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共46页)_第1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共46页)_第2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共46页)_第3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共46页)_第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完整)(共4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环境规划(hun jn u hu)与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5分)1、环境规划(hun jn u hu):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jngj)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符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2 、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

2、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教育五种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环境管理是针对次生环境问题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主要解决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污染。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 总量控制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最终排入环境的数量的限制。4 环境规划的内涵 简 = 1 * GB2 * MERGEFORMAT 、环境规划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 = 2 * GB2 * MERGEFO

3、RMAT 、环境规划的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 3 * GB2 * MERGEFORMAT 、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 = 4 * GB2 * MERGEFORMAT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发展水平和能力。5 环境管理的内涵:宏观环境管理是从综合决策入手,解决发展战略问题,实施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微观环境管理是从执法监督入手,解决具体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环境,实施主体是环保部门,宏观环境管理高度统一,微观环境管理非常具体,微观环境管理以宏观环境

4、管理为指导,是宏观环境管理的细化和具体化,离开微观环境管理,宏观管理的布标将无法实现。环境管理包括宏观环境管理和微观环境管理。3 、宏观环境(hunjng)管理 :指以国家的发展战略(zhnl)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4、 微观(wigun)环境管理:指在宏观环境管理的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5、流域环境管理:指以特定流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流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6、区域环境管理:指以行政区划为归属边界,以特定区域为管理对象,以解

5、决该区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7、行业环境管理:指以特定行业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行业内环境问题为内容的环境管理。8、部门环境管理:指以具体的单位和部门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单位或部门内的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9、资源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资源政策,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替代资源的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管理。10、环境质量管理:指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为内容的环境管理。11、环境技术管理:指通过制定环境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以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促

6、进企业的技术改革与创新为内容,以协调技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的的环境管理。12、环境规划管理:指依据规划或计划而开展的环境管理。1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指依据国家的环保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清洁生产工艺要求,以管理制度为实施载体,以建设项目为管理内容的一类环境管理。14、环境监督管理:指从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出发,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一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行为以及对依法负有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的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保护行为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15、三同时管理制度: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7、、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16、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7、区域复合(fh)生态系统:指一定区域(qy)内的自然环境要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人类的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18、环境政策(zhngc)执行:指将研究制定的环境政策方案付诸实施,使政策内容变为现实,以实现预期政策目标的动态过程。1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

8、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20、生态足迹: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21、水生态修复: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的综合修复受损水环境的方法。22、容量总量控制:即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环境具体功能所对应的环境标准范围内。23、目标总量控制:即把允许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的范围内。24、

9、行业总量控制:即从行业生产工艺着手,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投入种类与数量和预测污染物的生产,使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的限额之内。25、社区: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26、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创新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27、

10、产品生命周期:指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后处理四个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产品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着环境。28、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内在要求,在决策中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简称综合决策)。29、环境信息系统:指以环境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表达,并采用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等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动态的环境信息,为资源环境管理、研究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30、决策支持系统:是指以决策

11、模型、数据库和决策者组成的,以集成系统为特征的支持决策的信息系统。环境规划(hun jn u hu)的类型:按规划(guhu)期划分长远(chngyun)环境规划: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入。)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年度环境规划:具体,不全面确立了“33211”(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的工作重点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 市场行为:指各种市场主

12、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损害:指的是降低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它可能来源于环境状况的短期变化和环境资本的长期衰减。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指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保持自身相对稳定有序的一种状态。1)环境系统概念 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及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这是一个巨大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选)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环境规划中实际利

13、用的是允许纳污负荷量 即以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作为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分类 (容量、目标、行业总量控制)环境承载量:某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对他)的作用量。环境承载力:某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极限值(阈值)。2)定量描述 多选 将环境承载力看成一个函数,那么他至少包括3个自变量:时间(T)、空间(S)、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B) EBS=f(T,S,B) 公共(gnggng)物品:指消费(xiofi)中无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外部性: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个上或厂商)的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对其他(qt)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信息的非对称性:指市场条件下

