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_第1页
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_第2页
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_第3页
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_第4页
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1—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1.(1)《训》P2.四.人们是怎样通过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训》P77.第1课的第四题.答:=1\*GB3①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2\*GB3②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再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的状态和分布情况了。9.4(2)《训》P2.快乐探究请你写出制作地球结构模型的方案,并根据这个方案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用材料:使用工具:制作步骤:1.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材料各种颜色(黄、橘红、棕色)的橡皮泥。工具小刀制作步骤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状,代表地核。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好了。注意1.注意各个橡皮泥圈层的厚度。2.可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剖面,以便观察。2.(1)《训》P5.四.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训》P4.三.判断2.5.答:=1\*GB3①火山虽然经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2\*GB3②在火山灰冷却后,往往会生成肥沃的土壤,这往往是人们选择在火山周围定居的原因。=3\*GB3③许多火山成了著名的风景区。9.5(2)《训》P5.快乐探究实验:探究火山的成因。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名称2.探究火山的成因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过程1.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3.看到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上学期第2.3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2—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3.(1)《训》P7.四.人们应该如何躲避地震?《训》P77.第3课四.科学与生活答:=1\*GB3①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2\*GB3②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9.11(2)《训》P7.快乐探究实验:写出模拟地震的实验报告。名称:目的:器材:过程:结论:名称3.模拟地震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地震现象,认识地震的危害。器材纸箱、木块、记号笔。步骤=1\*GB3①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2\*GB3②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3\*GB3③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4\*GB3④根据楼房倒塌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现象离震中最近的“楼房”形变最大,最先倒塌。结论地震的危害性很大。注意盖“楼房”的材料以小木块或泡沫塑料等低密度物质为好。4.(1)《训》P10.四.什么叫风化?什么叫风化作用?《训》P78.第4课的四.答:=1\*GB3①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2\*GB3②引起岩石这种变化(风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9.12(2)《训》P10.快乐探究你是怎样制作卵石的?请你把制作过程写在下面(为了方便,可以用砖块替代制作卵石)。实验名称5.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石子或碎砖头代表河道中的石头,用装有水的有盖的大塑料瓶代表流水的河道。2、把碎砖头放入盛有水的大塑料瓶里,把瓶口拧紧。3、用力摇晃瓶子,过5分钟以后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砖头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5.(1)《训》P12.四.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什么是矿产?举例说明。《训》P78.第5课的四.答:=1\*GB3①岩石由矿物组成。=2\*GB3②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3\*GB3③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9.18(2)《训》P12.快乐探究能源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请你调查:人类有哪些保护、节约能源矿产的良策?把调查结果写在下面。答:=1\*GB3①无外乎开源和节流。=2\*GB3②开源:就是加大对传统能源矿产的勘查力度,寻求新型替代能源,拓展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查范围,甚至探索外星能源矿产……=3\*GB3③节流,先是我们常说的节约用电、煤……其次可以采用梯度电价等。另外的关键就是,能源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的节约保护,如要有政策保护那些厚度较小但大于最低可采厚度的煤层,以免造成永久性的浪费,为人类多提供一部分能源资源。