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含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培优补差计划-_第1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含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培优补差计划-_第2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含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培优补差计划-_第3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含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培优补差计划-_第4页
部编(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含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培优补差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9统编版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培优补差计划目录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 辽宋夏金元

2、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

3、战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活动课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 高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很多。有些学生初中历史基础薄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这个基础上把教学搞好,任务很艰巨。所以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4、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历史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以历史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5、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二、教学目标1、深入钻研新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历史应用;重视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

6、围。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5、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

7、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总共分十单元,28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章末综合”,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

8、,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

9、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的精神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时分配(6课时)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时分配(6课时)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课时9

10、月15-18日第六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课时9月20-23日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课时9月24-29日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课时9月29-30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0月3-5日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时分配(6课时)第九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课时10月6-7日第十课辽夏金元的统治1课时10月9-11日第十一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课时10月13-16日第十二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课时10月18-24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0月30-11月2日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分配(6课时)第十三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课时11月4-7日第十四课清朝前中

11、期的鼎盛与危机1课时11月9-11日第十五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课时11月12-13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1月13-14日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时分配(6课时)第十六课两次鸦片战争1课时11月14-16日第十七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课时11月16-17日第十八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课时11月17-18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1月19-20日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时分配(4课时)第十九课辛亥革命1课时11月21-22日第二十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课时11月23-24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1月24-26日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

12、主义革命兴起课时分配(4课时)第二一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课时11月26-27日第二二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课时11月27-28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1月29-31日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时分配(5课时)第二三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课时12月4-5日第二四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课时12月6-7日第二五课人民解放战争1课时12月8-9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2月10-12日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时分配(4课时)第二六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课时12月14-15日第二七课社会主义建设在

13、探索中曲折发展1课时12月16-17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2月17-19日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时分配(4课时)第二八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课时12月20-21日第十四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1课时11月22-24日章末综合与测试2课时12月25-29日期末综合复习与测试(13课时)第一章综合复习1课时12月30-31日第二章综合复习1课时1月3-5日第三章综合复习1课时1月6-7日第四章综合复习1课时1月8-10日第五章综合复习1课时1月11-13日第六章综合复习1课时1月14-15日第七章综合复习1课时12月15-16日第八章综合复习1课时12月16

14、-17日第九章综合复习1课时12月18-19日第十章综合复习1课时12月19-20日综合复习3课时1月20-24日期末测试七、培优补差为了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养优秀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缜密的思维,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导后进生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工作目标: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的方针,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学

15、生历史思维、历史思想方法的应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积极主动协助老师实施补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补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做题、考试这一基本的能力。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熟悉并应用各种基本的历史思想方法,使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并喜欢上历史学习。工作内容:(一)优等生:拓展高考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其能力持续发展。鼓励参与班级管理,自发组成各种兴趣小组,指导其他同学学习。鼓励多作历史笔记及错题集,并和同学分享学习方法。 (二)学困生 : 补差的工作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鼓励他们大胆问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

16、。多关心学困生的学习,老师对他们做到有耐心、有信心,同时也要多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初中没学习懂的东西或者在新课学习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要督促他们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内容。除老师的版主外,还应调动起优等生辅助他们学习,让他们一起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三)中等生:鼓励他们向优等生靠齐,多对学习方法和他们做一些交流。对该部分同学布置问题时应循序渐进,有易到难。在讲解题时,多他们灌输学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主要措施: l 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 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 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 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 对差生实施多做

17、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 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 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 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 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的开篇,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本课内容在整个新教材当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

18、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本课学习,务必使学生认识文化遗存是至关重要的史料,是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源泉,从而培育学生唯物主义史观。此外还需使学生认识历史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2、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插图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和其他插图以及配套课件,还有相关解说视频,使学生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所处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气候地形地貌等环境,培育学生时空观。3、史料实证通过研究探析课件中文献史料,历史图片以及教材中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探究与拓

19、展等栏目中的文献资料,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和观点方法。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中的文献资料以及历史图片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结合夏商周国家的时代特征,培养解读历史材料、科学解释历史的能力。5、家国情怀通过本课教学,培育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国家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2难点:历史图片和深奥史料的解读,史学素养的有效培育【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

20、资料。【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视频播放,导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展示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各种文化遗存图片师生互动探究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旧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新石器时代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看ppt上两张地图。左边是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重要古人类分布图,右边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重要文化遗存分布图。同学们能看出其分布特点吗?

