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八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组合八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组合八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组合八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组合八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合八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时间:45 分钟 满分:45 分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135 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调解 ,作为一种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今天能够看 到的关于调解的最早记载是舜主动出面对“历山之农者侵畔 ,河滨之渔者争坻”进行 有效调处的故事。之后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调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 展,几乎在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负责调解的机构或人员。秦汉时 ,在乡一级设“秩、啬夫和三老”专司调解事务。唐代则于基层分设“乡 正、里正和村正”,而且还明确规定调

2、解是将纠纷交府县处理的前提。到元朝时调解 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民事纠纷。元代还为调解及其他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取了一 个特殊的名称“告拦”。元朝法律同时规定通过审判官调解达成和解而再次起诉 的案件 ,不允许有司再行受理。这是传统调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明代将 儒家“无讼”观念付诸社会管理实践,调解自然继续充当民事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 清代在沿袭明朝做法的同时 ,还将调处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 ,这从某种程度上 导致调解适用范围被不适当地扩大。从上述调解演进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调解在一步步制度化的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强制性特征。这种强制调解模式体现了统治者以此进行社会 治理的重要

3、考虑。中国传统调解实践大多具有某种主动介入的因素 ,这种主动介入的调解模式在 中国传统的宗族生活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 ,受传统道德观念等多种因素影 响,调解人在调解过程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在调/ 13 解过程中 ,调解人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对调解结果施加影响。为了给调解人保留“面 子”,当事人大多也会听从调解人的建议。中国传统调解模式能践行数千年并且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最关键的因素在于 文化以及隐藏于背后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 ,老百姓普遍奉行“无讼”理念和传统道德准则。受此影 响 ,人们一般不会将这种出于公心的主动调和视作对“个人私事”的无理干涉。此

4、外 , 受古代等级、尊卑观念的影响 ,当事人也会将调解人的非中立做法视作“合理”现 象。即使是在我国现代社会 ,尤其是在乡村、宗族背景下 ,也依然残存着第三方主动 介入纠纷的调解痕迹。另外,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人们之间和平共处关系的至关重要 性。调解虽然无法给双方当事人一个谁是谁非的精确评断 ,但是相对于通过司法途 径解决纠纷 ,调解可以使当事人从“讼累”中解脱出来。更关键的是调解的确对修复 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和谐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于是非曲直本身的追求也会 在特定情况下让位于维系和谐关系的考虑 ,这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古代调解制度得以 延续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古代调解制度既是中国传

5、统文化的沉积 ,同时又借重传统文化在现代得 以延续 ,其中蕴涵的和谐理念及调解技巧 ,仍旧具有借鉴意义。(光明日报 2018 年 06 月 14 日,有删改 关于调解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调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 ,历朝历代都设有专 门负责调解的机构或人员。/ 13秦汉时,在乡一级设“秩、啬夫和三老”,唐代于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元朝 时调解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民事纠纷。元代为调解及其他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告拦” ,这是传 统调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清代沿袭明朝将调处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的做法 ,这从某种程度

6、上导致调 解适用范围被不适当地扩大。解读: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原文表述为“几乎在历朝历代 都设有专门负责调解的机构或人员”。 C 项,“告拦”的出现,不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D 项,“将调处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的做法不是明朝的做法。调解制度在中国践行千年 ,下列表述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调解人在出面调和纷争时 ,一般情况下多由调解人主动介入争议。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 ,老百姓普遍奉行“无讼”理念和传统道德准则。相对于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调解可以使当事人从“讼累”中解脱出来。人们对于是非曲直本身的追求会在特定情况下让位于维系和谐关系。解读:A

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 项陈述的是中国古代调解制 度的特征之一。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中国古代调解在一步步制度化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强制调解模式体现了统治者 以此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考虑。调解人在调解过程中常常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当事人大多也会听从调 解人的建议。/ 13第三方主动介入纠纷的调解行为 ,在我国现代社会 ,尤其是在乡村、宗族背景下 ,也 依然存在。古代调解制度借重传统文化在现代得以延续 ,其中蕴涵的和谐理念及调解技巧 ,仍 旧具有借鉴意义。解读 :B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原文表述为“调解人在调 解过程中常常会

