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上预言了高压下LaN的压致结构相变和电子结构的压力效应.计算结果显示LaN在高压下从NaCl结构B1,空间群Fm3m$变成CsCl结构B2,空间群Pm3in,并得到了结构转变压力,以及相应能带结构和带隙宽度的影响.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高压;结构相变;NaCl结构;CsCl结构AbstractThispapermainlybasedonthedensityfunctionaltheory(DFT)firstprinciplescalculation,theoreticallypredictedLaNunderhighpressurepr

2、essureinducedstructuretransformationandtheelectronicstructureofthepressureeffect.ThecalculationresultsshowtheLaNunderhighpressurefromtheNaClstructure(B1,spacegroupFm3m)intotheCsClstructure(B2,spacegroupPm3m),andobtainsthestructurechangeofpressure,andthecorrespondingenergybandstructureandbandgapwidth

3、effect.Keywords:Firstprinciples;highpressure;structuraltransformation;NaClstructure;CsClstructure目录摘要J.AbstractII1 绪论.1.1.1 晶体结构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1.1.2 高压研究的意义2.1.3 本文的主要内容3.2正文4.2.1 高压下晶体结构的研究现状4.2.2 理论方法52.2.1 密度泛函理论根本概念. 交换关联项的处理 密度泛函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 状态密度在Brillouinzone的表示1.12.3 高压下LaN结构相变的第

4、一性原理计算112.3.1 研究了LaN的结构112.3.2 计算了两种结构的晶胞总能与体积的关系曲线132.3.3 计算了LaN的相变压力132.3.4 计算了LaN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14结论借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6.附录借误!未定义书签.致谢.17.1绪论1.1 晶体结构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金刚石对顶砧Diamondanvilcell,DAC问世的50年来,元素和二元化合物半导体的根本性质一直是高压科学研究中最活泼的领域之一.在DAC中,压腔内的压力可以连续地、大范围地改变,导致其中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发生特殊的和常压观察不到的变化.有趣的现象之一是在压力作用下原子的排列可能会发生

5、忽然的改变-压致结构相变.在DAC中产生的压力可以导致样品的体积减少高达50%,从而导致原子间相互作用发生显著改变,引起包括结构、物理性质等在内的诸多变化.理论和实验研究说明,在压力作用下,元素和化合物显示出了一系列不同种类的结构相变.其中一些转变是“重构的,即相变过程发生大的体积变化,也发生化学键的断裂.例如,在常温与常压下稳定的绝缘4配位结构,在压力作用下转变成6配位的金属相.这种强烈的一级相变通常显示出逆相变的明显滞后现象,甚至相变不可逆.另外一些转变是“位移性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原子的位置移动相当小通常伴有一个小的应变.例如,朱砂相结构到NaCl结构的转变,是通过键长和键角的调整而实

6、现的,这种转变属于二级相变.这种相变往往显示出逆相变过程的比较小的滞后现象.还有少数的转变是从无序相到有序相的转变.实验发现,anb8-n化合物的压致结构转变通常伴有电阻率电导率的突变1-2.关于材料的高压相结构的系统研究,起源于1963年Jamieson关于Si、Ge和IIIA-VA族化合物的工作,以及Mariano和Warekois、RooymansOwen等人关于IIB-VIA族化合物的工作.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物理学工作者达成了一个十分广泛的共识:在压力作用下,元素和化合物的结构向配位数增加的高对称性结构转变.第一性原理计算是对实验研究的补充,同时可以起到证实实验结果的作用.1980年,

7、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电子结构来研究高压相变的可能性被Yin和Cohen所证实3.他们计算了Si的几种结构的能量,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这一成就大大促进了高压相变研究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开展.最近,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关于IVA、IIIA-VA和IIB-VIA族化合物的理论计算.当今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已经允许精确的结构弛豫,允许同时考虑温度效应.这种计算具有足够的精确性,能包分辨小到几个meV/atom的能量差,到达了区分几个相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尽管这些计算也有近似性和局限性,但是计算能够给出一些实验中无法得到的信息.例如,通过计算一种物质的不稳定的相,可以帮助确定结构转变的趋势,还可以实现非常高

