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内部培训)_第1页
综合布线(内部培训)_第2页
综合布线(内部培训)_第3页
综合布线(内部培训)_第4页
综合布线(内部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PDS)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2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一二三四五4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第一阶段(19871992年),是启蒙阶段。第二阶段(19931997年),是推广阶段。第三阶段(19982003年),是布线发展黄金时期。第四阶段(20032007年),市场从开始时的混乱状态逐渐进入理性发展时期。第五阶段(2008至今),向高速、高密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时期。5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标准综合布线的基本标准:TIA/EIA-568A/B :商业大楼电信布

2、线标准EIA/TIA-569 :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EIA/TIA-570 :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TIA/EIA-606 :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TIA/EIA-607 :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ANSI/IEEE 802.5-1989 :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7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1、工作区2、配线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4、建筑群子系统5、设备间6、进线间7、管理工作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

3、筑群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8设计要点 从RJ-45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长度一般不超过5m。RJ-45插座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插座和插头(与双绞线)按照标准线序接线。工作区子系统: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独立区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连线(或软线)和适配器组成。水平子系统9设计要点 长度不超过90m;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水平(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垂直子系统10设计要点 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

4、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垂直干线电缆的拐弯处,不要直角拐弯,应有相当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垂直干线电缆要防遭破坏,架空电缆要防止雷击。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其数据传输一般采用光纤及备份铜缆,其将楼宇设备间与楼层配线间用星型结构连接起来。设备间子系统11设计要点 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架及部分跳线构成,通过用户交换机、计算机主机及网络设备连接到相应的垂直干线上,对整个大楼内的通信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统一的配

5、置与管理。管理子系统12设计要点 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实现灵活、多功能的能力;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有网络设备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管理子系统: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分布在各楼层的配线间,管理各层或各配线区的水平布线。建筑群子系统13设计要点 传输介质为室外光纤 ,注意光纤弯曲半径 。避开动力线 路由起点、终点 的选择。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它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

6、,其中有光缆和电气保护设备。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双绞线15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室外双绞线大对数双绞线室外充油非屏蔽双绞线室外阻水非屏蔽双绞线 信息模块16超五类屏蔽模块非屏蔽模块非屏蔽模块电话模块免工具型信息模块直插模块信息模块面板17配线架1824口超五类配线架48口超五类配线架2U理线架50对超五类110跳线架带腿50对超五类110跳线架无腿墙上型理线架无腿室外光缆19室外金属光缆布线产品室外铠装光缆布线产品室外重铠光缆布线产品室外非金属光缆布线产品室外光缆比较20金属光缆重铠光缆室内光缆21室内单芯单模光缆截面图室内双芯多模光缆室内多芯多模光缆截面图截面图光纤接头22ST头SC头LC

7、头FC头ST偶合器SC偶合器光纤跳线23FC/FCST/STLC/LCMT-MTSC/SCMU/MU光纤尾纤光纤配线架24简易型机架式24口简易型墙挂式4口豪华型机架式豪华型墙挂式光纤熔接示意图25机柜、机架26机柜、机架配件27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设计等级29 对于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定义三种不同的布线系统等级。它们是: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设计等级30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它的基本配置:(1)每一个工作区有1个信息插座;(2)每一个工作区有一条水平布线4对UTP系统;(3)完全采用110A交叉连接硬件,并与未来的附加设备兼容;(4)每个

8、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它的特点为:(1)能够支持所有语音和数据传输应用;(2)支持语音、综合型语音/数据高速传输;(3)便于维护人员维护、管理;(4)能够支持众多厂家的产品设备和特殊信息的传输。综合布线设计等级31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它的基本配置:(1)每个工作区有2个以上信息插座;(2)每个信息插座均有水平布线4对UTP系统;(3)具有110A交叉连接硬件;(4)每个工作区的电缆至少有8对双绞线。它的特点为:(1)每个工作区有2个信息插座,灵活方便、功能齐全;(2)任何一个插座都可以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3)便于管理与维护;(4)能够为众多厂商提供服务环境的布线方案。综合布线设

9、计等级32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它的基本配置:(1)在建筑物内、建筑群的干线或水平布线子系统中配置62.5m光缆;(2)在每个工作区的电缆内配有4对双绞线;(3)每个工作区的电缆中应有2条以上的双绞线;它的特点为:(1)每个工作区有2个以上的信息插座,不仅灵活方便而且功能齐全;(2)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传输;(3)有一个很好环境,为客户提供服务。3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流程综合布线设计基本步骤1、分析用户需求2、尽可能获取工程相关的建筑资料3、点数统计表编制4、系统(结构)图设计5、端口对应表设计6、施工图设计7、设备清单及预算编制8、设计文档编制智能建筑设计流程工作区子系统设计341

