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2022年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1页
光现象-2022年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2页
光现象-2022年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3页
光现象-2022年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4页
光现象-2022年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现象2022年深圳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 A微波B次声波C超声波D红外线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

2、比实际日出时间早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一束红光平行于 BC 边从 S 点射入三棱镜,经 AB 面折射后,又在 BC 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 P 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人在 B 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 A 处,如图所示。B 处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则激光应对着 A正对 A 点B A 点的上方些C A 点的下方些D A 点的左侧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 有一点光源 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 F 重合,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 a,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焦点 F;点光源 S 的位置;光线 a

3、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 如图乙所示,用 F150N 的力使木箱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请在图中画出木箱此时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并标出摩擦力的大小。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 a 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 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 c 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 d 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风吐花”,2022 年 10 月 1 日深圳湾国庆焰火晚会,灿烂绚丽,惊艳世界!关于焰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火在水中

4、的倒影属于人造光源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验小组用长方体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斜面、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1) 如图甲,把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大小关系。(2) 如图乙,实验研究的是 (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与质量的关系。(3) 上述 2 个实验都用到了“转换法”。下列研究中用到转换法的是 。A. 测量定值电阻的大小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 研究电

5、磁铁时,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C.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D. 探究焦耳定律时,根据 U 形管液面高度差判断电阻发热的多少如图所示,小胖做出这种错误判断的原因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而在水中不能沿直线传播B光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缘故C光由水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D光由空气中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人离平面镜越远,成的像越小B图乙: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日食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图丁: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如图,水中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 A2 在水中的位置为 A1

6、,请画出 A2 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D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一束红光平行于 BC 边从

7、S 点射入三棱镜,经 AB 面折射后,又在 BC 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 P 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ABCD下列关于声音和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当某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如图(a)实验:i

8、 天平调平后,测量物块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物块质量是 g。ii 往量筒中装 50mL 水,将该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乙,则物块的密度为 kg/m3。iii 如图丙,小明把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浸没在水槽中,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g 取 10N/kg)iv 如图丁所示,小明用激光射在水槽中的水面上,一束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水中(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光路图。(2)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丙两图的接触面

9、是相同的木板,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i 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接触面上做 运动。ii 请画出甲图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iii 由 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iv 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综合开放题:(1) 以下深圳首个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一些材料信息,请你模仿示例格式,从材料原文中摘抄出三条涉及到物理知识的内容,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或规律。(不能与示例重复)2022 年 10 月 28 日,随着“叮叮叮”的声音,深圳龙华有轨电车开始载客试运营。主线清湖站到新澜站约 86km,运行

10、时间约 23 分钟。支线清湖站到下围站约 68km,时间约 18 分钟。 电车设有摄像头、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车内采用白色衬板、蓝色、绿色宽大座椅搭配。电车上的转向架配有撒砂装置(防止车轮打滑)、轮缘润滑装置和车轮噪音吸收装置。电车制动采用的轮盘制动,另外还设有磁轨制动,制动时电磁铁会对轨面产生吸引力并产生制动力。在时速 40km/h 的情况下,双重制动系统可以确保列车在 25 米内停下。 乘客可用现金和深圳通购票,也可用微信或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购票,票价为 2 元/人次。乘客需要站在安全黄线内候车,电车可利用乘客上下车的时间,30 秒完成快速充电,电能便可以存储到蓄电池内。 序号材料原文物理知识

11、或规律示例开始载客试运营运行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如图所示,是一种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保安室里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关即可控制安全门锁的开、闭。请回答下列问题:i 插销应用 材料制成的?A铜质 B铁质ii 若要打开门,则开关应该 (选填“断开”或“闭合”)。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A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1. 【答案】A【解析】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的传递,特别是真空中的信息传播,都要用到电磁波。所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微波,即电磁波的一种。故A正确;次声波

12、和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C错误;红外线一般用于取暖、遥控器等,不用于远距离的通信,故D错误。2. 【答案】C【解析】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总能量不变,但是自然界可利用的能量会不断减少。3. 【答案】D【解析】不管凸透镜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等大,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因此,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也不会变小,故B错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