8、压力下的计算,用来预言新的相变,而实现相应条件的实验研究在实验技术上却十分困难.另外,实验上关于相变发生的实际路径的信息难以得到,而第一性原理计算能够对转变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1.2 高压研究的意义压力像温度一样是一个热力学根本变量,它可以将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同温度比较起来,在压力不高时,它对相变的影响很弱,因此常被忽略;但压力足够高时,是实现非平衡相变和制备亚稳相的有力手段.实验说明,当压力大于100GPa时,可能出现的亚稳相的数量大约是常压下的5倍.因此,利用压力手段是制备性能优异的亚稳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结果说明,在超高压力作用下发生的物质结构相变,新的亚稳相的电

9、磁学性质和热力学参数、力学性能等等往往发生很大的变化,比方,电导率、载流子浓度、热导率和弹性系数等等.压力是独立于温度和组分的一个根本物理维度,可以非常有效地缩短物质的原子问距,增加相邻原子电子轨道重叠,进而改变物质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使之到达高压平衡态,形成全新的物质状态,而这些物质多具有异于常压物质的结构和新奇的物理、化学性质.这种作用是通过压缩实现的,不设计元素的替代等化学因素,反映了研究物质的一种“纯变化.自然界中绝大局部实体处于高压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压科学是人类熟悉自然开启宇宙之门的钥匙.1955年,美国GE公司通过高温高压方法用石墨合成出了人造金刚石.19

10、57年,美国GE公司合成出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高压研究不断给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新材料、新性质、新的物理规律,是人类熟悉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在超高压力作用下,很多在常压下为半导体或者绝缘体的物质发生金属化转变.其物理机制是由于压力的作用,原子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其电子轨道相互叠加,使原来费米面上的满电子能带和导带交叠.然而,最近研究结果发现,在常压下的金属Na在高压下反而变成了透明的绝缘体1.可见,压力带来的五行变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物理机制也是复杂多样的.近二十年来,由于电阻、硬度和力学性质这些显著的物理特性,岩盐矿结构的过渡金属氮化物被广泛的研究,锢系金

11、属具有不同的电子轨道占有数,变化的4f壳层电子的填充数使得锢系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反响堆中作为保护材料、防火材料,尤其是LaN是中频红外区域光电子器件的适宜材料,也可以被用作涂层材料、电接触材料、扩散膜、减震层,将来有可能在二极管和三极管中得到应用.结构相变的研究对于许多领域如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化学物理科学是非常重要的.高压下结构相变及其相变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主题.1.3 本文的主要内容本课题是采用美国Accelrys公司的分子模拟方法,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索LaN的压致结构相变和电子结构的压力效应.2正文2.1 高压下晶体结构的研究现状晶体结构包括原

12、子的类型及排列方式,习惯上将晶体结构发生转变的变化叫做结构相变.同一种物质有着不同的晶体结构,不同的晶体结构对其作为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锐钛矿TiO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金红石TiO2那么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折射率4,所以结构相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结构相变的研究对于许多领域如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化学物理科学是非常重要的.结构相变及其相变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主题.实验上研究晶体结构的常用技术手段有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IR、电子顺磁共振ESR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其中最常用的是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5.理论上的方法主要有解析研究,密度泛函理论6,和G

13、W方法7单粒子格林函数G和Coulomb动态屏蔽作用W等.结构相变很早的著名工作是对马氏体相变的研究,1895年人们只把钢中由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转变为体心立方结构的马氏体的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20世纪40年代以后,不但在铁合金Fe-Ni、Fe-Mn,而且在许多有色金属及合金和陶瓷材料中发现了马氏体相变,它们形成马氏体的根本特征与钢中相似.马氏体相变已成为材料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结构相变类型.马氏体相变对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开展具有深远意义:马氏体相变可以提升钢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对陶瓷采用马氏体相变增韧已取得明显效果;新型形状记忆合金是以马氏体相变为根底的;马氏体相变在纳米材料和聚合