上学期第3.4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3—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6.(1)《训》P14.四.1随着人类社会进程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哪些影响?《训》P78.第6课四.科学与生活1.答:开挖河道、开山修路,填海造田、修建水库,乱砍森林、过度放牧等对地表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9.19(2)《训》P15.四.2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有哪些影响?请你从两方面举例谈一谈。答: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已经或正在使地表发生着变化。=1\*GB3①有些活动是有利于保护地表的,如那些遵循着自然规律改变了地表,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动,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中我国三北防护林的建成就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防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GB3②还有些则是不利于保护地表,会破坏自然环境的,如乱砍滥伐、毁林造田、过度放牧、交通建设、采矿等,这些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甚至导致多种人为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水土流失、泥石流、沙尘暴,地面沉降等。(3)《训》P15.快乐探究如何保护地表?答:=1\*GB3①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按它去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如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草场,减少砍伐、封山育林,建设防护林、设立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改善植被条件;不过量抽取地下水、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2\*GB3②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的污染和破坏。7.(1)《训》P18.四.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声音产生的主要过程。《训》P78.第7课的四.1.答:(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探究声音产生的主要过程是:=1\*GB3①做固体振动发声、液体振动发声、气体振动发声三个实验。=2\*GB3②归纳以上三个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9.25(2)《训》P18.四.2.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声音停下来?《训》P78.第7课的四.2.答:想办法让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3)《训》P19.快乐探究用小槌敲响音叉,听清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立即将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水面有波纹,音叉振动。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8.(1)《训》P21.四.1.下雨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训》P79.第8课的四.1.答: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声音。9.26(2)《训》P21.四.2.在月球上能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的宇航员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答:=1\*GB3①不能。=2\*GB3②可以通过无线电来通话。(3)《训》P22快乐探究:当闹铃在真空密闭的容器中振动时,为什么我们听不到铃声?请设计实验证明。答:=1\*GB3①在真空密闭环境中不存在任何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闹铃的震动传不到耳朵里,所以就听不到铃声了。=2\*GB3②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验证实验操作在密封的玻璃罩里放进一只小闹钟,然后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净;再慢慢地向玻璃罩内充入空气。现象在抽气过程中,闹钟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只能看到闹钟的小锤在敲,却几乎听不到铃声;在向玻璃罩内充入空气的过程中,小闹钟的铃声则越来越大,最后变得与刚放进去的时候差不多了。结论空气能够传播声音,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上学期第6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4—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9(1)《训》P24.四.1.根据耳朵的构造图填空(见右图)对照图填出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和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等;内耳:耳蜗等。写出声音传导的途径:.。《训》P79.第9课的四.1.答:(1)耳廓和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等;耳蜗等。(2)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10.9(2)《训》P24.四.2.我们应该怎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1\*GB3①和对待健听人的态度一样,不要有一丝丝的不耐心或嫌弃;=2\*GB3②不要认为他听不清楚,就照顾他,不让他做一些事情,因为那样会让他们心里很受伤,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从而变得封闭、自卑。