1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及当前与未来之间、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环境问题的非确定性:指在规划决策时,由于对环境问题的人事和预测不能全面而准确,由此导致的各种预料不到的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退化水平先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大,随后环境退化水平开始缩小,即也呈现倒U的环境退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排污标准:有管制部门制定并依法强制实施的每一污染源特定污染物排放的最高限度。排污收费: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倍称为庇古税,又叫排污收费排污许可交易:是把政府总额分配到各个排污企业,发放排污许可,并允许排污许可在市场上买卖。环境费用和效

15、益的评价通常采用效费比和净效益两种评价准则。效费比:总效益与总费用之比,记作A=总效益(TB)/总费用(TC)净效益:总效益减去总费用的差额,即NB=TB-TC损害函数:是描述规划或方案与环境质量变化或受纳体(如人类、动物、植物、建筑物及其他物料)之间关系的定量形式。污染控制费用函数:描述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如投资和运行费)与污染控制效果(如污染物消减速率)之间的数学表达式或图标。费用效果分析:费用有效性分析,是通过费用和其达到的效果或效应惊醒方案比较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环境政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诱导、协调环境政策调控对象的观念和行为的准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

16、标的顶线个管理手段。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指在经济能力许可证的前提下,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化环境保护矛盾的科技手段科学方法的结合。环境政策协调功能:指通过环境政策的实施,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政策执行:指将研究制定的环境政策反感付诸实施,是政策内容变成现实,以实现预期政策目标的动态过程。3R制造法:资源投入减量、资源利用循环和废弃物资源化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最大特征是两高一低,即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xnhun)经济:是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xtng)的运行方式和规律要求,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实现经济活动的简称。循环

17、经济的实质是生态经济循环(xnhun)经济基础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的简称,指的是把一种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室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环境质量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环境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宏观目标是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是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规定的环境目标所做的具体规定。大气污染总量控制目标:在规划期内要把区域内的大

18、气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包括各项空气质量指标和大气污染治理指标。水体污染(总量)控制目标:指控制区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以及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区域内江河湖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纳入总量。控制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一定指标范围之内,制定各类水体污染的治理指标。固体废物总量控制目标:指控制区域内个产业部门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占地面积,提出固体废弃的综合利用率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等项目标噪声污染总量控制目标: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把区域内的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HYPERLINK /view/317061.htm t /view/

19、_blank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 HYPERLINK /view/1836736.htm t /view/_blank 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 HYPERLINK /view/1544298.htm t /view/_blank 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

20、持能力的限度。水环境(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也即水资源最大开发容量生态承载力: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 HYPERLINK /view/679355.htm t /view/_blank 营养物质、阳光等 HYPERLINK /view/71077.htm t /view/_blank 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限期治理(zhl)污染制度:是指对严重污

21、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boh)的区域内超标排污的生产、经营设施和活动,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 HYPERLINK /view/9724.htm t /view/_blank 环境保护(hunjng boh)部门决定、环境保护部门监督实施,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消除污染的法律制度。水环境:是指 HYPERLINK /view/262972.htm t /subview/465002/_blank 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 HYPERLINK /view/658378.htm t /subview/465002/_blank 间接影响人类生活

22、和发展的 HYPERLINK /view/150061.htm t /subview/465002/_blank 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人工复氧:利用水利工程曝气作用,机械曝气装置等措施,使水体增氧的过程。环境政策的诱导功能:主要表现在环境政策可以通过经济手段给予经济主体一定的激励,使其可以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行为中获利,从而引导其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环境有利的行为。环境政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约束人类经济活动,从而减小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度。环境政策的协调功能:指通过环境政策的实施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定量:指在目标确定过程中尽量

23、使用目标量化的方式。用这种方式确定的目标都有具体的数量,表示环境质量要达到的程度或标准。这种方式在中短期规划中应用较多定性:指用定性的方式描述目标,无明确数量化的要求,只是用概要的语言描述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常用于中长期规划的目标的确定半定量:指介于定性和定量之间的方式,综合定量定性确定的优点,回避两者的弱点,适用于一些模糊目标的确定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独立、互为补充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是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

24、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的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进行描述和分析,为提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环境的对策提供依据。环境规划管理预测的目的:预先推测出实施经济发展达到某个水平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警告型预测:指在人口和经济历史发展趋势增长,环保投资、防治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装备力量均维持目前水平的前提下,预测未来环境的可能状况。目标导向型预测:指人们主观愿望想达到的水平。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

