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重量法试题集_第1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重量法试题集_第2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重量法试题集_第3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重量法试题集_第4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重量法试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重量法试题集(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G4-0试题同“上册第一章第三节W3-0”。(二)硫酸盐化速率分类号:G4-1主要内容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碱片-重量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制备碱片时用刻度吸管均匀滴加30 溶液1.0m1在每片滤膜上,使溶液在滤膜上的扩散直径为5cm。答案:碳酸钾2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将硫酸钡沉淀滤入已恒重的G4玻璃砂芯坩埚中,用温水洗涤并将沉淀转入坩埚。并用温水洗涤坩埚中的沉淀直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为止。检查滤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使用1 溶液。答案:硝酸银二、判断题1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

2、化速率时,硫酸盐化速率以每日在100cm2碱片上所含二氧化硫毫克数表示。(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硫酸盐化速率以每日在100cm2碱片上所含三氧化硫毫克数表示。2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测定的是硫酸盐含量,再由其计算硫酸盐化速率。( ) 答案:正确3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将滤膜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雾发生反应,所以,测定结果是两者之和。(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暴露于空气中的滤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硫化氢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所以,测定结果是上述各物质之和。4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采样点除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及采样地点之间的合理布局

3、之外,还应注意不要接近烟囱等含硫气体污染源,并尽量避免受人的干扰。( )答案:正确5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采样点如在屋顶上,应距离屋顶0.51.0m,采样时间为302d。(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距离屋顶11.5m。6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应用23片保存在干燥器中的空白碱片,进行空白值测定。( )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 制备碱片时要将玻璃纤维滤膜剪成直径为 cm的圆片。( ) A5.0 B6.0 C7.0 D8.0答案:C 2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滴加10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时,应 搅 滴,以获得颗粒粗大的沉淀。( ) A快,慢

4、 B快,快 C慢,快 D慢,慢答案:A四、计算题用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样品的直径为6cm,放置天数为30d 4h,样品碱片中测得的硫酸钡重量为1.664mg,空白碱片中测得的硫酸钡重量为0.303mg,试计算出该样品的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值。答案:样品的有效面积:S=(D2)2=3.14(62)2=28.3(cm2) 样品放置天数:n=30424=30.2(d) 硫酸盐化速率:SO3(100cm2碱片d)=(WsWb)34.3Sn =(1.6640.303)34.3(28.330.2) =0.055参考文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

5、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命题:张宁 夏新 审核:梁富生 张宁 夏新(三)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分类号:G4-2主要内容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6921-1986)大流量采样重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中流量采样重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大流量采样法采样、进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称重时,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 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答案:5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

6、T 15432-1995)方法的最小检出限是 mgm3。答案:0.0013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出现界线模糊时,应更换 。答案:滤膜密封垫二、判断题1飘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粒径为10m以下的微粒。( )答案:正确2根据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 6921-1989),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9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lm。(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5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1m。3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7、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 )答案:正确4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对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等。( )答案:正确5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5kPa的情况。(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的情况。6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时,对于每批滤膜,需要从

8、中抽取20滤膜,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以查看滤膜有无针孔或缺陷。(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对每张滤膜进行检查。三、选择题 1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滤膜重量的天平,对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 mg。( ) A 1 B 2 C 3 D4答案:B2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滤膜重量的天平,对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再现性 mg。( ) A0.1 B0.2 C. 0.5 D1.0答案:B3. 采集大气飘尘时,采样系统流量值的变化应在额定流量的 以内。( ) A 5 B 10 C 15 D 20答案:B四、问答题1. 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时,

9、如何获得“标准滤膜”?答案: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恒温恒湿箱(室)内按平衡条件平衡24h后称重,每张滤膜非连续称量10次以上,求出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即为“标准滤膜”。2. 如何用“标准滤膜”来判断所称中流量“样品滤膜”是否合格?答案:每次称“样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称出“标准滤膜”的重量在原始重量0.5mg范围内,则认为对该批“样品滤膜”的称量合格,数据可用。3. 简述重量法测定大气飘尘的原理。答案:一定时间、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颗粒物采样器的切割器,使10m以上粒径的微粒得到分离,小于这粒径的微粒随着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恒重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

10、量之差及采样标准体积,计算出飘尘浓度。参考文献1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2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6921-1986)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命题:张宁 夏新 审核:梁富生 张宁 夏新(四) 降 尘分类号:G4-3主要内容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GBT15265-1994)一、填空题1,使用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降尘时,一般采用 水溶液做收集液进行湿法采样。答案:乙二醇2大气降尘是指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 沉降在集尘缸中的颗粒物。答案:重力自然二、判断题1大气

11、降尘量是单位面积上从大气中沉降的颗粒物的质量。(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大气降尘量是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上从大气中沉降的颗粒物的质量。2大气降尘采样前,要在降尘缸中加入少量的乙二醇,由于加入量对于降尘量来说是很少的,所以在计算这部分量时,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计算加入乙二醇的量,不能忽略不计。3用重量法测定降尘中可燃物含量时,应将空的瓷坩埚在1055下烘干,称量至恒重;再将其在600下灼烧2h,冷却,称重至恒重。(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简述重量法测定大气降尘的原理。答案:空气中可沉降的颗粒物,沉降在装有乙二醇水溶液做收集液的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后,计算降