14、物材料中也在兴起;由结晶蛋白质构成的生命材料在完成生命功能的过程中也会发生马氏体相变.8-9结构相变是最近研究的热点.100纳米级尺度的合金在晶体结构和无定形结构之间可以发生快速并且可逆的相变,并伴随着光电性质的改变.这种相变材料可以满足现代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对高密度、快速和稳定的存储器的备迫切需要.2007年Akola等对这种相变材料G&Sb2T&和GeTe在纳米尺度的结构相变用Car-Parrinello方法6的密度泛函理论进行了模拟研究.2007年Yuan-HuaLin等10对磁电材料BiFeO3进行掺La铁磁性质的研究,掺杂15%La的BiFeO3,剩余磁化是纯洁Bi

15、FeO3的20倍,极大地增强了铁磁性能.这是由于发生了菱面体到正交形的结构相变.2007年Kim对固态氧的结构相变用密度泛函理论和GW近似进行了计算研究,GW近似计算结果说明在压强为51.7GPa时发生e结构到结构的相变,并且伴随绝缘体到金属的相变,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说明在40GPa时£结构的固态氧就发生了绝缘体到金属的相变,这是由于密度泛函理论低估了能隙.2021年Errandonea等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对单斜晶结构的InSe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结果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电子结构和总能计算进行了解释.通过实验发现压强19.4GPa左右时会发生单斜晶结构到四角

16、形结构的相变,而且该结构相变是可逆的.实验结果说明四角形结构的InSe是低能隙的半导体,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说明是金属态,原因是密度泛函常低估能隙.对低维的结构相变研究最近也有很多.最近为了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器和模拟器,低维离子晶体的结构关注度越来越高.2021年Fishman等对一维的离子晶体的结构相变进行了解析研究,他们发现被简谐势约束的一个个离子线形链,当与离子数有关的径向势到达某一值时,忽然发生到Z字型的结构相变,并用朗道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相变为二级相变,序参量为据链轴的晶体位移.对结构相变机制的研究是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到20世纪末就马氏体相变的机制已经提出10余种模型,如马氏体

17、相变的表象学假说“W-L-R理论和“B-M理论,但均不够成熟,对马氏体相变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9.2007年Bussmann-Holder等解析研究了氧化物钙钛矿SrTiO3在温度105K时发生立方到四角形的结构相变,认为该相变机制是由于极化软模(polarsoftmode)不同于1969年shirane等提出的是由于铁电软模.铜类金属钵Pu的从面心立方到单斜晶的结构相变的机制很复杂一直是个难题,2021年Lookman等对该相变机制用声子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两个结构间的定向关系(Orientationrelationship)严格限制了可能的相变机制.轻的铜类金属体积小有巡游性的f

18、电子,表现出非磁性,发生从立方到四角形或正交形或单斜晶的结构相变,遵从Wentzcovitch-Lam型的定向关系;重的铜类金属体积大有局域性的f电子,表现出磁性,发生从立方到六重对称如六角密排的结构相变,遵从Shoji-Nishiyama型的定向关系.从轻的铜类金属到重的铜类金属的定向关系的变化与f电子的巡游性,磁性和体积直接联系.Pu是一个特殊的铜类金属,位于轻重铜类金属的临界位置,它的f电子处于巡游性和局域性的转折点,Lookman等认为Pu从面心立方到单斜晶的结构相变有一个结构相变路径即三个位移性的结构相变序列:面心立方结构-三角形结构-六角形结构-单斜晶结构.他们还认为其它如面心立方

19、到体心立方的结构相变也可以用声子机制语言描述的晶体定向关系的方法来研究.2.2 理论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Firstprinciplesabinitiomethod)仅仅需要5个根本物理常数,即电子的静止质量m.、电子电量e、普朗克常数h、光速c和波尔兹曼常数,而不需要其它任何或经验或拟合的可调参数,只需知道构成体系的各个元素与所需要模拟的环境(如几何结构),就可以应用量子力学原理(如Schr?dinger方程)计算出体系的总能、电子结构等,因此有着半经验方法不可比较的优势.CASTEP特点是适合于计算周期性结构,对于非周期性结构一般要将特定的局部作为周期性结构,建立单位晶胞前方可进行计算.

