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1页
2009-2022历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2页
2009-2022历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3页
2009-2022历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4页
2009-2022历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机械组织,指在稳定情况下,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有一定常规,组织工作有较稳定的方向,对面临的问题有既定的解决方式,工作程序周而复始,比较固定的一类组织。下列属于机械组织的一项是: A.王华与李明一起去秋游,遇上另外几个游览者,大家为省钱,一起去买团体票 B.电视剧中的一家人 C.电视剧组的工作室及其成员 D.红军长征途中,年青的与老弱的

2、一起相伴前进,以免丢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有一定常规;组织工作有较稳定的方向,对面临的问题有既定的解决方式;工作程序周而复始,比较固定的一类组织。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王华、李明和游览者并不属于一个“组织”,不符合定义;B项:电视剧中的一家人不符合“有稳定的方向”,其程序没有体现“周而复始”,不符合定义;C项:电视剧组的工作室及其成员,按照稳定的方向在工作,属于“工作程序周而复始,比较固定的一类组织”,符合定义;D项:年青的与老弱的一起相伴前进,不符合“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有一定常规”,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

3、2.五十年代,人们对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收音机),是进国营厂或穿上军装;八十年代是“万元户”;九十年代是有房有车;新世纪的幸福感呢,则和总理最近提出的“尊严”息息相关。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新世纪 B.幸福 C.尊严 D.幸福感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由文段的4个分号可知,文段为“分分”结构,分别讲述了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人们对于“幸福感”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文段的关键词就是“幸福感”。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与文段关键词相符。因此,选择D选项。A项:“新世纪”属于文段论述的

4、一部分,片面。B项:文段讲的是对幸福的憧憬、感觉而非“幸福”。C项:“尊严”是新世纪幸福感的内容,不能概括整个文段。3.有3个大人、2个小孩要一次同时过河,渡口有大船、中船、小船各一只,大船最多能载1个大人、2个小孩,中船最多能载大人、小孩各1人,小船最多能载大人1人,为了安全,小孩需大人陪同,则乘船的方式有多少种? A.6 B.12 C.18 D.2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由“为了安全,小孩需大人陪同”可知,分为两种情况讨论:2个小孩在一起:2个孩子在一起则只能都坐大船,此时3个大人3条船,不同的乘船方式有6(种);2个小孩不在一

5、起:2个小孩不在一起则只能分别坐大船和中船,乘船方式有2(种),此时3个大人3条船,乘船方式有6(种);则5人不同的乘船方式有2612(种)。第三步,总的乘船方式共有61218(种)。因此,选择C选项。4.模范表彰 A.英雄成功 B.困难挫折 C.歌曲流行 D.罪犯惩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表彰”“模范”,二者属于动宾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英雄”指具有英勇品质的人,“英雄”可能是“成功”的,二者属于或然对应关系,排除;B项:“挫折”指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与“困难”属于近义关系,排除;C项:“流行”的“歌曲”,二者属于偏正关系,排除;D项:“惩罚”“罪

6、犯”,二者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5.1,2,13,25,48,() A.92 B.90 C.81 D.83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观察发现差数列是一个递推数列,即11112,111223,则下一项为122335,所求项为483583。因此,选择D选项。6.想壮志凌云,须脚踏实地。不屑于干平凡小事和不肯下苦功夫学习的青年,无论他的理想多么壮丽,也只能是一个_的肥皂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切实际 B.五彩斑斓 C.司空见惯 D.虚无缥缈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该空

7、修饰“肥皂泡”,表示其特征。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通常搭配抽象的事物,如幻想、目标、计划等,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正好符合“肥皂泡”的特点,符合文意。C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肥皂泡”显然没有这个特征,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肥皂泡是实物,该词不符合肥皂泡的特征,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7.紧急开关启动投料试车生产出现报警信号产出合格产品险情迅速排除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中选择。 只有先“投料试车生产”开始,才

8、有可能“出现报警信号”,然后“紧急开关启动”,进而“险情迅速排除”,最后“产出合格产品”,所以应为首句,排除A、C、D三项。因此,选择B选项。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达菲”对抗禽流感药物正在失去效力的原因,有助于人类尽快寻找取代“达菲”用以对付禽流感的新药。 B.人类正遭受禽流感的威胁,加快研制出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是整个科学界的当务之急。 C.如果葛兰素一史克公司正在研制的注射式“乐感清”获得成功,那么人类就再也不用担心如何对付禽流感了。 D.事实证明,“帕拉米韦”新药能有效地抑制神经氨酸苷酶,它一旦投放市场,就能为人类对付禽流感提供强有力的武器。 参考