8、自觉不自觉地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所以“站在中立的立 场”错。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8 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 136 页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47 题。烟波江上查干 现在的黄鹤楼 ,非崔颢登临的黄鹤楼。旧址离此还有千 M 之远。黄鹤楼素有 “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果不其然 ,眼下此楼的非凡气势 ,足够说明登临者的慧眼。浩然长江 ,劈开巴山群峰 ,携潇湘云水 ,在三楚之地与汉水汇合 ,造就了隔水而视 的武汉三镇。我脚下的黄鹤楼 ,位于武汉市的蛇山黄鹤矶头 ,楼五层 ,气势浩然。著名 的武汉长江大桥 ,历经 36 年的风风雨雨 ,毅然横躺在宽阔的江面上 ,不改旧时容颜 ,坚 挺依旧

9、。当年,我独自徘徊于长桥上 ,寻寻觅觅 ,然黄鹤楼不见了踪影 ,只好走到古琴台 ,凭 吊了事。现在 ,武汉三镇漂浮在一片烟雨里 ,似一艘从远古缓驶而来的捕鱼船 ,临了 , 泊靠于江边 ,悬起了它千岁风灯。猛然有一种冲动从心底腾起 ,似乎那一位艄公就在 我眼前 ,左手握橹右手持酒 ,微笑着与我寒暄。他不就是黄鹤楼吗 ?一身的蓑衣 ,滴着 千古辛酸 ,滴滴含有说不尽的沧桑故事/ 13当年的诗人崔颢有无与我同样的感觉 ,我说不好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他站 在黄鹤楼上的那种苍茫而游动的悲壮心态是相似的。他一口气吟尽心中的块垒,才得以解脱 ,甩袖而去。一个真正的诗人 ,必具备心怀天地的大胸怀 ,

10、不然他的文字不会 感天撼地。这里需要大“我”而非小“我”。我们再来读一遍他的七律黄鹤楼吧: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真是千古绝唱 ,不 可复制。连“诗仙”李白登得此楼,见有崔颢题诗 ,连连赞叹不敢题写 ,只好幽默两句打 油诗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是我们古人的修养和谦和心态 ,不能不 叫人心服。古时行路难 ,少小离家老大回者 ,十有八九。所以楼头远眺的崔颢 ,只好对江兴叹 ,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了。古人感情沉静 ,少有浮躁心态 ,怀乡之情似一条 无

11、形的丝线 ,把游子和故土连结在一起。而我们则方便了许多 ,譬如我站在烟雨蒙蒙 的黄鹤楼头 ,打开手机喊 ,“喂!听得见吗 ?我现在已经登上黄鹤楼了 ,武汉三镇均在一 览之中啊。”的确,我比崔颢优越了许多 ,乡关万里一日可达。然而 ,今天的我们是不 是因为物质的丰裕和生活的便利而失去了一些什么 ?又有谁 ,为远去的黄鹤而黯然神 伤呢 ?倒是有一位壮年男子登楼后对他的同行者说 ,有名的黄鹤楼也就这样 ,登上来 了又怎么样 ?还不如早早回去灌一肚子清凉啤酒 ,再来一个足底按摩为好。闻罢此言 , 我心中流出一股很苦的滋味 ,霎时 ,无颜面对这一座千年古楼。好在崔颢、李白、王 维、白居易、陆游们早已远去

12、 ,不然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黄鹤楼初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 (公元 223 年,之后,屡建屡毁 ,风雨飘摇。 1955 年,因兴建跨越武汉的长江大桥而遭拆除。三十年之后 ,再度复建于武昌 ,以至 于今。虽然形貌似古 ,但已是钢筋水泥的现代结构 ,亦实非旧观 ,但它的“神”依然存在,/ 13可见精神力量之永恒。黄鹤楼 ,因崔颢的一首诗而名扬遐迩 ,千古不朽 ,诚如清代诗人 赵瓯北所说 :楼真千尺回 ,地以一诗传。老天也有一副柔肠 ,刚才登楼时大雨瓢泼 ,我们撑伞而上 ,鞋子与裤腿全淋湿了 , 因登楼艰难 ,浑身汗水淋淋 ,而当我们登到顶层时雨小了 ,变成了蒙松雨 ,继而云走天 晴,周遭之高楼大厦