20、CASTEP计算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首先建立周期性的目标物质的晶体;其次对建立的结构进行优化,这包括体系电子能量的最小化和几何结构稳定化;最后是计算要求的性质,如电子密度分布、能带结构、状态密度分布、声子能谱、声子状态密度分布、轨道群分布以及光学性质等等.CASTEP计算总体上基于DFT,但实现运算具体理论有:离子实与价电子之间相互作用采用鹰势来表示;超晶胞的周期性边界条件;平面波基组描述体系电子波函数;广泛采用快速付利叶变换(FastFouiertransform,FFT)对体系哈密顿量进行数值化计算;体系电子自洽能量最小化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采用最普遍使用的交换-关联泛函实现DFT的计算,

21、泛函涵括了精确形式和屏蔽形式.CASTEP中周期性结构计算的优点:与MS中其它计算包不同,非周期性结构在CASTEP中不能进行计算.将晶面或非周期性结构置于一个有限长度空间方盒中,根据周期性结构来处理,周期性空间方盒形状没有限制.之所以采用周期性结构原因在于:依据Bl?ch定理,周期性结构中每个电子波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波函数与晶体周期局部乘积的形式.它们可以用晶体倒易点阵矢量为波矢的一系列别离平面波函数来展开.这样每个电子波函数就是平面波和,但最主要的是可以极大简化Kohn-Sham方程.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方便计算出原子位移引起的整体能量的变化.在CASTEP中引入外力或压强进行计算是很方便的,

22、可以有效实施几何优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平面波基组可以直接到达有效的收敛.2.2.1 密度泛函理论根本概念在凝聚态体系中,原子数密度的数量级达1023/cm3,要根据量子力学求解这样多粒子耦合在一起的多体Schr?dinger方程是很困难的.密度泛函理论的根本想法是原子、分子和固体的基态物理性质可以用粒子密度函数来描述,是一种完全基于量子力学的从头算(abinito)理论,为了与其他的量子化学从头算区分,人们通常把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称做第一性原理计算.这源于Thomas和Fermi1927年的工作.1964年,Hobenberg和Kohn提出了严格的密度?S函理论,随后Kohn与Sham对这

23、一理论进行了精确地求解,并提出了交换关联能的局域密度近似(LocalDensityApproximation,LDA).之后,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展和建立了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ocalSpinDensityApproximation,LSDA)和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GradientApproximation,GGA)等方法.从而由电子结构便可以推断物质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诸多宏观性质,如振动谱、热导率、电导率、磁有序和光学介电函数等. 从波函数到密度泛函根据量子力学,我们知道一个给定系统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系统的波函数中.对于一个外势场V(

24、r)中的N电子体系,通过解Sch?dinger方程可以得到电子波函数,进一步通过波函数计算力学量的期望值,便可以得到所有可以观测量的值.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已经开展了许多方法用于求解Schr?dinger方程,比方物理学中基于费曼图和格林函数的微扰方法,化学中的组态相互作用方法等.但实际上,除个别极简单的情况(如氢分子)外,物体中电子和核的数目通常到达1023-1024/cm3的数量级,加之如此多的粒子之间难以描述的相互作用,使得需要求解的Schr?dinger方程不但数目众多,而且形式复杂,即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无法求解.为了有效求解多粒子系统的Schr?dinger方程,在第一性原理计算

25、中隐含有三个基本近似,即非相对论近似、绝热近似与单电子近似.除此之外,由于人们感兴趣的是平衡态体系,因此做了定态假设. 密度泛函的理论根底密度泛函理论的根底是1964年Hohenberg和Kohn在非均匀电子气Thomas-Fermi模型上提出的两个著名定理.定理一:不计自旋的全同费米子系统非简并基态的所有性质都是粒子密度函数的唯一泛函.该定理保证了粒子密度作为体系根本物理量的合法性,同时也是密度泛函理论名称的由来.定理二:对于给定的外势,在总粒子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系统的基态能量等于能量泛函En(r)的最小值,可以通过对试探密度n(r)的变分求极小值来得到Kohn

