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时空定位】【线索主旨】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使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经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等,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展开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峥嵘岁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走了不少弯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民主法制建设。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抗争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依然前进,取得诸多成就。整合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3.社会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整合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6年)1.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核心问题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失误的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事件特征影响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整合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特点(1)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方针,从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2.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建交,使中国打破长期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对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2)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3)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一、选择题满分导练[解题技法]——选择题解题通用排除法选择题包括材料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图表类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等多种题型,也有诸多解题技巧,但最通用的是排除法。排除法是其中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解题时首先排除本身错误的备选选项或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备选项;如通过排除尚不能得出答案,则需对剩余备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答案。逆向选择题则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把说法正确的排除即可。

[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技法点拨]巧用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掌握农业合作化实施的原因及实质。从材料中“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可知当时存在农民土地私有制,故排除B、C、D三项,因为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不允许买卖。材料中出现互助组,说明新中国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生产,故A项正确。[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1.[2021·新高考辽宁卷,9]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尝试解答]

________[点拨]

题干关键信息:“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上的技术革新和建设成就主要是一线工人积极参与建设而取得的”,排除与题意不符的选项。答案:D2.新中国的“一五”计划进行了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企业分别是20个、24个、52个,化工企业7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国防军工企业44个,这表明(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我国实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C.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D.我国已经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工业布局[尝试解答]

________[点拨]

从新中国“一五”计划进行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分析“一五”计划的特点,分析判断排除不正确的选项。答案:B3.1957年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述的意义在于(

)A.最早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成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C.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D.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明了方向[尝试解答]

________[点拨]

注意从时间“1957年”分析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的背景和影响,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答案:C4.[2021·新高考天津卷,8]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尝试解答]

________[点拨]

运用排除法,“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导致材料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职工待遇改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等情况,排除与题不符的选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高分导练[材料解答型][解题技法]——以分值定答案,简明扼要组织答案一、以分值定答案,简明扼要解答非选择题1.解答非选择题应注意分值,按分作答,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说明要点多,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2.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回答的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尽可能全面。二、组织答案要条理清晰,严谨作答1.组织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

[2022·泰安市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950年和1956年,政府先后两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各地区、各行业也逐渐开展劳模评选表彰活动,共涌现出数十万名先进生产者。重工业、机械制造、建筑、铁路、纺织等行业劳模所占比例较高。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钢工人王崇伦、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女工赵梦桃、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副社长申纪兰等,他们是那个时期劳模群体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也是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在共和国成立后的短短7年的时间里,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社会面貌日益形成。劳模群体有力地践行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豪迈宣言。国家的社会动员及劳模群体的精神引领,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创社会风气、重建大众生活的重要原因。——摘编自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劳模群体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劳模群体涌现的历史意义。(8分)[解题指导]

以分值定答案,简明扼要;组织答案要条理清晰,严谨作答。读材料(1)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和表彰活动。(2)表彰范围广泛,各地区各行业,表彰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成为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3)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群体的精神引领,是开创社会风气,重建大众生活的重要原因。审设问第(1)问,可根据材料中“数十万名”“各地区、各行业”“……等行业……比例较高”“女火车司机……女工”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6分)第(2)问,围绕“劳模”的作用,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以及“精神楷模”“开创社会风气”等分析得出。(8分)条理答(1)人数众多;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有大量女性劳模。(6分)(2)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崇尚技术的社会氛围;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8分)[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5.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年份1957196019621965钢产量53518666671223粮食产量3900287032003891(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10分)

(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中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心态:乐观自信;急于求成。主要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一五”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