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解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解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解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解析】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房山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一地理一、选择题(共45分)“好奇号”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火星表面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火星比地球质量小B.比地球密度小C.距离太阳更远D.比地球体积小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密度小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答案】1.C2.C【1题详解】行星大气的热量来源

2、于太阳。太阳系中火星的运行轨道比地球离太阳远,因此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故选C。【2题详解】陨石与行星大气高速摩擦可以使陨石燃烧,减少陨石对行星的影响。据材料可知,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即由于火星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大气比地球稀薄,所以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故选Co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中心区域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

3、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答案】3.A4.C考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大痣”为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故选A。【4题详解】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活动的高峰年份,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概率明显增大;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甚至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极光现象出现在地球上的两极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附

4、近;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故选C。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A.地质钻探B.研究地震波C.地层和化石D.卫星遥感技术【答案】B【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地震波,B正确。故选Bo【点睛】地震波在介质改变时会有不同的传递速度,并在交界面上产生折射、反射等行为,这些特性被用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6.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而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递增一递减一递增一递减递减一递增一

5、递减一递增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答案】6.D7.A【6题详解】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流层由于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在高层大气中,气温先减低,再升高。探空气球记录的高度至100km范围,因此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在高层大气中,气温先减低,再升高。故D正确。【7题详解】因为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因此水汽集中的层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的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电离层位于高层大

6、气,故A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地球大气三个圈层的气温变化的熟悉,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变化一般都熟悉,主要是高层大气的气温变化比较陌生,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高层大气并不是高度越高气温越高,而是存在一个高空对流层,先降后升。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b辐射的主要是A.水汽和氧气B.氮气和水汽C.二氧化碳和水汽D.氧气和氮气【答案】8.C9.C【8题详解】据图可知,a是太阳辐射,b是地面辐射

7、,c是大气逆辐射。由于是在夜晚燃烧柴草,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A错误;燃烧柴草能产生烟雾,能有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同时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近地面温度,有效预防霜冻,B错误,C正确;不会改变地面辐射的方向,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9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吸收地面辐射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汽,故选Co【点睛】大颗粒的尘埃可以加强大气逆辐射,因此人造烟雾就可起到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的作用,而且,在通过燃烧产生烟雾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它们也可以其保温作用,提高地面温度。某游客在游览北戴河海滨的游记中写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都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

8、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完全不同的。”读“北戴河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B.【答案】CC.D.【详解】人类感觉到的风是近地面的风,所以排除高空的;由于题干问的是晚风,晚上吹陆风,即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响海洋,因此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故选C。陆凤的形成:夜晚陆地比晦洋降讪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帆从陆地吹向悔洋晦凤的形成:口天陆地比擁洋堆温快,班地面陆地r压柢于海洋,愠从晦洋吹向陆地aflQoo噩am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下图为“

9、雅丹地貌示意图”。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A.东南西北B.东北西南C.东西方向D.南北方向【答案】11.B12.B【11题详解】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为湿润区,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区,A、C、D错误;塔里木盆地为西北干旱区,是雅丹地貌分布区,B正确,故选B。【12题详解】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东北风携带砂石对所经过地区产生侵蚀,垄、槽的伸展方向会和盛行风的方向一致,即呈东北-西南走向,故选B。【点睛】“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10、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石块坑护膛石块温室效应C.D.联系地表的各圈层,促进能量交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C.D.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风力地球重力太阳能B.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换和物质迁移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陆地水体更新A.B.【答案】13.C14.D【13题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坑里的土层吸收太阳辐射后蒸发,蒸发的水汽遇到塑料薄膜后冷却

11、凝结,水滴由高处向低处汇集于最低点,由于重力的原因低落到杯子里,因此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太阳能和重力能,故选Co【14题详解】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错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联系地表的各圈层,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是正确的;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是错误的,人类对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影响更深刻;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故选Do【点睛】水循环的意义: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塑

12、造地表形态。30r幣度備叮皿护温度下图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盐度22604020T234060刚尸N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增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D.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答案】15.C16.C【15题详解】据图可知,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由赤道附近向两极降低(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故选Co【16题详解】据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

