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10版PPT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_第1页
国际经济学第10版PPT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_第2页
国际经济学第10版PPT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_第3页
国际经济学第10版PPT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_第4页
国际经济学第10版PPT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经济学第10版PPT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学习目的理解平衡价格是如何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知道平衡价格是如何由提供曲线决定的理解贸易条件的含义以及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来说,贸易条件在长期内是如何变化的4.1 引言本章将给出确定贸易平衡相对商品价格的一套更准确的理论方法。首先讨论局部平衡使用供给和需求曲线,然后通过提供曲线讨论更为复杂的一般平衡。4.2 局部平衡分析图是通过局部平衡分析确定贸易平衡相对商品价格的示意图。三个图中的纵轴均表示X的相对价格,即Px/Py也就是一国为了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减少的Y的数量,横轴表示X的数量。A图表示,在没有贸易条件下,国家1在A点组织消费和消费,这时X的相

2、对价格是P1。C图表示,在没有贸易条件下,国家2在A点消费和消费,这时X的相对价格是P3。图4.1 贸易平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局部平衡分析 国家1的国内市场 国际贸易 国家2的国内市场Px/PyP3 A S A SxP2 B E B* E* B EP1 A A* D Dx 0 X A B C开展贸易后,X的相对价格将介于P1和P3之间,前提是两国都是大国可以决定价格。当价格高于P1时,国家1将提供消费超过其需求消费数量的X,并将多出的局部出口。在低于P3的价格下,国家2对于X的需求将超过自身可以提供的数量,因此需要进口。A图显示了在价格程度为P1时,国家1对商品X的供给数量正好等于需求,因此国家1

3、不出口X,这样就得出B图中的A*点。A图还显示了在价格程度为P2时,国家1对X的供给超过需求数量,而这一数量也就是国家1可以出口的数量,在B图中表现为B*E*。C图显示了在P3时,国家2对X的供给和需求平衡,没有进口。这也决定了B图中国家2对于X的进口需求曲线上的A点。C图还显示了当价格为P2时,国家2对X的需求超过自身的供给的数量,这也正是国家2在P2时想要进口的数量。在P2,国家2对商品X的需求数量等于国家1的供给数量。在B图中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交点。于是,P2就成为商品X的贸易平衡相对商品价格。在B图中还可以发现,当Px/PyP2时,X的出口供给将大于进口需求,这使得Px/Py向P2回落

4、。而当Px/PyP2时,对X的进口需求将大于出口供给,这使得Px/Py向P2上升。对于商品Y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国家2出口,国家1进口。案例研究 石油的需求、供给和国际价格案例研究 美国出口对进口的相对价格指数贸易条件表4.1 石油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1972-年美元/桶年度1972197319741978197919801985名义价格实际价格2.892.893.243.0011.609.5113.397.7030.2115.8236.6817.1427.379.34年度1986199019982000200520072008名义价格实际价格14.174.6922.996.5113.072.9

5、028.245.7353.409.1671.1011.1397.0014.284.3 提供曲线A 提供曲线的起源和定义提供曲线offer curve, 有时也称互相需求曲线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埃奇沃思Ysidro Edgeworth于20世纪初提出。它表示:一国为了进口所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它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也可以认为,它反映了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程度下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一国的提供曲线可以从它的消费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以及相对商品价格中推导出更严格的推导在附录中给出。B 国家1的提供曲线的推导和形状在图的左图中,国家1最初处于

6、非贸易状态自给自足。补充:A. 马歇尔1842-1924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被看作是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生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数学教师。此后相继在两所大学人之后又回到剑桥,直到退休。它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奠基人,又是著名的?经济学杂志?的发起人,还曾经任职皇家劳工委员会。马歇尔学说体系的方法论以边际分析,局部平衡分析和函数分析为特征。由于他把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和与之相对立的边际主义结合起来,因此又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补充:F. Y. 埃奇沃思1845-1926生于爱尔兰,毕业于牛津大学。毕业后在伦敦大学任逻辑学讲师,后升为教

7、授。曾被选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副主席,皇家统计学会主席,英国科学院院士。撰写统计学论文70多篇,涉及变差分析,随机过程,多元分析和相关分析。图4.3 国家1提供曲线的推导Y 提供曲线 E H PB=1 E A 60 G F PF=1/2 PF=1/2 C B PB=1 H PA=1/4 G C 0 10 30 50 70 95 130 X 0 20 40 60 X假设贸易在PB=Px/Py=1条件下发生,国家1的消费将移至B点。在贸易中,用60X交换60Y,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上的E点。这样,可以得到右图中的E点。连接原点、E点、H点以及其他点,就可以得到右图中的国家1的提供曲线。在图中,国

