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_第1页
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_第2页
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_第3页
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_第4页
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控1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一.积累与应用(10分)1.填空。(5分)(1)多少绿荷相倚恨, 。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2)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3)贾谊过秦论中“ ,身死人手, ,何也?”写出秦朝不施行仁政的后果。2.选择。(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李因工作业绩不好,情绪失落,朋友鼓励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B、班级球队冲击冠军,同学们拉出横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队员们加油。C、老刘退休后想再就业,家人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劝其不要再工作。D、高考前夕,

2、班主任在班级贴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标语激励大家。(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在大体上说来,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许多不同种族的生命之流所造成的, ,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是家族的生命之流依照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比喻是一个人直接感受到的、直接看见的我们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A、B、C、D、二、阅读(70分)现代文一(15分)主席:作为主持人,在我两边雷声贯耳的同时,眼前也交织着两组截然不同的世纪画面,忽而是伤感的咏叹调,忽而是激荡的主题曲。对20世纪的回忆会是凯歌高奏还是摇头叹

3、息?让我们再听听双方的总结陈词吧。反方三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要在这里指出对方辩友的是,从我方一辩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今天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讲座的前提条件,您不能以此来作为它的论据。而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忧事啊!对方辩友,世纪回眸,有喜有忧。我方辩友与对方辩友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到您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一旦人类自身走向了终结,那么所有的发展与成就都将灰飞烟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取决于我们的忧患意识啊!很高兴对方二辩在陈词中,就已经替我们明确地区分了什么是恐惧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而且承认了忧患意识确确实实

4、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那么,我在这里应该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忧患意识使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想提出,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喜忧之事常常是同一立场的两个方面。乐极生悲,满常招损,不可不察。另外,明确发展是主流,并不能直接得出喜大于忧的结论,应该分析主流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确立的以及如何继续保持这种主流。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灾难性的问题,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忧患吗?下面,我将从正面总结我方观点:首先,回顾历史,忧大于喜。20世纪可谓成就巨大,但也损失惨重:历史上战乱不休,但哪个世纪的战敌杀人比得上20世纪?

5、人类历史上暴君迭出,但哪一种武器比得上20世纪的原子弹能在瞬间夺走十几万人的生命?所以我们在看到了人类取得成就的同时,万不可沾沾自喜。 其次,立足现实,忧大于喜。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贫富差距越拉越在。每年有8亿人在挨饿,还有几百万人被饿死,我们能不忧患吗?当霸权主义四处横行,甚至把导弹扔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能不忧患吗?当人口在膨胀、环境在恶化,宝贵的地球在呻吟的时候,朋友们我们能不忧患吗? 第三,审视发展,忧大于喜。人类可谓越跑越快,可谓越飞越高。正如对方辩友所说,人类一直在进步。但是我们在攀登高峰的同时,也恰恰把自己置于危崖之上。我们创造力越强,破坏力越大,巨大的财富与高精尖的技术在带来进

6、步与繁荣的同时,也潜伏着灭顶之灾。世界的一体化造成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危险局面,不能不使我们居安思危。第四,我们在相信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指出,20世纪众多忧患的根源。纳粹集中营、原子弹、战争、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归根结底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而这一切,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我们不得不把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控制自己当成是最大的历史使命。最后,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更因为这是一种可取的价值态度,它比报喜不报忧更客观,比重喜而轻忧更冷静,比满足于过去而不正视挑战和困难更为理智。当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到地球,我们发现它不过是一个脆弱的星球,而它的美丽已经被人们或多或少地有所破坏。所

7、以我们的结论是,锐意进取,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居安思危,忧患是发愤的起点。谢谢大家!正方三辩:我也想感谢对方三辩,他在陈词中说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我想如果明天是更加美好,那我们又何必忧大于喜呢?黑格尔曾说:“历史的前进需要激情,但激情后隐藏的是理性。”听了对方辩友充满激情的发言,我很感动。但我也想起两位老先,一位是杜甫,他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说心态的不同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评价。今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让一个刚刚失恋的小伙子或姑娘来回眸世纪,岂只是忧大于喜,简直是没有忧没有喜。所以说世纪回眸,我们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应该提出一个科学的标准去评判忧喜,而不是一头扎进苦海

8、里说有忧就是忧大。第二位老先生是刘禹锡,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什么意思呢?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是用静止的眼光。可对方辩友只说到人口问题,没有看到人口增长速度正在放慢;只说到核武器问题,没看到我们正在进行全球性的核裁军。让我们大家想一想,既然我们大家注定要远航,何必空守那艘已经沉下去的破船,低唱凄凉的晚歌?我们要看到损失,但更要看到损失正在被弥补;我们要看到问题,但更要看到发展带来的问题必将在发展中解决。我想第二次感谢对方辩友,因为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给我们找到了发展的前进的动力。正像马克思所说:“问题正是时代的口号。”世纪问题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的