26、-Sham程:有效单体理论上述Hobenberg-Kohn定理仍属多体理论,它证实了粒子数密度函数是确定多粒子系统基态物理性质的根本变量,同时确定了能量泛函对粒子密度函数的变分是确定系统基态的途径.因此,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确定粒子数密度函数n(r)、动能泛函Tn(r)和交换关联能泛函E“(n(r).其中n(r)和Tn(r)可以由Kohn和Sham提出的Kohn-Sham方程解决;对交换关联能泛函E“n(r),现在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局域密度近似(LDA)或者广义梯度近似(GGA)解决.Kohn和Sham引入一个假想的无相互作用电子系统,使其基态电子密度恰好等于所要求解的相互作用多电子系统的电子密度n

27、(r)0于是n(r)可以严格地分解成N个独立轨道波函数之和:Nn(r)=";()r()(2.1)iW其中(|)i(r)是密度函数对应的Kohn-Sham(KS)轨道.而这个假象的非相互作用体系的动能算符期望值可以简单地写成各电子动能的和NT(n)='dr;(亢2;r()(2.2)i1将能量泛函对KS轨道进行变分可以得到著名的KS方程1.9.(一2yVext(r)VH(r)Vxc(r)i!(十iir(2.3)其中Vex(r)、VH(r)和Vxc(r)分别是外势、Hartree势和交换相关势.2.2.2 交换关联项的处理尽管KS方程在形式上严格地将相互作用多粒子系统的基态问题转化

28、为在有效势场中运动的独立粒子的基态问题.但是由于将来自交换和关联的所有多体效应都包括在一个未知函数一交换关联能泛函Excn(r)中,所以多体系统问题的真正求解与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还依赖于如何寻找合理的近似去获得Excn(r)的具体形式.通常可以将其拆成两项:交换项Ex联项和关联项Ec加以分别处理:Ex是考虑到自旋相同电子间因Pauli不相容原理而产生排斥作用引起的能量;Ec那么是电子之间的关联作用而引起的能量.严格地讲,Excn(r)作为n(r)的泛函,依赖于整个空间的电子密度分布,求解起来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准确形式.现在通常的处理方法有局域密度近似、广义梯度近似及杂化密度近似(HybridD

29、ensityApproximation,HDA)等方法. LDA方法交换相关能量泛函的一个最初的简单近似是LDA,即用具有相同密度的均匀电子气的交换关联函数作为对应的非均匀系统的近似值.考虑一个电子密度变化缓慢的系统,把Excn(r)写成局域量excn(r)式,Exln(r月dr(rKn(r(2.4)于是有Vxcnr)dT:几<nr(但5)dn(r)其中昵n(r)度为n(r)的均匀电子气的交换-关联化学势.而excn(r)的一个特别简单的形式可以通过忽略均匀电子气内的关联得到.这样,便产生了相应的交换能2/;xcn(r)自r(3商(2.6)2二和势场Vxcnf月-e5*3(

30、2.7)LDA方法形式简单,显然是均匀电子气的.因此只有系统的电子密度n(r)在局域Fermi波长入F(r)三3冗2n(r)1/3尺度上做缓慢变化的情况下才适用.不过由于实际计算的加和效应和平均效应,LDA对许多体系都能给出很好的结果,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惊人成果,是目前经常使用的近似方法之一.通过归纳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的比较,已经发现LDA方法存在的缺陷包括系统地高估结合能和离解能(即低估晶胞参数、键长等)、低估了绝缘体的带隙等.对电子密度分布极不均匀或能量变化梯度大的系统,如对一些存在过渡金属或稀土元素的材料来说,由于d电子或f电子的存在,其电子云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使得空间中各点的交换关联