8、家1的提供曲线位于自给自足价格线PA=1/4上方,凸向X轴。这说明X轴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国家1为了出口更多的X,就必须进步Px/Py这个比率,如当PB=1时出口60X,多于PF=1/2时出口的40X。但是增加的数量越来越少。原因在于:国家1在消费更多X时会面临时机本钱递增的问题;伴随贸易,国家1消费的Y更多由于进口X更少由于出口,X的边际效用就越高于Y的边际效用。C 国家2的提供曲线的推导和形状省略4.4 平衡相对商品价格与贸易的一般平衡分析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点确定了两国在开展贸易时的贸易平衡相对价格。只有在平衡贸易价格程度上两国贸易才能到达平衡,在其他任何价格程度上,对于两种商

9、品的进口和出口意愿都不会相等。这就给相对商品价格一个向平衡程度挪动的压力图。图4.5 贸易平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Y 国家1 PB=PB=1 60 G E E 国家2 40 C H PF=1/2 20 H PA=1/4 C G 0 10 20 30 40 50 60 X图中的提供曲线是图和图中得到的国家1和国家2的提供曲线。它们相交于E点,平衡点相对价格为Px/Py=PB=1。在这里,国家1用60X交换60Y,而国家2正好用60Y交换60X。这样,贸易就到达了平衡。其他任何Px/Py比率都不能使贸易到达平衡。如PF=1/2时,国家1愿意出口40XH点,低于国家2在这个价格下愿意进口的数量这里没有画

10、出,是PF与国家2提供曲线的交点。在PF=1/2时,国家2对X的超额进口需求将会使Px/Py上升,这会使国家1增加X的出口供给沿着A国的提供曲线向上挪动,国家2也会减少对X的进口需求国家2沿着提供曲线向下挪动,这种挪动会持续到供给和需求在PB到达平衡。4.5 局部平衡分析与一般平衡分析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两个国家的平衡,如图。这样可以说明一般平衡分析和局部平衡分析的关系。图中的S表示国家1对于商品X的出口供给曲线,D表示国家2对于X的进口需求曲线。图4.6 平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和局部平衡分析Px/Py S 过度供给11/2 R R1 E H H D 过度需求1/4 0 20

11、 40 60 80 100 120 X在Px/Py=1/4时,国家1出口为零A点,Px/Py=1/2时,出口为40H点,Px/Py=1时,出口为60E点,当时,出口为70。从需求角度看,Px/Py=1时,国家2对X的进口需求为60,Px/Py=1/2时,需求为120,时,需求只有40。在D与S相交的E点,平衡相对价格为Px/Py=1,X的出口量为60。在其他任何一点,或者有超额供给,或者有超额需求,这都会使Px/Py向平衡程度挪动。以上解释也适用于对于Y的分析。图和图要说明的情况和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它们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图是一般平衡分析,它考虑了包括X在内的所有市场。而图局部平衡分析只分析了

12、X的市场,并没有考虑与其他市场的联络。一般而言,局部平衡分析只用来做第一步的近似分析,假设要获得完好的答案,还要做进一步的一般平衡分析。4.6 贸易条件A 贸易条件的定义和度量一国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一个两国世界中,一国的出口正是其贸易伙伴的进口,因此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另一国贸易条件的倒数。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由于供给和需求情况的变化,提供曲线也会发生挪动,从而会改变贸易额和贸易条件。通常,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是指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相

13、对于其他进口商品价格有所进步。B 对贸易条件的说明由于国家1出口商品X,进口商品Y,因此A国的贸易条件表示为Px/Py,在图中贸易条件是Px/Py=PB=1或100。国家2出口Y,进口X,国家2的贸易条件就是Py/Px。需要指出的是,国家2的贸易条件正是国家1的贸易条件的倒数。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1的贸易条件从100上升到120,这意味着国家1的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了20%。这也意味着国家2的贸易条件从100恶化到83100/120100。即使国家1的贸易条件进步了,也不能判断国家1的贸易状况有所好转而国家2有所恶化。因为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释这个

14、问题,需要更多的信息。表4.2 局部工业国家七国集团的贸易条件1972-年单位出口价值单位进口价值,2000年为100国家197219741980198519902000200520081972-2008年变化的百分比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12396109118107101106107109811058289809010759981039078103946694102897810197841101011009410010010010010010010097114831051051041009212162100106100101-2826-43-15-1-1-5表4.3 工业国家和开展

15、中国家的贸易条件1972-2007年单位出口价值单位进口价值,2000年为100区域19721974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工业国家发展中国家非洲亚洲欧洲中东西半球国家110618510111294399786118101101751108910711710169901948710111598648018910010310010369109130105102103107106681071001001001001001001001019910892102140104100101-88103161107补充:弹性和提供曲线在前面的分析中忽略了一个特征,即提供曲线的形