25、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定性预测法:指依靠人的直观判断能力对预测时间的未来状况进行直观的判断的方法,也称直观判断法。定量(dngling)(半定量)预测法:以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系统动态论仿真和统计学为基础,对于(duy)定量分析环境演变,描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关关系比较有效。功能区: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hunjng)单元。环境规划管理:是对区域环境系统进行的科学评价预测,决策与管理的综合过程。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老三项制度环境规划方案:是指实现环境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投资,力争投资效果好。弹性:指某一物质对外界力量的反应力。决策:指决

26、策者或领导集团对某项客体行为活动或过程实施控制或规定多做出的一种判断或指令。环境规划管理方案决策:人们在预定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等项生产实践活动中,按照一定的环境规划管理目标,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做出实现环境规划管理目标的若干决策方案或指令,从中选出最优决策方案的过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和价值规律配置的一种经济方式。技术手段:是指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教育手段:指通过基础的、专业的和社会的环境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社会公民的环境意识,来实现科学管理环境以及提倡社会监督的环境管理措施。

27、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其未来发展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和判断。环境预测:是指对规划对象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要素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推断。回归分析: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确定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非线性关系:当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曲线形式时,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因果回归分析法:从环境系统内部各组成之间的因果关系入手,建立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又称博克斯-詹金斯法或ARMA方法,将预测对象随时间变化形成的序列看作一个随机序列,一种依赖时间的一族随机变量。环境的灰色预测:是基于灰色建模理论,即在GM(1,1)模型基础上进行的预测,

28、它通过GM(1,1)模型去预测某一序列数据间的动态关系。数列预测:对系统行为特征值(与系统的某种行为相关的树值)大小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称为系统行为数据列的变化预测,简称数列预测。灾变:指由于系统行为特征量超过某个阈值(界限值),而使得系统的活动产生一场后果的现象。灾变预测:是对这种异常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时间进行预测,是对异常出现时刻的预测。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是在城市边界区域范围内,通过有效的措施,把排入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使其达到预定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环境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区域内工业、交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的总和。容量(rngl

29、ing)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环境具体功能所对应(duyng)的环境标准范围内。容量(rngling)总量控制的“总量”:指受纳环境中的污染物不超过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排放限额。目标总量控制:把允许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范围内。目标总量控制的“总量”:指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管理上人为规定所能达到的允许限额。行业总量控制:从行业生产工艺着手,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投入种类与数量和预防污染物的产生,使排放总量限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限额之内。解混合整数规划问题一般用分枝界定法。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根据一类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特点

30、,把多阶段决策问题转换为一系列相互联系单阶段问题,然后逐个加以解决。能值:指某种里流动或存储的能量所包含另一类别能量的数量,即产品或劳务形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投入应用的一种能量的总和。太阳能值:单位能量或物质所含有的太阳能值量,单位sej/J 或 sej/g,表达式为:A种能量的太阳能值转换率=应用的太阳能(J)/1JA种能量。净能值产出率:是经济过程产生的能量值与来自经济过程的反馈输入能值的比值。能值投资率:经济活动的反馈能与本区域能值输入的比值。环境负载率:指购买的和非更新的本地能值与无偿的环境能值可更新资源能值之间的比值。能值货币比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时间 内一年使用的总能值与GDP的

31、比例。宏观经济价值:指某种资源或产品的能值相当于多少流动的货币,他可以被视为资源或产品本身的影子价格。可持续发展指数:能值产出率与环境负载率的相对比较生态足迹: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生态生产:生物生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生命过程中欧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为新的物质,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积累。传统的环境承载力:指在不损害区域生产力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有限的资源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生态赤字: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差值为正时称生态赤字,表示地区人均占用资源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生态

32、盈余: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表示人均占用资源量仍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循环型社会:以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最大限度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等手段,建立高效、和谐的社会发展模式。物质(wzh)存量:指道路、建筑、机械设备等人造成资本和耐用性消费品商品(shngpn),如冰箱、电视家电。直接物质(wzh)投入:是指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所消耗的固体物料及由区域外输入的固体物料。生态包袱:没有进入市场和生产过

