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详解)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详解)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详解)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详解)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详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 点 集 训【P167】一、选择题1朱元璋未称帝时就认为元朝“以宽纵失天下”,“(治国)首在正纲纪。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今将相大臣,宜以为鉴,协心图治,毋苟且因循,取充位而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A打击贪腐,整顿吏治B废除丞相,直辖六部C设大学士,以备顾问D广开言路,体察民情【解析】材料中朱元璋认为元朝“宽纵失天下”“纪纲不立”“法度不行”,导致腐败灭亡,因此他采取的措施是打击贪腐,整顿吏治,争取民心,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丞相制度的弊端,故B项排除。设大学士与材料背景无关,故C项排除。广开言路,体察民情不是打击贪腐的

2、主要措施,故D项排除。2(2016雅礼)朱元璋建国之后,废除宰相制,发布皇明祖训警告子孙:“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并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这一做法(D)A导致了明朝政治的腐败B消除了皇权旁落的隐患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堵塞了制度改良的可能性【解析】朱元璋强调后世君主必须严格遵照已有之成法,从而不利于制度改良。3(2017长郡)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盖中国自宋以下,贵族门第之势力全消,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精神。尊师相,抑君权,虽亦有

3、流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一反动也!”在钱穆看来,明太祖、张居正的“反动”是因为他们(A)A强化了君主专制B明太祖废除了千年之久的宰相C削弱了君主专制D张居正违背明朝祖制重新当上了宰相【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明确“此潮流”是指“尊师相,抑君权”的趋势。因此,钱穆认为明太祖、张居正的做法是“反动”的。由此可联想到明太祖废除宰相、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他们的做法实际上强化了君权,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是表象,包含在A项中;D项错误,张居正是内阁首辅,内阁是专制主义强化的体现。所以答案选A。4“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

4、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材料所述制度确立于(C)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阁臣票拟”“内照票拟”可知,材料所述的是内阁工作情况。根据所学可知,内阁确立于明朝。故选C项,不选A、B、D三项。5(2017黄冈)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D)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内阁辅臣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C宫中太监与内

5、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解析】明朝内阁辅臣虽然拥有“票拟权”,但是他们的“批示”需要得到皇帝的同意,因此他们不具备决策权;从表面上看,国家大事掌握在皇帝之手,但是皇帝通常不亲自书写御批和加盖玉玺,而是委托秉笔、掌印太监代行这种权力。这样,一旦皇帝年幼无知或荒于政事,大权就落到太监手里,造成宦官专权的局面。6(2016一中)明朝嘉靖年间,言官沈炼、杨继盛因弹劾作恶多端的严嵩、严世藩父子,触怒皇帝被处死刑。后严嵩父子倒台,严世藩受审时买通官员,在定罪书上强调为沈炼、杨继盛平反;首辅徐阶审定时,将严嵩父子之罪修改为并不存在的“谋反”“通倭”。这些都反映出当时(C)A严世藩

6、有以死赎罪的悔悟B皇帝整个被权臣玩弄蒙蔽C专制下以皇帝好恶为中心D首辅徐阶才是最大的奸臣【解析】三份材料都是着眼于皇帝,因为沈炼等触怒皇帝,严世藩强调平反是想触怒皇帝,死里求生,因为平反就说明皇帝错了;徐阶修改的罪名,于皇帝无责,同时又是皇帝不可接受的,以确保其死刑。所以都是皇帝专制的体现。其他是错误理解,以偏概全。7(2016雅礼)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而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这反映出(C)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十分腐败B皇帝有制约宰相的权力C制度治国也是中国古代一

7、种治国方式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和所学史实反映了唐朝皇帝的最终决策要受到三省的影响。明朝皇帝不上朝是由于制度比较健全。故答案选C。8(2016长郡)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D)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解析】清初,虽有内阁,但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远在其上,后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立军机处,内阁沦为办事机构了,答案选D。9(2016雅礼)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

8、“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解析】依据材料“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信息可知,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极具机密性,故A项正确;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只跪受笔录,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办事效率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着重强调军机处办理军政要务的职责,故D项错误

9、。10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后,“内阁益类闲曹,六部长官数四,各无专事。甚或朝握铨衡,夕兼支计,甫主戎政,复领容台,一职数官,一官数职,曲存禀仰,建树宁论”。至于地方督抚,“仪品虽与相埒,然不过承号令、备策应而已”。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置(D)A提高了决策水平与行政效率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破坏了传统行政机构的运行机制【解析】依据材料“内阁益类闲曹,六部长官数四,各无专事”(内阁形同虚设)、“甚或朝握铨衡建树宁论”“不过承号令、备策应而已”(破坏传统行政机构的运行机制)等信息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C两项表述不全面,与材料信息不符。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并

10、结合所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妥。皇明祖训(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2)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质区别?请说明理由。(3)统

11、治者对丞相的态度在明朝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1)汉:认为丞相很重要,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唐:认为国家政事要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不能一人独断;明:认为丞相专权乱政,故废丞相。(2)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维护皇帝一姓的天下。(3)明朝废丞相,使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专制皇权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是一人独裁,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答对3点即可)12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机构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垂拱三年

12、,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注:ch,帝王的诏书、命令)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二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故相人以分其职。”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明史职官志材料四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相权衰弱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根据材料四说明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对此你怎样认识?【参考答案】(1)政治制度: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原因: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