=3\*GB3③尽可能多让他们体验成就感,他们很需要别人的肯定与鼓励。(3)《训》P24.快乐探究: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若受到伤害,听力就会下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耳朵呢?《科学课本》P25.资料卡或《训》P23.第9课第二选择1.ABCDE=1\*GB3①一是尽量避开噪声;=2\*GB3②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3\*GB3③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4\*GB3④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5\*GB3⑤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10(1)《训》P27.四请设计相关的实验,探究声音的不同,并根据实验给声音分类。《训》P79.第10课的快乐探究2.为主。将自行车后轮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脚踏板,另一只手那一硬纸片,让纸片的另一头接触自行车后轮的辐条(注意:不能把手伸进去),先慢慢转,观察到的现象是轮子转动得慢,纸片振动得也慢,发出的声音低,这样的声音叫低音。然后逐渐加快转动速度,又会观察到的现象是轮子转动得快,纸片振动得也快,发出的声音高,这样的声音叫高音。可见根据振动频率的高低不同,可把声音分为低音和高音。10.10(2)《训》P27.快乐探究:1.用手轻轻摸着喉头,第一次你用较低沉的声音说话,第二次你用尖细的声音说话,前后两次你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两次你手的感觉分别是怎么样的?《训》P79.第10课的快乐探究1.答:=1\*GB3①第一次声音低,第二次声音高。=2\*GB3②第一次感到喉咙振动得慢,第二次感到喉咙振动得快。(3)《训》P27.快乐探究:2.将自行车后轮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脚踏板,另一只手拿一硬纸片,让纸片的另一头接触自行车后轮的辐条(注意:不能把手伸进去),先慢慢转,会有什么现象?逐渐加快速度,又会有什么现象?《训》P79.第10课的快乐探究2.答:=1\*GB3①轮子转动得慢,纸片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2\*GB3②轮子转动得快,纸片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上学期第7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5—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11.(1)《训》P29.四.1.结合自身和周围环境谈谈噪声有哪些危害。《训》P29.第11课的三.3.答:噪声妨碍人的休息,影响人的健康,降低工作效率,使人烦躁不安,强大的噪声还能引起耳聋。10.16(2)《训》P30.四.2.人们如何消除噪声污染?《训》P79.第11课的四.2.答:人们为了消除噪声污染,采取了许多措施:=1\*GB3①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尽可能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以消除噪声源;=2\*GB3②将一些不可避免的噪声源与生活区隔开,比如飞机场均建在市郊;=3\*GB3③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声;=4\*GB3④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3)《训》P30.四.3.在学校里,要减少噪声。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答:=1\*GB3①课堂上老师讲课时不小声说话、下课后不在走廊内大喊大叫;=2\*GB3②课上课下在楼道里都要放轻脚步;=3\*GB3③平时听音乐时,音量不要开的过大,防止影响他人;=4\*GB3④还有轻声关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等。(4)《训》P30.快乐探究: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材料更有利于降低或消除噪声。答:=1\*GB3①矿棉吸声板、隔音泡沫板;=2\*GB3②隔音玻璃、空心玻璃砖;=3\*GB3③窗帘、地毯、壁纸或“软包”装饰等。12.(1)《训》P32.四.1.为什么星座一天当中会自东向西运动?答: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在地球上以地球为参照物会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月亮、太阳等都是自东向西运动的。10.17(2)《训》P32.四.2.秋季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几种方法找到回家的路?答:=1\*GB3①假如你带着荧光指南针,它就可以帮你辨别南北,走出野外。=2\*GB3②在秋季北天夜空,先找大熊座,再找到北斗七星,然后再延斗口方向延长5倍距离找到北极星,北极星就是正北方,它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南北,走出野外。(3)《训》P33快乐探究:1.请你制作一个观星箱,写出制作的过程和使用方法。《训》P80.第12课的快乐探究:1.答:=1\*GB3①准备一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剪刀;=2\*GB3②去掉盒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3\*GB3③在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用胶带固定在盒子上;=4\*GB3④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在便于观察的位置,固定不变,进行观察。(4)《训》P33快乐探究:2.请画图,在图中填写北斗七星和仙后座的名称。仙后座秋季北天夜空南部仙后座秋季北天夜空南部上学期第8周科学作业1(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6—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13.(1)《训》P35.四.1.根据我们的观察,你发现北斗七星有什么变化规律?《训》P80.第13课的四.1.答:秋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西;冬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北。