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连山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葫芦岛连山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葫芦岛连山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葫芦岛连山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葫芦岛连山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葫芦岛连山区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答案】B。【解析】单侧光会刺激茎尖,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多,促进生长快,因而向光弯曲生长。本题中,花盆匀速旋转而暗箱不转。则幼苗茎尖接受的是均匀光照。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直立生长B项正确。 2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基因重组D.细胞的全能性 答

2、案:D解析: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培养基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脱分化作用和分化作用,快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是细胞的全能性,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3正常男性的神经细胞中有( )。 A.22对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B.23对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C.23对常染色体和1对X染色体D.22对常染色体和1对Y染色体 答案:A解析:知识点:性别决定中染色体的知识。神经细胞是体细胞的一种,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正常男性的神经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或44条常染

3、色体和X、Y染色体,A项正确。B、C、D三项:数据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4下列物质及其基本组成单位匹配错误的是( )。A.脂肪 磷脂B.糖原 葡萄糖C.抗体 氨基酸D.tRNA 核糖核苷酸 答案:A解析:知识点: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项正确;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项正确;t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项正确。A项: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不同脂肪酸碳链长度不同,故脂肪没有基本组成单位。A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5下列过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种子萌发长成植株B.用花药离体培养进行育种C.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繁殖D.单细

4、胞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B解析:知识点: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花药为已经分化的细胞,但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体现了晓得全能性, B项正确。A项: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属于正常的植物发育。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含细胞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单细胞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6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B.繁殖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D.

5、先天性行为 答案:C解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繁殖行为是一系列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如蜜蜂采蜜。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题干中,狗的行为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7在“开花和结果”一节课的导人

6、中,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观看一段“绚丽多姿的花”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对花的结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带着疑问进入了“开花和结果”这节课的学习。这样的导人类型是( )。A.事例导入B.多媒体导入C.问题导入D.经验导入 答案:B解析:知识点:教学技能中导入的类型,导入的类型有事例导入、多媒体导入、问题导入、经验导入等。通过一段“绚丽多姿的花”的视频,属于多媒体导入,B项正确。A项:事例导入指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新课。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问题导入指通过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新课。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经验导入指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

7、知的生物学素材为出发点,通过教师讲述、提问或谈话,引起学生回忆,导入新课。与题干不符,排除。 8某教师阅读了大量关于“合作学习”的文献,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决定在自己授课的高一(2)班就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该教师宜采用的教育眼界方法是( )。A.实验研究法B.问卷调查法C.行动研究法D.文献调查法 答案:C解析:9在“观察细胞的结构”的教学中,某教师要求求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后展开深人讨论,这种阅读不属于( )。A.了解性阅读B.理解性阅读C.概括性阅读D.创造性阅读 答案:D解析:知识点:学习方式中不同阅读的性质。题干中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体现了了解性

8、阅读、理解性阅读、概括性阅读,A、B、C三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创造性阅读指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超出材料的新思想、新观点,以理解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为前提,并与它们同时得到发展。题目中并没有表现出新的思想与观点,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10教师在完成“免疫与计划免疫”的教学之后,邀请当地防疫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做了“预防艾滋,从我做起”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 )。 A.学校课程资源B.社区课程资源C.家庭课程资源D.生成性课程资源 答案:B解析: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当地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属于社

9、区课程资源,故本题选B。 11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 )。 A.了解B.应用C.模仿D.反应 答案:D解析:了解、应用属于知识目标水平,模仿属于技能目标水平,反应属于情感目标水平。 12教师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学习中。邀请某位当地医院的医生作了“癌细胞”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 )。A.学校课程资源B.家庭课程资源C.社区课程资源D.生成性课程资源 答案:C解析:社区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当地医院的医生属于社区课程资源。 13在进行“循环系统的

10、组成和功能”的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然后分析不同血管的特点,该教学方式属于()。 A讲授式教学B发现式教学C实验演示式教学D小组合作式教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属于演示实验。故本题选择C选项。 14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A.基因上的3个相邻碱基B.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C.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D.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答案:D解析:mRNA分子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故本题选D。 15某师范生拟通过访谈法开展“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适切性”

11、的研究。他首先确定了内容及结构的合理性、内容 的多少、内容的难易度、内容的衔接性 4 个维度,然后再据此设计 8 个具体的访谈问题。确定上述 4 个维度的首要 依据是( )。 A关于课程内容的文献研究结果 B针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尝试性访谈结果 C“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适切性”的问卷调查结果 D关于不同国家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框架的比较研究结果 答案:A解析:用访谈法开展教育研究,需要进行的主要准备工作之一是确定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一般是 列出研究者想要了解的主要问题。访谈问题是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转换而成的,是为了回答研究问题而设计的。该 师范生拟通过访谈法开展“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适切性”的研究,并确

12、定了访谈问题的维度,说明他不仅选定了要 研究的课题,还进行了相关研究内容的学习。文献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该师范生所设计的问题维度,都是 围绕课程内容设置的,其首要依据是关于课程内容的文献研究结果。 16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图2中处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B.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C.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D.变态发育;卵生;空中飞行 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图中比较的是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特征。是昆虫与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应为变态发育。是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共同特征,是卵生。是鸟类与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体内受精。 17下图

