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课件_第1页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课件_第2页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课件_第3页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课件_第4页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突破题材1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史怀古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感慨国运衰微、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景”与“情”结合:拟人,借

2、景抒情(寓情于景)。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真题引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y:旋绕曲折。【读懂诗歌】看标题“怀古”表明本诗是怀古诗,“春日”“秦国”表明时间、地点。看注释“消魂”二字能提示诗歌感情。看意象“荒郊”“古碑”“积雪”“残阳

3、”“黄沙”等意象透出破败荒凉之意。看技巧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对比。看题干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如何处理情景关系?解析:从题目看,本诗是一首怀古诗,映入眼帘的是“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构成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破败荒凉图,结句的“不堪回首思秦原”显然是对古盛今衰的慨叹。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解析: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寓

4、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由眼前的“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顿生一种伤今哀情,将这种古盛今衰的慨叹融入眼前的景物描写之中。眼前破败荒凉的景物被诗人寄托了一种深深的对现实的慨叹。答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解题指津(一)咏史怀古诗思维导图(二)答题模板 诗人用(用典、对比、衬托等)手法,表现了(诗中具体“史”“古”)的(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今昔巨变),表达了诗人的(哀叹、惋惜、痛心),抒发了情怀。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11分) 【双调】折桂令宣城怀古 卢挚 对江山吟断高斋,想甲第名园,棠棣花开。晓梦歌钟,高城草木,废沼荒台。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

5、飞来。渺渺予怀,天淡云闲,万事浮埃。 【注】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麻姑:据神仙传记载,她貌似十八九岁,而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1)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全曲简要分析。(5分) 解析:要扣住“情感”二字,从“景色”二字着手;逐句考虑,回答要全面细致。凄凉之景与优美之景,盛衰无常的感慨与超脱闲逸的情怀,一一对比,鲜明突出,容易把握。答案:作者首先描写昔日甲第名园、高城沼台业已荒废,草木丛生的凄凉景象,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进而想象空翠飞来、天淡云闲的优美画面,直抒胸臆,表达了超脱闲逸的情怀。(2)请简要赏析“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飞来”两句的妙处。(6分) 解析:“赏析

6、”可从内容、结构、手法、语言等角度考虑,这四个角度可结合起来谈;“妙处”应重点谈效果和作用。答案:作者运用用典、想象等表现手法,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暮霭散去、空翠飞来的期待之情,有力地深化了诗歌的主旨。两句气势磅礴,奇伟瑰丽;上承“江山吟断”,下启“渺渺予怀”,使结构更为完整缜密。题材2未曾出土先有节,直冲霄汉亦虚心托物言志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内涵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

7、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托物言志(寓意)。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或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社会道理。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咏物抒怀。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往往是作者的化身或者与作者有某种相似。标志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真题引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8、,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读懂诗歌】看标题有“咏”字。看形象全诗描写山泉。看技巧双关,谐音双关,如“名”“清”。看题干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解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的。为此,考生平时应注重积累,多阅读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水平。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

9、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这个考点,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解题指津(一)托物言志诗思维导图(二)答题模板 通过(对所托物象特征进行分析),抒发(寄寓、揭示、揭露)作者的感情。跟踪训练(2016河南洛阳高三考前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咏竹张必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

10、待风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1)前两联是如何写竹的,请简要说明。(5分) 解析:理解托物言志诗首先要掌握诗歌对事物是如何描摹的。描写事物分正面(直接)和侧面(间接)描写,另外注意修辞手法,然后答出其表达效果。答案:直接描写竹叶表现其繁茂;(1分)运用比拟手法,写其耐寒、保持节操、虚怀若谷的品性;(2分)通过满栽庭院与无人注意的对比,写出竹无人赏识的境况。(2分)(2)作者通过咏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托物言志诗多用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人见”则说明无人发现,“虚心”既指竹子,又指诗人自己。“待风来”则指等待时机

11、。答案:作者以竹喻人(托物言志,自况),(1分)表达了对竹高洁品质的赞美,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渴望;(2分)竹风流潇洒,超尘脱俗,有才华却无人赏识,但它依旧“待风来”,希望移至“朱门”“抚翠苔”。(2分)题材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征战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人物形

12、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标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词。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真题引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

13、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读懂诗歌】看标题题目中有“军城”二字。看注释注释介绍了诗人,尤其是他的从军经历。看意象“汉关”“朔云”“边月”“沙场”等。看景物特点壮阔。(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形象。首先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如“汉关”等,其次描述画面,再答出作用。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图)。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

14、诗歌的情感,首先概括出情感,然后进行分析。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解题指津(一)边塞征战诗思维导图(二)答题模板 诗人用手法,写了边塞的(诗中具体意象),表现了(边关将士、边塞景象)的,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016华北、华中、西南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11分)糖多令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南宋爱国

15、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南楼:楼名,在武昌,二十年前词人与故人到此登楼揽胜,武昌当时是抗金前线。(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何作用?(5分)跟踪训练 解析:首先通过分析意象来概括景象,然后回答出其作用。答案: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2分)。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为词人重游南楼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3分)。(2)本词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解析:结合积累知识回忆边塞诗常见的情感;结合诗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答案: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年华逝去的感伤、故

16、人零落的孤独、忧国伤时的愤慨等情感。(1种情感1分,3分)上片“二十年重过南楼”表现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下片“故人今在不”则抒发故人零落后的孤独,“旧江山浑是新愁”新旧对比,凸显了词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1处1分,3分)题材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赠友送别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朋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会

