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6章商业银行_第1页
货币银行学第6章商业银行_第2页
货币银行学第6章商业银行_第3页
货币银行学第6章商业银行_第4页
货币银行学第6章商业银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商业银行(shn y yn xn)Commercial Bank共五十八页教学内容第一节 商业银行(shn y yn xn)概述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共五十八页第一节 商业银行(shn y yn xn)概述产生与发展性质组织(zzh)形式共五十八页一、现代银行(ynhng)的产生与发展起源于文艺复兴(wny fxng)时期意大利的钱币兑换业。最早以银行(banco)名称经营业务的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1593年在米兰、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1619年在汉堡等地都相继建立了银行。1、产生。(1)起源于古代的银钱业和货币兑

2、换业。共五十八页(2)在英国(yn u)的发展英国的银行则起源于为顾客保管金银的金匠。主要(zhyo)业务形式1)货币的兑换业务2)货币保管业务3)异地支付业务(汇兑业务)169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英国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开端。共五十八页总结(zngji):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1、从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2、以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商业银行职能的产生 1.全额准备金 部分准备金,信用中介职能产生 2.保管业务 存款业务,支付中介职能产生 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职能基础上,信用创造职能产生 3.保管凭条 银行券,发行(fhng)信用货币职能产生共五十八页2、商业银行

3、(shn y yn xn)的发展趋势(1)集中化。 表5-1 近年来全球(qunqi)1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业并购排名卖方买方购并交易规模1旅行者集团花旗集团8002国民银行美洲银行6003三菱银行东京银行3384瑞士联合银行瑞士银行3305第一银行芝加哥第一公司3006三井银行太阳神户银行2307第一联合银行科斯泰茨金融公司1668国民银行公司巴尼特银行1559韦尔斯法戈银行第一洲际银行12310化学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100共五十八页(2)全能化。商业银行(shn y yn xn)有全能型和分离型两种模式,80年代以后,分离型开始逐渐向全能型银行转化。(4)国际化。经济国际一体化导致金融(j

4、nrng)国际一体化;银行业务越来越多地超越了国界。(5)社会化。股权开放,很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3)电子化。自动取款机、信用卡、24小时无人银行、网上银行等等。银行内部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共五十八页商业银行(shn y yn xn)的概念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f zhi)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f zhi)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 共五十八页二、商业银行(shn y yn xn)的功能信用中介(zhngji):最基本最首要的作用闲置货币资金居民小额货币收入银行巨额生产资金资金盈余单

5、位银行资金短缺单位支付中介:代理客户实施货币收付信用创造:利用支票存款创造信用货币金融服务(如代发工资等)共五十八页三、商业银行(shn y yn xn)的组织制度建立原则:竞争原则、稳健原则、适度(shd)原则组织形式:单元制总分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共五十八页1、单元(dnyun)制是指银行业务只有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以美国为代表优点:不易产生垄断,可以提高服务质量经营成本较低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fw)缺点:不利于银行的发展,不利于其利用最新的手段和管理工具银行实力较弱,难以抵抗风险单一制银行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会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

6、弱银行的竞争力共五十八页单一银行(ynhng)组织形式获得联邦或州立牌照的一家银行只能:在一家全方位服务网点营业自动柜员机销售终端停车窗口加有限服务设施共五十八页2、总分行(fn xn)制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一银行制度,其中尤以英国、德国、日本(r bn)等为典型 共五十八页3、银行(ynhng)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ynhng)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银行而建立的一种(y zhn)银行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控制着8700家银行,掌握着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的90%。 非银行性持股公司和银

7、行性持股公司 作用:一是规避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限制,二是通过设立子公司来实现业务多元化,三是服务设施集中,可以节约费用开支。 银行持股公司缺点是,易于形成垄断,不利于竞争。 共五十八页4、连锁(lin su)银行制 是指由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控制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银行,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一种银行制度。 连锁银行制的作用和集团银行制一样,都是为了在连锁的范围内发挥分行的作用,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规避法律(fl)对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连锁银行制没有股权公司的存在形式,无需成立控股公司。共五十八页四、中国(zhn u)的商业银行体系 1949年以前的银行体系1848年英国丽如银行、189