13、度较副热带海区低,故选Co【点睛】世界表层海水盐度最高值不在赤道的原因:赤道附近温度高,蒸发旺盛,但是降水量也很大,因而盐度较副热带海区低。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A.墨西哥湾B.东海C.阿拉伯海D.红海【答案】D【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海为于副热带海区,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红海周边几乎没有淡水注入;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因此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所以腐蚀最强的是红海,故选Do【点睛】影响海水盐度主要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寒、暖流影响:是否有大量淡水注入;海区形状是否封闭。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诗句“春江潮水连海

14、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潮汐现象D.涌浪现象B.海风的吹拂太阳辐射不均A.洋流现象B.风暴潮现象与“春江潮水”现象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A.月球的引力江河水的涌入【答案】18.C19.A【18题详解】据诗句可知意思为春天江上的潮水,描述的是潮汐现象,故选Co【19题详解】潮汐现象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主要与月球有关,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遥远太阳的影响较小,故选Ao【点睛】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

15、0.图中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A.岩石生物大气水文土壤岩石水文大气21.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答案】20.B21.A土壤生物大气水文生物岩石大气水文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20题详解】据图可知,在地表应表示土壤,在树林应为生物,在空中为大气,在河流应为水文,故选B。【21题详解】土壤肥力高低看有机质的含量多少,而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残体和枯枝落叶,所以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山坡上因流水侵蚀作用强于沉积作用,土壤厚度一般小于以沉积作用为主的河谷,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岩石,C错误。草地土

16、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林地,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点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除碳酸盐以外的所有含碳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植物的残体,施动物的有机肥料,以及经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读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A.荒漠带的草原带的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薄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A.B.B.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C.D.答案】22.D23.A【22题详解】图示为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甲为基带,根据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甲处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

17、阔叶林带,所以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图示为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正确。故选A。图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甲大漠胡杨乙兴安林海丙海南椰树黄山迎客松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温度低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丙地四季长青常年温度较高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答案】24.A25.C【24题详解】大漠胡杨主要生长在

18、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A正确;兴安林海位于黑龙江省,冬季积雪覆盖,冻土广布,夏季高温多雨,没有雪域高原,B错误;海南椰林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为砖红壤,较贫瘠,C错误;黄山迎客松位于湿润的安徽,山上流水侵蚀作用强,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甲地根系发达,是因该地降水少,根系为吸收地下水,会生长很长的根系,A错误;乙地叶成针状,是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天,B错误;丙地四季长青是海南常年温度较高,C正确;丁地生长较快是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D错误。故选Co【点睛】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

19、温,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也不要下车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A.B.C.D.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A.不停地大声呼救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D.不停地祷告【答案】26.A27.C【26题详解】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

20、落的地方避震,这种方法可以;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可以避免屋顶坠物砸伤头部,这个方法也可以;在行驶的汽车内,需要停车,并且要下车去空旷的地方等待地震过去,不停车是不对的;在野外,不能往山上跑,会石块滚落,很不安全,往山上跑时不对的。综上所述,故选A。【27题详解】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不能一直大声喊,会消耗体力,当听到有人救援的声音再出声,A错误;睡觉会导致错过救援人员,B错误;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是正确的,C正确;不停地祷告什么作用都没有还消耗体力,D错误。故选C。【点睛】地震时在室内,快速找到生命的三角,这个三角可以是墙角(客厅、卧室、书房、卫生间),

21、也可以是桌子下面与地面之间的角落,并且用硬点的东西(书、菜板等)举过头顶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防灾、救灾中应用比较广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进行A统计受灾人数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C.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D.分析台风成因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做到的是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信息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救灾物资空投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为了A.减少人力劳动B.提高空投精确度C.缩短空投距离D.减少人员伤亡【答案】28.B29.A30.B【28题详解】遥感是利用传感器对遥远地物感知,不同地

22、物释放的电磁波不同,所以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获得台风的卫星云图,也就监测台风运动路线。故选B。的【29题详解】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病虫害和沙尘暴进行跟踪检测,也可以收集洪水的受灾面积,但是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故选A。【30题详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精准确定某地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因此救灾物资空投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空投精确度。故选B【点睛】GPS主要用于目标物的空间实时定位和不同地表覆盖边界的确定;RS主要用于快速获取目标及其环境的信息,发现地表的各种变化,及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GIS是3S技术的核心部分,通过空间信息平台,对RS和GPS及其他来源的

23、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及动态存取等操作,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和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有用信息,使之成为决策的科学依据。二、非选择题(共5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具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保存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

