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复习题(陈永华)_第1页
《小石潭记》复习题(陈永华)_第2页
《小石潭记》复习题(陈永华)_第3页
《小石潭记》复习题(陈永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潭记》复题.........................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凛liè()

翠màn()连zhuì()

清ch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水尤清冽()(2)往来翕忽()(3)悄怆幽邃()(4)乃记之而去()(5折蛇()(6中鱼可许)(7)不可名状()(8)伐竹取道()(9)佁然不动()(10)以其境过清()(11)其岸势犬牙差互()()(12)络摇缀()(13)参差披拂()(14)影布石上()(15)俶尔远逝。()(16)悄怆幽邃()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⑶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6.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选自,作者,朝著名家。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请再任意写出他的两篇作品:、。7.用原文填空。1)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2)写鱼静态的句子是(3)写鱼动态的句子是(4)写鱼情态的句子是()文中总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文中既写鱼又写出了水的特点的句子是()写岸势峭拔多姿的句子是1

............(8)与伐竹取道”上下文相呼应的两句是(9)写出小石潭的环潭景色的句子是............

感受?(3分)文言文阅读(13分)

【2014年广西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6题。(12分)小石潭记柳宗元

【甲】《小石潭记》全文略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乙】

观第五泄①

记(节选)袁宏远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山门右,石径。数,闻疾雷,悸。山僧:“瀑声也。”疾,石罅②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

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来源*:中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方B.斗折蛇行蛇:像长蛇爬行那样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D.佁然不动佁然:高兴的样子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A.如鸣佩环,心乐之永之人争奔走焉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C.似与游者相乐念无与乐者[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10.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分)()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分)

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①第五: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处有五大瀑,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兀的岩石横拦瀑,激起水花。⑤掣折:转。⑥欹(qī):斜靠。13.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日光下澈:(2)其岸势犬牙差互:(3)疾趋:(4)山行之极观也:14.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分)(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15.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1〉《小石潭记》:(2〉《观第五泄记》:16.两篇选,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分)选文

表达的感情(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分)[来%#&源*@:中教网]12.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你如何看待作者这样的

《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2

答案:1、pèihuányíchùcēncīxīdǒuqiǎochuàngcīliáo2、冽蔓缀澈3、(1)特别(2)轻快敏捷的样子(3)忧伤的样子(4)离开(5)像蛇一样(6)大约大概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于同样用法“来(7)出(8)砍伐(9)呆呆的样子(10)凄清(11)形状差不齐(12)遮掩缠绕(13)长短高低不齐。随风飘拂。()映在(15)忽然忧伤的样子4、(1)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2)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3)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5、⑴(潭边长满了)青翠的树木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⑶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4)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7(1)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2)光……不动(3)俶尔……翕忽(4)似与游者相(5全石以为底……为(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7)其岸势犬牙差互(8)“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阅读8、【答案】B9、【答案】C10、【答案】A[来~%#源:*中&教网]11译文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译文: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中~国#

12.答:①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是乐,一方面是凄清。(1分)②我能够理解作者这种特殊的感受。(.5分)看到美丽的景色,自然让人心情愉悦;然而生活中遭遇挫折,加上环境的凄清,难免又产生悲凉之感。(1.5)(或者:我不认同作者这种感受。(.5)我们青少年,应该乐观向上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分)(符合题【答案】13.(分)1)澈:同“彻”,穿过,透。(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3)趋:快走。(4观:景象(景观)。【每题1分】14.(4分1(感到心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