随着季节的变化,北斗七星的形状不变,位置发生改变。10.23(2)《训》P36.四.2.猎户座是一个怎样的星座,你形象地描述一下吧。《训》P80.第13课的四.2.答:=1\*GB3①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2\*GB3②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在“猎人”的腰带部位,有三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七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3)《训》P36.快乐探究: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秋季和冬季时的北斗七星图。秋季冬季(4)《训》P36.快乐探究:根据你的观察能写出一年四季都能看得到的星座吗?答:能;北半球一年四季都能看得到的星座有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仙后座(W星座)。13’.(1)《训》P39.期中质量检测五.1.画图标出地球内部的结构。10.24(2)《训》P39.期中质量检测五.2.画图标出耳朵各部分的构造。上学期第8周科学作业2(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7—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3)《训》P39.期中质量检测五.3.画出秋季和冬季北斗七星的样子。10.24(4)《训》P40.期中质量检测六.1.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训》P6.一.填空2.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5)《训》P40.期中质量检测六.2.解释火山的成因。《训》P4.一.填空答:=1\*GB3①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2\*GB3②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3\*GB3③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6)《训》P40.期中质量检测六.3.噪声有哪些危害?怎样控制、消除噪声污染?答:(1)P29.三.3.噪声妨碍人的休息,影响人的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强大的噪声还能引起耳聋。(2)P79.第11课.四.2.人们为了消除噪声污染,采取了许多措施:=1\*GB3①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尽可能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以消除噪声源;=2\*GB3②将一些不可避免的噪声源与生活区隔开,比如飞机场均建在市郊;=3\*GB3③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声;=4\*GB3④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14.(1)《训》P43.四.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训》P81.第14课四.1.答:=1\*GB3①天然材料:如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2\*GB3②人造材料:如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的材料。10.30(2)《训》P43.四.2.说一说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与弊。答:=1\*GB3①利:卫生方便、物美价廉,易被自然分解,不造成白色污染,用完就扔、不用洗;=2\*GB3②弊:浪费木材,破坏生态、不环保。(3)《训》P43.四.3.说一说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木材的特点的。《训》P81.第14课四.3.答:=1\*GB3①锅把利用木材不易传热的特点。=2\*GB3②木电线杆利用木材不导电的特点。=3\*GB3③船利用木材能浮在水面上的特点。=4\*GB3④做燃料利用木材易燃烧的特点。(4)《训》P43.快乐探究:1.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说说珍惜木材的重要意义。答:=1\*GB3①节约资源~减少对木材的消耗,如正反两面用纸、节约用木材制造的铅笔、少用一次性筷子、少购买珍贵木材的家具,就可以少砍一片森林,避免一些珍稀树木的灭绝,做到生活中的节能环保。=2\*GB3②保护环境~当沙尘暴来袭的时候,人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森林对于人类是多么重要。=3\*GB3③我们每天扔掉的纸巾、筷子,不知损失了多少片森林;我们购买的昂贵家具,不知消耗了多少珍贵树木。因此要保护森林,除了多多植树造林,还要减少对木材的消耗。我们更要好好地珍惜森林,合理地使用森林资源,让森林为我们创造长久的美好环境,让地球上不要沙尘再起。(5)《训》P44.快乐探究:2.撰写调查报告:一天中,一个小规模的饭店大约用掉多少双一次性木筷?照这样计算,一年中会用掉多少木材?=1\*GB3①一天中,一个小规模的饭店大约用掉100双一次性木筷。=2\*GB3②照这样计算,一年中会用掉100×365=36500双,一棵20年树龄的大树才能制成约4000双一次性木筷,每2万双筷子约耗1立方米的木材。照此计算,此小饭店一年耗一次性木筷36500双,需砍伐20年树龄的大树36500÷4000=9.125≈9棵,约耗木材36500÷20000=1.825≈2立方米。15.(1)《训》P47.四.1.纸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答:(1)纸的用途很大:=1\*GB3①纸伴你一生~用的时间很长。从一出生就使用纸尿布,到会撕纸、折纸、剪纸、用纸写字……结婚写喜贴、贴喜字……=2\*GB3②纸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用途广泛。纸现已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用品,我们新买衣服的手提包装袋多是纸的;食品包装材料也多是纸的,而且吃饱饭后擦嘴要用餐巾纸,拉完屎后擦腚还要用卫生纸;住房墙壁上多数贴有壁纸,挂历日历张贴画等还多数是纸的;出行买的车票、花的钞票、看的地图等也都是纸的。学习时读的书、写字用的本子、稿纸;工作时发的工资、挣得钱财都多数是纸的。(2)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纸,要注意废纸的回收再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10.31(2)《训》P47.