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9.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39张)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9.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39张)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9.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39张)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9.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39张)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9.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39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入 在南宋的政治中,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历史最终把记忆留给了陆游,留给了张孝祥,更留给了辛弃疾,因为他们爱国,因为他们主张收复失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感受词中响彻千古的爱国情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学习目标Contents1231、知人论世,了解辛弃疾生平经历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背景。2、熟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3、理解辛弃疾为统一山河生死以之的人生选择。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出生时宋室南渡已13年,父早卒,由祖父辛赞抚养成人。幼年从学亳州

2、诗人刘瞻。绍兴三十一年(1161) 22岁时,聚众2000人,起事抗金。后加入农民耿京起义队伍,任为掌书记,共图恢复。次年,奉耿京之命,赴建康(今南京)奏归附事。归途中闻京被降金的张安国所杀,毅然率50骑突袭济州,擒张安国,押回行在斩首示众。此壮举盛传一时。作者简介南归后,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安抚使等职。其间写成美芹十论、九议,进奏朝廷。陈述“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宋史本传)。提出抗金恢复的大政方略,以讲和方定,不被采纳,亦不授要职。在地方官任上“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宋史本传)。惩贪吏豪强,赈济饥民,创雄镇一方的飞虎军。种种政绩,引来权臣的忌恨,淳

3、熙八年(1181)被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带湖,后迁至铅山瓢泉。自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以“稼”名轩,自号“稼轩”。此后二十余年间,除短期赴福建、镇江、浙东任职外,主要闲居乡间。嘉泰三年(1203)被起用,先后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终因言官弹劾罢职,不久病卒于铅山。弃疾豪爽尚气节。文才武略,矢志收复中原山河,终未展其宏愿。满腔忠愤,都寄之于词,悲歌慷慨,唱出了时代最强音。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对早年率众抗金英雄壮举的追怀;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对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渴望;永遇乐(“千古江山”)吊古伤今,自比老将廉颇,抒壮心不已的悲叹。无不包涵着词人以身许国的爱

4、国激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也是辛词的重要内容。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登临送目,“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抚栏悲歌,抑郁难平。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熔铸经史典故,暗喻南宋危机,忧谗畏讥,抒发深沉悲愤。描绘农村风俗,田园风光也不乏佳作。清平乐(“茅檐低小”)宛如恬适的农舍风俗画。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是幽美的农村夏夜风景画。辛词题材广阔,体制恢宏,“大声镗鞳tng t,小声铿鍧kng hng;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浓丽绵密处,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刘克庄后村诗话)。词风以豪迈奔放为主,亦不拘一格,兼有苍凉、婉转、明丽、俊秀等多种风貌。善于用典,亦长白描,刚柔

5、相济,灵活多样。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12卷)与稼轩词(4卷)两种刊本。存词600余首,数量、质量都堪称两宋词人之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写作背景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

6、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检查预习舞榭歌台 封狼居胥 佛

7、狸祠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xixb这里指英雄业绩;本义杂乱不齐,引申为草率马虎。回头向北望;哪堪,怎堪;元嘉草草:落得;字词积累仲谋:孙权的字,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 风流: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金戈铁马:指精锐的军队。气吞万里:豪气能吞吐万里江山,气概非凡 元嘉:刘裕之子刘义隆的年号,指刘义隆。狼居胥:山名,在内蒙境内。汉朝霍去病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佛狸bl: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上阕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

8、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下阕译文: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孙仲谋刘 裕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 金戈铁马 万里如

9、虎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廉 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上 片下 片多用典故,表达情绪。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孙权典故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典故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

10、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上阙小结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此处用何典故,用意有在? 理解背景:宋宁宗继位(1200年)后,韩侂胄受到重用,他很想有一番作为政治上打击投降势力,启用主战派,当时,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但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足,特别是缺乏将领,此时已经65岁的辛弃疾看得十分清楚,虽然自己表面上得到韩侂胄的重用,调防京口,但韩侂胄并未充分相信自己。 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旨在警告韩侂胄切勿

11、草率出兵,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这首因时为事而作的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在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北伐。如果联系到张浚的草率北伐(宋孝宗隆兴元年,即1163年)失败,也只能从警告韩侂胄方面来理解。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 。作者

12、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典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下阙小结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孙仲谋刘 裕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廉 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景仰之情)(赞叹之情)(警告当局)(怒斥偏安)(壮志未已)借

13、古 讽 今上 片下 片多用典故,表达情绪。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本词除了用典外还突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对比)【作用】 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对比小 结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

14、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侂胄的警告。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己。”归纳思想内容1感慨盛衰无常2感慨壮志难酬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怀古咏史类诗歌1.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 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3. 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

15、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4. 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5.语言:含蓄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怀古咏史类诗歌解答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懂。即写什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要揣摩作者历史、古人的意图所在。要推敲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要分析作者的写法。2.审。即审明题目要求。3.书。即书写答案。要依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相关术语表达。4.查。检查要点全不全,语言通不通。 怀古咏史类诗歌西塞山怀古唐代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

16、 ,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 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王濬: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手法,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写出了吴国的“金陵王气”在王濬大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之下不堪一击的这一段历史。诗人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主题思想。 西塞山怀古唐代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

17、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