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_第1页
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_第2页
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_第3页
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_第4页
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德经老子哲学8条记者部 张1老子简介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养生主张是“无为”-不消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2上篇道经注译之一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八章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

2、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3上篇道经注译之二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九章老子认为,对一个物件而言,端持着使之盈满,不如作罢的好;捶击它使之尖锐,不可长保无恙。物是如此,人也同样。譬如财富,一味地占有,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固然好,但背负得多,既不能跑快,又不易放下,长久的保有更有困难,终究是一件麻烦事。再譬如名位,你苦心经营,所获颇丰,固然足可夸耀,但踌躇四顾,骄傲自满,必会招来祸殃。4上篇道经注译之三三十辐,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十一章5无

3、用之用为大用的故事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6上篇道经注译文之四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二十六章在本章里,老子所

4、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淫,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 7上篇道经注译之五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三十三章老子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8下篇德经注译之六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9下篇德经注译之七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四十三章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如果我们深入一个层次去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老子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性。10下篇德经注译之八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 五十八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