33、程的固体物料称为隐藏流,即生态包袱。总物质投入总需求量:直接物质投入和隐藏性物质投入之和。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在拥有系统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客观条件和种种备选行动方案,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判断,从 备选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有利于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佳行动方案或选择一个有利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决策者认为满意的行动方案。程序性决策:指待解决问题经常重复出现且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程序和方法一类决策。非程序性决策:指要解决的问题不但新颖而且没有处理问题现成方法和程序的那些决策。确定型决策:指在实现就确定的客观状态下展开的决策,这种决策的每个方案之对应着一个结果。不

34、确定性决策:在不确定、随机的变化着的客观条件下所进行的决策,这种决策的每个方案都对应着几个不同的、概率可以估计的结果。风险型决策:不确定性决策中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可知的决策问题称为风险性决策,其主要处理方法:决策树分析、贝叶斯决策。单目标决策:决策目标仅有一个多目标决策:决策目标不止一个经济净现值:是反映规划与管理方案对国民经济所做贡献的绝对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是反应规划与管理方案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的相对指标经济净现值率:是规划与房里方案净现值与全部透支现值之比,即单位投资现值得净现值。决策树分析法:以树状图形作为分析和选择方案的一种图解决策方法。决策树:是树型决策法的基本结果模型,由决策点、

35、方案分支、状态结点、概率分枝和结果点等要素构成多目标决策问题:指在一个决策问题中备选方案的数量来划分。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踏实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数据包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针对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相同类型部门之间的相对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也是一种多属性决策的常用方法。水环境容量: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量。具有动态性、时空分异性特征。水生态修复:指在生态学原理知道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的综合修复受损水环境的方法。清洁(qn

36、gji)生产:指将综合预防(yfng)的花镜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水资源费(税):指由于取水行为发生而征收的费用,是资源稀缺租金的表现,对其进行调节(tioji)可控制水资源的开采。区域大气环境规划: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指在规划工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的各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这些工作环节包括环境规划的编制、管理、审批、下达、实施、检查和总结以及在实施、检查过程中修改补充及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功能区:指对经济和社

37、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和环境单元。等比例分配原则:在承认区域内各污染源排污现状的基础上,将总量控制系统内的允许排污总量按各污染源和核定的现在排污量,按相同百分率进行消减,各源分担等比例排放责任。费用最小分配原则:以区域为整日,以治理费用为目标函数,以环境目标值作为约束条件,使全区域的污染治理投资费用总和最小,求得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负荷。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最初是作为国外评价公公事业部门投资的一种方法发展起来的,后来这种方法被引入到环境领域,作为识别和度量各种项目方案或规划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的基本任务:分析计算规划与管理活动的费用和效益,然后通过比较评价从中选

38、择净效益最大的方案,提供决策。按贡献率消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按各个污染源对总量控制区域内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或污染物排放量大小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消减污染负荷。资金纳入:指大气环境规划参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综合投资计划中的环保投资计划,分配给大气污染控制一定投资比例额和贷款份额,以保证大气污染控制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固体废物管理规划以资源最大化、处理费用最小化为目标。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指减少固体废弃物昌盛和排放量,即“源消减”,包括减少固体废物数量、体积、种类,降低危险废物中有害成分的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资源化: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

39、质和能量的循环代谢,创造经济价值。无害化: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危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减少危害。全过程管理:是实现固体废物“三化”的基本要求,指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手机、运输、利用、存储、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开展污染防治和科学处理。固体废物管理(gunl)规划目标:总体目标(mbio)、分期目标、具体目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模式:指区域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各种( zhn)不同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组合和构成。复合模式:指采用两种或多重技术方法对固体

40、废物进行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的管理模式。固体废物处理: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不同方法,是固体给物转化为适于运输、存储和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过程。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等固体废物处置: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母的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固体废物具有时空特征,同时具有“废物”和“资源”的二重特性,被视作“放错地方的资源”,“地球上唯一增长的资源宝库”。城市环境规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范围广,数据需求量大,要使用多种模型方法。城市环境规划管理:指环保部门代表市政府对制定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组织、协调、审批和实施

41、的全过程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指为了保证人类生存和健康所必须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城市环境质量:指在城市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对城市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环境目标管理: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为实现定量化的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以责任制为基础的管理工作。开发区环境管理:是区域环境管理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的环保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清洁生产要求运用环境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管理制度对开发区依法进行的管理活动。后期环境管理:指对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实施管理。社区:指在一定的面积范围内,密度适中的人所构成的和谐的群体。

