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件_第1页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件_第2页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件_第3页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件_第4页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苹果蜜饯的制作实验一 苹果蜜饯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栅栏技术也称联合保存、联合技术或屏障技术,是多种技术科学合理的结合。糖渍食品利用温度、pH、水分活度、渗透压、初始菌、包装等栅栏因子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维生素的保存率,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一、实验原理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苹果蜜饯的制作为例,要求理解糖渍食品长期保存的原理,栅栏技术的原理及常见的栅栏因子,掌握蜜饯的制作工艺。二、实验目的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材料 苹果、柠檬酸、白砂糖、亚硫酸氢钠、氯化钙2、设备 热风干燥箱、不锈钢锅、电磁炉、小刀、不锈钢刀、台秤、天平等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材料四、实验内容(一)

2、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去皮切分 去心硫处理和硬化漂洗糖煮糖渍烘干整形包装成品四、实验内容(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 选用果形圆整、果心小、质地紧密和成熟度适宜的原料。2、去皮、切分、去心 手工去皮后,挖去损伤部分,将苹果对半纵切,再用小刀挖掉果心。工序间护色用0.5%1%的柠檬酸。(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3、硫处理和硬化 将果块放入0.1%的氯化钙和0.2%0.3%的亚硫酸氢钠混合液中浸泡48h,进行硬化和硫处理。浸泡液以能淹没原料为准。浸泡时上压重物,防止上浮。浸后捞出,用清水漂洗23次备用。3、硫处理和硬化4、糖煮 在锅内配成与果块等重的40%糖液,加热沸腾后倒入果块,以旺火煮沸后再分次加

3、糖,使糖含量缓慢增高至60%65%,果实呈肥厚发亮透明时即可停火。在煮制过程中注意糖液要保持微沸状态,以防果实煮烂。4、糖煮5、糖渍 趁热起锅,将果块连同糖液倒入容器中浸渍2448h。6、烘干 捞出果块,沥干糖液,摆放在烘盘上,送入干燥箱,在6066下干燥至不粘手为度,大约需要烘烤24h。7、整形和包装 烘干后用手捏成扁圆形,剔除黑点、斑疤等,装入食品袋或纸盒。5、糖渍(三)成品评价1、感官指标 浅黄色至金黄色,具有透明感;呈碗状或块状,组织饱满,有韧性,不返砂,不流糖;酸甜适度,具有原果风味,无异味;无外来杂质。2、理化指标 总糖含量60%65%;水分含量16%20%;硫残留量(以SO2计)

4、0.5g/kg。(三)成品评价1、感官指标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g,大肠杆菌30个/g,致病菌不得检出。4、评价方法 按照GB/T10782-2006蜜饯通则进行评价。3、微生物指标问题讨论1、糖渍食品加工中利用了哪些栅栏因子?解释其能长期保存的原理。问题讨论1、糖渍食品加工中利用了哪些栅栏因子?解释其能长期保实验二 果酱的制作一、实验原理 果酱是以食糖的保藏作用为基础的水果保藏方法、加工方法。高浓度糖溶液发挥渗透压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改善制品色泽和风味。原料中和添加的果胶成分,成为果酱的胶凝剂,糖发挥脱水剂的作用,酸中和了果胶半乳糖醛酸分子上的负电荷而致凝

5、胶。实验二 果酱的制作一、实验原理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理解果酱制作的基本原理,熟悉果酱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果酱加工技术。二、实验目的三、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番茄(或猕猴桃)、柠檬酸、砂糖设备:打浆机、不锈钢锅、电炉、不锈钢刀、台秤、天平三、实验材料和设备四、实验内容(一)工艺流程原料清洗 软化去皮(猕猴桃采用手工削皮) 打浆 加糖浓缩 装瓶 封口 杀菌冷却四、实验内容(二)参考配方成熟番茄1kg,白砂糖0.3kg,柠檬酸0.010.02kg。猕猴桃1kg,砂糖0.2kg(砂糖量控制在去皮和芯以后的猕猴桃的四分之一左右), (三)操作要点1、原料:选用色泽红艳,肉质肥厚,89成熟的番茄。2、

6、清洗:将果实用清水漂洗干净,并除去表面所带的微生物和农药。(二)参考配方3、热烫去皮 将洗净的番茄放入沸水中,持续一段时间取出,去皮冷却后,将其切成丁状。猕猴桃用小刀削去皮后切成小丁。3、热烫去皮(三)操作要点4、打浆 将番茄(或猕猴桃)倒入打浆机中打浆,要求浆体均匀细腻。最好用纱布进行过滤,除去种子部分。(三)操作要点4、打浆5、加糖浓缩 将番茄酱(或猕猴桃酱)倒入锅中,加入30%的白砂糖,12%的柠檬酸,边搅拌边加热浓缩,浓缩至总固形物75%以上,果酱呈现鲜红、透明、浓稠的膏体状,即可灌装。浓缩中要不断地搅拌,防止焦糊。5、加糖浓缩5、装瓶、封口 趁热装瓶,酱温保持在85以上,装瓶不可过满