13、,脚下的长江大桥 ,晴川与芳草皆显出了本色。江上的烟雨 ,更富 柔情和诗意。来往的船只 ,都是流动的画面 ,静静的、幽幽的 ,何来何往 ?云天没有答 案。怨不得登高远眺的崔颢如斯感叹。举目 ,龟蛇二山依然静卧 ,长发披肩。龟蛇锁大江 ,是诗人毛泽东当时的感受 ,是 心情使然。在我看来 ,龟山和蛇山 ,像两个护江的壮士 ,枕戈待旦 ,在保一江的平安和 畅通。然而 ,烟波江上的历史沿革 ,依然延续 ,崔颢的愁绪并没有消失 ,也不会消失 ,因 为此愁不仅仅是属于个体的 ,而是属于人生之愁 ,天地之愁。愁不一定都是坏事 ,愁有 时使人多思、使人清醒 ,也使人生情和远虑 ,在这般亘古恒定的烟波江上 ,尤

14、其如是。选自中国艺术报 2018 年 04 月 26 日文章开头直说“现在的黄鹤楼,非崔颢登临的黄鹤楼”,结合后文 ,这句话有着怎样的 用意 ?(4 分/ 13 解读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从题干中“结合后文”“开头直 说”可以看出结构上引出下文的用意。“现在的黄鹤楼 ,非崔颢登临的黄鹤楼”交代了 写作对象 ,突出了主题。答案 :引起下文对黄鹤楼历尽风雨 ,楼址多次迁移 ,有着复杂的历史沿革的叙写。有利 于突出黄鹤楼虽经时空变换 ,但“它的神依然存,在它”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已成为 一种象征这一题旨。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方面的特点和

15、作用。 (4 分(1 似乎那一位艄公就在我眼前 ,左手握橹右手持酒 ,微笑着与我寒暄。(2 诚如清代诗人赵瓯北所说 :楼真千尺回 ,地以一诗传解读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题目有 两问,一是特点 ,二是作用。特点可从修辞手法等概括 ,作用是描绘黄鹤楼的亲切感和 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答案 :(1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 分 。生动地描绘出黄鹤楼蹲守在江边的形象 ,写 出了对黄鹤楼的亲切之感 (1 分。(2此句是用典 (或引用(1 分。高度概括了黄鹤楼因崔颢的一首诗而闻名于世的 事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 分。(每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 / 13作者

16、在听了一位登楼的壮年男子的话后 ,为什么会说“我心中流出一股很苦的滋味 霎时,无颜面对这一座千年古楼” ?(4 分解读: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的能力。解答本题要 注意“很苦的滋味”和“无颜面对”两个短,前语者是指黄鹤楼引发登楼者的乡愁 ,后者 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作为文化载体和象征不被人理解的失望之情。答案 :屹立在烟波之上的黄鹤楼承载着崔颢游子思乡的愁绪 ,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载 体和象征 ,而这些却没有被后人理解和传承 ,因此作者感到失望和愧疚。 (意思对即 可文章主要围绕黄鹤楼来抒写怀古幽情 ,但作者没有以“黄鹤楼抒怀”为题,却用“烟波 江上”作题目,其用意是什么

17、?(6 分解读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题目看似局限于标题,实际上关涉全篇内容、主旨。文章抒发的是思乡之愁 ,黄鹤楼只是抒情的依托 ,以此为题 太直露 ,缺乏诗意。而以“烟波江上”为题,则给人以想象空间。答案 :楼是因诗闻名 ,而诗抒发的主要是烟波江上的思乡之愁 ,楼仅是观景的立足点 , 是抒情的依托。作者说这种“愁”不是个体之愁,而是人生之愁、天地之愁 ,是不会消 失的情愁 ,因此“烟波江上”是一种更为宏阔的背景,更增添了“愁”的浓郁之感,给人遐 想的空间。 (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 13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8 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 137 页 阅读下面的文

18、字 ,完成 811 题。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人们都说他是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 他一辈子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 ,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 多项第一。他年逾九旬 ,仍活跃在科研前线 ,半个多世纪来始终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不停 奔忙。他就是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2018 年 1 月 14 日 ,91 岁高龄的 师老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在一般人的印象里 ,90 多岁的老人早该在家里颐养天年。可要见师老 ,却必须 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办公楼里这是师老每天工作的地方。“我现在每天8 点准时出门 ,9 点到办公室 ,接待来访、

