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一体化教学说课课件_第1页
数控一体化教学说课课件_第2页
数控一体化教学说课课件_第3页
数控一体化教学说课课件_第4页
数控一体化教学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章 第15课题子程序和半径补偿相结合使用教学说课 11教材分析234455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教学评价2 教材选用 教材特色 课题目标 重点难点 1342教材分析 3一 教材选用 教材特色 课题目标 重点难点 1342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 主编:赵刚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分析 4一 1.本书由三大模块组成:编程指令篇、机床加工操作篇、加工实例篇。2.该教材实用性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适合开展一体化教学。3.教材中项目化的加工实例,巧妙地将数控铣床基本编程方法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实际课题的练习掌握程序指令的使用方法。教材选用 教材特色 课题目标 重点难点 1342教材分析 5

2、一1.复习加深理解子程序的相关知识。2.复习加深理解刀具补偿的相关知识3.掌握子程序和刀具补偿相结合的使用方法。4.了解铣削零件的加工工艺。5.了解零件的精度检验方法。6.掌握零件加工中安全文明生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材选用教材特色 课题目标 重点难点 1342教材分析 6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给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3.培养学生毕业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材选用 教材特色 课题目标 重点难点 1342教材分析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7一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

3、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1)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好习惯。(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相互学习的精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材选用 教材特色 课题目标 重点难点 1342教材分析 8教材选用 教材特色 课题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子程序和刀具补偿结合使用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教学难点:1.零件的工艺分析。2.二者结合使用实际加工零件。 1234教材分析 9 教法分析讲授法 提问法案例分析法 分组讨论法 12345评估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10 提问法: 提问法能快速有效地了解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

4、前面学习过的子程序和刀具半径补偿等知识点的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为新课的导入做铺垫。 教法分析讲授法 提问法案例分析法 分组讨论法 12345评估法 11 讲授法:通过前面的复习提问,导入新课。避免大篇幅的去讲解某个知识点,不要把一体化教学上成了理论课。强调指令的应用,弱化理论分析 告诉学生如何去用该指令,至于其加工原理与功能实现,可以简化教学。 教法分析讲授法 提问法案例分析法 分组讨论法 12345评估法 12 案例分析法: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一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去分析一些类似的零件。 教法分析讲授法 提问法案例分析法

5、 分组讨论法 12345评估法 有没有相似点?13分组加工法: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仿真验证、实际加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这期间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法分析讲授法 提问法案例分析法 分组加工法 12345评估法 14 评估法: 在教学全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把握评价的时机与尺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合理的评价是使学生爱上学习,喜欢学习的关键。 教法分析讲授法 提问法案例分析法 分组讨论法 12345评估法 好不好?15学情分析 学法指

6、导12 学法分析16 1. 高中毕业生,基础好。 2.动手能力强。 3.五周的数控铣床实习经验。 4.但是,加工经验不足,工艺分析能力差,易 犯错。 5.机床操作不规范,好奇心较强, 什么都敢动。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12 学法分析17 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意识,用“为什么这样编程?”、“能否用其他办法解决?”、“如果那样编程结果会怎样?”等问题唤起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2.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总结,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12 学法分析18教学过程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紧贴 用人单位要求 知识、技能、态度三目标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7、与机床操作。充分发挥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毕业即就业、上班即上岗。 教学目标紧贴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坚持重在应用 教学过程 191.案例引入3.制订项目工艺2.案例分析4.编程和仿真验证5.机床加工6.评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总的流程20 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学生通过探讨,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案例导入 根据学生基础,合理搭配分组,发放图纸。学生进行工艺、编程分析,经过热烈讨论之后,得出最佳工艺方法,由于上下两层加工轨迹相似,所以可用子程序和改变刀具补偿的方法,有效地简化程序,提高编程效率。21 案例分析 通过实

8、例,分析零件结构,提出问题:1. 图中上下两层和前 面实例有无相似点?2.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化加工程序?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2O0001;N10G90G54M03S500;N20G00X40Y-40Z2; 加N30G01Z-7F80; 工 N40G41Y32.641D01; 上N50X18.845; 层N60X33.938Y6.5; 程N70G02Y-6.5R13; 序N80G01X18.845Y-32.641;N90X-32.641;N100X-18.845Y-6.5;N110G02Y6.5R13;N120

9、G01X-33.938Y32.641;G40G00X40Y-40;N130G01Z14;N140G41Y34.641D01;N150X20; 加N160X35.67Y7.5; 工N170G02Y-7.5R15; 下N180G01X20Y-35.67;层N190X-35.67; 程N200X-20Y-7.5; 序N210G02Y7.5R15;N220G01X-20Y34.641;G40G00X40Y-40;N230G00X100.Z100.;N240M05;N250M30;常规的编程方法(学生编写)子程序和刀补结合使用(师生共同编写)O0001;N10G90G54M03S500;N20G00X4

10、0Y-40Z2; N30G01Z-7F80D01; N40M98P2;加工上层程序N50G00Z-14D02;N60M98P2;加工下层程序N70G00X100.Z100.;N80M30;O0002;N10G41Y34.641D01;N20X20; N30X35.67Y7.5; N40G02Y-7.5R15; N50G01X20Y-35.67; N60X-20Y-7.5; N70G02Y7.5R15;N80G01X-20Y34.641;N90M99; 通过两种不同的编程方法,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出两个程序的不同之处 第二种编程方法的优势就顺理成章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实现本次课的重点、难点突破 2

11、3充分发挥数控仿真软件的优势:可以容忍学生犯错(如撞刀事故等)。既能有效地降低教学成本,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独立编程和仿真验证程序,可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与学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4安全规范完成零件数控加工这个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25零件的测量与评价:要与企业的质量评价体系挂钩(三检) 1.学生自检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26教学过程学时安排表教 学 过 程时 间备 注案例导入5-10min案例分析30min制订项目工艺10-20min编程与仿真40min机床操作3

12、h项目评价10min总计5h(一个班时)27新课知识:一、子程序和刀具补偿相结合使用的方法。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的方法。三、合理选择刀补值。四、举例分析。复习:一、子程序相关知识。二、刀具半径补偿的相关知识。一、实训课题的图纸分析。二、过程评分表板书设计28教学评价过程评分表序号评 价 项 目自评互评师评总评1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学习态度,是否踊跃发言,积极思考,独到见解等)2项目工艺分析合理与否(切削用量、刀具、装夹、编程思路等)3程序编写正确与否4仿真验证,仿真测量5 机床操作正确执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刀量具安全文明生产6零件质量分析7合作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纪律性备注:表中带“”的,不需互评2930理论考核 技能考核 基本素养15%课堂表现10%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