7、,顶隙度以3cm左右为宜。装瓶后立即封口,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瓶口若粘附有果酱,应用干净的布擦净,避免储藏期间瓶口发霉。5、装瓶、封口感官评价番茄酱:酱体呈黑红色或红色,允许表面有少许褐色,色泽一致,具有番茄酱应有的滋气味,无异味。酱体均匀细腻,粘稠适度。猕猴桃酱:色泽:酱体为黄绿色,均匀一致;滋味和气味:具有猕猴桃酱所特有之滋味和气味,甜酸适口,无焦糊味和其它异味;组织形态:泥状酱为组织细腻、均匀的粘稠状,块状酱在粘稠状的酱体中有块状果肉,将酱体置于水平面能徐徐流散,而不分泌汁液。 感官评价番茄酱:酱体呈黑红色或红色,允许表面有少许褐色,色泽问题讨论1、果酱产品若发生汁液分离是何原因?如何防

8、止?2、果酱加工中褐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3、生产低糖果酱有哪些降低水分活度的方法?问题讨论1、果酱产品若发生汁液分离是何原因?如何防止?实验三 马铃薯片的加工一、实验原理和目的油炸马铃薯片是将新鲜马铃薯清洗、去皮、切片后,经油炸、调味而制成的马铃薯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马铃薯片能较好地保持马铃薯营养成分和色泽、质地酥脆。本实验要求掌握马铃薯片的加工工艺,并明确影响油炸马铃薯片的因素。实验三 马铃薯片的加工一、实验原理和目的二、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材料:市售马铃薯、大豆色拉油、亚硫酸氢钠、氯化钙、柠檬酸等。实验设备:不锈钢锅、不锈钢刀、电炒锅、温度计、电子天平、台秤、塑料热合封口机等。二、实验材料和

9、设备实验材料:市售马铃薯、大豆色拉油、亚硫酸氢三、实验内容(一)工艺流程选料清洗去皮切片 漂洗护色 热烫冷却滤水 油炸 脱油调味 冷却 包装三、实验内容(一)工艺流程(二)操作要点1、选料清洗、去皮要求原料马铃薯块茎的形状整齐、大小均匀、表皮薄、芽眼浅而少,淀粉和总固形物含量高。清洗干净后去皮,去皮后浸泡于水、盐或亚硫酸溶液中以防氧化。(二)操作要点2、切片、漂洗将去皮后的马铃薯切成厚度均匀的薄片,在清水中冲洗,洗净薄片表面的淀粉。3、护色将马铃薯薄片浸于预先配好的护色液中,护色液由0.2%柠檬酸和0.25%亚硫酸氢钠混合而成,浸泡1015min后取出,冲洗进入下一道工序。2、切片、漂洗4、热

10、烫、冷却滤水:热烫可以部分破坏马铃薯片中酶的活性防止褐变,同时脱除部分水分,还可杀死部分微生物,排除组织中空气。热烫的温度一般为80100,时间为12min,烫至薯肉半生不熟、组织比较透明,失去鲜马铃薯的硬度,但又不像煮熟后那样柔软即可。热烫后迅速捞出放入冷水中,轻轻翻动搅拌,使薯片尽快凉透,洗净薄片上的粉浆、黏沫等物,使薯片分离不粘。沥干水分备用。4、热烫、冷却滤水:热烫可以部分破坏马铃薯片中酶的活性防止褐5、油炸插上电磁炉,待温度达到要求时,将沥干水分的薯片放于金属网篮中浸于140190的油中,炸至浅黄色,到停止冒气泡,油炸时间为1.03.5min,这与薯片厚度、大小等有关。5、油炸7、脱

11、油、调味及包装直接将调味品和香辛料细粉洒在薯片上混匀,待薯片温度冷却到室温以下时进行称量包装。一般以塑料复合膜或铝箔膜袋冲氮包装,可延长商品货架期,并防止运输、销售中挤压、破碎。7、脱油、调味及包装成品评价感官指标:片形较完整;色泽基本均匀,无油炸过焦的颜色;具有马铃薯经加工后应有的香味,无微苦味、哈喇味或其他异味;具有油炸或烘焙马铃薯特有的薄脆的口感;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理化指标:杂色片40%,脂肪50%,水分5%,氯化钠3.5%;酸价(以脂肪计) 3.5mg KOH/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0.25g/100g,羰基价 (以脂肪计) 20mmol/kg。评价方法:参照QB/T268

12、6-2005马铃薯片进行评价。成品评价感官指标:片形较完整;色泽基本均匀,无油炸过焦的颜色问题讨论1、如何对护色条件和方法再进行试验设计?2、影响薯片品质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3、工业化制造马铃薯片采用什么工艺与设备?问题讨论1、如何对护色条件和方法再进行试验设计?冬瓜糖的制作产品特点:利用冬瓜加工成冬瓜糖, 色泽洁白, 条形完整 , 表面有糖霜, 口感松软香甜, 是一种老少咸宜的糖制品。冬瓜糖的制作产品特点:利用冬瓜加工成冬瓜糖, 色泽洁白, 条三、实验材料和设备冬瓜肉 3 000 克, 白砂糖 2 5 00 克, 亚硫酸氢钠 6 克,水3000mL,氯化钙15克。热风干燥箱、不锈钢锅、电炉、