13、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视网膜上),而不是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故C错误;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且大气层并不是均匀的,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光的折射,人们能够提前观察到日出,即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故D正确。4. 【答案】【解析】光从空气斜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改变,当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底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满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出反射光线);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5. 【答案】A【解析

14、】连接 BA,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 A 点是玻璃球的虚像,玻璃球的实际位置在 A 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沿着 A 点照射,激光刚好照在玻璃球上,如图所示:6. 【答案】(1) (2) 【解析】(1) 因为反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上发出的,反向延长光线 a,与主光轴的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 F;已知点光源 S 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 F 重合,所以焦点 F 的位置也是发光点 S 的像 S 的位置;画出像 S(F )的对称点,可得点光源的位置 S;光线 a 过凸透镜的焦点,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15、;(2) 由图知,n=2,因为用滑轮组拉动木箱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以 F=12f,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f=2F=2150N=300N,木箱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可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7. 【答案】B【解析】图 a 中虽然发生了漫反射,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A错误。图 b 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所以B正确。图 c 中小孔成的像是实像,所以C错误。图 d 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散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所以D错误。8. 【答案】D【解析】A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焰火在水中成的像,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B焰火在水中

16、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C错误;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9. 【答案】(1) 匀速直线;接触面积(2) 钢球(3) BD【解析】(1)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以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不同,所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2) 图乙中,两球从同一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下图中球的质量

17、大,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远,所以下图中球的动能大,所以图乙实验研究的是钢球的动能大与质量的关系。(3) 测量定值电阻的大小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未用到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研究电磁铁时,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把磁性的强弱转换为吸引铁钉的多少,用到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未用到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探究焦耳定律时,根据 U 形管液面高度差判断电阻发热的多少,把电阻发热的多少转换为 U 形管液面高度差,用到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10. 【答案】C【解析】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

18、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所以不要贸然下水。11. 【答案】D【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因此日食形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12. 【答案】【解析】由题

19、知,水中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 A2 在水中的位置为 A1,即 A1 为虚像;连接人眼所在的位置 M 和虚像 A1,与水面的交点得出入射点(或折射点)O,连接 A2O 可得入射光线,如图所示。13. 【答案】C【解析】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总能量不变,但是自然界可利用的能量会不断减少。14. 【答案】D【解析】【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进行矫正;(4)由光发生折

20、射时的光线偏折情况和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答。 【解析】解:A、不管凸透镜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等大,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因此,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也不会变小,故B错误;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视网膜上),而不是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故C错误;D、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且大气层并不是均匀的,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光的折射,人们能

21、够提前观察到日出,即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涉及到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光的折射现象等,是一道光学综合题。15.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经 S 点折射的光线射到 BC 面上时发生反射,且反射光线恰好过 P 点,因为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一定过像点,可以先作 S 点关于 BC 的对称点 S,即 S 在 BC 中的像点,连接 S 与 P 的连线,与 BC 交于 O 点,OP 即为反射到 P 的反射光线,连接 SO 为经 AB 面的折射光线;过 P 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

22、射出的折射光线。16. 【答案】D【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 A 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A 、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B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错误,只有D选项正确。17. 【答案】B【解析】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A正确;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 5 次/秒左右,低于 20Hz,所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故B错误;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

23、离变小,故C正确;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18. 【答案】(1) i 153.6 ii 5.12103 iii 1.2;0.336 iv (2) i 匀速直线ii iii 甲乙iv 不变【解析】(1) i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即:m=150g+3.6g=153.6g。ii 物体的体积:V=V2-V1=80cm3-50cm3=30cm3;物体的密度 =mV=153.6g30cm3=5.12g/cm3=5.12103kg/m3。iii 物体的重力:G=mg=

24、0.1536kg10N/kg=1.536N;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1.2N,由称重法可知:F浮=G-F=1.536N-1.2N=0.336N。iv 过入射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用虚线表示,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入射光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 i 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ii 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与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水平向右,故摩擦力水平向左。iii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故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