9、确,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留下的成就有目共睹,留下的问题呢确实客观存在,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伴随着成长会有种种的困惑,但我们说没有人会拒绝长大,没有人说长大成人不好,忧大于喜,我不要长大,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排除困惑的过程。发展中留下了不和谐音符,那不过是人类成长的烦恼。1900年1月1日零点,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睁开双眼开始瞻望全新的世纪。在他28岁那年,看到青霉素问世了,从此传染病病菌不再笑傲江湖;36岁那年他看到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成立,从此传播革命大幕拉开;69岁那年他看到阿波罗号腾空而起,从此人类可上九天揽月;85岁那年他看到内罗毕宣言发布,从此女人真正撑起了半边天;92岁那年他看

10、到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召开,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好,时钟在刺客停步,这个孩子转眼已经99岁了,不过我们不必担心他即将老去,即将走向灭亡,因为他的名字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我们祝愿,我们也有理由坚信他必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回眸世纪,现代社会取代传统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民主法制取代专制人治的趋势不可逆转,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又足够理由以一种所谓穷极了悲观原因的乐观主义来瞻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当第三个千年钟声响起之时,我们会看见这蓝色的星球在新的起点开始新的航程。我们希望,我们也相信,在那一刻对方辩友会和我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这是一个时间、

11、空间、尘世间斗转星移的世纪,这是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沧海桑田的时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3、双方辩论的辩题是 。(2分)4、在文章-段中,反方三辩从哪四个方面对正方的结论予以了否定?(4分) 5、正方三辩在总结陈词中两次“感谢”对方辩友,目的是( )(2分)A、找到了对方总结陈词中漏洞,表达对反方三辩的揶揄和嘲讽。B、为对方精彩的总结陈词喝彩,表达对反方三辩提出问题的重视。C、是辩论中的常用语,既展现自己的风度,也表达对对手的尊重。D、为双方观点能趋于一致感到欣慰,表达对即将赢得辩论的喜悦。6、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反方认为忧患并不等同于

12、悲观,忧患意识恰是人类在新世纪持续发展的保证。B、正方认为反方的总结陈词中夸大了20世纪人类遭遇的问题和灾难,太过悲观。C、正反方辩论的焦点汇聚在人类在新世纪发展的前景上,对人类前途充满希望。D、双方的总结陈词都不否认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问题,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7、如果你是评委,你认为哪一方的总结陈词更能打动你?请从论述的结构、逻辑的严谨和语言的感染力中任选两方面做一个评析。(6分) 现代文二(15分) 乡村二月不再生冷的微风,从一沟沟屋檐上抚摸而来,又在村前屋后刮瘦的杨柳之间游走,收拾着残冬腊月三楼的枯枝败叶,然后又不停的向前搜索,这风,仿佛村姑手上的木梳,轻盈地把乡村蓬乱的病发梳理得柔顺

13、而舒畅起来,这时候人们也明显感觉到白昼在一天天增长。哦,春天来了!瞧!身着绿衫的春姑娘,仿佛从天空与大地的交界处轻盈的走来,他带来绿色的风,染绿了山,染绿了水,也染绿了起起伏伏的天涯路。田垄港汊间残冬迎接的腐败气息悄然融化,渐行渐远,几只不知名的鸟轻轻地从天空飞过,身影如一朵朵花绽放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偶尔几声凄厉的鸣叫滴落在大地上,溅起一片寂寞,一片空旷,吵醒了浓睡而灰暗的天空,也唤醒了小草的梦,田埂上,溪头边,一片片一簇簇绿紫相间的小草,已破土而出。一场春雨打湿了屋檐下掉了一冬的干椒蒜头。渐渐的,太阳也变得暖和起来,那透亮的是披挂在毛茸茸的草尖上的清露;赤条条的枝桠上的绿色便是苞芽在骨节间

14、吐绽,小狗也欢快起来,满院子围着小朋友们乱蹦乱跳,小鸡小鸭在窝里“叽叽嘎嘎”乱叫,似乎在等着他们的小主人放学回来。暖阳和春雨就像两个赛手,你一程我一程往前赶。受到滋润的万物,一个劲的摇旗呐喊。早些时候,父亲参军在外,农活便落到母亲一人身上,每年二月,母亲便开始整理家里的农具,锄头,铁锹,犁耙,鸡公车,耗力大的有时就叫我叔叔来帮忙,自己便把粪箕、竹扁担、草锄翻捡出来,掸除灰尘,然后开始盘算一年的农活安排,捡粪、浸种、秧田、耕田、栽禾,到了夏季还要栽油菜,种棉花,一年下来便是他一生的缩影。二月看似无所事事,是在乡村一年的希望,也就在二月埋下了伏笔,那个时候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母亲都喜欢扛着磨得发亮

15、的锄头,很勤快的往田畈走,不仅是看苗的长势也修缺补漏,有时除掉一些小草,看看菜畦,抓几只小虫,有时便任由牛儿喝水,边去扒那油菜地里的栏粪,疏浚天边的流水沟。这些,都是在母亲不经意间完成的,二月真正的农事还没到来,但什么事都得慢慢往主题靠拢,你看那儿日头,也是在寒意渐消的云层里学会了放快节拍,才把晴朗的日子拉长的。奶奶从不放弃房前后的瓜墩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是她让奶奶的残年多了等待。去年的瓜藤,干枯的只剩下轻飘的筋丝,挺过了狂风的横扫,依然贴在二月的土地上,不愿离去,断断续续中极力表现出生命旺盛时期的姿态,奶奶一墩墩的深翻埋肥。奶奶说瓜藤去年结的南瓜冬瓜大又多,一家人吃不完,奶奶说这话是去年留下的