24、称: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抬升、下降、水平)运动。【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古生(4).海洋陆地气候(5).温暖湿润(6).植被茂密(7).海洋(8).陆地(9).拾升【分析】解答该题应从地球演化

25、、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以下几点: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为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由海洋变陆地,则地壳发生过抬升运动。【详解】(1)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故考察名称为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只要合理即可,主要有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3)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为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

26、乳动物(新生代),按地质年代,古生代是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年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陆地环境,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为恐龙的生存提供了条件。(4)据以上分析可知,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由海洋变陆地,则地壳发生过抬升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下图1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材料2:图2为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乙处地貌主要为;丙处地貌主要为(填序号

27、)(2)一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填序号)3)长江的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是,由此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4)下列是某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地貌相关示意图(图a、图b、图c),据此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例图bII图a丘眄4哋rv洞痂臣砸石滿地巴口细砾石谎二前壕少土平廉GZ1启库边畀2弄高進s勿菇嚮粗f弭lc【答案】(1);(2);3)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塑造地表形态(4)位于出山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以扇形的形式向周边展开;由扇顶至扇缘厚度变薄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任答3点)【分析】本题以长江流域图和长江流域的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不同河段典型地貌的类型;水循

28、环的意义;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据长江流域图可知,甲地处于发源地,应为雪山对应的是;乙地处于云贵高原,应为喀斯特地貌对应的是;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应为三角洲对应的是。(2)据图2中的景观图可知,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是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是流水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扇。所以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3)长江的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是河口三角洲(三角洲);水循环的意义之一是塑造地表形态。(4)据图a可知,该地貌分布

29、于河流出山口;因流速减慢,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形状似扇形;据图b和图c可知,由扇顶至扇缘厚度变薄;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点睛】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常形成峡谷。在河流的出山口因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冲积扇;在河流的中下游形成了冲积平原;在河流的入海口形成了三角洲。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因此水循环塑造了地表形态。阅读实验探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1所示)。在电

30、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B电炉誓島面-匸J等鬲面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地理原理。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左或右)偏,纸片B向(左或右)偏。根据纸片B的偏动情况,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从以上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答案】(1)热力环流右;左电炉处空气膨胀上升,空气密度低于周围地区,形成低气压区;冰块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高于周围地区,形成高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故纸片B向左偏。冷热不均(或温度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逆时针方向【分析】本题以一个实验

31、为背景,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直接原因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据材料和图片分析,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电炉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冰块一侧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2)据上题分析可知,冰块附近空气下沉后气压升高,底部空气由冰块向电炉流动,纸片B向左偏;而上部的纸片A则向右偏。(3)据上题分析可知,电炉处空气膨胀上升,空气密度低于周围地区,形成低气压区;冰块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

32、气密度高于周围地区,形成高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即风从冰块吹响电炉,故纸片B向左偏。(4)从以上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或温度差异);而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5)逆时针方向(如图)I大代水平运动热力品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高压益压高压-I丞乎气殴异|痔热御一I施面冷協求均I【点睛】低压I水平代压差彳器-如宵运亦却弾11胀沉上升奇压材料1: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1例繰林图AY材料2: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

33、用。图2为“海绵城市模型”。1)图1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2)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B、E、F3)图中城市正在建设海绵城市,说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影响了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哪些环节?4)结合海绵城市模型图2,说出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5)“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双项选择题)B.促进雨水资源利用D.缓解城市内涝A.减少城市用水量C.增强城市排水能力【答案】(1)海陆间循环2)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3)下渗、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4)森林、湿地、雨水花园小区、渗水路面、湖泊、屋顶绿色花园等BD【分析】本题以水循环和海绵城市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水循环的

34、类型;水循环的环节;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海绵城市的目的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据图1可知,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所以为海陆间循环。据图1可知,图中的水循环环节B是有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应为水汽输送,E有地表指向地下应为下渗,F在地下流动应为地下径流。据材料“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可知,海绵城市会下渗,因下渗增加,还会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因地表蓄水量增大,是该城市的蒸发增大。据图2可知,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森林、湿地、雨水花园小区、渗水路面、湖泊、屋顶绿色花园等。从上题分析可知,海绵城市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小,可以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同时储蓄下来的水能为城市提供水资源,故选BD。【点睛】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都坝河小流域位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东北部,距离北川羌族自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