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病解2011)(共26页)_第1页
教案(病解2011)(共26页)_第2页
教案(病解2011)(共26页)_第3页
教案(病解2011)(共26页)_第4页
教案(病解2011)(共2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7南京中医药大学教 案 编号(bin ho):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式讲 课授课章节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授课时数56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教材版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种变性和坏死的病变特点,熟悉肥大、增生、化生和肉芽组织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创伤愈合和骨折愈合。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1、萎缩 0.51学时。 2、变性 1学时 、坏死 11、5学时 4、代偿与适应1学时 重点与难点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萎缩、变性、坏死。2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化生。3肉芽组织。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挂图:、脂肪变性、水样变性 、

2、 坏死的核变化 、 坏疽 、化生 、肉芽组织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宫颈鳞状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慢性支气炎支气管粘膜鳞状上皮化生。 、补充肿瘤晚期引起的全身性萎缩。 、更新细胞凋亡的概念。课堂讨论题、复习题、比较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简述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3、试述常见的变性类型及其发病部位和镜下特点。4、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功能及转归、简述肝脂肪变性的机理及病理变化。、简述坏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备 注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hun y)芳 2011年4月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 案

3、 编号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 式 讲 课授课章节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授课时 数 45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及后果,了解充血、缺血及出血的特点。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局部充血,包括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 1学时 2、血栓形成 11、5学时 3、栓塞与梗死 11、5学时 重点与难点 、血栓形成的机理、条件、过程、结局及后果。 、栓塞、梗死概念、条件、机理、过程、结局。 、梗死与坏死的关系与区别。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挂图:、充血与淤血。 、血栓形成条件、混合血

4、栓。 、肠、肺出血性梗死。 、肾贫血性梗死。 、血栓的机化与再通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补充:、充血与淤血的区别。 、脑梗死、心肌梗死。脑梗死与脑出血的区别。课堂讨论题、复习题1、讲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相互关系。2、比较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的不同。3、简述栓子的种类及其运行途径。4、简述出血性梗死的发生条件及病变特点。、简述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简述肾、脾、脑梗死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备 注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hun y)芳 2011年4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 案 编号:课程名称病 理

5、学授课方 式 讲 课授课章节 第三章.炎症授课时 数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各类炎症的特点,了解炎症的原因、表现及结局。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 、炎症的概念、原因、学时。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附炎症介质)学时。 、炎症的类型,学时。 、炎症的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学时。重点与难点 、炎症的基本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炎症的类型:渗出性炎(浆液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卡他性炎)、变质性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增生性炎(一般性增生性炎及肉芽肿性炎)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

6、媒体等) 挂图:、炎性充血、淤血。 、白细胞附壁、游出、聚集。 、化脓性炎、脓肿形成。 、蜂窝织炎。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炎症介质的类型、功能。 、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免疫性炎。课堂讨论题、复习题、为何说炎症是一种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简述渗出液的作用。、简述炎症蔓延播散的规律。、简述白细胞的吞噬过程。、简述炎症介质的主要特点和作用。、试述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的特点。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 备 注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芳 2011年4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 案 编号(bin ho):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 式 讲

7、 课授课章节 第四章.肿瘤授课时 数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肿瘤的特性: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组织异型性和细胞异型性),代谢特点,肿瘤的生长与扩散。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肿瘤的概念:学时。 肿瘤的特性 :学时。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学时。 肿瘤的命名及分类:1学时。 5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1学时。 6常见上皮良、恶性肿瘤:学时。 常见间叶良、恶性肿瘤:学时。 重点与难点 、肿瘤的异型性(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的异型性)、分化。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癌与肉瘤的区别。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辅助手段(挂图、

8、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 挂图:、肿瘤的一般形态。 、肿瘤的和生长方式。 、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腺癌、乳腺癌。 、鳞状上皮癌。 、纤维肉瘤。 、平滑肌瘤。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癌基因、抑癌基因。 、补充肿瘤的浸润性生长的机理。课堂讨论题、复习题、 肿瘤性增生与反应性增生的区别。、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肉瘤与癌的区别。、 试述肿瘤的组织结构,肿瘤的异型性及异型性在病理诊断学的意义。、 简述几种主要的化学致癌因素6、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哪些?所形成的肿瘤各有哪些大体特点?7、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用途?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 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 实用肿瘤学肿