19、写文章、看资料 ,下午 3 点左右回家 ,中午也不休息。”穿着深蓝色唐装的师老精神矍铄 ,尽管听力不太好 ,但 说话中气十足。师老有一本“效率手册”,上面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安排。翻开手册可以看 到:2009 年,在北京接待来访 202 批次,在京开会 56 次,出京开会 13 次,包括沈阳、 天津、成都、威海、上海、深圳、广州等 ,还做了 3 次特邀报告。 2018 年 ,出差 10 次,南到广州,北至满洲里 ,在京主持大小会议几十个 ,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 工作/ 13当被问到为什么耄耋之年仍然这么忙碌时 ,师老笑着说 :“因为我平生最好管闲 事。”对师老的好管“闲,事与”他共事 20

20、 多年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原项目与材料学部 常务副主任李克健深有感触。2000 年的一天 ,师昌绪突然找到李克健 ,询问有关碳纤维的事情。碳纤维是航 空、航天的关键材料 ,其他国家既不出口、也不转让技术。“当时国内没人管这件事 ,师老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但他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 要性,二话不说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事。”李克健回忆说。后来 ,师昌绪主持召开了关于碳纤维发展的研讨会 ,并亲自上书党中央建议将此 列入国家 863 专项。 10 年来他一直跟踪我国碳纤维的研发、生产与应用 ,强调要 “自主创新”、“降低成本”。“师先生很有眼光,管的都是国家最需要的闲事。什么事情重要,关键环节在哪 里,他都能敏

21、锐地看到 ,并且敢说敢做 ,不怕承担责任。”李克健说。别人眼中的难事、烦事 ,师昌绪总是敢于去管。 20 世纪 80 年代 ,他把国内 27 个和材料相关的学会组织在一起 ,成立了中国材料联合会。“这需要多少号召力、勇气和细致繁琐的工作啊 !”师老多年的老友李恒德院士 曾感叹 ,“这件事亏得有他,我很难想到还有别人能办成。”而说起自己管的这些“闲事”,师老哈哈一笑 :“没办法,因为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 是心太软。”在整个材料界乃至科技界 ,师老都可谓德高望重 ,但他特别“低调”。记者在报道 中称他为“中国材料之父”,他坚决要求记者把这句话删去。说起刚刚获得的国家最 高科技奖 ,他连连摆手 :“

22、这个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整个材料科学界的。”/ 13师老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祖国。 20 世纪 50 年代 ,师老在美国留学。新中国成 立之初,美国当局明令禁止师昌绪等 35 名中国留学生回国。为促使美国开放禁令 , 师昌绪带头多方联络 ,联合其他学生集体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要求撤掉禁令 , 同时印刷 200 多封信投递给美国报界、议员和民众团体。他的导师柯恩想挽留他 , 提出可以提高他的待遇。师昌绪拒绝了 ,说:“我是中国人,中国需要我 !”1984 年 ,已是花甲之年的师昌绪被调到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工作。他敏锐地感到 来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组织学部委员们对我国钢铁、能源、通信

23、、计算机、 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科技人员的培养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讨论 ,并提出科技和经济 必须同步发展。对于别人给予的“战略科学家”的评价,师老谦逊地说 :“我做这些都是从国家的需 要出发 ,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预测的能力。这些事情不能光倡导一下,要负责到底。”他总是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对中国作出贡献 ,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总结自 己近一个世纪的人生 ,他认为 :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 ,智慧、体魄是基础 ,勤奋、进取 是动力 ,素质、品德是保证 ,环境、机遇是条件。(原文有删改 人们都说师昌绪是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其原因。 (4 分/ 13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文章的题目和开头都提到了“用特殊材料 制成”,解答时紧扣“特殊”,结合语境筛选即可。注意有效区间在文章开头三段。 答案:人们之所以都说师昌绪是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 ,是因为:他一辈子和各 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 ,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年逾 九旬 ,仍活跃在科研前线 ,半个多世纪来始终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不停奔忙。文章叙述 20 世纪 50 年代师昌绪在美国留学的经历 ,有何意义 ?(4 分 解读 :本题考查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