四.2.怎样节约用纸?答:(1)充分利用草稿纸,不要只写几个字就扔掉。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用手帕代替餐巾纸。废纸要回收再利用。(3)《训》P47.四.3.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和纸制品。答:(1)纸:牛皮纸、宣纸、卫生纸,信纸、复印纸、复写纸等。(2)纸制品:书本、信封、贺年卡,纸箱、纸杯、纸袋等。(4)《训》P47.快乐探究猜想设计一种未来的新型纸:不怕水,不怕火,耐磨,易降解且环保。上学期第9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8—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16.(1)《训》P49.四.1.陶瓷有什么特点?《训》P81.第16课四.1.答:陶瓷有不导电、不怕水,耐高温、耐腐蚀,较坚硬、易损坏的特点。11.6(2)《训》P49.四.2.陶瓷材料都有哪些用途?《训》P81.第16课四.1.答:=1\*GB3①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机械及日用装饰方面。=2\*GB3②应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3)《训》P50.四.3.世界各国为什么把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训》P82.第16课四.3.答:因为原始陶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陶瓷器皿了解了中华文明,并把陶瓷(china)作为中国(China)的代名词。(4)《训》P50.快乐探究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材料用到了陶瓷。答:我们做饭用的陶瓷砂锅、吃饭时用的瓷碗盘汤匙、喝水用的茶壶茶碗茶杯、拉屎用的坐便器、男士撒尿用的挂式小便斗;我们住房内的地砖墙砖、陶瓷花盆花瓶塑像;以后出行开的汽车发动机也有可能用特种陶瓷的,它不用水冷,不怕烧缸。我们用的电在输送过程中用到的一些瓷质电绝缘器件等。17.(1)《训》P52.四.1.金属都有哪些特点?《训》P82.第17课四.1.答:(有金光、易导传,常为固、好延展。)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传热,通常为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11.7(2)《训》P52.四.2.金属从哪里来?《训》P82.第17课四.2.答:=1\*GB3①来自金属矿,经开采、冶炼获得;=2\*GB3②来自回收站,将废旧金属冶炼、加工获得。(3)《训》P52.四.3.那些地方用到金属?《训》P82.第17课四.3.答:=1\*GB3①工农业生产、航海、航天;=2\*GB3②国防、医疗,日常生活及科研中都用到金属。(4)《训》P53.快乐探究请你利用金属具有延展性的特点,制造一件金属器具。(把你的制造设想写在下面)答:我想利用铁的延展性把一根铁条用铁锤子砸成一面有刃的一把小刀。18.(1)《训》P55.四.1.玻璃和塑料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训》P82.第18课四.1.答:优点缺点玻璃耐腐蚀、不导电,透明度高。易破碎塑料耐腐蚀、导电导热性差,易塑造成型、强度高、重量轻。污染环境。11.13(2)《训》P55.四.2.为什么说秸秆一次性餐具是绿色、环保餐具?《训》P82.第18课四.2.答:因为这种餐具使用之后,入土是肥料,入水可自动分解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几天后就化为乌有。(3)《训》P55.快乐探究请你以“落实`限塑令',我们家怎么做”为主题,写一个计划,并与家庭成员实施计划。答:为了落实“限塑令”,防治“白色污染”,我们家决定这样做:=1\*GB3①坚决不购买、不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2\*GB3②用绳子、筐子、布袋、布兜等作为购物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3\*GB3③废旧塑料分类存放、卖给废品回收站以便及时回收利用。上学期第10、1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9—上学期第11、12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10—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19.(1)《训》P57.四.1.生态环境材料有哪些?《训》P82.第19课四.1.答:=1\*GB3①环境相容材料。如:纯天然材料、仿生物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生态建材、环境降解材料等。=2\*GB3②环境工程材料。如: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等。11.14(2)《训》P58.四.2.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答:=1\*GB3①材料的使用就像人类会使用工具一样,极大地改善了人的生活。从平常的衣服材料尼龙、食物味精,到住房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玻璃以及汽车飞机等交通出行工具,到处都有新材料的影子,可以说,现在的我们离开了材料,基本上就进入了原始社会,材料改变了人的衣食住行,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GB3②虽然也有些负面影响,如难降解塑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但积极的方面远大于负面。(3)《训》P58.快乐探究1.探究生活中的物品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答:(1)家具工具=1\*GB3①家具一般都是天然材料~木头做的,各种树木:红杉、紫檀、落叶松等等;=2\*GB3②工具一般是人造材料~金属的:剪刀、锤子、榔头等等;=3\*GB3③家电中有金属材料、塑料、玻璃等。衣食住行用的物品做衣服用的羊毛、棉絮、蚕丝是天然材料、尼龙是人造材料;食品制作中用的米面菜肉是天然材料,锅、勺、刀是金属材料的;住房中用到了金属、水泥、玻璃、陶瓷等人造材料,木材、花卉等天然材料;出行车辆中用到了金属、橡胶、油漆、塑料、油料等人造材料;用到的书、卫生纸是天然材料木材做的。(4)《训》P58.快乐探究2.利用易拉罐或其他废旧材料制作一件饰品,美化和方便生活,将制作过程写在下面。20.(1)《训》P60.四.1.夏天,酷热难当时,往室内洒些水或把地面弄湿感觉是否会好些?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答:=1\*GB3①感觉会更好-----更凉爽些。