13、不锈钢刀、台秤、天平等。三、实验材料和设备四、实验内容(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去皮、去心切条硬化漂洗糖渍糖煮烘干上糖衣包装成品四、实验内容(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 冬瓜要求老熟肉厚,重量5kg以上,形态完整,无病虫斑。(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2、去皮、去心、硬化:将冬瓜刨去皮,切开,挖去心种籽,再切成 1 厘米见方,5厘米左右长的瓜条。随即将瓜条投入到0.1%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16-18小时左右,待瓜条质地变硬,能折断时捞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放入沸水中烫漂34分钟,使瓜条下沉,肉质呈般透明状后捞出。2、去皮、去心、硬化:将冬瓜刨去皮,切开,挖去心种籽,再切成3、烫漂:把烫漂好的瓜条放入

14、装有新鲜清水的容器中浸泡1天或810小时,中途换水34次,以除去肉质中的粘性物质,待水面有泡沫出现时捞出。4、糖渍:把6克亚硫酸氢钠与1800克白砂糖充分拌和均匀,取容器一只,将糖与冬瓜条一层隔一层在容器中堆好,最上一层用糖盖住进行糖渍,时间约2天。3、烫漂:把烫漂好的瓜条放入装有新鲜清水的容器中浸泡1天或85、糖煮:将糖渍好的冬瓜条捞出, 把剩下的糖液 倒入锅中,如糖液少可再加点水,再加白砂糖200克, 边搅拌边加热至沸腾,然后倒入冬瓜条,煮沸后离火,静置1天。第2天捞出冬瓜条,在剩余的糖液中再加入500克白砂糖,边搅拌边加热至沸腾后投入冬瓜条,用文火煮30分钟左右,待冬瓜条至白色,糖液呈粘

15、稠状时即出锅。5、糖煮:将糖渍好的冬瓜条捞出, 把剩下的糖液 倒入锅中,如6、烘干:把糖煮好的冬瓜条倒入盘中, 稍冷后, 用锅铲不断地翻动,待瓜条表面出现糖结晶而不粘铲时,即把冬瓜条放入烤箱中, 在60左右的温度下烘烤68小时,待瓜条充分干燥、互不粘连时即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回软56小时收汗。6、烘干:把糖煮好的冬瓜条倒入盘中, 稍冷后, 用锅铲不断地7、上糖衣:用白糖分上糖衣。白糖粉的制作:将白砂糖6070烘干磨碎成分。用量为瓜条的10%,拌匀后用竹筛筛去余糖粉,装入能封闭的纸盒或塑料袋中密封即为成品。7、上糖衣:用白糖分上糖衣。白糖粉的制作:将白砂糖6070产品质量标准形态完整,白色半透明,外

16、干内湿,不粘手,不反砂,嫩脆无渣,含糖7072%,具有冬瓜清香。产品质量标准形态完整,白色半透明,外干内湿,不粘手,不反砂,问题讨论1、糖渍食品加工中利用了哪些栅栏因子?解释其能长期保存的原理。问题讨论1、糖渍食品加工中利用了哪些栅栏因子?解释其能长期保山楂果酱的制作(二)参考配方山楂2kg,水1L,白砂糖3kg(三)操作要点1、原料:选用充分成熟、色泽好、无病虫的果实。2、清洗:将果实用清水漂洗干净,并除去果实中夹带的杂物。山楂果酱的制作(二)参考配方(三)操作要点3、软化、打浆 将山楂果实和水置于锅中加热至沸,然后保持微沸状态2030min,将果肉煮软而易于打浆为止。果实软化后,趁热用打浆

17、机打浆12次,过去果梗、核、皮等杂质,即得山楂泥。山楂核较坚硬,打浆时加料要均匀,或先手工去核再打浆。(三)操作要点3、软化、打浆4、加糖浓缩 按山楂泥:白砂糖=1:1的比例配料。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糖液并过滤,然后糖液与山楂泥混合入锅。浓缩中要不断地搅拌,防止焦糊。浓缩终点判断:浓缩至果酱的可溶性固形物达65%以上,或用木板挑起果酱呈片状下落时,或果酱中心温度达105105时即可出锅。如果果酱酸度不够时,可在出锅前加入柠檬酸进行调整。4、加糖浓缩5、装瓶、封口 趁热装瓶,酱温保持在85以上,装瓶不可过满,顶隙度以3cm左右为宜。装瓶后立即封口,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瓶口若粘附有山楂酱,应用干净的布擦净,避免储藏期间瓶口发霉。5、装瓶、封口6、杀菌、冷却 水温在5min内升温至100,保温20min,分别在65、45和凉水中逐步冷却至37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