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_第1页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_第2页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_第3页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_第4页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战争战争 世界各国反战游行世界各国反战游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看到人类战争的罪恶,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的最大限度的表现。意志力、智能、体能的最大限度的表现。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掌握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方法:了解梗概,掌握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方法:了解梗概,整理线索,划分层次,归纳中心,分析写法。整理线索,划分层次,归纳中心,分析写法。 毛泽东毛泽东1913在湖南省立第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四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在上海年在上海1927年大革命年大革命失败前在武汉失败前在武汉1938年春在延安窑洞年春在延安窑洞撰写撰写论持久战论持久战1936年长征途中年长征途中1947年转战陕北年转战陕北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

3、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值却历久不衰。

4、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年在开国大典上(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新中国的缔造者)思想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1949 1949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 4月月2020日日悍然拒绝悍然拒绝签订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国内和平协定。4 4月月21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即发布了向全

5、国进军的命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22日日2 2时,新华社播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22日夜,毛泽东同志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鄂鄂 豫豫 绥靖绥靖 阻遏阻遏 锐不可当锐不可当 荻港荻港 溃退溃退 歼灭歼灭 要塞要塞 二十八宿二十八宿 管辖

6、管辖 y su jng dng d ku jin si xi xi 生生 字字 注注 音:音:新闻的有关知识:新闻的有关知识:2、新闻的写法、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有时兼有议论、描写1、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告文学。 新闻新闻(消息)消息)六要素六要素:五部分五部分:特特 点:点: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经过、结果标题、导语、主体、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背景、结语1 1、让事实说话;、让事实说话;( (真实性)真实性)2 2、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报道迅速及

7、时;(及时性)3 3、简明扼要。(准确性)、简明扼要。(准确性)新新闻闻的的五五个个结结构构思思 考考 题题从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冲破敌

8、阵”“横渡长江横渡长江” 人数之多人数之多(兵力兵力)(战线战线)之长)之长攻势之利攻势之利地点和事件结果地点和事件结果(战况战况)画渡江示意图:画渡江示意图:你能根据新闻的主体你能根据新闻的主体 部分绘出三路军渡江部分绘出三路军渡江的示意图吗的示意图吗? 看图看图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中路军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东路军(35万)万)(30万)万)(35万)万)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第

9、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标题:标题:(第(第1、2两句)两句)(剩余部分)(剩余部分)中路军: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东路军:主体:主体:导语:导语:渡江概况渡江概况(从四个方(从四个方 面概括)面概括)攻势猛攻势猛战况好战况好中路军首战告捷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西路军所向无敌及评论及评论(重点)(重点)东路军战绩辉煌东路军战绩辉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数多人数多战线长战线长课课文文结结构构2、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背景: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3、开头的括号部分是什么内

10、容?是“电头”部分,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4、你能概括这则新闻的中心吗?这篇新闻,气势磅礴,全面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渡这篇新闻,气势磅礴,全面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这是中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江战役,这是中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这一历史,让我们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义的胜利。这一历史,让我们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小组讨论)1、本文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本文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 2、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找出本文的议论

11、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二层开头第二层开头“二十日下午五时起二十日下午五时起”与第一层开头与第一层开头“二十日夜起二十日夜起”紧相衔接;紧相衔接;第三层开头第三层开头“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我军突破了我军突破了”一句起了一句起了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作用,把第二层的作用,把第二层与第三层衔接起来了。与第三层衔接起来了。 “此种情况此种情况都很泄气都很泄气”。属属“背景背景”部分。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中心。质疑析疑质疑析疑1、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为

12、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在新闻的主体里,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中路在新闻的主体里,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

13、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日下午五时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被我军突破了”。话题巧妙而自然地从。话题巧妙而自然地从“西面西面”转到转到“东面东面”。你从图片中感受到

14、了什么?你从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 文中的词句是否也能文中的词句是否也能带给你同样的感受?请举带给你同样的感受?请举例说明。例说明。 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色彩的词语突破、英勇善战,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锐不可当歼灭、击溃、占领、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控制、封锁、切断我军我军:敌军敌军:纷纷溃退、毫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不想再打了、泄气泄气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二十日夜起,长

15、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路军首先越过越过安庆、芜湖线,安庆、芜湖线,到达到达繁昌、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地区,铜陵、青阳、荻港地区,共共渡过了渡过了30万人。万人。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路军首先突破突破安庆、芜湖线,安庆、芜湖线,渡至渡至繁昌、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二十四小时内时内即已渡过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不同的表达效果。) (1)句好。句好。“突破突破”表

16、明有敌军防守,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2)用)用“越过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渡至至”比比“到达到达”含义丰富,有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横渡与到达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3)“二十四小时内即已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用“共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

17、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1)句好。句好。(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有嘲讽意味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二十一日”重重复。复。 (新华社长江前线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日22时电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

18、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在文中的作用是,在文中的作用是_。2(新华社长江前线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日22时电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为什么?_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和和_。4百万百万是夸张吗是夸张吗?为什么为什么?5西起九江西起九江(不含不含),东至

19、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域一句中的一句中的(不含不含)、均均有何表达作用有何表达作用?导语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冲破敌阵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横渡长江不含不含是不包括,体现本文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是不包括,体现本文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是全的意思。突出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温家

20、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于国务院于7月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标题标题导语:导语:国务院于国务院于7月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体:主体:“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强调,

21、保障制度等工作。保障制度等工作。” 拓拓 展展 延延 伸伸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确精练

22、,铿锵有力。毛泽东毛泽东中华我军解放南阳中华我军解放南阳背景简介背景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万人。人。1947年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

23、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造了条件。1948年到年到1949年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人物:中原我军中原我军 时间:时间:1948年年11月月4日下午日

24、下午 地点:地点:南阳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南逃。 经过与结果: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

25、阳守敌王凌云弃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把握全文内容,划分层次把握全文内容,划分层次 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 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一小题第一小题: 句好。句好。 因为:因为:“突破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守敌,冲破敌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