16、瓜子,正怀孕在苗床里。乡村的二月一切都从残枝败叶中向着自然的常态而来,没有逆转,无法阻拦,上古歌谣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我读出这是先民对世间万物各行其道,一步步走进生命怀抱的诉求。时令降临的二月,便是对这一愿景淋漓尽致的展示的开始吧。二月里浓淡相宜的色彩,浸染的田野的空旷,溶解了土壤,弥散着沁人心脾的气息。它的水嫩、多汁、清新、轻灵、芬芳,是一年中令我最留恋的时节。“三之日与耜,四之日在趾。”透过轻薄的语言,我的眼前分明展开了一幅画卷,那是二月乡间的闹春图。分析第一段中加点词抚摸的表达效果。 第二段从多种角度描写了春天到来的景象,请对此加以分析。 有人认为第四段与第三段的内容有相似之处,

17、第四段有些多余,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说明理由。 就算闹春图的“闹”字内涵丰富,是结合全文内容对其进行分析阐释。 古诗词(8分)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B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C、“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D、“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格调高雅。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哀婉悲凉 B、清幽质朴C、凄楚含蓄 D、旷达闲适14、有评论称

18、“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为“妙想之辞”,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5分) 文言文一(16分)西郭先生传 明冯从吾先生姓姚氏,讳显,字微之,咸阳人。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景泰五年四月,上疏言王振修大兴隆寺,车驾不时临幸,佛本夷狄,信佛得祸。若梁武帝足鉴。时上欲幸隆福寺,太学生济宁杨浩与先生相继言,上遂罢行,名震天下。后寓居长安西郭,藩臬诸公造之,食以蔬粝,无弗饱者。令齐东、武城二县祀名宦,循政详山东通志中。当时民歌之曰:“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而先生自赞其像曰:“六尺长躯,尺五长发,学古人官,读孔孟书,躯兮发兮,五十三年而知五十二年之非

19、。躯兮发兮,碌碌庸庸,不能做邦家之基。”官至太仆寺丞。冯从吾曰:师友之益大矣。先生之寓居长安也,以与李介庵讲学,故介庵以理学鸣关中,而先生与之为友,交砥互砺,俱成名儒,是先生之气节盖从学问涵养中来也。彼虚矫恃气者,视先生当赧然愧矣 。(选自冯从吾文集)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藩臬诸公造之 ( )(2)当时民歌之曰 ( )16、故介庵以理学鸣关中( )。(1分)A、叫 B、使发出声音 C、有所表达或抒发 D、著称、闻名17、对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B、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

20、安社稷之谋C. 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D. 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18、以下四位人物与姚显品性和遭遇最为相近的是( )。(2分)A、苏武 B、贾谊 C、魏征 D、屈原19、把第段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彼虚矫恃气者,视先生当赧然愧矣。 20. 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事迹、内容性格、形象大公无私、忠诚报国藩臬诸公造之,食以蔬粝,无弗饱者谦虚反省21、分析第段内容对于表现西郭先生形象的作用。(3分) 文言文二(16分)读通鉴论五代上二一王夫之李存勗(1)不可以为天子,然固将帅之才也,知用兵之略矣,得英主而御之,与韩信齿。奚以明

21、其然邪?麏(2)之走也捷于虎,卒为虎获者,数反顾也。规规恃其穴以为所据,其偶败也,急奔而护其穴,其胜也,复虑人之乘已而内荧,于是内未溃而外失可乘之机,敌且蹙之使自毙于穴中,未有不败者也。存勗知此口口自克用以来,太原其根本也,则泽潞其喉吭也;太行之险一失,则井陉之道且危。存勗殚全力以图东方,澶、郓悬隔千里之外,闲以赵、魏,潞州叛,泽州陷,太原内蹙,而东出之师,若脊断而不能举。于斯时也,不知兵者,必且舍澶、郓以旋师而西顾,乃一受其,而踉跄以返,王彦章之流,蹑其迹而乘之,太原其委命之墟矣。而存勗之计此決矣,李继韬之内叛,视若疥癣;泽州之失,唯惜裴约(3),而弃若赘疣;急攻杨刘(4),疾趋汴、雒,一战而朱氏以亡,其神矣哉!太原自克用修缮城隍以来,非旦夕可拔者,大兵集于东方,继韬虽狡,梁人虽鸷,必不敢遽尔合围,不忧归师之夹逼敌见吾视泽、潞之乱若罔闻,则益不测吾之所为,胆先自破,沮其乘虚之计,而河上之师(5)终恃此以为挠我之令图,则虑我之情缓,而相防之计疏。此一举而袭梁都、夷友贞(6)、平河南,规恢之大略也。微韩信,孰足以及此?谓存勗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