31、能与空间中其他位置的电荷分布密切相关,LDA方法将彻底失效,因此需要开展新的方法.采用LDA主要的缺陷归纳如下:(a)对光学跃迁带隙预测较差(一般是过低估计带隙宽度).这虽然对基态性质如电荷密度、总能量以及应力影响不大,但在导带状态计算中却是一个大问题,如关于光学性质、输运性质等的计算.在诸如光伏装置等领域的研究中,带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采用“剪刀(Scissor工具在固体带隙计算中很有用,但对未获得实验结果的物质,是不能采用这个方法的.(b)对类似SQ2这样的电子气分布极不均匀体系,根本假设中关于电子密度分布在空间缓慢变化的条件是不满足的,这样的体系采用LDA处理就存在难题.(c)LDA

32、简单地认为计算体系是顺磁性(Paramagnetic的,对于包含未配对(unpaired)的自旋体系采用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对自旋向上(spinup)和向下(spindown)的电子分别采用密度泛函计算)是很有用的,比方在费米能级(Fermilevel)处半填充的系统.(d)最后一个很少关注的领域就是玻璃陶瓷工业,LDA对弱的结合键(如偶极涨落)很难描述,氢键在LDA中无法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GGA方法LDA对实际非局域的Excn(r)进行局域密度处理,因此对n(r)进行梯度展开以考虑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对Excn(r)的影响自然地能够进一步提升计算精度.GGA近似中的交

33、换关联能不但与密度有关,而且和密度的梯度有关:EGGA=口(nynd3r(2.8)GGA交换关联能有三种形式,分别为PW91、PBE、RPBE.由于参加了一个非局域梯度项,与LDA相比,GGA方法能给出更精确的能量和结构,更适用于非均匀的开放系统.对于较轻的元素,GGA的结果一般与实验符合的很好,不仅是共价键和金属键,氢键和范德华键的键能计算值都较LDA计算得到了改善.2.2.3 密度泛函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要使用计算机求解任何方程,首先都需要将连续的量分解成离散的量.对第一性原理计算中的Hartree-Fock方程或自洽KS方程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波函数小(r)或电荷密度n(r)之类的连续物

34、理量进行离散,从而将方程表示为矩阵形式后才能求出矩阵的本征信和本征矢.离散的方法主要有基组展开和格点表示两种.格点表示方法的根本思想是把实空间划分成一个有限的离散网格,然后将一个连续的物理量用它在每个格点上的数值来表示,具有简单直接、容易实现等优点,但由于效率太低而一直没能够在电子结构计算中得到广泛应用.基组展开法是把一个连续物理量用一组函数来展开.由于实际计算只能使用有限个基函数,因此,通常需要仔细选择一组适宜的基矢,以使由个数有限引起的误差(称为截断效应)尽量小.根据所选取的基函数的特点,DFT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分为:线性组合原子轨道(LCAO)法,超软鹰势平面波(USPPW)法、线性缀加

35、平面波(LAPW)、投影缀加波(PAW)等方法.平面波是自由电子气的本征函数,是最简单的正交、完备函数集,而且此函数集的性质还可以通过增加截止能量的方法系统地加以改善,所以采用平面波作基组是非常自然的思路.但是,系统波函数在原子核附近有很强的定域性,动量较大,需要数百个平面波才能展开,导致计算过程收敛很慢,甚至无法收敛.因此,除了少数金属单质(如Al等),直接使用平面波展开不具有实用意义.为了克服平面波直接展开收敛性差的缺点,基于在材料中价电子参与电荷转移和成键等过程,而内层电子相对来说局域性较强,不参与成键,对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影响较小,而且化学物理环境对芯态波函数影响也很小等方面的考虑,提出

36、了鹰势(PseudoPotential)方法把价电子的波函数用一个比较平缓的波函数和芯态的叠加来描述,即震波函数(Pseudo-Plane-Wave,PPW;在彳证PPW与真实波函数具有完全相同的能量本征值的前提下,同时将真实原子势(包括核对价电子的库仑势和芯电子对价电子的等效排斥势)改变成某种有效势(即震势)来模拟离子实对价电子的有效作用.由“震势+震波函数两者构成的系统称为鹰原子.引入鹰原子的概念之后,电子波函数振荡最剧烈的芯区被代之以变化大为平缓的局部.这样,用平面波展开这个震波函数时,需要的平面波截断能量就可以大为减少.因此,展开芯态函数所需要的平面波数目和总的计算量也大为减少.为了构