42、环境目标:在现状调查和环境预测的基础上,根据规划期有索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和乡镇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数据清单分析:指对前一阶段确定的系统边界的所有过程(如原材料的开采、加工、产品制造、包装和运输、消费、回收处理等)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排放物进行量化和合理性分析,并制定一个清单表,即输入、输出表。影响评价:将清单分析阶段输入输出的物质和能量的数量进行定性分类和定量转化、累加,并予以评价,以最终确定和比较不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对环境和资源的大小。计算机软件系统:指系统运行所必须的各种程序。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jng

43、j)景观数据,通过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存储设备或其他系统通讯方式输入EIS,是EIS建立的客观世界数字模型的实质性内容。开放式EIS:指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所建立起来(q li)的环境信息系统,旨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环境下实现空间数据和地球空间信息处理资源的共享。网络(wnglu)EIS:有开放环境系统协会OGC制定的一系列开放标准和接口,目的是提供环境数据和环境操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的框架。电子处理技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编制报表所设计的技术。MIS: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互操作的信息系统。结构化问题:对过程的环境

44、和规律可以用逻辑的或数学的、定量的或推理的语言予以清晰的说明和描述的问题。非结构化问题:不能做出清晰描述而只能通过直觉做出判断的问题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理解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决策支持:利用计算机血族管理者在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任务中做出决策的过程,支持而不取代管理层的判断,改进决策的效果而不是效率。决策支持系统:以决策模型、数据库和决策者组成的,以继承系统为特征的支持决策的信息系统。专用DSS:能够实际完成具体任务的系统。DSS工具:用于DSS开发的第二个技术层次。DSS生成系统:由一个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包”,其目的是提供迅速的、易于构造的开发DSS的一系列功能。MIS:是一个由人、

45、加算计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专家系统:将有关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知识库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系统可以根据这些只是对输入的原始事实模拟专家进行推理,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起到专门领域专家的作用。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与环境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技术,是以计算机处理为基础的人机交互式信息系统。SDSS:融合了DSS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技术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是面向空间问题领域,继承了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等,能帮助用户对复杂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空间问题做出决策的计算机决策系统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以EIS和数据

46、库为开发平台,面向环境管理与决策以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为基础的EIS系统。二、选择(20分)1 环境管理手段: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种手段 p32 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p33 环境管理是针对次生环境问题的一种管理活动 p44 环境管理(gunl)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gunl) p45 人是各种( zhn)行为的实施主体;人是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p46 宏观环境管理是从综合决策入手,解决发展战略问题,实施的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7 由此可见,环境管理与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的综合一体化,决定了整体性是环境管理的最主要特征 p88 可操作性是环境规划生命力的主要标志 p9

47、9 信息的密集、不完备、不正确和难以获得是环境规划与管理所面临的一大难题10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实质是影响人的行为p911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p1312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 p1313 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和行为本身三大组成部分p1314 从行为主体来说,还可以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p1315 政府行为是总的国家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p1316 市场行为是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p1318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

48、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国家,是排污交易的诞生地p24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观念转变是根本,19 我国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发展历程?(P2931)起步和深化阶段是重点起步阶段(19731983年):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和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发展阶段(19841995年)1983年12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

49、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地位。重大事件有1984年5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并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5年10月,洛阳召开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989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污染限期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等管理制度和措施;1992年8月联合国发展大会之后,中国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在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做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任

50、务和措施,启动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20 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0年3月发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正式形成,该报告首次(shu c)提到“可持续(chx)发展”一词 p4121 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曾主持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fzhn)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里程碑式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P4122 人地系统由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构成 p4923 人地系统的特征 (理解每个特征的含义)p49-50人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

51、杂的、远离平衡态、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1)人地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它具有众多的层次结构,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而子系统又可以分解为子子系统等。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大量的状态变量,反馈结构复杂,输入与输出均呈现出非线性特征。(2)人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既包括与其他区域进行的交换,也包括与外层空间进行的交换。只要开放,人地系统才能不断发展,否则,就将走向灭亡。(3)人地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换的封闭的系统,会退化为无需的热混沌的状态,即一种平衡态。由于人地系统