9、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A项在文中并没有提到,只是说研究“达菲”对抗禽流感正在失去效力,但并没有指出这种研究有助于人类尽快寻找取代“达菲”对付禽流感的新药。排除A项。B项对应文段第四段第二句,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制中,可推出加快研究针对H5N1型病毒的疫苗是整个科学界的当务之急,B项符合文意,答案锁定B选项。C项没有依据,文中只介绍了注射式的“乐感清”的研究动向,但没有论证效果如何,排除C项。D项过于绝对,新药“帕拉米韦”尚在实验中。因此,选择B选项。9.在智利环境恶劣的北部沙漠地区的卡玛罗纳斯谷,人们发现了世界上一些最为古老的木乃伊,即Chin

10、chorro人的木乃伊。木乃伊毛发分析结果显示,砷含量很高。砷这种金属元素在卡玛罗纳斯谷以及周围火山坡较为常见,砷被季节性融雪水冲入河流,而河流正是生活在下游的人的水源。这种致命毒素毒死了一直生活在沿岸几百年来的Chinchorro人,Chinchorro人并未意识到他们一直在摄入这种无味并且看不见的有毒物质,他们患有皮肤癌、肺结核、膀胱癌、肾癌,并遭受因长期暴露在砷环境下导致的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由此可以推出: A.人体对砷这种有毒元素是不需要的 B.Chinchorro人砷中毒是慢性的 C.Chinchorro人存在严重健康问题的原因是饮用了含有砷的水 D.由于当时交通条件不好,Chinch

11、orro人不能走得更远,找到更好的居住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人体对砷不需要的”,文段只是在说砷有毒,但并未提及人体是否需要,无中生有。B项对应“Chinchorro人并未意识到他们一直在摄入这种无味并且看不见的有毒物质”,符合原文。C项对应“Chinchorro人并未意识到他们一直在摄入这种无味并且看不见的有毒物质,他们患有皮肤癌、肺结核、膀胱癌、肾癌,并遭受因长期暴露在砷环境下导致的其他严重健康问题”,说明饮用含有砷的水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不能得出Chinchorro人的健康问题都是因为饮用了含有砷的水,曲解文意。

12、D项文段并未提及“交通条件”,属于无中生有。因此,选择B选项。10.资料文件 A.质量砝码 B.飞艇航空器 C.护卫舰补给舰 D.自然现象极光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文件”是“资料”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砝码”是衡量“质量”的量具,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B项:“飞艇”是“航空器”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护卫舰”与“补给舰”都是舰艇,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极光”是“自然现象”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飞艇

13、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可以悄无声息地在空中飞行。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自然现象,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11.军衔将军 A.教室校长 B.土坡巨石 C.街道汽车 D.商标商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将军”可以通过“军衔”显示身份,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校长”在“教室”视察,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B项:“土坡”上可能有“巨石”,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C项:“汽车”在“街道”上行驶,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D项:“商品”可以通过“商标”显示价值,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14、。军衔仅有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12.英雄豪杰 A.奶茶牛奶 B.小灵通座机 C.碧螺春春茶 D.移动电话手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英雄”与“豪杰”均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二者属于全同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牛奶”是制作“奶茶”的原材料之一,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排除;B项:“小灵通”是移动电话,与“座机”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C项:“碧螺春”产于春季,属于“春茶”,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D项:“移动电话”即“手机”,二者属于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3.

15、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以推知: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湖北人年龄最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信息确定,“河南人”出现次数最多,优先使用最大信息法。由“甲和河南人不同”和“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不是乙,因此河南人是丙;由“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可知:河南人(丙)湖北人;由“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知:乙河南人(丙);由可知:湖北人不是乙,

16、则湖北人是甲,山东人是乙;综上可知:山东人(乙)河南人(丙)湖北人(甲)。因此,选择D选项。14.在择偶基础上,阶级的含义凸现出来,“劳动人民”和不劳而获的“地主”形成对立,“自主”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而最终的答案已经设定。“最终的答案已经设定”的含义是: A.选择所爱的人 B.在阶级内选择 C.选择劳动人民 D.选择地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定位原文,“最终的答案已经设定”出现在文段结尾。分析“最终的答案已经设定”的上文语境。根据“在择偶的基础上,阶级的含义凸显,劳动人民和不劳而获的地主形成对立”可知,既然是对立,那么择偶透露出来的选项设定是:劳动人民阶级选

17、择劳动人民,地主阶级选择地主。句尾的“而最终答案已经设定”,“而”表转折,是对“自主”的否定,即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在“劳动人民”和“地主”之间自主选择,但最终还是要按照阶级层级来做出择偶选择,即在阶级内选择。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在阶级内选择”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A项:文段未提及。C项和D项:二者都只表述选择一种阶级,无论是根据“自主”还是“阶级”,其表述都片面。15.据调查,某地90%以上有过迷路经历的司机都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这表明,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能有效防止司机迷路。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一项是: A.很多老司机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很少迷路 B.车载卫星导航