21、生: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分布既分散又集中,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什么呀?对,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因而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常常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了。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除了掌握了基本的打制石器的方法,还学会了用火。而这一技能的掌握,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同学们试想,有了火,就有了光和热。利用光照明、驱赶野兽;利用热取暖,烧制食物。这对于今后的生活生产都十分必要。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首先,毫无疑问生活年代都是在旧石器时代其次,文化遗存主要发现地是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的黄河长江流域与此同时,在生产生活领域他们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

22、单工具并用以采集渔猎,甚至部分地区开始学会用火,并且由于个体能力的相对弱小与原始环境的险恶,他们主要过着群居生活。2、新石器时代根据以上的学习,我们清楚的看到因制作石器的技术而带来的史前社会变化,被学者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里的“史前社会变化”有什么含义?新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又表现在哪里呢?再看一下另一组图片,观察上面两幅图,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并指出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的概况和特点?师生互动基本特点: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特点:分布广泛

23、,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问题情境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自主学习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归纳总结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变化,说明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从部落到国家三皇五帝,具有神话色彩。炎黄部

24、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问题情境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现象?据文献记载,夏朝的社会、政治制度是怎样的?师生互动评价: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社会、政治制度: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

25、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1、夏朝(1)建立建立者:禹时间:公元前2070年,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师: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生: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2)世袭制师:禹死

26、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生:国家性质:天下为公 家天下权力传承:传贤传子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 奴隶私有制(3)行政管理制度夏王是最高统治者,称为“后”。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这些,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2、商和西周问题情境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怎样的?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

27、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材料情境思考:商和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主要内容、作用是什么?商朝: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8、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问题探究:思考分封制的特点?小结: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纵向联系: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分封制是将地方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同姓宗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目的是为了拱卫周王室。因为商朝的外服诸国都是有地方氏族部落转变而成,而周朝的封国都是周王分封而成,所以周朝对于地方控制强于商朝。

29、商王朝王位传承的制度是世袭传子制,但是并未规定哪一位儿子可以继承。因此形成了商朝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继位混乱的现象。周朝的宗法制规定只有正妻所生长子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这样一来不仅避免出现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混乱现象,而且也解决财产和土地分配问题。在商王朝境内,商部族周围有许多异姓部族。它们有的完全服从商部族,有的却并非如此。因此,商部族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便垄断神权。商王既是君主,也是群巫之长。部分部族可能对于不服从商王的君主之位,但是不能不服从神灵。周朝取代商朝不仅是推翻了商王的君主之位,也推翻了商王群巫之长的地位。因此,自己便不可能利用神权强化自身的统治,而采用礼乐制。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器物

30、数量的不同时时处处彰显统治者的地位。在采用礼乐制的同时,周朝还提出了民本思想,利用民本思想取代了商朝的神权思想。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商周时期的经济生活。在农业上采用井田制,手工业中青铜铸造和纺织业发达。【课堂小结】归纳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合作探究并小结:(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具有血缘贵族政治的特点,但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地方实行相对分权的贵

31、族政治。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教学重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2、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与前因后果,与秦统一的联系。3、诸子的思想主张和“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百家争鸣”的深远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陕西话三分钟讲完商鞅与商鞅变法二、新课探究(一)、政治1、春秋:(前770一前476年)(1)诸侯纷争: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2)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

32、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 “春秋五霸 ”。地主阶级夺权2、战国:(前475-前221)(1)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将晋国瓜分(2)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3)“战国七雄”:区域性统一。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概况: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齐国大夫田氏取代齐国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影响: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被秦国吞并。(4)周王室被秦吞并:前256年(5)华夏认同:形成春秋

33、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推动转型意义: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土地私有3、变法:目的:富国强兵。 A、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商鞅变法 B、军事:奖励军功,限制贵族 前356年 C、土地: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民中央集权 E、法律:什伍连坐,互相告发 F、行政:行郡县制,君主任免官吏 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根本动力(二)、经济1、生产力:铁器、牛耕2、水利:都江堰、郑国渠、芍陂3、工商业:

34、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三)、文化时代背景 派别代表 主张春秋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儒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政治: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秩序:克己复礼教育: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文化:整理五经言论:论语道老子 ,李耳,字聃唯物史观:道为本原,天人合一辩证法: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战国(百家争鸣)A、社会变革、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B、统治者招揽人才C、各学派提出自己主张,百家争鸣儒孟子人性本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本恶,隆礼重法 道庄子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之间,相生相胜 ,是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墨家墨子代表

35、平民、提倡节俭、兼爱非攻,用人尚贤 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控制臣民,中央集权影响:(1)是春秋战国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2)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基础。(4)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影响深远。讨论:百家争鸣的影响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百家

36、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一个思想解放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极大的促进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教学小结】老师:如何科学对待对传统文化?如何处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关联?相信大家都从这节课中得到了解答。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中我们先对政治大动荡、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领略了“思想大争鸣”的文化风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现状的产物,那思想又是如何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格局呢?受到诸侯推崇