16、状。实际上曲线的形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改变曲线挪动对贸易条件和贸易额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用弹性的一般概念来解释这个问题。提供曲线上不同的点的弹性可以用多种方式定义,这里用一种通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沿着提供曲线定义进口需求弹性,它用进口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进口相对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它与常用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类似,不同的是它指的是商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如补充图1所示,在提供曲线OC1上任取一点P。从这一点出发,画一条垂直于程度轴的直线,并画一条过P点与程度轴相交的切线。补充图1 提供曲线上的进口需求弹性 A B CY进口 OC1 W P P P O S R X出口 O R S

17、O R,S弹性就可以用从原点O到垂直线与X轴的交点的间隔 除以原点到切线与X轴的交点的间隔 计算得出。在图中,进口需求弹性就是OR/OS技术上,计算时前面应该有一个负号,这里忽略不计。图中的三个分图表示三种不同的弹性类型。A图中的OR/OS大于1,因为OR比OS长,这时我们把提供曲线向上倾斜的局部,称之为“富有弹性。B图中的OR比OS短,因此OR/OS小于1。向下倾斜或者向后弯曲范围内的提供曲线是“缺乏弹性的。C图中的OR=OS垂直线与切线是同一条线,因此提供曲线在P点是“单元弹性的。在C图中,从原点到P的提供曲线在任意点上都是富有弹性的,这就是通常看到的提供曲线。从P点到W点在极端的情况下,

18、W点可能会位于纵轴上,提供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当一国处于提供曲线上富有弹性局部时,该国进口商品相对价格的一定百分比变化将导致其购置进口品数量更大百分比的变化。当一国处于提供曲线上的缺乏弹性的局部时,该国进口商品相对价格的一定百分比的变化将导致其购置的进口品数量更小的百分比的变化。在单元弹性的范围内,进口相对价格的一定百分比变化将导致进口数量一样百分比的变化。这些弹性范围为解释提供曲线的形状提供了一条途径。大家还记得,需求富有弹性意味着假设商品价格下降,总支出或总收益,价格乘以需求总量就会增加,因为需求数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然而,在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与价格下降相联络的是商品总支

19、出的减少,因为需求数量增加的百分比小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最后,假设需求是单元弹性的,价格下降不会导致总支出的变化,因为数量增加的百分比等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 。总支出或总收益的变化与弹性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提供曲线的形状。重要的是,一国为了可以购置其进口商品就要放弃它的出口商品。在提供曲线图形中,出口数量类似于一般需求曲线关系中的总支出或总收益。因为,它表示一国为了获得进口商品而愿意放弃多少自己的产品。正如在一般需求分析中一样,花费在商品上的总支出就是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收入数量。由于出口类似于总支出,直观地看,提供曲线的形状就可与弹性联络起来。如补充图2所示,在OB局部,贸易条件

20、从Px/Py1变为Px/Py2表示Y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因此,该国愿意花费更多的支出在Y商品上,因为对Y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该国的出口意愿从OX1进步到OX2。由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要求该国放弃更多的出口品是OX2而不是OX1才能购置更多的进口品,也就是提供曲线向上倾斜的局部是富有弹性的,该国会从A点移到B点。 补充图2 弹性范围和为了获得进口而放弃的出口量 (PxPy)5 Y进口 Y5 W G (PxPy)4 Y4 F (PxPy)3 Y3 V Y2 B (PxPy)2 (PxPy)1 Y1 A O X5 X4 X1 X2 X3 X出口提供曲线上缺乏弹性的局部为什么向下倾斜呢?假设在F

21、点相对价格为PX/Py4,然后上升为Px/Py5。该国从事贸易的愿望用提供曲线表示说明了,由于进口相对价格的下降,该国愿意购置更多的进口品Y数量从Oy4增加到Oy5。然而,由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该国在Y商品上只愿意有较少的支出。用提供曲线表示,就是该国只愿意放弃更少的出口品X,因此出口从Ox4下降到Ox5。最后,在V点单元弹性的情况是区分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分界限。在V点,即使价格发生微小的或者更大的变化,出口量Ox3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此,在该点相对价格的变化不会导致进口支出的变化。提供曲线的一个异常特征是曲线的向下倾斜向后弯曲局部。这里提供一种说明各种不同程度的弹性背后的经济行为的思路。当X商品的价格相对于Y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即Px/Py上升以及贸易价格线变得更陡时,该国的消费者就会减少X商品的购置而增加Y商品的购置。这样,该国消费的任何既定数量的X中有更多的商品被用于出口,因为本国的消费者不愿意像过去那样消费那么多X了。这种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使得提供曲线向上倾斜,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