=2\*GB3②因为天热,这些液体-----洒在室内把地面弄湿的水在室内会很快蒸发掉,同时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因此人们会感觉到很凉爽。11.20(2)《训》P60.四.2.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温度计读数会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答:=1\*GB3①温度计的的读数会变小;=2\*GB3②说明了水这种液体在蒸发时,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3)《训》P61.快乐探究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说说你的办法。答:加快蒸发的办法有=1\*GB3①加热升高温度;=2\*GB3②增大蒸发面积;=3\*GB3③加强通风条件使空气流畅;=4\*GB3④同时应用以上三条措施中的两条或三条。21.(1)《训》P63.四.把一壶凉水放在燃气灶上,过了一段时间,水壶里就会发出一种唱歌似的声音,等水壶不唱歌了,水就要开了。水壶里的“歌声”是从哪里来的呢?答:=1\*GB3①水壶底部产生的气泡在液体中由热的液体进入较冷的液体时可能会破裂,使水产生振动,进而引起容器振动,而且声音的频率也不一样,故而出现“歌声”。=2\*GB3②当水烧开时,上下温度一样,所以气泡不会在液体内部破裂,声音就小得多了。11.21(2)《训》P63.快乐探究=1\*GB3①右面是给水加热沸腾的实验,标出仪器各部分的名称。=2\*GB3②水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答:温度计的读数保持恒定,没有变化。)=3\*GB3③此时,如果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答:温度计的读数下降。)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22.(1)《训》P66.四.1.什么叫凝结?露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意义?《训》P83.第22课四.1.答:=1\*GB3①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2\*GB3②露多发生在秋季。秋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是自然界植物成熟结籽的季节,而这个季节也是逐渐干旱的季节。在植物成熟期仍需要较多水分的时候,露的降下对于农作物和自然界的植物都是有利的。11.27(2)《训》P66.四.2.烧水时,从壶嘴等处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吗?为什么?《训》P83.第22课四.2.答:=1\*GB3①不是。=2\*GB3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极小的小液滴。(3)《训》P66.快乐探究请你就妨碍人们生活的一种凝结现象,设计一个解决方案。方案要写出:妨碍人们生活的现象是什么,给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妨碍,解决的办法是什么。答:=1\*GB3①寒冷的冬天里,坐在密封良好的汽车里的人们会发现汽车玻璃内壁上有一层细小的水珠生成。=2\*GB3②这层细小水珠会影响司机的视线,使其看不清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3\*GB3③我们可以打开汽车的暖风装置用暖风吹玻璃内壁,直至把小水珠吹没,把玻璃吹干。23.(1)《训》P68.四.1.人们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可以做哪些事?答:=1\*GB3①人工降雨,把气态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的小雨滴;=2\*GB3②人们制造冰棍、雪糕时把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3\*GB3③蒸汽机工作时和湿衣服晒干时,液态的水都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11.28(2)《训》P68.四.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请揭示其中的奥秘。答:=1\*GB3①下雪时,云层中的小水滴遇冷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释放出热量,故地面温度较高,感觉不冷;=2\*GB3②化雪时,固态的雪吸热熔化为液态的水,故地面温度很低,感觉很冷。(3)《训》P69.四.3.寒冷的冬季,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很快就会结冰,但是冰没有化成水,衣服却干了。这是怎么回事?答:因为寒冷冬季里衣服上的冰会由固态的水直接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进而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从而使衣服上的冰没有化成水就直接干了。(4)《训》P69.快乐探究请你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画出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并注明变化需要的条件。水蒸气答:水蒸气凝华(放热)蒸发(吸热)凝华(放热)蒸发(吸热)升华(吸热)凝结(放热)升华(吸热)凝结(放热)水水凝固(放热)凝固(放热)熔化(吸热)熔化(吸热)冰冰上学期第13周科学作业(五年级)~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11—大题小题位置原题参考答案批阅24.(1)《训》P71.四.1.水在自然界里不停地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答:=1\*GB3①水虽然在自然界里不停地循环,但淡水资源却极为贫乏,只占总水量3%,而且淡水中只有0.3%能够被我们直接利用,所以必须节约用水。=2\*GB3②大地相当于一层层的滤纸,污水每通过一层一些污染物就会被净化掉。但可饮用水的循环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若不节约用水,大面积的水会被污染,若重新人工提取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不人工提取呢则人类和自然界的基本用水就得不到及时地满足,处境将会很危险。12.4(2)《训》P71.四.2.工业区天天冒出浓浓的烟雾,而在另一个地方下起了酸雨。想一想,两地所发生的事情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