37、的法家思想又将如何影响战国后期的政治走向呢?我们下节课将进行探讨。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素养培育】1唯物史观:通过秦统一历史条件和商鞅变法历史影响等问题的探究,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的秦朝地图的研究,认识秦朝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史料实证: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的历史图片和课件中有关史料的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探究

38、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历史解释:通过对秦巩固统一措施的评判,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学生尊重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传统的历史情怀。【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2难点:多角度认识秦朝官僚政治的确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秦帝国视频片段导入(二)新课探究一、秦朝统一条件(1)政治方面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经济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国内市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经济发展;(3)思想文化方面法家学说(4)军事方面商鞅变法实现了强兵目标2、过程:A、远交近攻,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前221)B、征服南越

39、,控制西南夷,击退匈奴。C、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二、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1、皇权至上:自称始皇帝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九卿掌具体事务3、地方管理:郡县制,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县下设乡、里、亭 4、生活: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5、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6、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7、意义(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3)促进了各民族

40、的交往交流交融。(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8、秦朝的中央行政决策体系完备,由五大系统组成:决策中枢系统:最高决策权在皇帝,但丞相参与行政决策或主持有关官吏参加的决策会议,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协助丞相参议决策,最后上奏皇帝取旨。信息系统:御史府是全国的信息总汇,负责信息上传下达,为中央行政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也对行政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智囊系统:主要由博士、光禄大夫、侍中等组成,主要为决策者提供方案或对方案进行审议,纠正决策违失。监督系统:决策中枢机关相互制衡,保证决策正确;行政组织内部设有志司监督行政执行工作的官吏,从而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执行都有监督。执行系统:全国最高

41、行政执行机关是三公府,但三公无权下令九卿,政令是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九卿,然后监督其执行,体现皇帝的最高决策权。三、秦朝暴政:1、经济:大兴土木、巡游封禅、征发繁重2、法律:严刑苛法3、文化:焚书坑儒,将非秦国史书、诗、书、诸子百家焚毁,只留医药、卜筮、种树的书,并坑杀儒生。四、秦末农民战争1、大泽乡起义:前209年,陈胜、吴广前往戍边,遇雨受阻,揭竿起义,是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2、秦朝灭亡:项羽、刘邦日益壮大。前207,刘邦占咸阳,秦朝灭亡【本课小节】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立;新朝开新局,始建皇帝制;统一度量衡,还有币和字;土地定私有,移民扶蛮夷;社会初未稳,皇家真奢靡;城池和陵墓,征兵加赋

42、役;百姓皆多难,重刑增新疾;被迫揭竿起,天下再争一。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汉历史沿革;“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2难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蕴含的历史智慧;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东汉衰落及表现。一、导入新课播放“一带一路”解说视频导入新课:“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

43、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这个惠及亚欧非三大洲、几十国家、几十亿人口的倡议中。这充分体现了东方大国中国在维护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的强劲动力。你们知道“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始连接东西世界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二、讲授新课(一)、汉初统治:1、西汉建立:前202,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2、文景之治:(1)背景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3)作用: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

44、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3、七国之乱:汉初郡国并行,诸国尾大不掉。景帝削藩,七国之乱。(二)、西汉强盛:(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政治:(1)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2)设立中朝:加强皇权,提升尚书令,削弱丞相。(3)选官制度:察举制。(4)设立刺史:监察13州(5)打击豪强,任用酷吏,2、经济:(1)改革币制:铸币权归中央(2)盐铁官营(3)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接受董仲舒建议主,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4、边疆:(1)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

45、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三)东汉兴衰:1、东汉建立:(1)西汉末期,政治黑暗,农民破产,(2)王莽篡位: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国号为新。王莽新政,不切实际,引发农民起义。(3)绿林、赤眉起义: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4)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建汉朝,定都洛阳,即汉光武

46、帝。2、光武中兴:(1)加强皇权,强化尚书台。(2)严控外戚,整顿吏治,惩处贪污。(3)裁并郡县,节省开支。(4)清查垦田户口,释放奴婢。(5)重视儒学3、东汉衰落:(1)外戚、宦官专权 (2)党锢之祸:正直官员和人士不满现实,抨击时政,称为“清议”,被宦官诬陷为“党人”,严厉镇压。(3)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建立“黄巾军”。东汉名存实亡。(四)、两汉的文化1、文学成就汉赋、乐府诗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江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47、。相云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谈谈你对上述诗赋的感受。【学生阅读并展示感受。】2、史学成就:史记、汉书3、医学成就(1)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2)东汉神农本草经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3)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4、科技:(1)在代数、几何学上的贡献突出;(2)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3)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4)农业著作。三、全课小结,思维拓展师生问题探究: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哪些启示?思路参考:(1)经济的进步和繁荣既是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也是丝绸之路持久兴旺的动力源泉。(2)政府支持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作用,是丝绸之