9、瘤学图谱备 注 中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膀胱癌等将在肿瘤病理学选修课讲。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芳 2011年4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 案 编号(bin ho):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 式 讲 课授课章节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授课时 数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病、风湿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熟悉其发病机制。了解缺血与再灌注损伤。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动脉粥样硬化:学时。 ,高血压病:学时。 ,风湿病:学时。重点与难

10、点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变及心、脑、肾的病变。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 挂图:,动脉粥样硬化的三期病变。 ,高血压的细小动脉的病变及肾脏、心脏、脑部病变。 ,风湿病的心脏瓣膜病变及风湿小结。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更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学说。 ,补充风湿病心瓣膜病变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区别。课堂讨论题、复习题 1.何谓风湿病?试述其变质渗出期主要镜下病变。 2.风湿小体好发部位及镜下形态特点。 .何谓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有何不同? .试述良性高血压病细动脉的主要病变? .何谓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形态有

11、何改变? .何谓细动脉硬化性固缩肾?试述肾脏形态改变的特点。 .简述典型粥样斑块病灶镜下特点。 .粥样斑块有哪些继发改变?对机体有何影响?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 ,西医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诊断学备 注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芳 2011年4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 案 编号(bin ho):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 式 讲 课授课章节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授课时 数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肺结核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2、 ,大叶性肺炎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并发症。115 学时。 2小叶性肺炎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并发症。115 学时。 3结核病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并发症。225 学时。重点与难点 1 大、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区别及结局。 2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区别及结局,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 挂图:1大叶性炎病理变化及四期病变。 2小叶性炎病理变化。 3结核结节。 4原发性肺结核病理变化及转归。 5继性性肺结核病理变化及转归。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与大、小性肺炎的区别。 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

13、。 课堂讨论题、复习题 1.试述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分期及各期镜下的主要病理变化。 2.试述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肉眼、镜下)。 3.试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4.列表说明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5.试述结核病基本病变及形成条件。 6.试比较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有何不同?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 西医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诊断学备 注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芳 2011年4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 案 编号(bin ho):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 式 讲 课授课章节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授课时 数授课对象专

14、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慢性胃炎、溃疡病、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熟悉其发病机理。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慢性胃炎、溃疡病;115学时 2、病毒性肝炎:2学时。 3、门脉性肝硬化:2学时。重点与难点 1、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2、门脉性肝硬变的基本病变。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 挂图:1、溃疡病的基本病变。 2、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3、门脉性肝硬变。 4、门脉侧枝循环及出血。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各种类型肝硬化及其与门脉性肝硬化的区别。课堂讨论题、复习题1. 简述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2.简答慢性

15、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变化。3.简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变化。4.简答溃疡病的并发症。5.试述肝硬化时腹水形成的机理。6.试述肝硬化的病理形态特点。7. 试述门脉性肝硬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 西医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诊断学备 注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芳 2011年4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 案 编号(bin ho):8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 式 讲 课授课章节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授课时 数 3 4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急性及慢

16、性肾盂肾炎的病理特点,熟悉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肾小球肾炎:225学时。 2、肾盂肾炎:115学时。重点与难点 1、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 2、肾小球肾炎与肾盂肾炎的区别。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 挂图:1、肾小球的结构。 2、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 3、急进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4、急性弥漫增生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 5、急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补充: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课堂讨论题、复习题 1.简述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和发病机理。 2.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和镜下所见及临床病理联系。 3.简述新月体性肾

17、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4.简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5.简述肾盂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6.简述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课外参考文献或书目西医院校统编教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第7版 西医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诊断学备 注 教研室 病理(bngl)教研室 教师(jiosh)黄玉芳 2011年4月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 案 编号(bin ho):9课程名称病 理 学授课方 式 讲 课授课章节 第九章:传染病授课时 数授课对象专业:中医 中药 针灸 层次:本科 教材版 本第六版病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15学时。 2、伤寒病:115学时。 3、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115学时。 4、血吸虫病152学时。重点与难点 1、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区别。 2、伤寒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道溃疡的区别。 3、血吸虫病虫卵引起的病理变化。教学辅助手段(挂图、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 挂图: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理变化。 3、伤寒病的四期病变。 4、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道病变。 5、血吸虫病虫卵引起的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