12、尘量。2简述大气降尘采样点的设置要求和应放置的高度要求。答案:选择采样点时,应先考虑集尘缸不易损坏的地方,还要考虑操作者易于更换集尘缸。普通的采样点一般设在矮建筑物的屋顶,必要时可以设在电线杆上,集尘缸应距离电线杆0.5m为宜;采样点附近不应有高大建筑物,并避开局部污染源;集尘缸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512m。在某一地区,各采样点集尘缸的放置高度尽力保持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如放置屋顶平台上,采样口应距平台11.5m,以避免平台扬尘的影响。参考文献1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15265-199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

13、003 命题:张宁 审核:梁富生 张宁 夏新(五) 烟(粉)尘分类号:G44主要内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1991)计算题1实测某台燃煤锅炉标准状态下干采样体积Vnd=5880L,滤筒在采样前的重量为1.0908g,采样烘干后的滤筒重量为1.1190g,试计算该锅炉的烟尘浓度。答案:C=ml06Vnd=(1.11901.0908)1065880=4.79(mgm3)2实测某台燃煤锅炉标准状态下干采样体积Vnd=6080L,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Qsn=6.61104m3h;滤筒在采样前的重量为1.0032g,

14、采样烘干后的滤筒重量为1.1640g,试计算该锅炉烟尘的排放浓度与排放量。答案:排放浓度:C=ml06Vnd=(1.1640-1.0032)1066080=26.45(mgm3)排放量:G=CQsn10-6=26.456.6110410=1.75(kgh)参考文献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2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1991) 命题:张宁 审核:梁富生 张宁 夏新(六) 沥青烟分类号:G4-5主要内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HJT45-1999)一、填空题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需要恒重操作,“恒重”系指间隔

15、24h的两次称重之差,3滤筒应不大于 mg。答案:5.0二、判断题1已经采集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玻璃纤维滤筒,应在烘箱105条件下烘1h后再进行称重。(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在干燥器内放置24h后再进行称重。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 沥青烟测定重量法 (HJT45-1999)中,沥青烟的检出限为5.1mg。( )答案:正确3. 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由于沥青烟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样品应及时处理和分析。样品保存要有专用干燥器。采有样品的和未经使用的滤筒、烧杯等要分开放置在不同的干燥器中,以防相互沾污。( )答案:正确4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采样管的主体和前弯管内衬

16、聚四氟乙烯或内壁镀聚四氟乙烯。( )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当沥青烟的浓度大于和等于 时,应启用冷却装置,当沥青烟气温度低于该温度时不用冷却装置。调节冷却水流速度使沥青烟气进入滤筒夹时不低于40。( )A 150 B 170 C 190 D200答案:A2采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使用的3#玻璃纤维滤桶,要求口径为25mm,长度70mm,质地紧密、均匀的产品,重量要求必须在 g范围以内。( ) A0.90.01 B 1.00.1 C 1.10.1答案:C四、问答题1简述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原理。答案:其原理是将排气筒中的沥青烟收集于已恒重的玻

17、璃纤维滤筒中,除去水分后,由采样前后玻璃纤维滤筒的增重计算沥青烟的浓度。若沥青烟中含有显著的固体颗粒物,则将采样后的玻璃纤维滤筒用环己烷提取。2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时,若沥青烟中含有显著的固体颗粒物,应如何处理?答案:应将采样后的玻璃纤维滤筒用环己烷提取。3简述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的沥青烟进行测定时,采样管的洗涤方法。答案:当沥青烟浓度较高时,采样管会截留少量沥青烟,用环己烷洗涤包括采样嘴、前弯管和采样管各部分,将洗涤液合并置于已称重的烧杯中,盖上滤纸,使其在室温常压下自然蒸发。待环己烷蒸发完之后,将烧杯移至干燥器中24h,至恒重,记下烧杯的增重。参考文献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

18、定重量法(HJT45-1999)。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命题:张宁 夏新 审核:梁富生 张宁 夏 新(七) 苯可溶物分类号:G4-6主要内容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6171-1996)附录A苯可溶物(DSO)的测定 重量法一、填空题重量法测定空气中苯可溶物,使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苯可溶物样品时,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平衡室内放置 h。答案:24二、判断题1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苯可溶物时,在采样前,采样用的滤膜应在1055下烘2h,取出滤膜冷至室温后,放入干燥器中。(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滤膜应在300高温炉中灼烧2h。2重量法测定空气中苯可溶物时,平衡室应放在天平室内,平衡室的温度及其变化范围、相对湿度及其变化范围都有一定的要求。( )答案:正确3重量法测定空气中苯可溶物时,若采过样的滤膜有物理损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