48、路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二者缺一不可。(3)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共同发展的共赢理念,是推动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关键因素,也是丝绸之路的本质属性。(4)开放包容是沿线各国人民之所以能共同创造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核心理念。(5)多种文明汇聚而成的价值底蕴,是古代丝绸之路充满活力的动力源泉。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裂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史实;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意义2难点:五

49、胡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主题曲旁白:东汉末年,三国并起,群雄逐鹿中原,继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时期开始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新课探究】师生合作绘制政权更迭示意图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称蜀汉;222年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2、西晋统一:263年,魏权臣司马昭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活动:学生模拟评书八王之乱,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等史学素养和口头表达史料收集处理能力。讨论八王之乱性

50、质?性质:贵族内部的权力之争,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五族内迁:西晋内迁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4、西晋灭亡:316年,被匈奴所灭。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史称东晋。(2)士族: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形成特殊社会阶层。“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体现了东晋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呢?【教师解读】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51、。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2、南朝:420年,东晋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南方经历宋、齐、梁、陈四朝,均定都南京(加上东吴与东晋合称六朝古都)3、江南开发(1)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影响: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4、南北对峙:淮水-黄河-长江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与东晋同时,北方15个割据政权加西南成汉。(淝水之

52、战)2、北朝:大体与南朝同时。439年鲜卑的北魏同一北方,后分裂为东西魏,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孝文帝改革:探究孝文帝其人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改革措施:(1)政治方面:迁都洛阳【思考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总结: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旧都经济

53、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迁都意义:有利于统治中原地区;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文化方面: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影响:1、促进民族融合,缓和阶级矛盾;2、促进经济发展,奠定统一基础。结合教材“知识拓展”思考:如何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负面影响孝文帝汉化改革,学习了许多汉民族文化中“迂腐”、“消极”的内容,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加速了北魏统治阶级的腐化与坠落,加速了北魏的灭亡。小结全课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

54、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的史实;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2难点:评价历史人物;唐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核心素养培育】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2结合史料,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3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4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基本线索,认识封建国家再次由统一陷入分裂的史实。【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

55、放视频纽约的唐人街思考: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唐朝时期中国声名远播欧洲,唐人也就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那么,我国历史上隋唐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新课探究一、隋朝: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广称帝,国号隋,都长安,即隋文帝。2、统一:589年,隋灭陈意义: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3、建设:(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3)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

56、要作用。4、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2)灭亡: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拓展探究】结合教材,思考:隋朝灭亡与其它朝代有何不同?一般而言,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腐败、经济凋敝、外族入侵、天灾人祸、农民起义等,而且一般是发生在朝代末期。但是隋朝灭亡时经济发达,国力强盛,隋朝正处于繁荣时期。引导学生吸取隋朝短暂而亡、强盛而亡的深刻历史教训。二、唐朝盛世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即唐高祖。2、贞观之治: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3、开元盛世

57、:继武则权武周政权后,唐玄宗李隆基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达到全盛4、民族关系:(1)对突厥:唐军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灭亡,太宗被称为“天可汗”。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在西域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统连天山。(2)对吐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婚。唐蕃会盟。(3)对东北: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对祖国边疆开发作出贡献)三、唐朝衰落1、安史之乱:玄宗后期,外重内轻、怠于政事。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八年叛乱。中央集权削弱,唐朝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连续百余年,严重削弱唐朝。3、宦官专权、朋党之争。4、黄巢起义:875年,攻占长安。5、唐朝灭亡:90

58、7年,朱温称帝国,史称后梁。唐朝灭亡四、五代十国: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南方的九个割据政权加山西的北汉称十国。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课堂总结】构建本课知识体系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教学重难点】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过程】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1背景:察举制无法推行。2内容:中央委任中

59、正官为各地评定人才等级,共分九等,并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影响:将评议人物的权力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科举制(隋至清)背景:九品中正制逐渐成维护士族特权工具,已不合时宜。1、进程(1)隋炀帝时:分科考试,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2)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3)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4)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2、影响:(1)使社会下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2)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二

60、、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 1、进程:(1)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尚书省,与中书、门下成三省。(2)隋文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3)唐太宗:给品位较低官员宰相名事情,扩大任用范围。宰相议事处称政事堂,后改为中书门下。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2)运行机制机构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3、影响:(1)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2)强化皇权,是中国政治制度重要改革,影响深远。三、赋税制度: 租庸调到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