图所示。图6.5.1(a单线形式X Xn X3 X2 X1 0 11 12 13 In L当故障发生在和之间 时,根据 电抗距离关系有:I = I n -1 + X n - X n -1 ( X - X n -1 I n - I n -1 图 6-5- 2直接供电方式下短路电抗距离曲线6.5.1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 复线直接供电方式测距原理 直接供电方式下的复线 方式一般在分区亭并联,如图(c)所示

3、。当短路发生时,上下行 互阻抗的影响不 能忽略,如图所示。图6-5- 1(c复线方式D1 U0 D2 I1 I d I2当上下行线路参数均匀时(一般情况可以认为成立),有测距原理故障发生在和之间时,根据电抗距离关系 有:D4 I= Z1 2L Z1 + Z 2 L Z1、Z2分别为上行、下行测量阻抗 图6-5-2 复线直接供电牵引网6.5.1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AT供电方式测距原理-吸馈电流比法、电抗法综合 测距?吸馈电流比即为AT中性点吸上电流复数与馈线电流复数之比,符号为。由于的虚部远小于实部,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吸馈电流比实部进行测距运算。?反向电抗即为测量点T-R间电压与AT中性点吸上电

4、流的复数比。I DL Eq ATIAT2 n 1 n 2 AT3 T1 R1 F1 X Q QT XF XT XTF QTF 0 XfT l 当 AT 牵引网单线运 行,发生T-R、T-F、F-R故障时,线路Q特性和电抗距离曲线图6-5-6所示。在 第I AT段,T-R、F-R故障可由Q特性测距,T-F可由XTF曲线测距,; 在第n 1AT段,T-R、T-F、F-R故障可分别由XT、XTF、XF曲线测距; 在第n 2AT段,T-R、F-R故障可分别由反向电 抗XfT、XfF曲线测距。QF XfF 图6-5-6单线AT牵引网故障Q特性和电抗特性6.5.1接触网故障测距原理-小结 根据我国电气化铁

5、路运行的故障测距装置来 看,运行基本良好,测距装置在电 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我国大部分直接供电和BT供电方式下的测距都采用电抗距离曲线查表测距和上下 行电抗比方法测距。在既有的 AT供电线 路中,主要设备仍采用 AT吸上电流比的 测距系统,但由于该种设备年代久远,测距 精度相对较低(误差可以达到2km)。部分线路变电所采用吸馈电流比和电抗综合测距方式。由于我国既有 AT供电线路正在或计划进行大规模改造,随着配备有良好远动设备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于这些线路,各种测距方式都可以在先进设备条件下发挥各自的优越性、互补性。全并联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哈大线的成功运行,不同于常规直供线

6、路的 测距原理或方法也第一次应用在该线路上,为电气化铁路故障测距原理增添了一 些新型应用方式。在未来的京沪高速铁路中,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复线全并联AT供电方式,一些相关的测距原理已经见诸文献,同时也要经过现场实际运行以检 测测距效果。在我国部分电气化铁路,限于条件不能采用复线牵引网方式供电, 设计部门采用线路始端和中部增加串联补偿装置以提升网压,改善供电质量,提 升运能。由于 电容具有负电抗的性质,串补装置的加入破坏了线路阻抗的单调 性。这样的直接供 电方式测距遇到了一定的难题,但可以根据电路的RLC特性,分析故障数据,进行 测距运算。6.5.2接触网故障测距精度调整精确故障测距步骤:设计院提供详细的原始 资料。该资料包括:馈出线的单位阻 抗,馈出线的长度,按照变电所供电臂实际 走向来详细划分区 间的单位自阻抗,互阻抗,区间长度,然后是站场的单位自阻 抗,互阻抗,站场长度,一直到分区所为止。通过上述原始资料进行定值表整定,段数按照实际情 况来划分。通过短路试验(三次短路试验,区间起点金属 性和非金属性短路试验以及该区间末端金属性短路试验)来修正PT和CT的角差、区间的单位阻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