13、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3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 A.916B.316C.23D.13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 【解析】由图示父母正常,生一个患病的女儿,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由a基因控制,由题意可知3号的基因型为aa;苯丙酮尿症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由b基因控制则3号与正常男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二者生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23412=316,故选B。 18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

14、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D.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答案】D。 【解析】由图根据生物数量可确定甲是虫,乙是草,丙是鸟,A项错误;a点时甲数量的上升主要是捕食者减少,B项错误。b点时甲的下降是由食物(草)缺乏造成的,而并非是天敌(鸟)的减少,C项错误。在a时,由于鸟(丙)种群数量锐减,导致虫(甲)数量大增,致使草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直至整个生态系统崩溃,D项正确。故选D。 19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

15、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A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B过度繁殖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解析:生物形成的与环境相一致的体色和体形,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20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

16、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也是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21小红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 答案:B解析: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17、,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可见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2人体内完成受精的场所是()。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殖的相关知识。 【答案】C。【解析】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然后移植到子宫内膜。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内进行,并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

18、胎儿发育成熟即从阴道产出。因此人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故选C。 23动物细胞分裂时,先分裂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在两个细胞核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是细胞核。所以本题答案选C。 24若在显微镜下观察“b”字,观察到的结果应该是放大的()。 A.bB.PC.qD.d 答案:C解析:【知识点】该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答案】C。【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

19、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25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含个体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示意图是( )。 ABC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由测交结果可以看出Bb:bb=1:1,且不受前两个基因的影响,因此B基因是独立的,然后再由cc始终和aa一起,Aa始终和Cc一起,可以得到A、C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故本题选择B选项。 26在图1所示的蘑菇中

20、,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 ABCD 答案:B解析:蘑菇属于大型真菌,依靠孢子进行繁殖。据图可知,是菌盖,是菌褶,是菌柄,是菌丝。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因此答案选B。 27图1为人体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B.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无丝分裂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答案:A解析: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最高,分化程度最低,A正确;动物细胞分化过程不可逆,B错误;造血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进行无丝分

21、裂,C错误;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细胞核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引起的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D错误。 28图5所示关于“食物的消化”的板书类型属于( )。 A.流程式B.表格式C.图示式D.板画式 答案:A解析:知识点:板书的类型,有流程式、表格式、图示式、板画式、综合式、计算式和方程式、问答式等。流程式板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某种联系,按照一定顺序,反映教学主要内容的板书形式,A项正确。B项:表格式板书:将教学内容的要点与彼此之间的联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板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图示式板书:使用文字、线条、符号、框图等表达的板书,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板画式板书

22、:板画一般分为简笔画和示意图等,通常以简化的示意图表达事物复杂的结构、关系和变化过程,班助学生想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题干不符,排除。 29某沙漠自然群落中,有一种以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的植株呈集群分布, 中等植株呈随机分布,大型植株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B该沙漠中的所有灌木构成了一个种群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互利共生 D集群分布主要是种子没有远离母株所致 答案:D解析:演替是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 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3、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题干所述为某种灌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这种变 化不是演替所致,而是该灌木种群内的种内斗争、种子的传播等因素引起的,A 项错误。种群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 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该沙漠中的所有灌木包括多种植物,应是多个种群,B 项错误。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如大豆和根瘤菌。题干中,大型植物属于同 种生物,其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是种内斗争,因为一个种群种内斗争加剧,不利于集群分布,而均匀分布能降低种 内斗争,C 项错误。植物通过风、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种子,如果种子传播能力弱,不能远离母株,则易造成集群 分布,

24、D 项正确。 二、问答题30图6展示了当病毒A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发生的部分变化。 问题: (1)图6中细胞甲是_,细胞丙是_,物质B是_。如果病毒A进入宿主细胞,则要靠_免疫将被感染的靶细胞裂解。(12分) (2)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拉尔夫?斯坦曼,因为他发现了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_树突状细胞,该细胞具有俘获、加工和呈递抗原的作用,它相当于图6中的_。(3分) 解析:(1)B细胞;T细胞;抗体;细胞 (2)细胞乙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甲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所

25、以,细胞甲是B细胞,物质B是抗体。因为细胞丙接受细胞乙呈递来的抗原,并且产生淋巴因子,所以细胞乙是吞噬细胞,细胞丙是T细胞。当病毒等抗原侵入机体细胞时,由于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的,所以要靠细胞免疫将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裂解。 (2)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的作用,即具有俘获、加工和呈递抗原的作用。根据题干描述,被发现的树突状细胞相当于吞噬细胞,也就是图6中的细胞乙。 31破碎植物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AC实验,如图6所示: 回答问题: (1)实验A中_(有、没有)有机物产生,原因是_。(6分) (2)实验B中_(有、没有)有机物产生,原因是

26、_。(6分) (3)为了使实验C中产生有机物,锥形瓶中至少还应该加入光反应的产物_。(3分) 解析:(1)没有;NaOH吸收了二氧化碳,导致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2)没有;去除基粒的叶绿体无法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提供发生场所 (3)ATP和H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基粒膜,暗反应的反应原料为二氧化碳,缺少哪一个,光合作用都无法完成。若给予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则暗反应能顺利进行生成有机物。 三、材料分析题32材料:教师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内容的教学。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地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共同合作,教师在其中设置了一些引导性、启发性、开放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