10、、确定信息点数量工作区信息点数量主要根据用户的具体的需求来确定。对于用户不能明确信息点数量的情况下,应根据工作区设计规范来确定,即一个5-10m2面积的工作应配置一个语音信息点和计算机信息点 。2、确定信息插座数量第一步确定了工作区应安装的信息点数量后,信息插座的数量就很容易确定了。假设信息点数量为M,信息插座数量为N,信息插座插孔数为A,则应配置信息插座的计算公式应为:N=INT(M/A) ,INT()为向上取整函数考虑系统应为以后扩充留有余量,因此最终应配置信息插座的总量P应为:P=N+N3% ,N为信息插座数量,N3%为富余量3、确定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分为暗埋式和明装式两

11、种方式,暗埋方式的插座底盒嵌入墙面,明装方式的插座底盒直接在墙面上安装。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35工作区点位统计表水平子系统设计361、确定路由;2、确定线缆、槽、管的数量和类型;3、订购电缆和线槽。计算方法1:整幢楼的用线量=NCN:楼层数C:每层楼用线量;C=0.55 (L+S)+6nL: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插座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计算方法2:总长度 m =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n6其中,所需总长指n条布线电缆所需的理论长度;所需总长10%为备用部分。n6为端接容差计算方法3:总长度=(S+L)/2 n 1.2 S:

12、最短信息点长度 L:最长信息点长度 n:楼内需要安装的信息点数1.2:余量参数(富余量)水平子系统设计37水平子系统设计要求(1)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确定水平子系统路由设计方案。 (2)水平子系统应采用4对双绞线电缆。如果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也可考虑采用光缆及其连接硬件。(3)水平子系统的布线电缆长度不应超过90m,在能保证链路性能情况下,水平光缆距离可适当延长。(4)1条4对双绞线电缆应全部固定终结在1个信息插座上,不允许将1条4对双绞线电缆终结在2个或更多的信息插座上。(5)水平线缆应布设在线槽内,线缆布设数量应考虑只占用线槽截面积的70%,以方便以后的线路扩充的需求。(6)为了方便以

13、后的线路管理,线缆布设过程中应在线缆两端贴上标签,以标明线缆的起源和目的地。交换机配线架ABC90A+B+C 10m垂直子系统设计38垂直子系统设计要求(1)干线布线应选择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2)干线电缆、干线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3)从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群配线架间只应通过一个配线架,即建筑物配线架。(4)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方法。(5)当进行一级干线布线时,放置干线配线架的二级交接间可以并入楼层配线间。从所服务的可用楼层来确定干线通道和配线间的数目。如果在给定楼层所要服务的所有终端设备在配线间的75m范围之内,则采用单干线接线系统。凡

14、不符合这一要求的,要采用双通道干线子系统,或者采用经分支电缆与楼层配线间相连的二级交接间。一般每1000m2设一个电缆孔或电缆井较为合适,如果布线密度很高,可适当增加干线子系统通道。确定各楼层的规模后,将所有楼层的干线分类相加,就可确定整座建筑物的干线线缆类别和数量。设备间子系统设计39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要求(1)设备间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综合布线的规模和管理方式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等综合考虑,择优选取。(2)在高层建筑物内,设备间宜设置在第2、3层,高度为318m。(3)设备间内的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4)计算机用房设计标准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15、50174-2008。设备间位置(1)应尽量建在建筑物平面及其综合布线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2)应尽量靠近服务电梯,以便装运笨重设备(3)应尽量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4)应尽量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5)应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6)应尽量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易腐蚀、易燃、易爆物。设备间子系统设计40CD建筑群配线设备BD建筑物配线设备FD楼层配线设备TO网络信息插座 表示配线设备口 表示网络插座设备间子系统设计41 建筑物FD/BD结构 建筑物标准FD-BD结构设备间子系统设计42 综合建筑物FD-BD-CD结构 建筑物FD-BD共用楼层配线间结构系统(结构)

16、图设计43 端口对应表编制44 信息点编号机柜号配架编号配线架端口编号插座底盒编号房间编号FD-1Z-11FD111111FD-1Y-11FD112111FD-1Z-12FD113112FD-1Y-12FD114112FD-1Z-13FD115113FD-1Y-13FD116113FD-1Z-13FD117213FD-1Y-13FD118213FD-1Z-14FD119114FD-1Y-14FD1110114FD-2Z-14FD1111214FD-2Y-14FD1112214FD-1Z-15FD1113115FD-1Y-15FD1114115FD-1Z-15FD1115215FD-1Y-15FD1116215FD-1Z-16FD1117116FD-1Y-16FD1118116FD-1Z-16FD1119216FD-1Y-16FD1120216FD-1Z-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