8、7年中国通商银行国民党统治时期:“四行二局一库”四行是中国银行(zhn u yn xn),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一库是中央合作金库。民族资本商业银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8年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银行体制共五十八页1977年至今(zhjn)1体系重建阶段(19771986年) 四家专业银行恢复或建立2扩大(kud)发展阶段(19871994年)。 交通银行于1986年7月重组相继成立了 12家股份制银行 3深化改革阶段(1994-2003) 1994年 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5年 中华人民

9、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4改革攻坚阶段(2003年至今) 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共五十八页共五十八页第二节 商业银行(shn y yn xn)业务管理共五十八页一、银行(ynhng)负债的构成和重要性广义的负债是指除银行自有资本以外的一切(yqi)资金来源,包括资本期票和长期债务资本等二级资本 。狭义负债则指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 ,由存款负债、借入负债和结算中的负债构成。重要性1)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2)银行负债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3)银行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4)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同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的主要渠道;5)负债业务是

10、银行业竞争的焦点。共五十八页(一)商业银行的存款(cn kun)业务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 1活期存款客户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开立这种存款账户是为了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付结算,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票对第三者进行支付而不用事先通知银行,因此(ync),活期存款又被称为支票存款。 作用:1)运用活期存款的稳定余额发放贷款,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2)通过活期存款的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提高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3)活期存款还是商业银行扩大信用、联系客户的重要渠道。共五十八页2定期存款(dn q cn kun)存户预先约定存储期限的存款 作用:定期存款存期固定,而且存期较长,从而为

11、商业银行(shn y yn xn)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对商业银行(shn y yn xn)长期放款和投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定期存款的营业成本低于活期存款,这也显然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共五十八页3储蓄存款个人为积蓄货币和获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zhn h)。 我国的储蓄存款则专指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 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共五十八页4存款工具(gngj)的创新(1)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 (2)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3)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4)自动(zdng)转账服务账户(ATS) (5)特种储蓄存款 共五十八页(二)短期(

12、dun q)借款 重要意义: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非存款资金来源;是满足商业银行周转金需要的重要手段;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规模,又加强了外部的联系和往来。 短期借款有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大面额存单以及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主要渠道(qdo) 同业借款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活动,主要有银行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 共五十八页(三)商业银行(shn y yn xn)的长期借款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 作用突破了银行原有存贷关系的束缚,它面向社会筹资,筹资范围广泛,既不受银行所在地区资金状况的限制,也不受银行自身网点(wn din)和人员数量的束缚。债券的高利率和流动性

13、相结合,对客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银行提高筹资的数量和速度;发行债券所筹的资金不用缴纳法定准备金,这也有利于提高银行资金的利用率。作为商业银行长期资金的主要途径,使银行能根据资金运用的项目需要,有针对性地筹集长期资金,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期限上保持对称,从而成为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共五十八页局限性第一,金融债券发行的利率、期限都受到管理当局有关规定的严格限制,银行筹资的自主性不强。第二(d r),金融债券除利率较高外,还要承担相应的发行费用,筹资成本较高,受银行成本负担能力的制约。第三,债券的流动性受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和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债券种类少,

14、发行数量也远远小于发达国家。共五十八页银行(ynhng)负债种类 (1)银行的存款业务 同业拆借(用途)(2)同业借款 转抵押、转贴现 再贴现:再贴现利率贴现利率流 动资金(zjn)贷款利率(3)向央行借款 再贷款(用途、分类)(4)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不缴纳存款准备金)(5)证券回购协议共五十八页二、资产(zchn)业务(一)现金(xinjn)资产业务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最具流动性的资产1、库存现金2、央行存款: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3、存放同业存款4、托收中现金共五十八页(一)现金(xinjn)资产准备金:由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库存现金,即法

15、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组成。收款过程中的现金:指在清算过程中,已记入商业银行的负债(f zhi),但实际上商业银行还未收到的那部分资金。同业存款:小银行为获得支付清算、外汇交易、证券购买等方面的服务在大银行(即代理行的)存款。总结:现金项目的流动性最高,是商业银行的一级储备。共五十八页(二)贷款(di kun)业务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yn l)资产 共五十八页共五十八页1.贷款(di kun)种类期限标准: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贷款。贷款对象标准:分为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 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和其他贷款。 保障条件标准: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