18、系统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对防止迷路没有多大作用 C.当地目前只有不足10%的汽车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 D.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司机,90%以上经常使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能有效防止司机迷路。论据:某地90%以上有过迷路经历的司机都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情况,但论点想证明的是“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情况,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否定论点。该项直接说明“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对防止迷路没有多大作用”,具有削

19、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汽车比例情况”,与“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是否能防止司机迷路”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车载卫星导航系统使用频率”,与“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是否能防止司机迷路”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6.早期人类的骸骨清楚地显示他们比现代人更少有牙齿方面的问题。因此,早期人类的饮食很可能与今天的非常不同。以下哪项陈述最能强化上述论证? A.那些残骸表明某些早期人类的牙齿有许多蛀牙 B.早期人类的饮食至少和我们的饮食一样种类繁多 C.早期人类的平均寿命较短,而牙齿问题主要出现在年纪大的人身上 D.饮食是影响牙齿

20、健康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强化”,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早期人类的饮食很可能与今天的非常不同。论据:早期人类的骸骨清楚地显示他们比现代人更少有牙齿方面的问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早期人类的牙齿是否有蛀牙,论点说的是早期的饮食和现在的饮食是否不同,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早期与现在的饮食都拥有种类繁多的特点,论点说的是早期的饮食和现在的饮食是否不同,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的是早期人类很少有牙齿问题,可能是由于平均寿命短,并非是因为饮食,具有削弱作用

21、。D项:建立联系。该项将论据中的“牙齿”和论点中的“饮食”建立联系,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17.蜡烛教师 A.明月思念 B.桃李学生 C.长寿松柏 D.高尚巍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将“教师”比作“蜡烛”,二者属于比喻关系,且“教师”是人物。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明月”寄托“思念”之情,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B项:将“学生”比作“桃李”,二者属于比喻关系,且“学生”是人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松柏”象征“长寿”,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且“松柏”不是人物,排除;D项:“高尚”与“巍峨”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8.中国人对

22、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_,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填入划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 D.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位置可知,横线处填入句子需承上启下。前文讲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讲究无巧不成书。后文讲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根据“也就是”和后文句式可知,横线处要与“不喜欢而喜欢”句式一致,且与“一般化”“特殊化”语义相近。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

23、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B项:“爱看不爱看”与后文句式不一致。D项:“陈旧”“新鲜”与后文语义不一致。19.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的承担的转移。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风险转移的是: A.由于股市波动异常,小张将资金从股市退出 B.小刘给自己刚买的轿车上了保险 C.某物流公司通过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组织、建立风险应急机制等措施来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D.某酒厂生产的白酒质量不合格,声称是由于收购的粮食质量不合格导致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24、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的承担的转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张将资金从股市退出,是风险回避,并没有“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不符合定义;B项:小刘给自己的车上保险,将自己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体现“通过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单位”,即若有损失就是保险公司承担损失,符合定义;C项:物流公司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损失,并没有“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不符合定义;D项:风险造成的损失已经产生了,酒厂的行为只是责任的转移,并没有体现“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即损失最终还是酒厂承担,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20.下列语句中表述正确

25、的一句是: A.在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成为了育种的英雄。 B.这种新研制的农药杀虫效果很好,但有不好控制、成本高等特点。 C.太阳和月球带来了昼夜更替,星星虽小,也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D.老公快把那几幅名画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语序不当,应修改为“他成为默默育种的英雄”。 第二步,B项用词不当,应将“特点”改为“缺点”,因为“不好控制、成本高”是不好的,是缺点。第三步,C项用词不当,与“太阳”、“星星”相对应的应是“月亮”,将“月球”修改为“月亮”。第四步,D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因此,选择D选项。21.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

26、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发点掌控 B.适应性规划 C.侧重点控制 D.目的性约束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据“为了,为了”可知,第一空应体现“初衷和目的”这一含义。A项“出发点”指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D项“目的性”指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二者均符合语境,保留A项和D项。B项“适应性”强调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C项“侧重点”强调重点中的重点,均不符语境,因此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导致媒介

27、脱离人”可知,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渐渐背离了初衷,脱离了人们的控制,且填入词语与“脱离”搭配。A项“掌控”指掌握控制,符合语境;D项“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约束”通常不与“脱离”搭配,因此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22.据某省卫生防疫部门统计,被狗咬伤后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仅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也有些人被狗咬伤后仅在家自行处理。该省卫生防疫部门据此推测,被狗咬伤的人群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高于1%。以下最有力支持这一推测的是: A.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B.该省的狂犬病预防知识普及工作做的不好 C.该省境内饲养的猫狗大都没有注射狂犬疫苗 D.感染狂