37、建最正确震势,以便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使震波函数尽可能平滑,即能由少数几个平面波叠加构成而提升计算效率,人们提出了多种震势方法,如经验震势(EmpiricalPotential,EP)、模守®费势(Norm-ConservingPotential,NCP)以及超软势(UltrasoftPotential,USP)等.(1) NCP一个参数化的等效势,其所对应的波函数不仅与真实势对应的波函数具有相同的能量本征值,而且在截断半径以外与真实波函数的形状和幅度相同(即模守恒条件);在截断半径以内保证波函数的模的平方一致.这样的等效势有效地描述了价电子感受到的来自原子核和处于满壳层电子的相互

38、作用.这种鹰势能产生正确的电荷密度,适合做自洽计算.(2) USP由Vanderbilt于1990年首次提出,根本思想是:利用价态和芯态的正交性,对涉及束缚态的芯区电荷密度进行修正,即把被砍掉的较局域化的电子云再补回去,同时引入多个参考能量,补偿电荷(AugmentationCharge)等概念来到达归一化模守恒条件.这个特性保证了它对所有的元素都能够顺利构建成功,并保证了很高的效率.实际应用中模守恒震势移植性较好,适合多种物理化学环境,但需要较高的截断能.超软震势平坦,截断能较低.2.2.4 状态密度在Brillouinzone的表示给定能带n对应的状态密度Nn(E)定义为:dkNn(k)3

39、、.E-Enk()(2.9)4二En(k)描述了特定的能带分布情况,积分在整个Brillouin区进行.另外的一种表示状态密度的方法基于Nn(E)dE与第N级能带在能量E到E+dE范围内与允许波矢量数成比例.总体状态密度N(E)就是所有的能带允许电子波矢量求和,从能带极小值积分到费米能级就得到了晶体中包含的所有的电子数.在自旋极化体系中状态密度可以用向上自旋(多数自旋(Majorityspin)和向下自旋(少数自旋(Minorityspin)分别进行计算,它们的和就是整体状态密度分布,它们的差值称为自旋状态密度分布.借助于状态密度这个数学概念可以直接对电子能量分布进行积分,而防止了对整个Bri

40、llouin区积分.状态密度数值化计算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对各个能带电子能级进行采用柱状图取样,进行Gaussian拟合.用这种方法绘制的状态密度分布图不存在类似于van-Hove奇点锋利分布,但只需要少量的k点即可.其它的准确方法基于对Brillouin区参考点之间采用线性或二次方内插法.目前最可靠和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四面体插入法,但这种方法与Brillouin区网格特殊点是不融合的.因此CASTEP使用了由Ackland开展的简单的线性内插法,对Monkhorst-Pack倒易基组平行六面体采用线性内插法,能带能量组合基组进行柱状取样.偏态密度(PDOS)和局域态密度(LDOS)是一种分

41、析电子能带结构有效的半经验方法.局域状态密度表示了体系中不同原子在各个能谱范围内电子状态分布情况.偏态密度进一步将上述分布以角动量奉献进行量化分析.了解状态密度分布峰值中s、p和d轨道奉献是很有用的.LDOS和PDOS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电子杂化状态的方法,对于解释XPS和光谱峰值的起源很有帮助.PDOS分析基于Mullikenpopulation分析,每个给定原子轨道在能带各个能量范围内分布均表示出来,特定原子所有轨道的状态密度分布和以LDOS表示出来.与整体态密度计算相似,采用了高斯混合算法或线性内插法.2.3高压下LaN结构相变的第一性原理计算2.3.1 研究了LaN的结构 B1相的结构B2相的结构2.3.2 计算了两种结构的晶胞总能与体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