17、杂乱无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景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出现在送别怀人诗中。真题引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8、读懂诗歌】看标题由“送归”可以看出,这首诗属于送别类诗歌。看内容“童稚”“望”写想象中孩子盼着何遁山人回家的情形,“到家”“下马”“终日”则是写回家后的情景。看技巧整首诗写想象何遁山人回家后的情景,属于虚写。看题干题干问抒情的手法,而且直接明确了“想象”这个手法。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解析:考查的是表现手法中抒情手法的运用,题目已经告诉是借景抒情,并且诗句通俗易懂,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只要抓住“社燕”“客归”“息机”等关键词,作者所蕴含的情感便昭然若揭。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

19、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解题指津(一)赠友送别诗思维导图(二)答题模板 诗人用意象,手法,渲染(创设)了(悲伤、悲凉、凄冷、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惆怅、伤感、勉励、祝福等)的情感。跟踪训练(2016河南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1分)山亭柳赠歌者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 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赌;比赛

20、竞争。博艺:精通多种艺术技能。花柳:泛指一切歌舞艺术才能技巧。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女。阳春: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词中指代歌伎所特别擅长的花柳尖新之曲。(1)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歌者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 解析:从全词的内容看,上片以歌女十分自负的口气写自己的来历和高超演奏技巧,下片以“残杯冷炙”来写年老色衰后的境遇。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年轻时技艺高超受人追捧,年老色衰之后境遇凄冷失意悲伤的歌女形象。(2分)词的上片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通过歌者的口吻回忆当年多才多艺及其受人追捧的情景。(1分)下片由回忆回到现实,写歌女四处奔波,青春流逝,无处托身的悲哀。(2分)(2

21、)试比较下片最后两句与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在所抒发的感情上的不同。(6分) 解析: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教材中学习过的,考生对内容和情感比较熟悉,这首词则是全词通过写歌者,暗喻自己。答案:本词中流泪者为歌女,她在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得意之时,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流下了眼泪(2分);而白诗流泪者为作者自己,听到琵琶女的自述和凄凉的曲声,自己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1分)本词描写歌女流泪,直接抒发歌女内心的痛苦悲伤,进而表达对歌女悲凉遭遇的同情,同时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2分);而白诗直接以自己流泪来抒发遭贬谪后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1分)。题

22、材5他乡村树似吾乡,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因梦寄情,

23、虚实结合。标志诗题中多含有“客”“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真题引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读懂诗歌】看标题“梦中”二字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看注释注释介绍诗人的经历和典故,

24、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看意象“夜”“月”是思乡诗常用的意象。看技巧描写、用典。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解析:“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答案: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题材建模(一)羁旅思乡诗思维导图(二)答题模板 诗人用(具体意象),(渲染、描摹、勾勒、创设)出一个(清冷、孤寂、凄凉、苍凉等)的意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的情感。跟踪训练(2016河北石家庄高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11分)卜算子慢柳永 江枫渐

25、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碪、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1)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首先确定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然后要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对晚景”,即词人对着眼前景物有感而发,这景物就是上文写到的暮秋之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引起下文的抒情,“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是多么浓重。答案:承上启下。

26、“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解析:“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点明季节和词人的身份。在暮秋时节,词人登高望远,思乡怀人。“楚客”两句,点出词人此时漂泊在外,孤单寂寞。这两句描写了游宦异乡的游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感。“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写出了词人与思念之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景,充满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即使把万千柔情写成书信又有谁能够寄给远方之人呢?一种无

27、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作答时要注意分条写出答案,并结合词句进行分析,切不可泛泛而谈。答案: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题材6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山水田园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归隐田园,寄情山水,抒发

28、对自然的留恋和热爱之情。描绘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河山之情。厌弃官场黑暗,描绘闲适之状,表现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1)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2)写景的表现手法: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以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标志诗题中常出现“过”“行”“游”等字眼。常见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真

29、题引路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读懂诗歌】看注释注释介绍了写作背景和重要意象。看意象“宿鹭”“飞鸿”突显闲适之意。看技巧典故“渔竿客”,意在归隐。看题干“向往生活”,结合全诗可知。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解析: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歌从怀古

30、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题指津(一)山水田园诗思维导图(二)答题模板 诗人用(修辞、表现)手法,通过对(诗中具体意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意境)的之情。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

31、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解析:这是一首题咏诗,作者来到窦员外在崇德里的新居,感到欣喜异常,遂写此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主要从颔联、颈联和尾联中寻找答案。写作的顺序是前写新居外景,后写新居内事。关键信息点有:“秋色墙头数点山”“碧松”“红药”指外景的优美,“堆案无余地”指闲适,“认得诗人”指志同道合。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

32、景艺术。(4分) 解析:颔联写近水远山,颈联写碧松红药,均选取“新居”周围之美景,空间层次分明,色调和谐。松间明月朗照,春来红药盛开,均是想象之景,与实景相配,引人遐思。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解析:尾联赞美主人新居中书籍堆案,主人以诗书自娱,作者亦是同好之人,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题材7心有灵犀一点通,明月孤灯梦难圆爱情闺怨诗题材建模题材特征思想情感常用技法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

33、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体可分为爱情诗和闺怨诗(包括宫怨诗)。夫妻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之怅。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空闺独守的思亲之怨。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美人迟暮的哀伤。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骀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采用先

34、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标志标题中有“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寄良人”等字眼或直接用“无题”。诗中常有“眉锁”“翠楼”“绮席”“碧纱”“鸳被”“相思枕”“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带有闺房色彩或带有思人韵味的凄清的意象。真题引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11分)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读懂诗歌】看标题由题目“思远人”可看出类别和主旨。看意象“红叶”“黄花”为深秋之景,“归鸿”则常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