52、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充分的开放使得系统与环境的充分交换成为可能,也就使得系统远离平衡成为可能。只有远离平衡才能发展。(4)人地系统是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人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可以由于系统内巨涨落由一种状态,通过内部的自组织变为新的有序的状态,并依靠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微小的扰动而消失,所以它实际是一种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5)人地系统是具有协同作用的系统。人地系统由无序转向有序的自组织作用,其机制在于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间的各要素之间会产生彼此合作即协同的作用。协同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宏观的有序,协同作用越大则系统就表现出越强的整体功能。当人与环境之间

53、的协同作用强时,则表现为人地关系的和谐。(6)人地系统具有时空特征。它的时间过程在静态上表现为规模、结构、格局、分布效益,在动态上表现为演变、交替、发展周期;它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区位、生存空间、生态系统、地域实体(城市系统、行政组织系统),研究人地系统必须重现它的时空关系。24 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使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承担所产生的外部费用,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手段:一类为经济刺激,另一类为直接管制,经济刺激是指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采用限制性或鼓励性措施,促使污染者自己减少或消除污染的手段;直接管制是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等,强行对外部予以管理的方式 p6825 排污(pi w)收费、产权交易、排污许可

54、 (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p68 排污(pi w)收费:对排污(pi w)者征收排污税,以使污染者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这种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被称为“庇古税”,也被称为“排污收费”。 产权交易: 产权交易 关理事1960年由科斯提出的。科斯反对政府利用排污标准、收费等方法干预污染问题的解决,他认为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由排污者和污染受害者通过私人的交易活动可以达到私人之间的契约,从而自行解决污染问题。 排污许可:基本思想是政府把排污总额分配给各个排污企业,发放排污许可,并允许排污许可在市场上买卖。(26-27 理解每类标准的具体规定适用范围 p102-103)26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并不

55、是指对大气环境的区划,而是指为确定研究地区的大气环境规划目标而对这些地区进行的功能区划分。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名胜古迹、疗养地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交通枢纽干线等地区。27 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将地表水环境划分为五类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分类); 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等;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

56、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28 根据我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将区域声学环境分为04五类区域,分别执行五类标准,各类标准的适应区域如下: 0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于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要求昼间的等效声级低于50dB,夜间低于40dB; 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于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该区昼夜间等效声级应低于55dB,夜间应低于45dB; 2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于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

57、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该区昼间等效声级应低于60dB,夜间应低于50dB; 3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于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zhyo)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其噪声标准要求昼间低于65dB,夜间低于55dB; 4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一般,4a类要求(yoqi)昼间等效声级低于70dB,夜间低于55dB;4b类要求昼间等效声级低于70dB,夜

58、间低于60dB;29水生态系统健康作为一种考虑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利益的管理理念,引起各国政府与学术界的重视,成为水环境管理的目标(mbio)和方向 p18230 水生态修复至少要遵循循环再生,和谐共存、整体优化、区域分异四大原理p18431 影响大气自净能力的因素,包括气象的、地理的各种因素,理解每个因素的影响机理 p215-216例如:影响大气自净能力的气象因素:风、湍流和大气稳定度;影响大气自净能力的地理因素:大气圈不是孤立存在的,边界层内空气流动总是受下垫面的影响,如自然景观、地形地貌、海陆位置、城乡分布等,都会引起小范围内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和湍流的变化,从而对大气污染物的扩

59、散产生间接影响;32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熟悉每种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技术p287例如: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禽畜粪便综合利用技术、渔业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林业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生活垃圾发电技术、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废玻璃回收利用技术、废旧家电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综合利用技术、废旧橡胶制品回收利用技术;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油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其他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33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IS

60、O14000理解定义和内涵 p316 ISO14000系统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它的初衷是通过规范全球工业、商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用户的环境行为,改善人类环境,促进世界贸易和经济的持续发展。ISO系统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三部分。ISO14000系统标准的提出和实施,为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提供了合适的规范,使企业环境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同时也为企业国际交流提供了共同语言。34 综合(zngh)决策的主体,概括为政府、企业、公众,理解每个主体的特征和作用 p353 (1)政府: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中央政府是最为重要的决策主体,其重要性主要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