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1页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2页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3页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4页
文言常用句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常用句式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曹恩良一、判断句:1.概念: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 子, 叫做判断句。2.翻译:必须译成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 在主语和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 表示判断。3.句式特点:者,也。 (“者”“也”有时省略)例: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二、被动句:1.概念: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受动者。2.翻译:一般要译成现代汉语的被动句。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6)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社鼠害国7)为人妇而出,常也。卫人教子三、变式句 一宾语前置:包含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例如:1)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 2)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好仁与恶不仁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

3、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1)彼且奚适也?逍遥游(适奚)2)治国何患?社鼠害国(患何)3)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待恶乎)3.用“之”或“是” 或“唯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 1)何学之有?子路受教(有何学) 2)唯利是图(图利) 3)唯命是听(从命) 4)唯你是问(问你)(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1)

4、王问:“何以知之?”孟子(以何知之)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吾与谁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1)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 2)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如: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二)定语后置:后置的一般是限定形定语。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1.中心语+定语+者2.中心词+之+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3.中心语+而+定语+者4.中心语+之+定语缙绅而能不易其

5、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五人墓碑记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3)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三)介词结构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所以翻译时,即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之为“状语后置”。1)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树之以桑(同上)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如:1)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上欲封禅2)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 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如:1)以一板按其面,则字平

6、如砥2)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四)主谓倒装 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在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谓倒装。这种谓语前置句,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2)善哉,祁黄羊之论!祁黄羊大公无私3)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四、省略句式 A.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廉颇为赵将,(廉颇)攻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蒙后省如:1)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2)(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崤之战 3.对话、内容省如:1)(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阳货)

7、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孔子)曰 :“不可。” 岁不我与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内容) 鸿门宴 3)(盲人)危而(辅助者)不持。 季氏将伐颛臾B.省略谓语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1)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扬子之邻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追之。歧路亡羊3.共喻省略:根据上下文一看便知省略的是什么。如:1)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2)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C.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得多是代词“之”字。1.动词宾语省略如:权起更衣,肃追(之)至宇下。赤壁之战 2.介词宾语省略如:身死(于)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后卑己固请见,与(之)语,文侯立倦不敢息。 守道不仕D.省略兼语: “使、令、命”这类动词宾语常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那么这个宾语就称之为兼语。文言文得兼语往往被省略,所省略多是代词“之”字。如: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