28、犬病的病例须上报省级卫生防疫部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被狗咬伤的人群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高于1。论据:被狗咬伤后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仅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也有些人被狗咬伤后仅是在家自行处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该项说明接种疫苗是避免狂犬病的最好方法,则表明在家自行处理会使发病人数增加,所以发病比例大于1%,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知识普及工作做得好坏与否,与论点讨论的具体比例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中的狗是否注射疫苗,与题干中人是否注射疫苗不是

29、一回事,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只说明发病后要上报哪个部门,与论点中的具体感染比例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3.科学家研究发现,惟有传统中药枸杞其“固本、温平、无毒”的特性能担当“换一种方式补肾”的重任,几千年来人们对枸杞情有独钟。这段文字中应当删去的一个词是: A.科学家研究发现的“发现”。 B.惟有传统中药枸杞的“惟有”。 C.惟有传统中药枸杞的“传统”。 D.其“固本、温平、无毒”的“其”。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惟有传统中药枸杞其固本、温平、无毒的特性能担当“换一种方式补肾”的重任”是科学家研究之后得出的结果,“发现”不能删除,排除A项。

30、 第二步,B项“惟有”用在此处强调“枸杞”的独一无二,不能删除,排除B项。第三步,C项“传统”用于修辞“中药”,是其定语,起到限定作用,不能删除,排除C项。第四步,D项“传统中药枸杞其”,“其”指代的就是枸杞,与前面的“枸杞”重复。可以去掉“其”。因此,选择D选项。24.在消费品领域,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念是非常_的,什么是高雅的,什么是大众的,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让西方饮茶习惯去_茶饮料领域,他们不习惯的绿茶就永远出不了顶级品牌。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尚改变 B.灵活占领 C.主观主导 D.多元适应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

31、根据“什么是高雅的,什么是大众的,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可知,该空体现“因人而异”这一含义。A项“时尚”指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B项“灵活”指敏捷,不呆板,也指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二者均没有“因人而异”的含义,排除A项和B项。C项“主观”和D项“多元”能够体现“因人而异”的意思。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他们不习惯的绿茶就永远出不了顶级品牌”可知,该空体现“处于强势地位”之意。C项“主导”指决定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符合文意。D项“适应”指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体现不出“强势地位”之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主观:指属于人的意识、精神方面的东西,与

32、“客观”相对;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自己的愿望、偏见(办事)。多元:多样的,不单一的。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改换,更动。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25.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他事物。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于是,看见彩蝶纷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入了花

33、妖狐魅之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看待它 B.审美是比科学和实用更高一层的看待事物的态度 C.审美不单纯靠直觉,更多时候还有文化理念的参与 D.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即“直觉的审美和有理念参与的审美”,接着通过“但”强调了“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即文化理念的参与。最后通过例子证明审美确实会有文化理念的参与。文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理念对审美的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文段作者想要强调的主要内容。因此,选择C选项。A项:偏离重点。B项:介绍的是“审美与科

34、学、实用”的对比,偏离文段重点。D项:原文未涉及相关内容,属无中生有。26.如果李佳考试及格了,那么李华、孙涛和赵林肯定也及格了。由此可知: A.如果李佳考试没及格,那么李华、孙涛和赵林中至少有一个没及格 B.如果李华、孙涛和赵林都及格了,那么李佳的成绩肯定也及格了 C.如果赵林的成绩没有及格,那么李华和孙涛不会都考及格 D.如果孙涛的成绩没有及格,那么李佳和赵林不会都考及格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李佳及格李华及格且孙涛及格且赵林及格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李佳考试没及格”是对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

35、无法推出李华、孙涛和赵林中至少有一个没及格,排除;B项:“李华、孙涛和赵林都及格了”是对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李佳的成绩,排除;C项:“赵林”、“李华”、“孙涛”为并列关系,无法根据赵林的情况来推断李华和孙涛的情况,排除;D项:“孙涛没及格”是对中的“孙涛及格”的“否定”,根据“且关系”的特性“一假全假”,可知“李华及格且孙涛及格且赵林及格”为假。“李华及格且孙涛及格且赵林及格”为假,是对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知“李佳没及格”。“李佳和赵林不会都考及格”可以理解为“李佳及格或赵林及格”,根据“或关系”的特性“一真必真”,已知条件“李佳没及格”,可以推出“李佳及格或

36、赵林及格”为真,即李佳和赵林不会都考及格为真,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27.2,6,18,54,() A.-162 B.-172 C.152 D.164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做商规律明显,考虑等比数列。 第二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各项之间都呈倍数关系,观察发现数列是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故所求项为54(3)162。因此,选择A选项。28.必须学习知识论的都不是中学生,所有的哲学系学生都必须学习知识论。由此可见: A.中学生不学习知识论 B.中学生学习知识论 C.中学生都不是哲学系学生 D.中学生有的将成为哲学系学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所有”,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必须学习知识论不是中学生哲学系学生必须学习知识论由递推可得:哲学系学生不是中学生第三步,辨析选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