16、、票据(pio j)贴现贷款 。管理方法:备用信贷、循环信贷。风险程度: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后三类即所谓的不良贷款共五十八页五级贷款(di kun)分类1)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借款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财务状况无懈可击,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的本息偿还会发生任何问题。2)关注贷款是指贷款的本息偿还仍然正常,但是(dnsh)发生了一些可能会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关注,或对其进行监控。3)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经无法偿还贷款的本息,而不得不通过重新融资或拆东墙补西墙的

17、办法来归还贷款,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4)可疑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这类贷款具备了次级货款的所有特征,但是程度更加严重。5)损失贷款是指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共五十八页(三)证券(zhngqun)投资投资对象:货币市场投资工具、资本市场证券等投资的目的: 1获取收益。 2分散风险 3保持流动性 投资的管理(gunl):投资对象的限定: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对象是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商业银行法修正案)。投资比例的限定:投资对资本的比例;对投资企业比例的限制总结:

18、短期政府债券安全性与流动性都非常高,被当作商业银行的二级储备。共五十八页(四)租赁(zln)与信托金融租赁或融资租赁 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性能的信用交易,它是企业进行长期资本(zbn)融通的一种手段 包括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信托即信任委托是指委托人为了自己或第三者的利益将自己的财产或有关事物委托别人管理、经营的一种经济行为。 共五十八页三、中间业务(yw)和表外业务(yw)含义:是指影响银行利润和风险但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分类:无风险的表外业务和有风险的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

19、资产报酬率的经营(jngyng)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传统的无风险的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一般是指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应当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提示。包括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和交易类中间业务。 共五十八页1、无风险的表外业务(yw)亦称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替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包括以下几类:转账(zhun zhn)结算业务:即非现金结算,包括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 同城结算主要方式是支票结算,通过票据交换所自动转账系统进行;异地结算方式主要有:汇兑、托收、信用证。代理业务典型的中间业务

20、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基金托管其他业务共五十八页2、有风险的表外业务(yw) 狭义的表外业务这类业务(yw)的开展将引起银行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化,带来银行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担保类业务:银行承兑业务,商业信用证,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业务承诺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及贷款销售等业务。交易类业务:如金融期货、期权、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交易。 共五十八页共五十八页四、其他(qt)资产包括商业银行拥有的实物资产(zchn)(如建筑、设备)等。共五十八页共五十八页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jngyng)管理共五十八页(一)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银行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

21、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二)安全性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t cn),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 (三)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力求获取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动力。 商业银行的经营(jngyng)原则共五十八页1.差额(ch )管理也叫缺口管理,其核心是控制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缺口。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正缺口:利率提高将使银行利润增

22、加,利率下降(xijing)将使利润减少;负缺口:利率提高将使银行利润减少,利率下降将使利润增加;零缺口:意味着帐面收支相抵,在计划内收益变动最小。共五十八页零缺口(quku)模型正缺口模型负缺口模型 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明白(mng bai)了!共五十八页2.资产负债比例(bl)管理通过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指标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监控和管理。 相关链接: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颁布了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从当年起,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同时还颁布了商

23、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暂行(znxng)监控指标,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共五十八页案例(n l):招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共五十八页共五十八页第四节 商业银行(shn y yn xn)的金融创新共五十八页一、金融(jnrng)创新的含义金融创新:指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和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对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jn rn sh chn)等方面所进行的创新性变革和开发活动。1、狭义的金融创新:指近二三十年来的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创新。2、广义的金融创新:不仅包括微观意义上的金融创新,还包括宏观意义上的金融创新;不仅包括近二三十年来的金融创新,还包括金融发展史上曾经发生的所有的金融创新。共五十八页二、金融(jnrng)创新的动因1、金融(jnrng)管制的放松2、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3、科学技术的进步共五十八页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zhyo)内容(一)金融(jnr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